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課堂教學中開展問題教學模式的探索與實踐
課堂教學中開展問題教學模式的探索與實踐新課程和新教材倡導教學方式的多樣化,問題教學是重要的教學方式之一。課堂教學是主渠道,因此改革課堂教學方法,優化課堂教學模式,是實施創造教育的根本途徑。創造始與問題,強化問題意識是培養學生創新素質的關鍵之一。課堂教學中如何使學生保持強烈的好奇心和質疑求異精神是當今改革課堂教學模式的一個切入點。
問題教學模式的特點
從學習的心理學角度:問題教學是學習方式的轉變,是自主學習的一種方式,培養學生在探索的過程中掌握方法和知識,能激發學生的學習動力,培養學習責任。
從創造性思維培養的理論:問題教學是創造性教學的一種開始,傳統的教學模式重視的是知識的教學,輕視學生的問題意識,造成學生很少提問題,抹殺學生的個性和特長的發展。因此問題意識的培養是人創造能力培養的核心。
問題教學模式的過程
問題教學模式一般分為以下幾個階段:
首先,教師將化學問題或事實鑲嵌在一種模仿或真實的環境,呈現給學生,激發學生興趣,引發學生發現問題,提出問題,思考問題是整個教學的起點和成敗的關鍵。
其次,在教師引導下,讓學生關注化學知識及學生不能解決的化學現象。主動感覺問題,提出問題。利用各種方法、媒體讓學生產生興趣、好奇,從而深入分析,去表及里,從而發現事物的本質。
其三,是提出假設,在明確問題的基礎上,學生提出研究解決問題的方案或假設。
最后,是解決問題或驗證假設,方案確定后,由學生以小組單位,自主應用各種手段和方法開展探索研究,如自學、討論、上網、調查、化學實驗等手段,驗證方案、探明結果,從而親身體驗知識和規律的獲得過程,實現知識、能力的全面發展,成為具有自主學習能力的學習者。
如教學設計案例:摩爾質量概念的教學(部分實錄)
[教師創設]:1mol任何物質都約含有6.02×1023 個粒子,那么這1mol物質的質量到底有多大呢?怎樣求算1mol物質的質量呢?請同學們填寫下列表格:
粒子符號 物質的式量
每個粒子的質量
(g/個) 1摩爾物質含有的粒子數(個) 1摩爾物質的質量(g)
C 1.993×10-23
Fe 9.032×10-23
H2SO4 1.628×10-22
H2O 2.990×10-23
Na+ 3.821×10-23
OH- 2.824×10-23
[學生活動]:請同學們相互討論,設計解決問題的方案。
方案1、C的相對原子質量為12,1mol碳原子含有6.02×1023 個碳原子,1mol碳原子的質量為6.02×1023 個×1.993×10-23g/個=12 g 。同理Fe的相對原子質量是56,1mol鐵原子含有6.02×1023 個鐵原子,質量是56 g 。H2SO4 的相對原子質量是98,1mol硫酸含有6.02×1023 個硫酸分子,質量是98g 。H2O的相對原子質量是18,1mol水含6.02×1023 個水分子,質量是18g 。電子質量過于微小,因此失去或得到電子的質量可忽略不計,所以Na+的式量是23,1mol鈉離子含有6.02×1023 個鈉離子,質量是23 g 。OH-的式量是17,1mol氫氧根離子含有6.02×1023 個氫氧根離子,質量是17g 。
方案2、相對原子質量的定義是一個原子的質量與一個12C 原子質量的1/12相比,所得的比值即為相對原子質量。
根據相對原子質量的定義: =56
=
根據阿伏加德羅常數定義可知:NA個12C原子的質量為12 g 。
=
NA個Fe原子的質量為16 g,即1mol Fe原子的質量為16 g 。
同理:1mol H2SO4的質量為98 g 。
1mol H2O的質量為18 g 。
1mol Na+ 的質量為23 g 。
1mol OH- 的質量為17 g 。
[師生評價]:同學們提出的方案都很好,總結的十分全面,都可得出1摩爾物質質量的求算方法。
[教師引導]:由以上計算結果可得出什么規律?
[學生活動問題討論]:大家將研究物質的摩爾質量的數值和物質的質量的關系。
[師生小結]: ①1mol任何原子的質量在數值上等于這種原子的相對原子質量。
②1mol任何分子的質量在數值上等于這種分子的相對分子質量。
③1mol任何離子的質量在數值上等于這種離子的式量。
[教師設計]:能否說一說什么是摩爾質量?它的單位是什么?數值怎樣確定?
[學生活動討論分析]:我們將單位物質的量的物質所具有的質量叫摩爾質量。也就是說物質的摩爾質量是該物質的質量與該物質的量之比。摩爾質量的符號是M,常用單位為g /mol或Kg/mol 。
小結:(1)定義:單位物質的量的物質所具有的質量叫做摩爾質量。符號M 。
(2)單位:g /mol或Kg/mol 。
(3)數值:等于物質或粒子的式量。
課堂教學反思與體會
在開展問題教學模式過程中,我體會到該教學法成敗的關鍵在于學生能否提出有價值的問題,如果學生提不出有價值的問題,課堂將難展開。學生的學習效果將打折扣。而這又主要取決教師創設問題能否激活學生原有的知識。因此,教師要深入分析和了解學生的知識經驗結構,也可以根據在學生發現問題的需要,作適當的知識鋪墊和能力訓練。
學生最大的困難是自主設計方案。對學生來說,能夠有意識的提出問題,并為解決問題而設計方案,必需要有豐富的知識和技能,同時還要能大膽假設并具有一定的推理能力、創造能力以及實驗能力,才能設計出一個較好的方案。因此,必須有計劃地對學生進行訓練,提高這方面的能力。
課堂教學中開展問題教學,對學生的學習過程具有一定的調控性,體現課堂教學對教學內容的目的性、專題性、綜合性的要求,同時具有主體性、開放性、實踐性、創造性的學習特點。是符合新課程理念的一種教學模式,是對課堂教學的一種有益探索。
【課堂教學中開展問題教學模式的探索與實踐】相關文章:
略談計算機教學中實踐教學模式的探索與嘗試11-16
探索新行勢下大學英語課堂教學模式03-21
在活動中開展數學課堂教學03-17
試論獨立學院高等數學教學現狀分析及課堂教學模式探索03-18
“中國近現代史綱要”實踐教學模式的探索12-09
公共機房管理模式的探索與實踐03-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