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tt id="5hhch"><source id="5hhch"></source></tt>
    1. <xmp id="5hhch"></xmp>

  2. <xmp id="5hhch"><rt id="5hhch"></rt></xmp>

    <rp id="5hhch"></rp>
        <dfn id="5hhch"></dfn>

      1. 從詩史互證看《呂氏家塾讀詩記》的宗毛傾向

        時間:2024-10-29 07:35:20 古代文學畢業論文 我要投稿
        • 相關推薦

        從詩史互證看《呂氏家塾讀詩記》的宗毛傾向

          論文關鍵詞:詩經   呂祖謙   《呂氏家塾讀詩記》

          論文摘要:《毛詩》從史學角度解詩,依據世次來定詩之美刺,以史實闡釋詩篇內容。作為史學家的呂祖謙將《毛詩》以史證詩的傳統發揚光大,或以史解詩,或以詩證史,可以看出呂祖謙的宗毛傾向。

          先秦時期,文、史、哲界限未分,詩、樂、舞三位一體,作品(包括詩歌)同時具有史學以及的特征。任何一種作品,都為后人從文學、史學與哲學的角度上進行觀照提供了范本。不僅文與史,文與哲,史與哲,文、史、哲之間可以互證,詩與史之間同樣可以互證。因此,詩史互證乃是我術一種古老的傳統。從古代史官采風(即采詩)以觀政的制度,孑L子對“詩可以觀”的功用性界定,著作中“引詩”的風氣看,可以說是“以詩證史”的早期運用。而《毛詩》用事實解詩,又開“以史證詩”的先河!睹姟废倒盼慕泴W,把史實作為解詩的依據,在此基礎上,建立了自己的“美刺說”。這一傳統,不僅流傳至唐未變,即使是宋學興起之后,也不曾消泯,直至清代乾嘉學派復興漢學,考據之風更熾,有所謂“六經皆史”的觀點【l1。今人治史,諸如郭沫若,范文瀾、翦伯贊等大家,無不用《詩經》的大量作品揭示周朝的現實,是為以詩證史的明汪。

          史家呂祖謙注重對歷史文獻的研究,他認為通過學習古人的典籍,多多留意古人的言行,可以涵養自己的德性。他通過對歷史著作的匯詮和撰寫,闡發其思想,同時還開啟了“言性命者必究于史”的浙東派的先聲。他宗經重史,從解讀《詩經》的方法論上觀照,重視從史學角度考察《詩經》作品,所沿用的仍然是《毛詩》的體系。

          一、以史證詩

          呂祖謙以史印證詩,他說:“如看衛文公之詩,須知衛之興;讀《王·黍離》之詩,須知周之亡,其氣象可知”[23436。他認為只有了解了詩的歷史背景,才能更好解詩意。如《唐風·無衣》:

        豈日無衣七兮?不如子之衣,安且吉兮!

        豈日無衣六兮?不如子之衣,安且燠兮!

          《唐風·無衣》是一首攬衣懷舊之詩,詩篇短小,可以理解成隨口而出的嘆息,抒發著心中的思念和惆悵!对娦颉氛f:“《無衣》,刺晉武公也。武公始并晉國,其大夫為之請命乎天子之使,而作是詩也!

          《詩序》解為刺晉武公。在《毛詩正義》卷6《?庇洝分姓f:“刺晉武公也。閩本、明監本、毛本同。唐石經小字本、相臺本刺作美,考文古本同!爆F今通行本大都作美晉武公,至今解說不一。呂祖謙評此詩說:

          “以《史記》、《左傳》考之,平王二十六年,晉昭侯封季弟成師于曲沃。專封而王不問,一失也。平王三十二年,潘父弒昭侯,欲納成師。而王又不問,二失也。平王四十七年,曲沃莊公弒晉孝侯。而王又不問,三失也;竿醵辏智f伯攻晉,王非特不能討曲沃,反使尹氏、武氏助之。及曲沃叛王,王尚能命虢伐曲沃。立晉哀侯,使其初師出以正,豈止于此乎!四失也;竿跏辏治涔珡s晉小子侯,王雖不能即討,明年,猶能命虢仲立晉哀侯之弟緡于晉,又明年,猶能命虢仲、芮伯、梁伯、茍侯、賈伯伐曲沃,至是武公纂晉,僖王反受賂,命之為諸侯,五失也。”作為史學家的呂祖謙,他的視野比諸常人更開闊,他認為此詩不僅刺晉武公,更側重于刺周天子(周平王、周桓王)。他羅列出五點指出,周天子不夠賢明,臣下有亂,君主聞而不問,是不應該的。呂祖謙在闡釋這首詩時,引用《左傳》、《史記》的史料以印證詩義,揭示了《無衣》詩的本事,還發表了自己對歷史事件的看法,這都是可取之處。

