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校園環境建設要彰顯人文關懷
摘要:文章從人文關懷的視角探討了校園環境建設的現實意義,提出了在校園環境建設中人文關懷的五個著力點并加以論述。
關鍵詞:校園環境;人文關懷;校園文化
一、校園環境建設中人文關懷的基本內涵
校園環境是指在校園內影響師生員工生活、學習和發展的各種自然因素和社會因素的總和。本文所指的環境是特指學校的物質環境,主要包括學校的建筑群、運動場地、校園綠化、道路以及人文景觀等校園文化物質形態,是校園文化直觀的外在表現形式。
人文關懷是指以關懷人、尊重人為主旨的思想體系。這一思想體系表現出對人的生存現狀的關注,對人的尊嚴與符合人性的生活條件的肯定和對人類的解放與自由的追求。校園環境建設中的人文關懷,就是指在校園環境的規劃、設計和實施的過程中都要堅持以人為本的理念,理順人與環境的關系,確立人的主體性,充分體現對人的尊重、關心、理解,通過優美的校園環境體現人們生活情趣和人生追求。
二、校園環境建設中注重人文關懷的現實意義
隨著教育的發展,對校園環境建設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以人為本的理念的以及和諧校園的提出,大學對人才的培養目標朝著“綜合素質型”轉變,人們對美好環境的向往和追求,使校園環境德育和美育的職能進一步強化,環境對人的潛移默化的影響日益受到重視。在此背景下,提倡人文關懷,對于校園環境建設具有現實意義。
校園環境是人化的環境,校園環境的職能,就要求在校園環境建設中,以人為主體,關心人,以滿足人的物質和精神需要為出發點和歸宿。目前校園環境建設中,對人文關懷的體現,與我們的理想狀態還有較大的距離,存在種種弊端。校園規劃設計沿用舊標準模式,設計方法存在局限,對現代大學的新變化缺乏敏感和預見,忽視了校園環境的具體的人類行為特征,過分追求宏偉、高大的景觀形象,卻因此忽視了人對環境的多層次需求。廣場以大為好,往往大而不當;車道以寬為好,行人的空間越來越;綠化急功近利,多以草坪為主,綠而無蔭;建筑物的造型以新異奇特為美,破壞了環境的整體和諧協調。凡此種種,與人文關的精神懷背道而馳。校園環境建設中注重人方關懷是校園環境職能的必然要求。
。ㄒ唬M足師生學習生活的需要是校園環境最基本的職能
校園環境是師生從事教學、科研、生活的物質載體。滿足以學生為主體,教師為主導的教與學、相互交流、師生生活等物質需要是校園環境的基本職能。校園環境是師生參與、交流和聚會的場所,是每個人獲得認同并以之為歸屬的場所。校園環境是因人的需要而建設,是為人服務。因此校園環境建設理所當然要體現人文關懷,以方便、舒適、安全為最基本的要求。結構、功能合理的物質空間環境有利于激發人們學習和交流的愿望。
。ǘ┉h境育人是校園環境的又一職能
環境的育人性,是校園環境的又一職能。馬克思說過:“人創造環境,同樣,環境也創造人”。顯而易見,人格的升華、自我的完善離不開良好的環境!熬懊绖t心曠,心曠則神怡,神怡則智清,智清則學佳!焙玫沫h境就是一部立體的、多彩的、富有吸引力的教科書。有利于學生從中吸取精神營養,幫助學生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陶冶情操,提高審美能力和思想道德素養,形成良好的道德風尚。學校環境對人的影響在本質上是一種細語潤無聲的“無聲教育”、是一種“隱形教育”。環境要達到教育的目的,就要尊重師生在環境中的主體地位,使師生在環境中充分體會到環境對人的關懷,使人對環境產生依戀和認同,在思想上產生共鳴,進而影響和改變自己的思想、觀點和立場。在校園環境中注重人文關懷,才發揮環境寓教于景、潤物無聲的作用,對人產生潛移默化的影響,“如入芝蘭之室,久而不聞其香”。
。ㄈ┬@環境是師生休閑娛樂的憩息地
校園環境是一個高雅的文化場所,也是師生休閑娛樂的憩息地,創設一個溫馨舒適的生活環境十分重要。在緊張的教學之余,人們回歸自然,“借山光以悅人性,假湖水以靜心情”。在優美的環境中享受美好生活,接受美的熏陶,凈化心靈,融洽人際關系。校園環境要滿足師生休閑娛樂的需要,就要以人對美的理解和享受生活的要求,實現人與環境的和諧相處,實現環境對人的包容和理解。營造綠草如茵、鳥語花香、亭榭交錯、山水相映的自然環境和充滿人文精神的世界,離不開人文關懷。
三、校園環境建設中注重人文關懷的著力點
