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廣播語言的特色與主持人的語言功底論文
摘 要:廣播語言是作為一種語言形式和變體,具有社會性、交際性、工具性等語言的基本屬性,其存在和發展必須緊跟社會和時代進步,緊緊圍繞受眾需求。廣播語言也是一種特殊的職業語言或藝術語言,有自己的特殊豐富的表現手段,從語音的標準、清晰、流暢到語言表達的規整規范、莊重大氣,都有別于口頭語言和書面語言,對吐字發聲、情感表達有著更嚴格的要求。由于廣播以聲音為單一的傳播手段,不如電視的表現手段豐富,因此廣播語言更要以聲傳情,聲情并茂,悅耳動聽,發揮其描寫的特色和繪聲繪色的優勢。近些年,廣播媒體改革創新的力度不斷加大,節目形式多樣化,新媒體技術融合,廣播語言呈現出多元特色,伴隨性逐漸加強。眾多的特點和屬性構成新形勢下廣播語言的特色,因此必須發揮廣播語言的特色之美。 要發揮廣播語言的特色之美,就必須通過主持人語言來表現。主持人語言是節目的主干或主線,主持人語言的水準高低、語言功底的厚薄,從節目內容到語言表達都直接關系著節目的整體質量。近幾年一些媒體過分的追求收聽率而標新立異,忽視語言的規范性,甚至出現媚俗化、低俗化的傾向,語言規范受到前所未有的挑戰,加強主持人的語言功底到了刻不容緩的地步。主持人的語言功底作為從業的重要基本功,不論何時,都必須按照職業發展的需要來加深語言功底并落實在表達環節中,使整體節目錦上添花,達到理想的傳播效果。
關鍵詞:廣播語言;語言特色;語言功底;基本功
一 引 言
伴隨著中國廣播事業的誕生,廣播語言也應運而生。長期以來,廣播語言逐漸形成了莊重大方、清晰明快、剛柔相濟、亦莊亦諧的特色,始終發揮著傳達政令、針砭時弊、反饋民聲、褒揚正義的重要作用。 進入20世紀80年代以來,此外,廣播語言的多元化也有不少誤區,如方言化、港臺腔;加之主持人節目數量大規模增加而質量卻良莠不齊,加強主持人的語言功底成為重中之重。 作為一個看似“老生常談”的永恒話題,不斷自我提升和完善,從而更好地體現廣播語言的特色之美,發揮廣播媒體的優勢,滿足廣大受眾的需求。
二 廣播語言的特色
我們總會為精彩的文學作品而陶醉,其重要原因就在于這些作品中蘊藏著豐富的語言,能傳遞思想感情。同樣廣播憑借獨具特色的語言,在相當長的時間里,成為百姓獲取信息的主要途徑。直到今天,廣播仍發揮著獨特的傳播效力。
。ㄒ唬⿵V播語言概述: 廣播語言是以語音和詞匯為材料,以語法為結構規律而構成的體系,是傳播者籍以思維,與受眾探討問題、溝通情感、交流思想的一種特定工具。①簡言之,廣播節目中所涉及的語言都是廣播語言。廣播語言在傳者與受眾間的這種相互影響和協調的關系下,經過不斷創新和沉淀,逐漸形成了自己的特色。
。ǘ┓治鰪V播語言的特色: 所謂廣播語言的特色,指在運用廣播語言的表達手段時逐漸形成的各種特點的綜合表現。②主要包括民族特色、時代特色、語體特色,表現特色和個人特色等。
廣播語言的本質特色: 廣播語言屬于大眾社會的精神財富,必須接受社會的推動和變革,只有積極向上的、優雅的語言才能贏得聽眾的贊賞。 2.廣播語言的職業特色: 作為一種特殊的職業語言,與日常生活用語、書面語和電視語言相比,廣播語言更注重自己的表現手法和特色,主要表現在以下幾方面:
(1) 對語言規范有嚴格的要求: 廣播只有聲音,沒有圖像,聽眾只能通過傳播者的語言表達和聲音傳輸來接收信息。所以,廣播語言必須具有語音的純正和美感及普通話的規范,而不能借口語化、生活化來消減語言的力量。發音不標準、吐字不清晰,表述不準確,必然會影響廣播語言有效傳播。如有主持人將“曲qū江”讀成qǔ江;想表達令人不太滿意,卻用了“差強人意”,而這個詞的本意并非如此,顯然用詞不當。
。2) 注重情感的把握: 廣播語言始終伴隨著情感,只要將文字內容形之于聲,就一定有明確的態度和感情。每當聽到葉子的聲音時,心中總會泛起對青春和往事的回憶。
