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我國企業核心競爭力低下的原因及對策
【摘要】當今世界競爭環境已日趨激烈,企業要想繼續生存就必須建立起自己的核心競爭力。我國加入WTO后,大膽“走出去”似乎成了國內企業家的共識。然而中國企業實力弱是現實問題,所以中國企業必須認清自己,快速發展壯大,才能和西方跨國公司抗衡。本文從我國企業競爭力的現狀,分析了競爭力低下的原因,著重提出了解決的辦法和對策。【關鍵詞】核心競爭力 現狀 對策【Abstract】Nowadays the world compete the environment already and gradually vigorous, the business enterprise want to want to exist continuously and then must establish to rise the own core competition ability. Our country affiliation after the WTO, courageous" walk out" apparently common ground of the local entrepreneur. However the weak of Chinese business enterprise real strengths is a realistic problem, therefore the Chinese business enterprise must recognize pure oneself, fast development strong, the talent match with western multinational company. This text is from the our country business enterprise the competition ability's present condition, analyzed the lowly reason of competition ability, and put great emphasis on to bring up the solution's way with the counterplan.【Key words】Core competition ability ; Present condition; Counterplan【正文】
一、我國企業競爭力的現狀
p 根據瑞士洛桑國際管理發展學院發布的《世界國際競爭力年鑒(1999年)》,中國在參評的46個國家中,管理競爭力排在第40位,總體競爭力排在第38位,內在競爭力排在第33位,環境競爭力排在第40位。這說明:我國大企業的競爭力還不行。
p 1.管理競爭力。我國企業的管理競爭力成下滑趨勢,研究表明,企業文化競爭力、公司績效競爭力同企業管理競爭力相關系數達到了0.9191和0.8895。因此,企業管理競爭力下降的主要原因在于企業文化和公司績效競爭力的大幅度下滑。
2.總體競爭力。在1999年企業總體競爭力排序中,我國企業總體競爭力得分僅為25.72,處于46個國家的第38位,說明大型企業總體競爭水平極低。相比之下,超過80點的國家有11個,其中歐洲7個,美國和加拿大居于第一和第三?梢,企業競爭力的大小并不完全取決于自然資源的多寡,小國的企業在現代競爭中同樣可以獲得優勢地位。
3.內在競爭力。中國的內在競爭力排名第33名。我國企業資源的相當一部分不能適應需求,需要隨著市場經濟體制改革而重新構建。多數企業忽視市場信息、商標、品牌、營銷策略、企業形象、技術專利等無形資產的價值,忽視對無形資產的積累與維護;加之,資金使用效率低下、產品積壓、流動資金不足;此外,企業技術人才、高級管理人才、管理與技術復合型人才普遍匱乏。
4.環境競爭力。從環境競爭力狀況看,中國列第40位,處于落后地位,說明中國企業在環境方面存在著嚴重制約企業競爭力發展的問題。市場競爭是企業環境中的一個重要因素,中國排33位比整體環境上的競爭力排名提前了7位,說明了中國企業在市場競爭方面的競爭力處于中等水平。
