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關于我國高校體育社會化與體育課程改革探究
論文摘要:本文從高校體育課程改革的新視角對體育化進行了研究,解釋了體育社會化與課程改革的同步推進的必然趨勢,并提出了實施高校社會化的具體措施。為豐富和完善我國高校體育社會化提供了參考,也為現代高校體育課程改革過程中教師,教學系統提供了一個新的視角,使我國高校體育社會化與體育課程改革同步進行。
論文關鍵詞:高校體育:社會化;課程改革
在大力提倡高等體育改革與發展的今天,高校體育社會化和高校體育課程改革已成為熱門話題。二者有區別,但也有很大的聯系,本文從體育課程改革的視角闡述了高校體育社會化,為豐富和完善我國高校體育社會化提供了參考,也為現代高校體育課程改革過程中教師,教學系統提供了一個新的視角,使我國高校體育社會化與體育課程改革同步進行。
1高校體育社會化的探討
1.1體育社會化及我國高校體育社會化發展
社會化是隨著人們相互影響和逐漸熟悉所生活的社會以及形成自我觀念,并對自己的目標與行為作出決定而發生的一個學習進程和社會發展過程。而體育社會化就是通過參與體育運動的人深入到社會主體的各個階層,對社會的各個層面進行影響,從而促使社會的健康發展。它包括體育本身的社會化和通過體育來實現的人的社會化兩方面。在條件下,體育社會化就是要求體育滲透到社會的各個方面,實現體育資源的優化配置,以加速體育現代化,科學化和人本化的進程。
高校體育社會化也同樣包含高校體育自身的社會化和通過體育來實現人的社會化的內容,具體是指學校體育突破其本身的限制,向社會教育的延伸和聯接,發揮高校體育資源優勢來促進體育社會化的發展。同時借助社會的力量來積極影響高校體育,促進學校體育改革的深化,使高校體育與社會其它方面和諧地發展。我國部分高校也有高水平的運動隊,但是受經濟基礎,教練員水平和設施條件的影響,只有少數高校運動員參加國際性比賽,所以說發展高校體育的潛力極大。
1.2高校體育社會化功能剖析
增強大學生的體質,培養了良好的競爭意識。大學生通過參加各種體育活動,增強了體質,健美了體魄,促進了個體的正常發育和機能發展,提高了對自然環境的適應能力。競爭的觀念在現代社會中是一個重要的價值觀念,沒有競爭就會缺乏激情和動力,作為新世紀的大學生應該具備適應社會的競爭意識。體育運動的強烈的競爭性督促每一個參與者不斷去創新和變革,以自己最大的努力去競爭,去贏得勝利,從而增強了競爭意識,為今后適應現代社會打好基礎。
促進大學生個性的形成和發展。大學生參加體育運動需要較強的自發性和反復進行練習的耐心,并且能正確地認識自己,并決定用什么方法改進自己的不足,鞏固提高自己的長處。這種自我認識,自我意識,自我發現和自我改造的過程恰恰是個性形成和發展以及人的社會化進程。在體育的群體活動中,學生學會遵守群體規范的行為.改變自己一些與群體不和諧的特性,并且他們對自我意識調整后會更加積極,自覺地參與。體育社會化不僅培養了他們頑強,果斷,努力進取的精神,還讓他們懂得相互尊重。
有利于提高高校競技水平。隨著我國體育體制改革的深入和社會的發展,許多高校已經辦起了自己的高水平運動隊,這些運動隊的建立與市場經濟體制相適應,符合現代體育運動規律,有很強的自我發展活力和良性循環的運行機制。提高了學校知名度同時,也可以為國家的競技體育作出巨大貢獻,再者職業運動員和教練員在校學習也為高校的競技水平提供了幫助。促進社會體育的發展。雖然人們生活的提高,全民健身計劃的順利實施,體育彩票的發行,競技體育的廣泛影響,極大程度地促進了社會體育的迅速發展,但社會體育經費還很貧乏,體育場地器材嚴重不足,受過專業訓練的體育員數量有限,很大程度地制約了我國社會體育的發展,而我國高校的體育資源與之相比卻相當豐富。高校中擁有了60%以上的體育設施和約3萬體育教師。充分組織和調動起來將會大大促進社會體育發展,并且大學生也有較強的體育意識,他們畢業后成為社會體育的積極參與者也指導人員,都會對社會體育產生很大影響。高校體育社會化是社會發展的必然,是時代的需求,勢必對社會體育的發展具有強大的促進作用。
2新理念影響下的高校體育課程發展態勢
