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抓好地理會考命題促進素質教育實施
一、高中地理會考應體現素質教育的功能
高中地理會考是在高考停考地理,普通高中的課堂教學嚴重向“應試教育”傾斜的情況下開始進行的,因此,帶有糾偏的歷史使命。在“應試教育”進一步暴露出弊端的同時,社會各界普遍提出了貫徹素質教育的主張。素質教育的內涵十分廣泛,但就考試而言,大體包含如下內容:考試是一種手段,具有對教學進行評價、反饋、預測和激勵功能。通過對這種手段的運用,測驗師生教與學的狀況,調整教學過程,促進教學方法的改進,達到使全體學生全面提高文化科學技術素質的目的。
如何體現素質教育的考試,我們以為應具有以下四點。
1.各種考試都必須從整體課程計劃的角度來設計,盡可能在考試中滲透思想道德、文化科學、勞動技能和身體心理素質的評價因素。
2.要立足于反映全體學生學習的狀況,盡可能地發揮考試的激勵作用,使所有學生從考試中認識到自己的學習成績,并能激發再學習的欲望。
3.要注重對學生認知能力、發現能力、學習能力、發展能力和創造能力的測試。
4.注重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的考查。
二、對高中地理會考的性質、目的和內涵的認識
高中地理會考是國家承認的省級普通高中學業成績考試。它不同于升入高一級學校所進行的選拔考試,而是屬于以標準參照為主的終結性考試。也就是以教學大綱要求為依據的水平考試。其任務在于考核學生地理課程的學業是否達到高中畢業標準。因此,它必須嚴格區別于高考,必須面向全體學生。
會考的內涵:我們認為主要應該考核學生在高中地理教學大綱規定范圍內,所應具備的地理素質。具體說,包括作為現代人不可缺少的地理科學文化知識、地理思維方法、正確的環境觀、資源觀、可持續發展意識、全球意識、繪制簡單地圖和圖表的能力,以及作為一個中國公民所應了解的國情、國策和省情知識。要強調指出的是,上述內容是普通高中學生所應具備的,按高中地理教學大綱的規定,應屬基本要求。與此同時,還應考慮高中地理課在高中所占的課時比例,以及我省民族眾多、薄弱學校較多等因素,在制定考試目標時,需在高中地理教學大綱允許的范圍內,把合格的下限適當下調,合格以上分出若干層次,以激勵不同學習狀況的學生產生再學習的欲望。
高中地理會考,要全面貫徹高中地理教學大綱的精神,發展素質教育,提高地理教學質量。這是地理會考的總精神。為了達到上述目的,我們通過教研途徑,對高中地理課的教學強調以下幾點:1.抓好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訓練;2.重視培養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3.重視培養學生的愛國主義情感、全球觀念和正確的人口觀、資源觀、環境觀。
地理素質教育內涵豐富,而且隨時間、空間而異,要充分體現它,就需要從許多方面作不懈努力。
三、擬訂會考命題計劃的指導思想及設想
高中會考是一項十分嚴肅而認真的工作,經過多年實踐,深刻體會到,會考是否真正反映了貫徹地理教學大綱的精神,是否真正反映了地理學科對學生進行素質教育,命題的恰當與否是關鍵。然而,命題計劃的編制,又從根本上控制著命題的質量。因此,在歷年會考中,都把編制會考命題計劃,當做一項重要工作來抓。
(一)擬訂命題計劃所遵循的原則
1.適度性原則。試卷中試題的能力和層次要求,應在地理會考目標規定的范圍之內。
2.代表性原則。試題的內容,能力要求,應對地理會考目標總體具有代表性。
3.結構性原則。試卷中各種題型的比例設計,要符合地理會考目標規定的要求。
4.導向性原則。試題有利于學校提高教學質量,有利于提高學生的素質。
(二)地理會考試卷總體設計
地理會考試卷總體設計是命題指導思想、命題原則的具體體現。因此,根據會考目的,把總體設計定位為:重點考核學生對高中階段地理學科的基本知識和基本技能的掌握程度;運用所學地理知識分析問題解決問題能力的考查,既要使大多數學生經過努力達到會考合格要求,又要使及格以上學業水平有一定區分度。根據這個總體設計,把有關問題作如下處理。