二、我國企業國際競爭力比較分析
1.我國企業規模小,效益差,產業集中度過低,專業化協作程度差。表一已顯示出我國產業集中度過低,除壟斷行業集中度已在50%以上,其余產業的集中度過低,而日本則均在60%以上。從日本1973年與我國1992年的比值可以看出,紡織、機械、建材加工、食品制造、電氣機械等的比值達9-33.1倍。可見,我國產業集中度確實過低,極難達成規模經濟效應,再加上企業管理模式封閉化,企業競爭力由此更會低下。我國500家最大工業企業銷售總額1998年約2000億美元,而美國的“通用汽車”和“福特汽車”同期銷售額3057.31億美元,遠遠超過我國500家最大的工業企業的總和。我國企業如果能有10個進入“世界百強”,其競爭力之強自不言說。正是由于沒有世界級企業,我國工業生產的專業化協作水平極低,大中小型企業間分工不夠合理。據我國第三次工業普查發現,機電產品外購零配件價值僅占一半左右,其中工業專用設備制造、地質專用設備制造、金屬加工設備制造等更低。相反,日、美企業在組織形式上越來越由虛擬生產到虛擬營銷等。如日本豐田公司本身只有10個工廠,只制造汽車引擎和車體等核心部件其余的零部件由1240個協作廠提供;松下公司算是自有子公司較多的,共190多家,但其關聯公司更多,涉及全球近5000家協作廠商;美國“通用汽車”設有130個工廠,協作商達6000余家,可以看出我國企業專業化協作程度確實很低。
表一:
行業名稱 中國CR4 中國
CR8(1992) 日本
CR8(1963) 日本/中國
1990年 1995年
食品制造業 1.4 1.9 3.1 65.82 21.2
造紙及紙品業 7.5 7.4 10.6 78.4 7.4
石油加工業 33.4 45.9 52.4 75.0 1.4
化學工業 12.1 11.2 13.2 68.9 5.2
建材加工業 1.4 3.4 2.3 65.6 28.5
黑色金屬加工業 22.3 31.5 31.5 76.4 2.4
有色金屬加工業 13.3 15.9 19.5 77.3 4.0
橡膠制品業 7.8 23.0 15.6 76.0 4.9
機械工業 2.3 6.0 4.1 63.5 15.5
交通設備制造業 14.9 27.3 34.2 72.6 2.1
電氣機械制造業 5.8 8.5 1.6 68.5 9.0
紡織業 0.8 2.6 1.4 46.4 33.1
資源來源:1.楊偉民:《我國工業企業規模結構的實證分析》,《中國工業經濟研究》1991年第5期;
2.課題組:《中國最大工業企業的分布規模經濟狀況》,《中國社會科學》1995年第3期;
3.劉繼兵:《我國產業組織中的適度壟斷和有效競爭》,《江漢論壇》1995年第9期;2.企業科技創新能力弱,競爭力普遍低下。我國多數企業的關鍵核心技術基本依賴從國外引進,自主開發和創新能力弱,像機械行業主要產品技術有57%使用國外技術,國內自主開發的僅占43%,其中514家重點、骨干企業的2009種產品中,達到20世紀90年代水平的只占17.5%,許多產業內我過企業的研究開發還只限于外圍技術,在產業核心技術上還對國外引進技術有較大程度的依賴,未能建立起自己的核心競爭能力。據估計,世界500強的研究開發費用占全球的2/3以上,且這一比率還在不斷上升。1997年,世界500強研究和開發費用2240億美元,比1996年增長了12.8%。而我國的投資不過14億美元尚不及“愛立信”的1/31。據統計,我國全部大型企業出口額僅占全國出口額的40%,即780億美元左右,再從科技人員來看,我國企業科研人員占全國科研人員比不足30%,遠遠低于美國85%的水平,僅及韓國60%的一半不到。由此可見,我國企業的技術創新能力和國際競爭力確實低下。
三、中國企業國際競爭力低下的原因.
在談及我國企業國際競爭力低下的原因時,有必要對核心競爭力的內涵、特性及構成作必要闡述。
1.核心競爭力的內涵、特性及構成
(1)企業核心競爭力的內涵