        [1]    

        呂祖謙對《小雅·出車》前三章作了解說,對《詩序》的解說有所增益。茲將三章詩文錄之如下:

        我出我車。于彼牧矣。自天子所,謂我來矣。召彼仆夫,謂之載矣。王事多難,維其棘矣。

        我出我車,于彼郊矣。設此旒矣,建彼矣。彼旗旒斯,胡不?憂心悄悄,仆夫況瘁。

        王命南仲,往城于方。出車彭彭,旒央央。天子命我,城彼朔方。赫赫南仲,獺狁于襄。

          《i寺說:“《出車》,勞還率也。',【5]《詩序》僅解此一句。呂祖謙申明《詩序》,他說:“一章言車徒始集于郊牧,殷勤告語之以天子之命。使之裝載,勉其體悉王事以赴其急。二章言方欲治兵之時,眾車并列于郊。此車設旒,彼車建,各事整飭。戎容既備,肅然無攆。為將者指其旗而言日,彼旗旒斯,胡不,而飛揚也。雖治兵之時,建而不,然以將士憂惺之心觀之,亦若旌隨人意而不舒也。古者出師以喪禮處之,命下之日,士皆涕泣。夫子之言行三軍,亦日臨事而惺,皆此意也。三章言既已治兵,大將傳天子之命以令軍眾,于是彭彭然張其車乘,央央然旒,威靈氣焰赫然動人。兵事以哀敬為本,而所尚則威。二章之戒惺,三章之奮揚,并行而不悖也!盵6】呂祖謙對前三章的詩義作了詳細的解釋,分析了章與章之間的關系,而且對二章、三章作了比較,疏通了文義,使我們整體上把握了詩的全貌。從詩中考證了古代的軍禮,以詩印證了史。他還引《左傳》等考證詩義說:“軍禮雖無所考,以《左傳》聘禮考之,則治兵之時,建而不;受命則張而之。在道之時則斂而不;將戰之時,則張而之。[6】又舉《左傳》所記載的平邱之會來考證古代治軍之禮,引用相關史實加以說明,有助于我們理解詩旨。詩史互證在這首詩的解說中得到了完美的展現。

          呂祖謙宗毛以史證詩,也難免跟隨著《毛詩》出錯誤。如解《小雅·采》《詩序》說:“《采》,刺幽王也。侮慢諸侯,諸侯來朝,不能錫命以禮,數征會之,而無信義。君子見微而思古焉。”IT]呂祖謙引孔氏(即指孔穎達)!刁:“周本紀日:‘褒姒不好笑,幽王欲其笑萬方,故不笑。幽王為烽燧大鼓,有寇至則舉烽火。諸侯悉至而無寇,褒姒乃大笑。幽王欲悅之,數舉烽火。其后不信,益不至。幽王之廢申后,去太子。

          申侯怒,乃與繒、西夷犬戎共攻幽王。幽王舉烽火征兵,兵莫至。遂殺幽王驪山下。嘲他從《詩說詩并以史為證,認為由于幽王無道,失去民心,因此以刺幽王解詩!对娦颉芬源探庠姷挠^點出現偏差,呂祖謙也自然隨之出現偏差。

          二、以詩證史

          呂祖謙說:“看《詩》即是史,史乃是實事。如《詩》甚是有精神,抑揚高下吟詠諷道,當時事情可想而知!盵2]436他把詩當作看,注重從詩中考證史實,通過發掘詩中所反映的歷史事實,說明當時上的重大事件及其背景。一些作品中反映了西周時期各地風俗、人情,具有史料價值,《讀詩記》也給予揭示。

        如《鄢風·柏舟》:

        泛彼柏舟,在彼中河。髡彼兩髦,實維我儀。

        之死矢靡它。母也天只,不諒人只!