當今是人類智力生活和創新生活的主要基地,為了使高等教育向終身化,化,現代化等方面發展,世界各國都加大了高等教育的改革步伐,隨著高等教育的發展變化,作為大學體育也遵從高等教育發展的理念。首先是整體改革理念。高等教育的使命是為社會發展培養所需要的高層次人才,是與社會發展關系最為直接和密切的一個社會組織系統,它有著多種要素構成的系統特征和復雜結構。同樣在進行體育課程改革中,對課程的理念,內容,目標,實施和評價等方面進行科學的系統整合,不能只是片面地強調以“增強學生體質為中心”的單純生物體育觀,也不能一味地追求人文精神,而是要把科學和人文密切地整合,使體育課程目標和學生的客觀條件以及學校的實際狀況聯系起來。只有實現這樣的整合,才能實現體育課程改革的整體推進。其次是結構改革理念。體育課程改革的內部結構應圍繞多樣化思路進行,不同層次和性質的學校應當有不同形式的體育課程結構。辦學規模不同的學校也要考慮尋求適合自己的體育課程內部結構。再次是模式構建理念。高等教育人才培養模式應根據社會需求,向多層次,多類型,多規格方向發展。體育課程模式構建理念和高校教育培養人才的理念基本相同,它包含了課程理念,課程目標整合,學科構建,生理構建,構建五個基本方面。在改革過程中每一所學校要力求以這五個方面為基礎構建出適合本校特點的個性化課程模式。
3高校體育課程發展下的體育社會化實施途徑
3.1以需求為導向的發展思路下,高校體育與社會接軌,由封閉走向開放。
大學體育課程的發展依賴于社會及社會中的人對體育的需求,大學生對體育的需求主要有價值需求,拓展需求,個性需求,分層需求和信息需求。這些需求要使高校體育課程與社會接軌,從封閉走向開放。首先是觀念的社會化。這就要求每一個高等學校的體育工作者,應站在和社會的視角上,完成一個新的角色,重新審視自己所承擔的工作。要以人為本,以健康為中心,注重學生個性的養成,培養學生的個性化和多樣化。其次是高校教師社會化。在高校體育社會化進程中,教師應兼任學校體育和社會體育的雙重任務,既在學校中做教師完成教學任務,又在社會上做體育員,滿足廣大群眾的體育需求。再次是學校體育組織社會化?梢耘c社會機構聯辦體育俱樂部,培養高水平競技體育人才;建立為滿足廣大社會群眾的各種體育服務機構;建立與其周邊地區全民健身聯網工程.組織大學生體育服務隊,幫助社區開展體育活動;培養社區體育指導員,并給予經常性幫助;實施場館有限度地對外開放.多渠道籌集經費,進一步改善體育,加速體育社會化進程。
3.2以終身體育為導向發展思路.使高校體育與全民健身計劃向結合。
1978年在聯合國教課文組織通過的“體育運動國際憲中指出:“確信有效地行使人權的基本條件是每個人能自由發展和保持自己的身體,心智與力量。因此,任何人參加體育運動的機會均應得到保證和保。必須有一項全球性的,民主化的終身教育制度來保證體育活動與運動實踐得以貫徹每個人的一生!贝髮W生即將踏入社會,在大學期間確立體育終身體育思想,將會對他們今后的道路影響深遠。1995年推行的《全民健身計劃綱要》是我國發展社會體育的重要措施,是建設的配套工程。高校體育是全民健身計劃實施的最有效途徑。高校體育教育在觀念上要努力培養學生終身體育思想。在教學內容上一定要符合社會發展和主體的需要,結合本地區和學校的實際情況,指定出適應的教材體系。在組織形式上要重視學生個性的發展,適應時代的要求,向終身體育體系過度。
3.3以同步推進為導向的總體發展思路,使高校體育課程與體育社會化同步進行。
“同步推進”是指體育課程改革與大學總體改革同步;體育課程改革與體育產業同步;體育課程改革與體育社會化進程同步。大學體育課程改革是體育總體改革的組成部分。推動了社會化進程,體育社會化的深入也勢必要求體育課程進行改革。在高校體育社會化與體育課程改革深化中,大學體育設施向群眾開放,社會體育設施向學生開放;教師能夠校際兼課。學生也可以跨校上課;高校依托社會資源辦起高水平體育俱樂部,參加校際,省級甚至國際比賽;社會群體和團體機構可以利用高校豐富的體育資源,從中收益;加強高校之間的聯合,資源共享,優化結構,更好地服務于社會。
4小結
高校體育社會化是學校體育發展的必然,關系我國全民健身計劃第二期工程目標的實現。在實施過程中應正確處校體育與社會體育發展帶來的矛盾,促進二者和諧發展,在組織形式,內容,手段等方面要多樣化,多元化。在改革過程中各學校應結合本校的實際情況,完善原有的課程體系,走適合自己的路子。高校體育社會化與體育課程改革是同步推進的。二者的出發點和立足點都是為了促進高校體育和社會體育的發展,培養適應當代社會需求的新世紀人才。在進行高校體育改革的過程中應二者兼備,不能顧此失彼。
【我國高校體育社會化與體育課程改革探究】相關文章:
對我國高校體育產業的調查與研究03-19
高校體育舞蹈教學模式改革創新論文11-14
關于學校體育學課程教學方法改革的嘗試03-18
高!抖Y儀》課程教學與考試改革探析03-19
音樂論文-體育舞蹈在我國高校開設的必要性03-23
論我國高校美術學專業國畫教學的改革11-20
我國高校美術學專業國畫教學的改革論文01-01
地方高校新聞史課程改革研究1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