。3) 鮮明的時代特色: 緊跟時代主流旋律是廣播語言的生命力所在。同時更加從容、灑脫和大氣。 3.廣播語言的藝術特色: 廣播語言屬于口說耳聽的范疇,“只聽其聲,不見其形”,不如電視聲畫合一的表現手段豐富,這是廣播語言的弱項。
也正因為如此,廣播語言能以聲奪人,不受畫面等因素的限制,充分發揮了傳播效率高的優勢,這不得不歸功于廣播語言繪聲繪色的優勢。
(1)繪聲:聲音是廣播唯一的優勢。 廣播必須通過具有鮮明特色的語言來描繪現實生活中的聲音,也可以直接引用現場音響來喚起受眾的聽覺想象。把自然界和生活中的音響融入到有聲語言中,就會讓聽眾身臨其境。 筆者在省電臺實習時被委以外出采訪的任務:筆者在進行描述時,從室外進入到餐館內,很自然地把兩種環境音響結合在一起,產生逼真的效果。
(2)繪色:廣播語言的弱點在于“只聽其聲,不見其形”,能聽到卻看不見。調動起聽眾的視覺感官,滿足受眾的審美要求。 例如:中央人民廣播電臺著名播音員林如老師曾播過一篇農村通訊,開頭是這樣的:利用這種方法,可以傳出形象和情,使語言有了顏色。
(3) 繪形:繪形也是廣播語言的特色之一,可以彌補廣播語言在視覺上的不足。讓我們感受到這尊佛雕外觀的大小和形狀,“玲瓏剔透、光滑可鑒、慈祥可掬、紋晰絲縷”等形容型描述詞語為大家展示出這件佛雕的精致、精美和藝術、歷史價值所在。
(4) 多覺:我們靠視覺、聽覺、觸覺等多種感官接受外界信息和事物,而靈活生動的語言可以從不同角度,具體地描寫事物,化無形為有形,化無聲為有聲。充分調動起人的多種感官相互溝通,將一種感覺轉移到另一種感官上,從多角度捕捉形象,從而獲得立體化的真切感受。 例如:聽眾朋友, 現在我已完全接近了火源,也就是起火點十米左右的地方, 渾身都是灼熱的感覺。 這篇消息中,記者把眼前看到的, 耳朵聽到的以及親身體驗都真實地用文字和聲音告訴聽眾, 讓聽眾真切地感受到現場的火災情景和救火的進程?梢姡\用有形有色,形神兼備的描寫使廣播語言的特色得到充分發掘,節目氣氛濃郁、真實可信、引人入勝。
4.新形勢下廣播語言的多元特色: (1) 主持人節目使廣播語言更加多樣化: 主持人節目汲取了人際交流的優勢,可以和聽眾共同討論感興趣的話題,以輕松愉悅、平易近人、充滿活力、別具一格的語言與聽眾溝通,贏得廣泛好評。
a.口語化:廣播語言屬于“談話體”的范疇,要說給人聽。如一些很少使用的書面語、文言文和單音節詞就要改成口語詞和雙音節詞,一些長句、倒裝句應盡量簡潔明了。
b.生活化:某種程度上,廣播語言的口語化和生活化緊密相聯。語言形態更加豐富,引發受眾的極大反響。
c.互動參與性:廣播語言在傳播過程中十分注重與受眾的互動交流。據統計,僅中國之聲一檔節目就收到聽眾短信8萬多條以及上千人次的電話,涵蓋了各個階層的意愿。
d.個性化:在廣播蓬勃發展的今天,主持人作為傳播隊伍中的最具親和力的傳播者,以淡化官方色彩、十分注重受眾的需求和接受能力,更易于被大眾接受。
e.人格親民化:主持人在節目的形式中有一定的自由和較多的創作空間,興趣愛好、文化底蘊、思維方式、審美情趣等,有較清晰的認識和評價,從而更加鐘情并依賴于廣播節目。
(2) 新媒體加強了廣播語言的豐富性和伴隨性: 當前和未來,新媒體和廣播之間是一種融合關系。多種渠道和平臺的擴展無疑為廣播語言的有效傳播提供了保障。 不過,新媒體的強勢登場使廣播在一定程度上被冷落。同樣,學生也是一邊聽廣播一邊看書學習。手機、互聯網的普及使學生的參與度更高,更專心聽 節目。
(3) 突發事件的報道彰顯廣播語言的時效性: 這兩年,中國廣播界的熱點之一就是突發災難的報道。成為災區群眾和救援人員獲取信息的最主要途徑和有關部門最重要的信息發布平臺。 2009年金話筒獎得主——成都人民廣播電臺主播孫靜,孫靜一番話在當時無疑可以穩定市民的情緒,用愛崗敬業的精神譜寫下這道“永不消逝的電波”。 另外,在突發事件的報道中,廣播對于新媒體技術的利用也非常到位?梢哉f,這些年來中國的廣播打了一個漂亮的翻身仗:廣播語言踏實、精彩地完成了自己的任務。