企業核心競爭力是美國著名戰略學家帕拉哈德和哈默于1990年在《哈佛商業評論》上提出來的。他們認為核心競爭力是“組織中的積累性學識,特別是關于如何協調不同的生產技能和有機結合多種技能的學識,它包括五個層次的深刻內涵:a.企業的核心競爭力是一種競爭能力,是相對于競爭對手的競爭強勢。b.它是一種處于核心地位的能力,是企業其他能力的統領。c.它是企業所獨具的能力,是競爭對手無法模仿的。d.它是長期作用的能力,一般情況下不隨環境的變化發生質的變化。e.它是企業長期積淀形成的能力。因此,可以把企業的核心競爭力理解為企業開發獨特技術、研制獨特產品的能力。但是《哈佛商業評論》對核心競爭力的定義更具權威性:在一組織內部經過整合了的知識和技能,尤其是關于協調多種技能和整合不同技術的知識和技能。
綜上,核心競爭力是企業在某一領域建立的獨特競爭優勢,是企業獨具的支持企業保持可持續性競爭優勢的核心競爭力,是處在核心地位的、影響全局的競爭力,是一基礎性的能力,是一般競爭力的統領。
(2)企業核心競爭力的特性
①價值性。企業核心競爭力具有戰略價值,它能為顧客帶來長期的關鍵性的利益,為企業創造長期性的競爭主動權,為企業創造超過同業平均利潤水平的超值利潤。
②獨特能力。一項能力要成為核心能力,從競爭的角度看,還必須是獨樹一幟的能力。如果某種能力為整個行業普遍掌握,就不能成為核心能力,除非這家企業的水平遠遠高出其他企業。所以,傳動系統的確是本田公司的核心能力,而不是福特汽車的核心能力。核心能力由于具有與眾不同的獨到之處,因此不易被人輕易占有、轉移或模仿。
③延展性。企業核心競爭力可有力支持企業向更有生命力的新事業領域延伸,是通向未來市場的大門,有的能力在某一業務部門看來可能算得上是核心競力,但從整個行業的角度看,該能力就夠不上核心能力。核心能力猶如一個“技能源”通過發散作用將能量不斷擴散到最終產品上,從而為消費者源源不斷提供創新產品,比如佳能公司利用其在光學鏡片、成像技術和微量控制技術方面的核心能力,成功地進入復印機、激光打印機、成像掃描儀、傳真機等20多個市場領域;夏普公司利用其在平面屏幕相關能力上的領先技術,成功的進入了筆記本電腦、便攜式電腦、微型電視、夜晶投影電視等多個市場領域?梢,隨著產業技術的演化,核心能力可以生長出許多奇妙的最終產品,制造出眾多意料不到的新市場,它是企業競爭優勢的根源。
④不可交易性。核心能力與特定的企業相伴生,雖然人民可以感受到,但無法像其他生產要素一樣通過市場交易進行買賣。
⑤不可模仿性。核心競爭力是別的企業無法模仿和替代的。任何企業都不能靠簡單模仿其他企業而建立自己的核心競爭能力,應靠自身的不斷學習,創造乃至在市場競爭中磨練,建立和強化獨特的核心能力,它是在企業發展過程中長期培育和積淀而成的,孕育于企業文化,深深融合于企業內質之中,難以被其他企業替代。
(3)企業核心競爭力的構成
企業因行業地位的不同導致構成其核心競爭力的要素不同,企業必須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科學合理地分析其核心競爭力的構成要素,找出關鍵的要素,實行重點管理,確保競爭優勢。企業核心競爭力是企業獲取資源,整合資源的能力。由于技術創新能力,規模擴張能力,制度創新能力,管理創新能力,文化凝聚能力的交互作用,而形成使企業保持持續競爭優勢的能力,是企業在其發展過程中建立與發展起來的一種整合能力,主要包括:
①技術創新能力。技術創新在國內外知名企業的成長過程中起著不可估量的作用。正因為有技術的支撐作用,企業才能經久不衰,永保競爭優勢地位。技術創新,是企業往往擁有一種別人所沒有的核心技術,導致它的競爭力極強,當一個企業擁有別人所沒有的核心技術的時候,他的競爭力就很強,甚至可以強到壟斷,像英特爾公司的計算機芯片,微軟公司的軟件,柯達公司的感光膠片等等都是高科技的結晶,沒有高科技做堅強的后盾,想成為長壽公司是難上加難。企業的技術創新能力包括企業的研究與開發能力、產品和技術創新能力。技術創新能力的高低決定了企業將技術資源向技術優勢轉化的能力水平。技術創新能力對于企業獲得持續競爭優勢,保持在市場競爭中的有利地位尤為重要。此外,要將技術優勢轉換為企業的競爭優勢,則還需企業其他能力的輔佐。