1.內容比例。根據地理教學大綱要求和教材內容的知識比例,歷年會考中,把地球的宇宙環境、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分數比確定為1:4:5。在這個框架內,再根據教材知識點的密集程度,確定各單元所占分數的比例。
2.考試水平。設計考試水平的目的,在于用可操作的明確語言,對考核的要點提出具體要求。根據教學大綱對教學要求的規定,參照布盧姆認知領域教育目標分類體系和教學實際,把地理考試水平由低到高分為識記、理解、應用三級。從發展素質教育,提高學生能力的構想出發,我省從1990年實行中學地理會考以來,一直強調理解和應用的考核。在進行試卷總體設計時,對此作專門研究。
3.學科能力要求。地理學科能力是學生參與完成地理學習活動的主要能力,是在掌握和運用地理知識、技能的過程中發展起來的,應作為考核的重要內容之一,但須以高中地理教學大綱為依據,同時,結合我省普通高中實際情況加以實施,提出三項基本能力:地理認知能力,即對基本地理事實材料(包括地理事物的名稱、數值、結構、演化過程等)的記憶或再認能力。運用地圖和地理圖表的能力,即識讀、填繪地圖和編制地理圖表(包括各種等值線圖、示意圖、曲線圖、景觀圖等)的能力。分析地理問題的能力,即通過對已有地理知識和技能的遷移,解釋、解決和評價有關地理問題的能力。
4.題型。根據會考的性質和規模,從試題屬性看,以采用學生熟悉的題型為基本題型。把適于考核識記、理解、應用的客觀題和適于考核分析、判斷、推理、論證、綜合、評價以及語言運用等的主觀題加以有機結合,充分發揮各自優勢。從試題結構看,多年來采用了學生熟悉的單項選擇、雙項選擇和填繪地圖三種題型。
5.難度比例。會考命題中,要使試卷符合考試目標和學生的實際水平,必須注意控制難度。根據會考的主要任務和同時兼有的區分性能,地理會考試卷總體難度設計為0.75-0.90,試卷中容易題(難度值在0.80以上),中等題(難度值在0.50-0.80之間),較難題(難度值在0.50以下),三者之比為7:2:1。
6.命題力求保持知識結構的完整性、考試水平的層次性,并突出對學生進行國情、國策和省情知識考查。
(三)命題計劃表的編制
命題計劃表是會考試卷總體結構設計的具體體現,是編制試題、試卷的藍圖。它將不同的考試內容在試卷中所占的分量,各內容采用的題型,各類試題應占的比重,考試要求的比例等,分門別類地定出量化指標,并以表格形式作出詳細、明確的反映,具體編制分三步進行。
第一步以知識內容、題型為橫坐標,并按教材的各章內容展開?v坐標為考試要求和難度值。
第二步在表格相應欄內,填寫出試卷總體設計內容。包括內容分布、考試水平分布、題型分布、難度分布及合格標準分布。
第三步確定各章不同考試水平、不同題型、不同難度的分值,即期望值。
總括起來,可以看出,一套試題的產生是一個系統工程。它既要貫徹中學地理教學大綱精神,體現素質教育特征,又要照顧我省高中地理教學實際,是三者有機結合的產物。
四、會考試題體現素質教育的作用
(一)會考試題的特點
我省自1990年高中地理會考以來,共進行了八次。八次試題的特點是:會考的性質、目的、內涵和命題計劃的編制恒定不變;題型結構穩定;1990-1994年,考慮到我省高中地理教學的實際,知識型試題比例較大。1995年以后,經過分析,認為進一步體現素質教育的條件已經具備,于是試題結構向智能方向轉化,其主要表現為以下幾點。
下一頁
【抓好地理會考命題促進素質教育實施】相關文章:
完善績效治理促進戰略實施03-20
論小學實施素質教育的關鍵03-29
跆拳道對青少年素質教育的促進功能論文12-11
體育教學中素質教育實施論文12-04
藏文教學中實施素質教育11-30
實施精細化管理促進電力營銷03-24
運用電化教學手段促進素質教育淺析淺談03-29
高中歷史教學中實施素質教育12-02
淺談素質教育在英語教學中的實施03-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