- 相關推薦
談中華傳統文化與現代企業文化的融合
關鍵詞:現代企業文化 民族特色 現代文明 個性特征
現代企業的競爭,越來越表現為企業文化的競爭。要提高我國企業的凝聚力、向心力和核心競爭力,必須建設好我國現代企業文化。建設我國現代企業文化要重點處理好以下三個關系。
民族性和時代性的融合
我國現代企業文化,首先要體現中華民族特色。優秀的企業文化總是在文化的民族性與時代性統一的基礎上,吸收本國優秀的文化傳統,并顯示出不同的民族文化特色。企業文化是亞文化,必然根植于傳統文化的土壤中。中華五千年的傳統文化是一個巨大的寶庫,包涵著豐富的、具有規律性的管理思想。傳統文化的精髓部分不僅可以與市場經濟相容,而且能夠成為現代企業文化的深厚基礎,更能使我們的企業顯示出突出的中國特色,即中國作風、中國氣派。我國傳統文化,從廣義上說,指我國世代相傳,具有特點的物質、制度和思想文化的總和;從狹義上講,它是包括風俗、習慣、心理、道德、宗教、哲學、文學、藝術等觀念形態的思想文化。我國傳統文化中的儒家、兵家和道家思想在許多方面與現代企業管理理論所倡導的經營理念、戰略思想和管理原則是相符的。儒家尊仁德,法家嚴賞罰,兵家重謀略,道家講無為而無不為,都可以給現代企業的經營管理提供借鑒。如儒家的“仁義”、“慈愛”、“忠信”、“誠敬”等思想,同現代企業發展的精神是吻合的,可以指導企業家和從業人員更好地做人做事,愛崗敬業,凝聚企業的向心力。隨著我國社會主義現代化事業的發展,歷史需要并將造就一批具有“國士”之風的現代企業家,F代管理學之父德魯克先生在給北京光華德魯克研究會的開幕詞中說,“管理者不能依賴進口。即便是引進,也只是權宜之計,而且也不能大批引進。中國的管理者應該是中國自己培養的,他們深深植根于中國的文化,熟悉并了解自己的國家和人民。只有中國人才能建設中國!
培育我國現代企業文化最深厚的根基就是我國傳統民族文化。我們要以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為養料,吸收傳統文化合理內核,從六方面建設我國特色現代企業文化:
堅持以人為本的價值取向。以人為本是我國民本思想的繼承和發展。我國現代企業制度要吸收儒家文化傳統,堅持以人為本,對職工講仁愛關懷。重視人際之間情感的交流和情感型的管理,成為企業文化民族化的突出表現。
樹立合作競爭的“雙贏”競爭理念。市場經濟是競爭經濟也是協作經濟,即合作競爭,實現“雙贏”!半p贏”模式是我國傳統“和”文化的繼承和發展。實踐證明,和諧與競爭的統一才是企業經營的最高境界。我國現代企業要繼承和發展我國“和”文化,正確處理競爭與合作的關系,樹立“雙贏”的競爭理念。
發揚自強不息的進取精神。中華民族素來有自強不息的進取精神。在古老的《周易》中就有“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茍日新,日日新,又日新”的寶貴箴言,這是對中華民族剛健有為、自強不息精神的集中概括和生動寫照。發揚自強不息的精神,將充分調動發揮員工的積極性、自主性和創造性,增強組織的向心力和凝聚力,使整個組織充滿活力地向前發展。
秉承誠實守信的職業道德。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實質上是一種信任經濟。在我國傳統文化中,儒家文化倡導“仁、義、禮、智、信”為做人的基本準則。培育我國現代企業精神,要充分發揮和利用國人誠實守信的傳統,把誠信作為企業精神和企業文化的重要內容貫穿始終。
強化敬業樂群的團隊意識。中華文化和西方文化的一個顯著區別就是特別強調群體意識和團體主義精神。建設我國現代企業文化,要繼承和發揚中華民族文化強調群體犧牲精神、勤勞敬業精神、整體為上的集體主義道德,強化敬業樂群的團隊意識,創造出一種共同的價值觀念,發揮出企業的集體主義精神。
胸懷以天下為己任的社會責任感。要發揚“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的我國知識分子的傳統美德,把發展現代企業同振興中華民族聯系起來。
歷史性和現代性的統一
對于中華文化傳統的繼承和發揚一定要融入現代意識,要融入市場經濟意識。我國現代企業文化建設,必須學習與借鑒西方先進的企業文化,體現現代文明的成果。企業文化本身就是20世紀80年代初在西方國家出現的管理新潮,是一種新的管理科學理論。學習和借鑒西方先進企業文化成為培育我國企業文化的重要途徑。西方現代企業文化所包含的人本精神、科學理性精神、民主精神、自由、平等、人權、法治、市場經濟等等,這些都是全人類共同的基本價值和最重要的基本觀念,是社會進步和現代化最重要的標志和保障。我們應該以開放的心態,對西方企業文化中優秀的東西大膽拿來,為我所用,并要將其“本土化”。同時,西方每個國家的企業文化也各有特色,如美國企業重視的是創新精神,日本企業強調的是團隊精神。在新的時代條件下,個人創新精神是知識經濟的迫切需要,而團隊精神是企業作為有效率的科層組織的內在要求。我們要綜采眾家之長,把個人創新精神和團隊精神結合起來。建設企業文化,實質上是一個文化選擇、文化組合和文化重構的創造性過程。由于東西方文化背景不同,在企業的經營管理哲學方面,存在一些差別。比如,英美國家的企業比較強調“理性”管理,注重規章制度、管理組織結構、契約、個人奮斗、競爭等的作用。而東方的企業則更強調“人性”的管理,如強調人際關系、資歷、群體意識、忠誠、合作等的作用。在是以理性為本,還是以情感為本的問題上,英美企業管理和東亞企業管理形成了鮮明的對照,從而也形成了兩種不同的企業管理模式。這些都值得我國企業借鑒,以取長補短。
現代企業文化建設,在學習與借鑒西方先進的企業文化的同時,還要摒棄傳統文化中的糟粕,彌補我國傳統文化中缺失的基本價值和思想觀念。我國傳統的等級制度、自給自足的農業經濟和傳統的計劃經濟使企業缺乏服務意識;官本位傾向和論資排輩的思想影響了人才的成長;法治精神的缺乏和對言傳身教的重視給企業制度文化建設帶來難題;復雜的人際關系增加了組織的內耗;求穩怕亂的思想影響了企業創新精神、競爭意識的發揮;片面的群體觀念影響了個體才智的發揮;平均主義的分配模式淡化了企業的人才激勵機制。當前我國企業文化建設特別要強調法治精神,因為我國傳統文化中重“人治”輕“法治”的觀念根深蒂固。在市場經濟條件下,現代企業制度要求“依法治企”、“加強制度建設”,追求科學管理,這必然要求企業要從習慣的“人治”向現代的、科學的“法治”轉變。管理是科學,也是藝術,強調“法治”,并不是否認企業家和管理人員個人素質、管理能力和知識經驗對企業管理的重要性,關鍵是處理好“人治”和“法治”、科學和藝術之間的關系,把二者有效結合起來。
下一頁
【談中華傳統文化與現代企業文化的融合】相關文章:
談現代港口企業文化建設03-18
談中國傳統文化與標志設計的融合03-19
中國傳統文化元素與現代設計的融合研究03-02
談廣告與時尚的藝術融合03-20
企業文化管理融合分析03-03
談教師與教育的融合03-19
中華武術與西方體育文化的融合03-23
談現代裝飾繪畫03-26
現代物流與商品交易的互動與融合03-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