②企業的制度創新能力。制度決定機制,機制決定活力(即競爭力),活力決定效益,效益決定發展,一個機制靈活,具有較強競爭力的企業,必須具有一個較好的企業制度,競爭機制是市場經濟的產物,是不以人們的意志為轉移的,企業擁有較強的競爭力,首先建立健全的適應市場經濟體制要求的現代企業制度,按照馬克思主義生產力決定生產關系,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筑的基本原理,生產力是不斷發展的,企業制度也是不斷發展的,任何先進的企業制度都是相對的。制度創新也就是企業制度安排上,能夠隨著生產力的發展,有重大的創新活動,在制度安排上經常推出一些非常新穎的,而又能夠和生產力相適應的東西。企業要始終保持制度上的先進性,就必須具備不斷制度創新的能力?梢哉f,企業的制度創新能力對企業的競爭具有決定性的作用。
③規模擴張能力。企業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只有具備相當的規模優勢,才能在經營中具備較強的競爭力,企業可以通過聯合兼并、組建行業集團,成為本行業中少有的幾個寡頭壟斷企業,最終成為行業壟斷的大企業。
④管理創新能力。從一定意義上講,管理也是生產力。只有通過科學的管理,才能把企業的各種生產要素有效的組織起來,轉化為現實生產力,任何企業要進行生產經營活動,都必須進行管理。然而,由于管理的水平不同,相同的生產要素形成的生產力也就不同,企業的競爭力也就不同,所謂管理,一方面表現為對生產力的組織,一方面表現為對企業生產關系的處理。
⑤文化凝聚力。企業文化創新,是在企業文化的塑造上,能夠不斷的凝聚人們的思維方式,保證企業有非常強的競爭力,它是企業核心競爭力的表現,是企業獨特的創新精神,體現著企業團結奮進的文化內涵,只有具備這種內涵的企業,才是一支頑強的隊伍,在經濟全球化的市場競爭中才能力做到經久不衰。
⑥戰略創新。企業經營戰略選擇高人一籌的時候,你肯定有競爭力,選擇失誤,肯定談不上競爭力。所以企業經營戰略的創新,也是企業核心競爭力的重要要素之一。它是在企業經營戰略上經常用的奇招,這種奇招導致企業擁有一種心理競爭力,也就是比別人更強的競爭力。所以,是企業戰略上的一種舉動,企業戰略選擇上的一種創新,能夠使企業擁有比別人更強的競爭力,形成一種核心競爭力。
2.我國企業核心競爭力低下的原因
(1)企業產權制度改革尚未完成。股份有限公司尚不普及是我國大中型企業難以成為現代企業和跨國公司最大的制度性障礙。
(2)企業外生性擴張阻力過大。發達國家的大型企業無一不是通過兼并聯合而壯大起來的,僅靠企業的自我積累既軟弱無力又進程太慢。我國卻由于地區與部門之間的行政壁壘過高,兼并機制不靈,與國際兼并趨勢形成強烈的反差。企業規模小,結構雷同,靠跨區域部門的兼并聯合來壯大競爭力的巨型企業難以脫穎而出。由于優勢企業不能按企業自主意愿來實現擴張,結果還導致原有的競爭優勢由于不能及時擴張而喪失。致價格扭曲和產業競爭過度。對國內企業競爭而言,由于行政力量和價格扭曲的雙重保護使相應的市場進入壁壘失效,如規模經濟、資本、技術專利壁壘等均失效,使市場的優勝劣汰機制失靈,而真正有國際競爭力的大規模企業卻無法出現。
(4)科技創新意識不強,機制不活,人才缺乏,投入不足。我國企業產品幾十年不變,科技含量低,競爭力弱,尤其是科技成果轉化率低?萍汲晒D化是發展高科技產業的重要途徑,是知識成為經濟的重要環節。然而,目前我國高新技術開發區的高新技術企業應用的新科技成果僅僅是我國科技成果的極少部分,科技成果的轉化率十分低下。 根據有關資料,我國專利技術的實施率僅僅為10%,科技成果轉化為商品并且取得規模效益的比例為10-15%,遠遠低于發達國家60-80%的水平。高新技術產業產值僅占工業總產值的8%左右,也大大低于發達國家的30-40%的水平,盡管我國也有一批從事高新科技產業的中小企業,也有些企業形成氣候,但大部分高科技中小企業處于艱難的經營之中。中國科技人員占總人口的比例、科技投入的比例、科技產出的比例、科技產出的狀況,與發達國家都有很大差距,如果不采取有力措施,中國與世界先進水平的差距會越拉越大,對科技人才不夠重視,科技創新能力低是我國企業競爭力低的致命弱點。pp