        泛彼柏舟,在彼河側。髡彼兩髦,實維我特。之死矢靡慝。母也天只,不諒人只!

          (i寺序》說:“《豐白舟》,共姜自誓也。衛世子共伯早死,其妻守義,父母欲奪而嫁之,誓而弗許,故作是詩以絕之。”研呂祖謙說:“《史記》載共伯,螫侯世子,鰲候已葬,武公襲攻共伯,共伯入籃侯羨(按即墓道)自殺。按武公在位五十五年,《國語》又稱武公年九十有五,猶箴儆于國。計其初即位,其齒蓋已四十余矣。使果弒伯而篡立,則共伯見弒之時,其齒又加長于武公,安得謂之早死乎。,,【10】I們呂祖謙用《史記》、《國語》考證,認為武公攻共伯時,已經40多歲,共伯又為武公的哥哥,所以《詩序》的“衛世子共伯早死”這一說法,并不確切。

           [2]   

        他說:“髦者,子事父母之飾,諸侯即小斂則脫之。《史記》謂籃侯已葬,而共伯自吞。則是時共伯既脫髦矣,詩安得猶謂之髡彼兩髦乎。是共伯未嘗有見弒之事,武公未嘗有篡弒之惡也”[10]塒。他用詩對《史記》、《國語》進行反證,認為頭飾與共伯年齡不符,因此并沒有武公篡弒共伯之事。證明了《史記》記載的錯誤,同時也證明了《詩序》的可靠性。今人仍有認為《詩序》“當有所本”的再如《秦風·車鄰》:

        有車鄰鄰,有馬白顛。未見君子,寺人之令。

        阪有漆,隰有栗。既見君子,并坐鼓瑟。今者不樂,逝者其。

        阪有桑,隰有楊。既見君子,并坐鼓簧。今者不樂,逝者其亡。

          “寺人”是指宮中的侍從。因此,此詩是一首反映秦君生活的詩。車盛馬壯,侍人傳令,一派君主威嚴氣象。接著寫鼓瑟、鼓簧之樂,又發出“今者不樂,逝者其亡”的感嘆,反映了君主生活的一個側面。呂祖謙說:“既見君子,并坐鼓瑟,簡易相親之俗也。今者不樂,逝者其,悲壯感嘆之氣也。秦之強以此,而止于為秦者亦以此!雹笏栽娪∽C史,從詩中讀出了當時秦國的禮俗,對后世認識秦國的民俗提供了史料。

          此外,呂祖謙說解《邶風·日月》、《郎風·載池》、《王風·揚之水》、《鄭風·將仲子》、《秦風·黃鳥》、《秦風·終南》、《陳風·墓門》、《檜風·匪風》、《小雅·節南山》、《小雅·巧言》、《小雅·賓之初筵》、《大雅·文王》、《大雅·公劉》、《大雅·抑》、《大雅·皇矣》等,也是采用詩史互證的方法。

          《詩經》具有重要的史學價值。它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西周初期至春秋中葉大約五百多年的真實。呂祖謙繼承《毛詩》的治詩方法,重視對《詩序》的闡發,詩與史相互印證以達到解詩的目的。他所采用的治詩方法,對促進詩學與史學的發展都大有裨益。

            [3] 

        【從詩史互證看《呂氏家塾讀詩記》的宗毛傾向】相關文章:

        現代唐詩學范式:“詩史互證”辨正03-16

        試析“詩史”觀辨正及宋夏戰事詩的“詩史”性質03-16

        試論吳偉業“詩史”的文化背景03-16

        《呂氏春秋》的農學思想及啟示03-19

        略論宋代“詩史”說的闡釋學本質03-16

        試論《呂氏春秋》的生態倫理觀03-01

        《女神》:青春期征兆與中國詩史的斷裂02-28

        試析文本闡釋視域下的杜詩“詩史”之名緣起03-16

        控制員工從眾傾向的方法研究03-23

        国产高潮无套免费视频_久久九九兔免费精品6_99精品热6080YY久久_国产91久久久久久无码

        1. <tt id="5hhch"><source id="5hhch"></source></tt>
          1. <xmp id="5hhch"></xmp>

        2. <xmp id="5hhch"><rt id="5hhch"></rt></xmp>

          <rp id="5hhch"></rp>
              <dfn id="5hhch"></df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