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試論新課改視角下陶行知教育理論在數學生活化教學中的應用
【論文關鍵詞】新課改 陶行知理論 小學 生活化教學
【論文摘要】教師要善于在數學教學中聯系生活中的實際問題,挖掘數學知識的生活內涵,并結合課堂教學內容,讓大、大生活融于課堂,為學生的成長、教學服務。本文從新課改視角下對陶行知教育理論在小學數學生活教學中的應用進行了探討。
陶行知先生說過:“生活即教育!鄙畋旧砭褪且粋巨大的數學課堂,學習應是學生自己的生活實踐活動。因此,小學數學教育應真正地回歸到學生的生活中去,讓學生感受到數學來源于生活,又服務于生活,達到學以致用的目的。同時,學生在學習和實踐中能不斷地提升自身的數學素養。
一、讓數學教學走進生活之源
1.教學情境生活化。教學中,我注重從學生的生活實際出發,進而引出數學問題。 通過學生熟悉的生活中的卡通人物——丁當貓的引入,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激發學生研究問題的興趣。接著提問:“你們組在丁當貓的哪面?”讓學生在具體的情境中解決生活化的問題,使他們通過自主探索認識東南、東北、西南、西北這四個方向。這樣,創造開放式、生活化的教學情境,收到了很好的教學效果。課堂成為學生的樂園,讓學生在學中玩、玩中學,更能使其感受到數學的魅力所在。
2.數學問題生活化。數學教學應聯系學生生活,注重現實體驗,建立以解決問題為中心、師生教學相長的互動關系模式。 如在教學蘇教版小學數學教材第一冊“”后,我設計“到校園里統計”的開放式活動課:我把課堂搬到大自然中去,讓學生在校園里任意地統計某種物體的數量,再把統計結果與同學交流、分享。 學生的眼界真是開闊,有的統計香樟樹的棵數,有的統計石凳的數量,有的統計花壇的個數……同時,我及時給予他們評價鼓勵,進一步激發了他們的學習熱情。這樣,從學生生活中的實際問題入手,讓學生身臨其境,感到熟悉、親切、真實,拉近了數學與生活之間的距離,使學生以一種積極的心態投入到數學學習中。同時,學生有了更多講、練、議的機會,從而積極思考,全身心投入,興趣盎然,發展了思維的廣闊性、深刻性。
3.練習設計生活化。學生學會了數學知識,卻不會解決與之相關的實際問題,造成了知識學習和知識應用的脫節,從而感受不到數學的趣味和作用。如學習“長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長與面積”一課,面對數字和計算,學生感到乏味、提不起精神。 于是,我結合教材內容和學生實際,推出“我是小小設計師”活動:如果要在我們教室鋪上地磚,(提供幾種型號及價格)你能設計出一個裝修方案嗎? 我們可從以下幾個方面來考慮:(1)量出教室的長和寬分別是多少米,算出教室的面積是多少。(2)根據實際情況選擇地磚的型號,算出所需的量和總的錢數。
這樣的練習,改變了單調而枯燥的計算,題型比較新穎有趣,并賦予數學以生命,不僅激發了學生學習的興趣,使學生能更主動地學習,而且使學生深刻體會到數學與生活的密切聯系,讓學生在生活中看到數學、摸到數學,增強數學應用意識。
二、讓數學教學走向生活之本
陶行知先生強調說:“教育應以生活為中心,沒有生活做中心的教育是死教育,沒有生活做中心的學校是死學校,沒有生活做中心的書本是死書本!币虼,“生活化”數學教學之“源”應建立在豐富的生活背景之上。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善于挖掘數學教材中的生活畫面,把教材內容與學生的實際生活有機融合,創設開放性的教學情境,使學生主動探索,尋求解決問題的辦法。
1.回歸生活,賦數學以靈性。數學教學要為學生創設實踐活動的機會,讓學生能活學、活用知識,賦予數學知識以生命的靈性。如教學“認識人民幣”一節,我注重引導學生用生活經驗來解決數學中的問題,并使其運用所學知識來解決生活中遇到的實際問題,體現出數學知識來源于生活,又服務于生活。教學中,我創設“1元能買哪些東西”的活動,并在課前準備了許多價值不等的小物品,讓學生分組模擬拿1元錢到商店中購物的情境,然后讓學生介紹他們的購物情況。在這個模擬購物活動中,學生爭先恐后地參與,真實地感受到人民幣的價值和作用,體驗到學習數學的快樂。