三 主持人的語言功底
本文中,筆者強調著重于廣播節目主持人在節目傳播過程中的語言活動。“廣播主持人節目”,規定了主持人語言必須符合廣播語言的特色和傳播規律。
。ㄒ唬┑恼Z言功底概述:
(二) 持人語言功底的能力要素: 筆者認為,主持人的語言功底主要包括:語言組織能力和有聲語言(包括即興口語)表達的基本功,是主持人的業務能力、知識修養、心理素質等能力的綜合體現。語言組織能力解決“說什么”,通過有聲語言表達擴展為“如何說”。
語言組織能力: 主持人的語言包括有內部語言和外部語言。所以有豐富的語言材料積累、敏銳的思維、知道在哪種場合下用那種語言最得體、恰切,效果好,才能組織出好的語言。
2.有聲語言表達的基本功: 有聲語言表達是主持人語言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方式。主持人必須要有說話的愿望,而后才能組織好內部語言,最終通過聲音將自己的思想感情表達出來。為了保證語言傳播的清晰,增強語言的感染力,主持人必須具備以下能力:
(1) 氣發聲的基本功:聲音是主持人最重要的工具。主持人必須掌握科學的用聲方法,增強發聲技能。這是傳播的需要,也是聽眾的需要。
(2) 字發聲的基本功:廣播語言不同于日常生活用語,要保證語言傳播的高效率、高質量,必須吐字清晰、靈活自如。所以主持人應通過反復練習加強唇舌的靈活度,能根據語體、節目對象、風格、環境等靈活調控吐字力度,既清晰準確,又輕巧靈活,為豐富語言表現力提供基礎。
(3) 音傳情的基本功:主持人的語言總是與實際的思想感情緊密結合在一 起。主持人語言的聲音傳情,是在一定的先天生理條件的基礎上,經過后天的學習熏陶而成的。
(三) 持人語言存在的誤區: 目前,主持人的語言存在不少誤區。很多聽眾都有類似經歷:在聽節目時還要幫主持人糾正錯誤,給主持人當起了老師,不得不引起大眾的關注和思考。
1.片面理解口語化: 如今主持人口語化的表達已成為主流。甚至在播報重要消息時滿口都是“這個、那個”,好像不這樣就不是口語化。
2.方言、網絡詞語的使用泛濫: 一些主持人為了迎合普通大眾的口味,大量使用網絡詞語和方言。如 “拉風”、“雷、囧”等,令很多聽眾摸不著頭腦,有悖于廣播語言的通俗易懂。
3.港臺腔: 近年來,主持人嗲聲嗲氣地學“港臺味兒”似乎成為一種“時尚”。都會拖腔甩掉,生硬摻入“港臺腔”, 這些都有悖于語言表達的規范,讓受眾一臉茫然,不知其所云。
4.語言低俗: 近年來,主持人的風格日趨多樣化和個性化,適應了不同節目的特點和觀眾的需求,而有些主持人卻語言粗俗、思想庸俗、觀點偏激、導向有誤。可見,僅僅強調個人主見,感情用事,必然會使導向出問題。
四 廣播語言的特色與主持人語言功底的必然聯系
(一) 廣播語言特色的發展來分析主持人語言功底的變化:
廣播語言的特色決定并影響主持人應用語言的基本功,主持人必須結合廣播語言特色的發展適時調整策略。從戰爭年代“高、平、空”的叫喊到20世紀六七十年代的“居高臨下、令行禁止、說教灌輸”,這種狀況一直沒有改變。 20世紀80年代后,主持人節目應運而生。一時間,主持人“說”的能力成為主持人語言功底的唯一標準。不過,這種認識僅僅局限于有主持人節目發展初期。 今天,主持人語言汲取了廣播語言“人際傳播”的優勢,以及“播說”結合的功底乃至演播、朗誦的能力。
(二) 根據廣播語言的不同特色來加強主持人的語言功底:
廣播語言的職業特色對主持人語言功底的要求:
(1) 良好的發聲能力是語言表達的前提: 廣播節目主持人必須具備良好的發聲能力,掌握正確的用聲方法。。因此,優秀的廣播節目主持人之所以能牢牢抓住聽眾,與其聲音魅力是密不可分的。
(2) 參加業務培訓,實行責任制,規范主持人用語: 主持人的語言功底能反映出文化底蘊、思想情感、才華等內涵,但不少電臺主持人卻片面認為只要聲音好聽就可以,沒有經過規范的語言訓練,對業務的鉆研也不夠。對懶散懈怠的從業人員有必要進行批評教育、輔以相應的懲罰。