(5)缺乏協同競爭意識。我國大部分企業都缺乏協同競爭意識,比如:家電行業的空調大戰、彩電大戰,無非就是相互壓價,你爭我奪,靠降價爭奪市場份額,實力大的堅持時間長,規模小的挺不住退出,到頭來多敗俱傷。企業在競爭中還往往容易忽視合作,我國多數企業追求“大而全”,造成各地產業趨同,以致生產能力過剩和經濟效益低下,再加上地方保護主義造成條塊分割,重復建設,既浪費資源,又難以形成民族企業的核心競爭力。
(6)企業過度多元化。近年來,我國不少大企業、大集團為了實現其資產規模的擴張,在本行業進行大規模收購兼并,將投資范圍擴展到非主營業務以外的其他領域。其狀況是:橫向產業跨度過寬,縱向產業鏈過長,核心產業虛弱,母公司、子公司、孫公司、孫孫公司層次過多、結構松散。說起來企業塊頭很大、管起來四處跑冒滴漏、算起來沒有多少能賺錢,這樣的企業無論是產品的質量,還是企業的競爭力都無法構成實質意義上的集團企業。這種不注重主營業務、培養核心產品的功能、過度多元化,必將成為引發此類企業破產的直接根源。
四、提高我國企業競爭力的對策
1.加快建立現代企業制度,完善公司法人治理結構。首先應加快改革,重新分解國有資產,承認地方政府的所有權,設立與行政職能了完全分立,專門從事國有資產委托和經營的經營公司,使國有股分散,大力發展資本市場,積極發展民間投資機構和企業相互間投資,進一步發展和健全社會保障系統,減輕企業負擔,提高效率。其次,要從組織管理制度上理順股東大會,董事會和監視會的分工、監督與協作關系。嚴格按《公司法》設立制衡機構,不得身兼二職,保證決策科學化,防止集權化。再次,要大力構建有效的經營者激勵和約束機制,引進經營者股權制,將經營者報酬與公司業績直接掛鉤。
2.大力推進科技創新,不斷提升企業核心競爭力。企業的競爭本質上就是科技創新能力和科技人才的競爭。首先,企業必須從戰略高度意識到進入WTO后面臨著國際競爭,有了這種壓力并轉化為動力才能真正把我國企業改造成為現代企業,成為科技創新的主體。企業的技術創新能力直接決定著企業的市場競爭能力 。企業有了較強的技術創新能力,能夠研制開發并生產出滿足市場需求的高技術高質量產品,就能不斷提高自己的市場競爭力。而提高企業的技術創新能力,第一,要建立和完善企業技術創新體系。大型企業應建立自己的技術開發中心,不斷加強技術開發力量,加大技術開發資金的投入,加快開發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技術和主導產品。有條件的企業,可以到世界科技開發的前沿建立技術開發機構,與合作者實現技術資源共享和優化配置。第二,要積極探索新技術創新模式。開展多種形式的產學研結合,吸引科研機構和大學的科研力量進入企業,組織力量對一些重要領域的關鍵技術難題進行聯合攻關,實現技術上的突破與跨越,促進科技成果向現實生產力轉化。第三,要形成有效的技術創新機制,這是企業技術創新能力的動力和源泉。要深化企業的人事制度和分配制度改革,真正使資本、技術等生產要素參與權益分配,以吸引人才,留住人才;其次,自主加快企業技術改造和科技創新的步伐,重視科技人才培養和儲備,創造真正能吸引人才的企業氛圍。
3.第三,要處理好“做大”與“做強”的辯證關系。一般來講,企業核心競爭力發展之路有兩條:一是專業化發展路徑,二為多元化發展路徑。 前者是指企業通過從事符合自身資源條件與能力的某一領域的生產經營業務,來謀求企業的 不斷發展。后者是指企業從事多個產品或行業領域的生產經營業務,實現企業的不斷擴張。以“做強”為培植我國國際競爭力的根本點,加快企業資產重組,切不可一味求“大”求“洋”,企業多元化經營更應慎重。尤其對于高集中度行業的企業而言更應把企業做強做大。企業在選擇產品線時應建立在自己的核心競爭力的基礎之上,實施基于核心競爭力的相關多元化(同“心”多元化)。否則不以自己的核心競爭力為基礎在本行業外開展多元化經營的企業,或者在多元化經營的同時喪失或沒有建立起自身核心競爭力的企業,注定是不會成功的。比較典型的例子是泰國正大和韓國大宇。