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城鄉普通高中入學率差異的經濟學分析
關鍵詞 普通高中教育 城鄉差距 經濟原因
人類社會正逐步從工業經濟時代走向知識經濟時代。在這樣一個時代,教育對經濟增長的作用是顯而易見的,據世界銀行測算,依靠普及教育、知識擴展、技術進步等因素帶來的勞動者素質提高而形成的全要素生產率提高對經濟增長的貢獻在發達國家中已達49%。目前我國顯著的城鄉教育差距束縛了教育自身的發展,也大大降低了教育對經濟增長的貢獻。本文通過運用經濟學方法分析導致城鄉普通高中入學率差距的原因,以期找到縮小城鄉教育差距和促進農村經濟增長的有效途徑。
1 城鄉普通高中入學率差距
我國城鄉普通高中入學率(即初中畢業生升入普通高中的比例)存在巨大差距,城市從1985年的40%提高到1999年的55.4%,而同期農村卻從22.3%下降到18.6%,二者的差距由1.8倍擴大到3倍,絕對差距擴大了19個百分點。而在許多省區內部,差距更大。1999年,城鄉差距超過3倍的省區達15個,超過4倍的有5個。安徽和貴州兩省的差距達到3.6倍,湖北省達到3.9倍,山東和河南兩省則分別達到4.4倍和4.5倍。
2 城鄉普通高中入學率差距的經濟學分析
下面將從普通高中教育的兩個方面———需求和供給的角度,探討導致城鄉普通高中教育入學率差距的原因。為了簡化分析,作如下假定:同齡學生的智力水平不存在差別;相同學歷層次和相同成績的學生對社會的貢獻是一樣的。本文所討論的城鄉差異只限于同一個行政區域里的城鄉,比如一個省內。
2.1 需求分析
教育需求是指在一定時間內和一定的學費標準下,社會和個人對教育有支付能力的需要。由于假定相同學歷層次相同成績的學生對社會的貢獻一樣,分析過程中我們就可以忽略社會需求上的城鄉差異,而集中討論家庭個人在對普通高中教育需求上存在的差異。影響家庭個人對普通高中教育需求的因素主要有家庭的社會經濟背景、學費支出的高低和個人投資收益率等因素。
從總體上講,家庭個人對教育的需求與家庭的財富數量和收入水平之間存在著正相關關系,富裕家庭對教育特別是較高層次教育往往有著極其強烈的需求,而貧困家庭對教育的渴望則往往因經濟上的貧困難以形成現實的需求。另外,父母的職業和所受的教育也往往會影響個人對教育的需求。一般來說,受過高等教育,從事科技和專業服務的父母更相信知識的價值和力量,更希望并支持子女接受更高層次的教育。特別是母親的受教育水平,對子女的教育投資存在較明顯的正相關關系。農村家庭收入水平和財富水平較低,對非義務教育階段的普通高中教育的支付能力較差。父母所受的教育水平也很低,所從事的工作是傳統的農業生產,他們對自己的孩子往往沒有更高的期望。孩子完成義務階段的學習之后,如果自己不堅持要讀下去,父母很少有鼓勵他們接受普通高中教育的。
普通高中教育不屬于義務教育,相對于義務教育而言,學費較高,目前的情況是:同一地區里城鄉普通高中教育的學費按規定是一樣的,在筆者所調查的N市,農村普通高中學費甚至比城市的要高一些。如果其他條件完全相同的話,統一的學費標準并不會引起城鄉家庭對教育投資需求上的差異,但城鄉收入水平存在差異,如果這個學費標準對城市家庭是合理的話,對農村家庭來說就有點太高了。這樣就降低了他們對普通高中教育的投資需求。
人們放棄其他投資而在教育(主要是非義務教育)方面投資,歸根結蒂,是為了獲得更高的經濟收益或其他收益。如果教育投資的收益率較高,人們對教育的需求就會增加;如果收益率較低,人們對教育的興趣就會下降。而教育投資個人收益率大小取決于個人承擔的教育成本與一生中由于受某級教育而增加的收入的現值的比較。城鄉普通高中教育的學費相同,即投資于普通高中教育的直接成本相同。然而,教育的成本包括直接成本,還包括間接成本,即機會成本,農村學生的這一成本高于城市學生。
以上這些原因都使得農村對普通高中教育的需求低于城市,城鄉在對普通高中教育的需求上存在著嚴重的差距。
下一頁
【城鄉普通高中入學率差異的經濟學分析】相關文章:
文藝語體與新聞語體的差異性分析05-22
中美上市公司融資順序的差異及原因分析08-26
中外企業管理文化差異分析04-11
交強險的經濟學分析06-08
證券發行監管的經濟學與法學分析06-07
生活中的行為經濟學現象分析(通用8篇)07-28
淺談中美籃球文化的差異論文04-27
我國物流成本區域差異的比較06-03
時間行為的跨文化差異比較08-25
文化差異與會話含意的理解05-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