2.用于生活,顯數學之價值。學以致用,是數學教學的歸宿,也是數學的價值所在。因此,教師要引導學生學會在生活中運用數學的本領,讓學生體驗到數學是有用的。一年級下冊“兩位數加一位數(進位)”的“想想做做”第3題,教材展示出一個小小玩具店的場景,柜臺上擺放了許多玩具,并標出了相應的價格。圖中的3個小朋友分別要買兩件不同的玩具,要求的是他們各應付多少錢?小朋友對玩具店很感興趣,興致很高。這時,我不急著讓他們解決書上的問題,而是利用這個場景,問學生:“如果你去這家商店,你想買哪兩件玩具? 要付多少錢?”問題一提出,學生頓時精神百倍,馬上選擇自己喜歡的玩具,并迅速地算出所需錢數。通過將數學學習與學生生活聯系起來,讓課堂教學過程富有生活氣息,從而激發學生強烈的求知欲,讓學生親自探索、發現、解決問題,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
三.運用數學生活化教學培養學生創新能力
在日常教學中,要注意經常抓住求異思維的契機,設置創新氛圍,以此鍛煉學生的創新能力。創設有利于學生創造力培養的,培養學生自信心,使學生敢于創新。
1.教師在教學活動開展中,重視營造寬松和諧的課堂環境,能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濃厚興趣,使學生在心情愉悅的氛圍中,快快樂樂學習知識,在玩玩做做長才干,獲得創新的成功經驗,這對于培養學生的創造力是十分重要的。在小學數學教學中,教師要營造寬松和諧的課堂教學環境,關鍵在于“學習問題”的設置,因為“學習問題”是數學教學的啟示點,是抽象的數學教學能否轉化為活的問題的關鍵所在,也是點燃學生思維火花的重要制約因素。如在教學“商不變的性質”時,教師可讓學生聽“猴王分桃”的故事:猴王把8個桃分給4個小猴子,小猴都說:太少了!太少了!猴王說:我這兒只有80個桃子,全部分給40個小猴吧。小猴一聽,全都歡天喜地說好!教師緊接著提出問題,與學生討論商不變的性質,使學生在興趣盎然的情況下很快完成了新知識的學習。
小學數學教學中,教師要充分調動學生動手操作、動口說出自己的見解、積極動腦。如在第五冊、第六冊中學習“口算乘、除法”時,讓學生自己動手分小棒,把分小棒的方法說給同方同學聽,在分、說過程中探索口算方法,這樣課堂氣氛活躍了,也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著名學家皮亞杰曾說:智慧的花朵開放在手指上。這句話告訴我們人們思維與活動的聯系,在教學中,特別是幾何初步知識的教學,針對小學生好奇心強以及好動的心理特點,應積極創造機會讓學生動手操作,從中探索知識,進而讓學生自己去發現知識,掌握知識,幫助學生提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做是學的中心,也是教的中心”,“最好教育,要想它有效,須是教學做合一”。
2.數學教學要根據教材特點,讓學生動手摸一摸,
做一做,試一試,練一練,再想一想,有利于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比如在教學長方體和正方體時,讓學生用山芋切取若干同樣大小的小正方體。很多同學是先切一個,其余的再一個一個對照著切;也有同學先切一個長方體,然后把較小的面以較短的棱為標準切成正方體,然后再通過實際操作,他們找到了長方體切割成若干小正方體的簡便方法,既完成了任務,又探索出新知。這樣的認識過程,遠比老師的費力講解深刻得多,久而久之,學生由操作興趣培養出操作習慣,從而達到啟迪思維的效果,這種效果將推動創新能力向深層次發展。
四、結語
綜上所述,小學數學生活化教學過程中老師需要從組織者、引導者、鼓勵者的角色上,創設一種、寬松、和諧的教學環境和教學氣氛,以充分調動學生主動學習的積極性,培養起學生數學學習的濃厚興趣與數學學習的自信心,并放手讓學生大膽質疑、大膽設想、大膽求異、大膽創新,這才能引導學生在探求數學知識的同時,發展好學生的創新意識與和實踐能力。
參考文獻
[1] 張煥鳳.數學教學生活化 數學生活教學化[J].
[2] 黃永順.數學過程教學的實踐與思考[J].
[3] 黃英.聯系生活尋素材,注重培養學生的數學素養[J].
【試論新課改視角下陶行知教育理論在數學生活化教學中的應用】相關文章:
陶行知“教學做合一”理論在高職高專古代文學教學中的應用12-01
過程視角下的教育與課程理論思潮03-11
思考并實踐陶行知的“公平教育”思想12-10
教具在數學教學中的應用的論文12-10
教學應用性視角下語塊研究中的問題分析11-15
試論博客在網絡教育中的應用03-03
生活教育理論在高中物理教學中的應用1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