在處理專業化與多元化的關系時,企業應潛心主業,圍繞著主業經營逐步形成自己在經營管理、技術、產品、銷售、服務等方面與同行業的差異。在發展自己與他人上述諸多方面的差異中,逐步形成自己獨特的可以提高顧客滿意度的技術、方式和方法,使其成為企業核心競爭力的重要因素。在搞好主業的基礎上,再考慮進行相關多元化經營,發揮核心競爭力的溢出效應,實現良好的規模經濟效益和范圍經濟效益。 通常,企業在某一領域中不具第一位的優勢,一般不輕言搞多元化發展。據《財富》雜志的統計,世界500強企業中,單項產品銷售額占企業總銷售額比重95%以上的有140家,主導產品銷售額占總銷售額70%~95%的有194家,相關產品銷售額占總銷售額70%的有146家,而無關聯多元化的企業則很少。這就提醒我們,應當根據企業自身的優勢、劣勢和外部因素來制定正確的戰略定向。大凡成功企業的成長發展過程,無不是從專業化做起。細分市場,找空檔,繞過市場壁壘或技術壁壘,從市場最急需的產品入手,“做深、做透、做大、做好”,只有東方亮了,才能西方亮。
從專業化做起,也就是凝練企業自身的技術、產品的核心競爭能力。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企業如果沒有領先市場或替代現有產品市場的能力,即使有好的體制、機制,也不一定能成長發展。只有通過技術進步,才能鞏固和拓展市場。重視技術創新,在市場導向的基礎上,實現技術導向。如萬向集團提出:唯有創新,才能生存發展;我創新,我存在。
從事專業化經營,逐步形成世界性的競爭優勢,是企業培育核心競爭力的主要過程。在這一過程中,一是能夠提高效率、降低成本、形成品牌占領市場;二是逐步形成自己在經營管理 、技術、產品、銷售、服務等諸方面與同行的差異,形成自己獨特的可以提高消費者特殊效用的技術、方法等,這是構成公司核心競爭力的重要因素。神火集團是從事煤炭生產和加工起家的,在采煤及其它生產工藝上,有獨到的創新能力,在同樣條件下,煤炭生產的成本低、回采率高、高附加值產品產率高、質量高。面對強大的競爭對手,我國企業應當集中力量搞好主業。
4.企業文化創新。企業文化是人的價值理念,是思想范疇的,也就是人在價值理念上認可這個企業制度安排,這種價值理念就是企業文化。企業文化的創新
就是在企業文化的本身,要不斷的按照企業發展,來審視創新問題,企業文化的內容要不斷的創新。企業文化的核心是精神文化,包括企業精神上、企業經營哲學與經營理念,以及企業價值觀等。企業文化必須與時俱進,不斷創新,實現內容與形式的統一,表現與實質的統一,并且與本企業的技術特點和經營管理相結合。
5.供應鏈的建設。進入WTO以后企業商業化的目標應當很明確,就是我最終能為公司的股東帶來多大價值。公司的核心能力是要看在什么行業里,要比你的客戶服務,要比你的供應鏈管理和財務績效管理體制等等。供應鏈管理是對企業成本,利潤以及最后股東價值最大化都有影響的一種核心能力。中國企業入世以后不光是面臨跟國外企業競爭,而且是面臨著跟隨國外最優秀的企業競爭。杰克韋爾奇說過如果你在供應鏈管理不具有優勢的話,你干脆不要參加競爭。中國企業面對國外企業的競爭對手應該仔細從整個價值鏈上分析我們的差距在哪里,從整個價值鏈上對自己與國外先進水平作為一個分析以便從中找出一些策略性杠桿,通過運用這些杠來使企業在最短時間內趕上或超過世界水平6.提高企業的管理創新能力。入世后,我國企業的生存和發展都離不開國際競爭的大環境。國際經濟競爭的洪流浩浩蕩蕩,順之者昌、逆之者亡。能適應這個新環境的企業,就能讓國際經濟新秩序和世界貿易組織的條款為我所用,促進企業健康、快速發展;不能適應這個新環境的企業,就會被各種條條框框束縛手腳而寸步難行、氣息奄奄。在這個國際競爭的大環境中,企業的管理創新能力決定著企業的興衰。企業的管理創新,包括管理思想創新、企業組織創新、企業管理方法和管理手段創新等多個方面。其中管理思想創新,對整個企業的管理創新起著導向和決定性作用。只有管理思想能夠與時俱進,不斷創新,才能實現整個企業管理的創新。實現企業管理創新,最重要的是在實現企業制度創新的基礎上加強企業發展戰略研究。對企業進行現代化的科學管理,在管理的過程中不斷創新是增強企業的適應能力、發展能力、競爭能力的重要基礎。