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本科工商管理才能的培育分析管理論文
1缺乏自然科學素質教育
自然科學是認識自然界的運行規律的科學。對工商管理類學生進行科學素質教育,不僅有助于他們正確地認識客觀物質世界,樹立科學的世界觀、人生觀,培養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科學思維方式,而且也是幫助他們解決復雜管理問題的必要知識儲備。當今世界科學技術的發展呈現不同學科、不同專業領域相互交叉融合的趨勢,并與經濟社會的發展緊密相關,任何一項任務的解決都需要有自然科學和社會科學的綜合素養,缺乏必要的自然科學素質的管理人員在面對復雜管理問題時將會束手無策。但是據我們的調查了解,目前國內高校對工商管理類專業本科生的科學素質教育的開展狀況不容樂觀。很多像外國語大學、財經大學等以文科類專業為主的學校,工商管理類專業基本沒有開設科學素質教育課程,在一些以理工科專業為主的學校,工商管理類專業即使有開設少量科學素質教育課程,但由于沒有引起學校管理層和教師群體的足夠重視、缺乏能勝任工商管理類專業科學素質課程的教師隊伍、課程設置和選修制度不合理等多種原因,并沒有達到應有的效果,這對學生綜合素質的提高是一個掣肘。
1.1理論課程太多
現在國內工商管理類專業本科生正常畢業所需的理論學分達到150左右,除了最后一學期只安排實習和畢業論文比較輕松之外,其他時間每學期至少要修七八門課,每周要上二十五六節課,多的時候甚至達到三十多節,學生感覺每天除了上課就是回寢室睡覺,根本就沒有閑暇時間。這么繁忙的課程學習任務并沒有帶來好的學習效果,由于每門課程安排的學時比較少,老師的講解速度過快,學生根本沒有時間深入消化。期末考試時老師劃個范圍隨便背一背就可以及格,這門課程就算結業了,甚至有的課程交一篇毫無學術水平的論文就可以過關,以至于很多學生畢時回顧大學四年所學課程內容時幾乎沒有什么印象。設置過多的理論課程門數不僅降低了學習效果,而且也剝奪了學生發展自己個性和特長的自由時間,這與培養適應社會需要的創新型人才的要求是背道而馳的。我們應該學習一些高等教育發達的國家高校的做法,大大壓縮學生的總學分,減少理論課程設置,制定科學的課程考核辦法,讓學生能夠真正牢固掌握每門課程的精髓,并能夠學以致用。
1.2不重視實踐能力的培養
工商管理類專業是與社會經濟實踐結合緊密的應用型學科。要培養滿足市場和社會需要的高素質應用型管理人才,必須高度重視和加強學生的實踐培養。而目前我們國內高校工商管理類專業在統一的培養“高級管理人才”的目標指導下,課程設置重理論輕實踐,實踐課程的比重偏少而且效果不佳,F在的培養方案中一般就只有暑期社會實踐、生產實習、畢業實習等實踐環節,總共不到兩個月的時間。而且由于學校的資源有限,無法統一組織學生開展社會實踐和實習活動,要求學生自主聯系實踐和實習單位,但是很多學生無法聯系到合適的單位,或者由于各種原因不愿意參與實習。即使有聯系到單位并參加了實習的同學也很難得到專業指導老師的有效指導。這種重理論輕實踐的培養模式導致學生的理論與實踐嚴重脫節,運用理論知識解決工作實際問題的能力較差。
2提高工商管理類本科專業人才培養質量的對策
2.1準確定位培養目標
高等教育的任務是培養適應社會需要的高素質人才,社會對人才需求的多樣化要求高校人才培養目標的多樣化。我國一千多所本科院校的辦學實力、資源優勢和生源質量差異明顯,每所學校要根據自身的條件和社會的需求對本校的人才培養目標準確定位。對于部分研究型大學,其工商管理類本科專業的人才培養目標應定位于培養高素質的研究型、創新型人才,而大部分教學研究型大學和教學型的地方本科院校的工商管理類本科專業應定位于培養高素質的應用型管理人才。目標定位的多樣化決定了培養模式、教學理念的差異化,研究型、創新型人才的培養要注重學生個性的發展,強調“寬口徑、厚基礎”的理論知識儲備和自我學習與發現知識的能力,堅持教學與科研相結合,讓學生在科研訓練的過程中培養創新意識和知識創造的能力。應用型管理人才的培養主要強調培養學生應用專業理論知識解決企業實際問題的能力,讓學生在掌握基本理論的基礎上參與企業管理實踐,在實踐中鍛煉社會適應能力和知識應用能力。
2.2重視工程實踐能力培養
工程實踐能力就是將所掌握的科學理論知識運用于產品或服務的研發、設計、生產等技術工程活動或者對這些技術工程活動的計劃、組織、指揮、協調、控制等管理工程活動,解決實際工程問題以滿足人類需要的能力。工程實踐能力的內容包括諸多方面,但其中最關鍵的是學習能力、知識轉化與應用能力和實踐動手能力。培養工商管理類專業學生的工程實踐能力主要應做好兩個方面的工作:第一是要適度加強自然科學素質教育,F代科學技術的發展呈現不同學科、不同專業領域交叉融合的趨勢,高素質的管理人才不僅要擁有豐富的管理、經濟、法律等社會科學知識,還要具備基本的自然科學素養,才能勝任較復雜的管理崗位。第二是教學過程中注意理論與實踐的緊密結合。德國的高等教育是理論與實踐并重的典范,德國的大學與企業界建立了密切的合作關系,以便借助企業的資源培養學生的工程實踐能力。他們主要通過兩種途徑實現產學合作,一種途徑是大學與企業雙方的人員交流,學校從企業聘請工程實踐經驗豐富的高級工程、管理人員到學校授課,或者派學生到工廠去參與他們的研究項目或工程管理實踐。另一種途徑是大學與企業聯合建立研究所、實驗室,這些機構的人員由教師和企業工程師組成。通過這一平臺穩固了大學與企業界的聯系。我們可以借鑒這一模式加強對工商管理類專業學生的工程實踐能力培養。
2.3加強師資隊伍建設
教師素質的提高是提高人才培養質量的關鍵。工商管理類專業是實踐性很強的一門應用學科,沒有豐富的社會實踐經驗的教師,其理論教學和實踐教學能力的提升空間都是有限的。但是目前我國高等教育界不管是對學校的評價還是對教師的考核都以科研能力和科研成果作為唯一的標準。這就導致了本科院校的教師絕大部分都是從學校到學校,沒有社會實踐經驗可言。在工作過程中由于考核的壓力會把主要精力投入到科研上,忽視了實踐能力的提升。我們應該轉變重理論輕實踐的教育理念,重構大學競爭力評價機制和教師素質考核機制,充分利用社會資源,培養一批既具有扎實理論功底又擁有豐富管理實踐經驗的高素質教師。
【本科工商管理才能的培育分析管理論文】相關文章:
工商管理本科論文開題報告08-02
大學教育培育思維分析論文08-19
高校籌建工商管理分析論文08-11
工商管理本科畢業論文致謝07-17
工商管理本科畢業論文輔導07-02
分析工商管理對經濟發展的影響的論文08-30
工商管理本科畢業論文致謝詞06-26
工商管理本科畢業論文選題08-20
工商管理本科畢業論文開題報告07-25
工商管理的論文05-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