(3) 正確處理節目用語與日常生活用語的關系: 主持人一定要樹立口語化的觀念,正確處理節目用語與日常生活用語的關系,學會汲取日常生活口語的營養,而不能回到固定腔的老路上。了解語言文字的淵源,扎根于文化土壤,才能從根本上加強語言功底。
2.廣播語言的藝術特色對主持人語言功底的要求: 廣播語言從頭到尾、順理成章地描寫細節,能很好地烘托氣氛。通過自己精彩的表達來增加廣播語言的魅力。
(1) 內部技巧的運用: 內部技巧有態度、感情、基調、感受、情景再現、內在語、對象感等。運用“播說結合”的方式、結合內部技巧,能巧妙地把文字語言變成自己的話,使之富有活力。
(2) 外部技巧的運用: 外部技巧,即思想感情的表達方法,包括停連、語氣、重音、節奏。增加語言親和力、感染力。
(3) 強化聽說讀寫的綜合能力,培養語感: 除了能嫻熟的運用語言表達技巧外,主持人還要通過讀、寫、聽、說的綜合訓練來加強語感。這些問題必須通過語感來解決,用嘴讀,用耳朵聽,要動手寫,動腦思考,才能發現是否合適。
3.廣播語言的多元特色對主持人語言功底的要求: 新時期,廣播語言除發布政令和消息外,還發揮著社會教育和文化娛樂的作用,堅持貼近實際、貼近生活、貼近群眾,對主持人的語言功底提出全面的要求
(1) 持人應注重思維能力和文化底蘊: 主持人語言表達之核心就在于思維。四是靈敏度。反應要快,迅速分析判斷、提煉加工和表達。 21世紀已進入知識競爭時代,反之,就無法在節目中全面展示自己的才華和魅力,而只能“穿針引線”。
(2) 富人生閱歷,增加人生體驗: 俗話說,讀萬卷書,行萬里路。這是增加語言真實感、可信度的重要組成部分。
(3) 人應提升自己的語言品味: 收聽節目是一個審美過程,聽眾不會認可沒有內涵和修養的主持人。才能在節目中表現出感人的力量。
(4) 持人的語言表達要突出個性獨特的風格: 獨特的語言風格代表著主持人鮮明的個性。關心社會生活,用心思索和感悟受眾期待,真誠服務受眾。
(5) 興口語表達是主持人語言功底的最佳體現: 直播節目中常常會出現各種突發情況,最考驗主持人的臨場應變和即興口語表達能力了。是節目主持人個人魅力和才華的重要體現。
(6) 持人應“一專多能”,全面深入地加強語言功底:“專”是專業、專長。主持人不僅要具備采編播一體化的能力,同時主持人的語言功底也應高度專業化。 另外,新興綜合媒體的強勢登場,隨時為受眾提供服務、指點迷津,成為大眾真正的良師益友。
結 語
我國廣播事業的發展經歷了戰爭時期、建國后和平建設時期、改革開放后的新時期,……用心感悟生活、體驗社會,使節目呈現專家的思辨力和洞察力以及藝術家的精妙、文學家的豐富情感,給人以美的享受。 主持人的語言表達源于生活,高于生活,……真誠與聽眾溝通交流,用心為聽眾服務。
參考文獻 :
[1] 吳郁.主持人的語言藝術[M].北京:北京廣播學院出版社,1999:23-29.
[2] 張頌.播音語言通論[M]. 北京:中國傳媒大學出版社,2002:126-135.
[3] 張頌.播音創作基礎[M].北京:中國傳媒大學出版社,2004:55-75.
[4] 翁如.主持人思維訓練教程[M].北京:中國傳媒大學出版社,2007:96-108
[5] 畢一鳴.主持藝術的新視野[M].北京:中國廣播電視出版社,2011:66-81
【廣播語言的特色與主持人的語言功底論文】相關文章:
淺談廣播新聞節目的語言特色論文09-26
淺析元曲的語言特色論文10-09
SCI論文發表的語言結構特色08-15
SCI論文語言結構特色全剖析06-28
談廣播播音主持人的語言藝術論文08-15
《茶館》的語言特色08-28
中國建筑及室內語言特色教學論文1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