提高企業的管理創新能力,首先要有一個敢于創新、善于創新的領導集團,其次,還要有一支精通企業管理的經營管理隊伍,最后,還要建立一個能夠不斷實現企業管理創新的機制入世后,在新的形勢和環境下,提高管理創新能力,應當認真做好以下工作:提高適應經濟全球化環境的人力資源開發能力;提高適應經濟全球化環境的資本經營能力;提高適應經濟全球化的企業科學管理水平。通過采用國際通行的先進管理技術、管理模式和國際標準體系,使我國企業的組織結構和研發、生產、質控、物流、營銷、環境管理等系統盡快地與國際先進水平接軌,縮小與國際先進企業的差距,提高企業的整體素質,為培育WTO環境下的企業核心競爭力打下堅實的基礎。
8.實施差異化戰略。差異化戰略的實施可為潛在的競爭設置一道進入的壁壘。差異性產品、差異性服務、差異化的經營方式具有競爭對手不可替代和模仿的特點。特別是隨著差異化程度和購買者對某一商品偏愛程度的增強,排斥新競爭者的進入壁壘就越高。差異化競爭戰略的這一特點以及由此形成的商業信譽可以減少該領域的進入點,使潛在的進入者難以介入。
9.培育適應國際市場競爭需要的規模經營能力
如果以量化的形式衡量企業的競爭力,企業的規模經營能力是重要指標之一。沒有龐大的經濟規模和現金流量,就沒有巨大的經濟效益,從成本函數上看即C(q)<C(q1)+C(q2)+…+C(qn),其中,q=q1+q2+…+qn,而規模經濟則意味著C(q)/q遞減,所以要提高企業的核心競爭力必須達到一定規模。入世以后,我國企業要打入國際市場,國外的企業也要占領我國市場,我們面臨著國外一大批特大型企業集團的競爭。從經濟規模上看,我國的企業與國外大型企業的差距是很大的,據美國《財富》雜志2002年7月推出的排行榜,2001年度全球500強企業中,名列榜首的美國沃爾瑪公司,營業收入為2198.12億美元。這次美國公司在500強中有197家上榜,我國企業上榜11家。我國企業排名最前的是第60名國家電力公司,營業收入為483.74億美元。在這次排名中,我國企業已有了很大的進步(1995年只有3家企業入選500強),但差距仍然是明顯的。以排名第86名的中國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為例,該公司員工為93.7萬人,收入為403.88億美元;而排名第2名的埃克森-美孚公司員工為9.79萬人,收入為1915.81億美元。由此分析,壓縮員工人數、擴大經營規模、提高適應國際市場競爭需要的規模經營能力,是提高經濟效益和企業核心競爭力舉足輕重的要素。
結束語
隨著社會經濟和企業的發展,我國加入WTO的成功,本世紀將是一個經濟競爭更加激烈的新世紀,必然會有各種戰和壓力集中于在“核心競爭力上”,誰具備核心競爭力誰就能在激烈無情的市場中取勝。我國的企業要想在經濟全球化的利益中獲得國際利益。必須加強企業核心競爭能力,鞏固和培養企業的核心競爭能力,通過各種途徑提高核競爭力,建立完善的企業核心競爭力管理系統,揚長避短,最大限度地發揮自己的優勢,從而提高產生能力。
總之,在知識經濟時代,企業核心能力成為商業競爭優勢之源。構建合理的企業核心競爭力,成為企業發展的基石。國外許多成功企業,在經營過程中早已把企業核心競爭力作為戰略決策的前提。當前,我國越來越多的企業也重視這一趨勢,積極完善企業核心競爭力,制定長期規劃,體現自身的競爭優勢,只有這樣,才能使企業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立于不敗之地。
【我國企業核心競爭力低下的原因及對策】相關文章:
分析我國競爭力低下的原因及對策03-08
論我國國有外貿企業核心競爭力的培育03-19
論企業核心競爭力培育中存在的題目及對策03-24
淺論我國國有外貿企業核心競爭力的培育03-21
論企業的核心競爭力12-07
保險企業的核心競爭力研究03-24
試論企業核心競爭力審計12-09
企業核心競爭力與企業治理模式創新03-21
淺析我國新財經報紙的核心競爭力構建03-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