把校園建筑的作用由注重滿足人的生活、生存等基本需要,提高到滿足人的情感寄托和追求生活的詩情畫意的更高層次上來。校園環境規劃和建設要一方面體現傳承歷史,體現學校特色,反映時代風貌,表現學校的文化特點。另一方面更要注重人文關懷,大學是高等教育和科學研究的場所,其主體是教師和學生。所做的一切工作都要以師生的需要來設計安排,維護師生的利益,塑造與人親和的環境。以滿足師生學習、生活的需要,舒適、安全、健康、文明,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為準繩,以達到審美、益智、修身、養性為目的,并要注重彰顯學生的個性,平衡學生個體間需要。
校園建設要靠全體師生共同建立和推動,通過他們的積極參與來進一步促進校園建設邁上新的層次。校園的建設,千萬不能靠“長官意志”和憑主觀想象。基建和管理部門要尊重師生的意愿,提高師生的參與意識,鼓勵師生的民主公平地共同參與學校環境教育建設,充分發揮師生的主觀能動性,實現良性互動。重要的決策活動,要充分征求師生的意見和建議。這樣做可以找到師生滿意的方案,還可以通過參與校園環境建設,學習環境和社會的知識,理解人與環境的關系,提高環境素養。
人文關懷體現在師生學習、生活環境的方方面面。校園環境中的人文關懷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來體現:
1.滿足學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的需要。校園中常常見到的一些綠色植物上懸掛的標識牌,牌面用各種文字標注植物特征,使學子們能經常認識植物,了解植物,研究植物。
2.滿足學生學習生活方便的需要。在中心地帶設置校園分布圖,在建筑物上標注其名稱、在交叉路口設置路牌等標識,方便來訪者找尋。在機動車不能通過的路段,預先設立指示牌。種植耐踐踏的草種,把綠化帶拐角改成弧形,將踏出的小路變成真正的小路,方便行人。校園的車行道和步行道系統,既是校園各區域的交通聯系紐帶,也是人員疏散流動的重要場所。要堅持步行為主,人車分流的原則,為了交通便捷的要求,保護步行者的安全。應采取限制車速,禁止某些車輛通過等交通措施。
3.滿足學生追求美的需要,發揮校園環境的審美功能。營造一些具有藝術價值或象征意義的經典景觀。布置的景點、植物造型、小品,力求精美,以形悅心,以文悅目;校園建筑要與校園環境相融合,體現美觀與實用的有機統一。追求陶冶師生情操的建筑美;植物分布、綠地要講求自然美、協調美。
4.滿足學生自我教育的需要。校園的建筑、雕塑藝術、園林綠化景點是一個個文化符號,它傳達著教育者的理念,蘊涵著大學的精神,給人以美的享受、理性的啟迪。精心打造人文景觀,名人警句、名人雕塑等不僅是對校園的美化,更是一種潛移默化的教育。在美觀、優雅和文化內涵豐富的環境中生活,可以潛移默化地影響大學生個體思想品質、道德情感和道德行為,達到“如入芝蘭之室,久而不聞其香”的教育效果。
5.滿足學生多層次的需要。人們對環境的需求是多方面的,在空間設置上,應滿足師生在不同時間和不同場合的需要。人們既需要有高大宏偉的景觀展示人類的偉大的力量和理想,滿足“瞭望”的要。也需要有婉轉私密的空間,給浪漫的情人一個含蓄追逐的場所,或是給思考者一個回憶和想象的空間,以滿足受到“庇護”的愿望。人們既需要有寬闊的場所表現自我,滿足當“演員”的要求。也需要在林蔭邊緣地的“歇腳”,以滿足成為一名觀眾的愿望。人們既需要有方便快捷人流通道,以滿足快節奏學習生活的需要,也需要曲折迂回的小徑,以滿足課余散步休閑的要求!皯哂幸欢ǖ墓⿴熒煌、聚會、健身等活動的公共場所;具備一定的供個人學習、休息、觀賞等不受外人干擾的安靜角落;具備供三五成群的小團體集聚高談之地!
當然,我們在強調校園建設要注重人文關懷的同時,還要注重生態環境自身內在的規律,在對客觀物質環境的理解和改造上還應依據系統內在的運行機制,而不能盲目地強調“人文關懷”。
【參考文獻】
[1]肖平.優化校園環境建設在發揮育人功效中的特征及原則[J].通化師范學院學報,2007,(2).
[2]楊瑞娥.21世紀大學校園環境景觀規劃設計[J].山西建筑,2007,(2).
【校園環境建設要彰顯人文關懷】相關文章:
人文關懷護理在腦卒中康復的作用12-04
現代護理中的人文關懷03-05
研究大學英語教學中的人文關懷03-19
兒科護士的人文關懷理念教育初探論文12-04
淺析文人畫家的人文關懷與品格取向11-23
談文人畫家的人文關懷與品格取向03-18
淺談文人畫家的人文關懷與品格取向03-19
注重人文城鎮建設12-01
英語課堂人文建設深度的建設策略03-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