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論金融衍生產品信用風險的來源
摘要:作為交換經濟風險的特殊契約,運用不當的金融衍生產品極可能導致信用風險的形成。本文從分析金融衍生產品運行機理出發,創造性地探討了其信用風險的內在根源和外部成因。
關鍵詞:金融衍生產品 信用風險 內在根源 外部成因
事實上,作為虛擬資本的特有形式,金融衍生產品是用來交換經濟風險的一類特殊契約,其信用風險與身俱來。金融衍生產品運用不當,可能導致新信用風險的集中和突發,甚至引發骨牌效應。所以,只有深刻理解金融衍生產品的運行機制,才能認識到其信用風險的內在根源;只有全面分析金融衍生產品的契約性,才能了解到其信用風險的外在成因。這兩者其實是從同一個問題的不同角度來闡述金融衍生產品信用風險的來源。
1 金融衍生產品信用風險形成的內在根源
1.1 金融衍生產品運行機制分析的理論基礎
馬克思認為虛擬資本(fictitious capital)是信用制度和貨幣資本化的產物。虛擬資本與信用(基本形式包括商業信用和銀行信用)制度密切聯系!吧唐凡皇菫槿〉秘泿哦u,而是為取得定期支付的憑據而賣”,而這種支付憑據作為商業信用的工具即商業貨幣進入流通,它已包含虛擬資本的成分。在商業信用的基礎上,出現了銀行信用和銀行券。在無黃金保證作為準備金時發行的銀行券所追加資本,具有虛擬經濟資本形式!罢嬲男庞秘泿挪皇且载泿帕魍(不管是金屬貨幣還是國家紙幣)為基礎,而是以匯票流通為基礎!碧摂M資本是商業和銀行信用過度膨脹,伴隨貨幣資本化的過程而出現的,虛擬資本是“生息的證券”,是生息資本的派生形式。這樣,“人們把虛擬資本的形成叫做資本化,人們把每一個有規則的會反復取得的收入按平均利息率來計算,把它算做按這個利息率貸出的資本會提供的收入,這就把這個收入資本化了!
顯然,按照馬克思的論述,沒有實體資本或實體經濟,就沒有虛擬資本,實體資本是虛擬資本的利潤源泉。作為虛擬資本載體的有價證券成為商品能夠流通,不是因為它們作為商品創造出來的,而是因為流通使它們成為商品。虛擬資本市場價值由證券的定期收益(成正比)和利率(成反比)決定的,不隨職能資本價值的變動而變動,其價格波動決定于有價證券和貨幣的供求。所以,不是虛擬資本在先——虛擬資本產生貨幣收入,而是貨幣收入在先,虛擬資本在后——先有了一定的貨幣收入以后,人們才把這個定期獲得的貨幣收入資本化為虛擬資本。
虛擬資本有著自己的運行規律。虛擬資本雖產生于并必須借助于實體資本,但又是從實體資本獨立出來的另一套資本。如果考慮到在有價證券基礎上產生出來的金融衍生產品,則同實體資本相對立的就可能是幾套資本,因為這些金融衍生產品是虛擬資本的虛擬化,具有虛擬資本的雙重性。因此,一旦金融衍生產品的膨脹脫離其物質保證,就會造成資本畸形繁榮,形成泡沫經濟,誤導資源配置,增加金融市場的不確定性,進而使得信用風險孕育其間。
1.2 金融衍生產品的運行機制——金融衍生產品信用風險的內在根源
虛擬經濟是與虛擬資本以金融系統為主要依托的、并同金融衍生產品循環運動有關的經濟活動,簡單地說就是直接以錢生錢的活動。虛擬經濟的產品是各種金融工具,虛擬經濟的工廠是各種金融機構,虛擬經濟的交換場所是各種金融市場,虛擬經濟的主要載體——金融衍生產品,在90年代步入高速發展階段進一步推動了虛擬經濟的發展(成思危,2000)。據統計分析,世界上每天流動的資金中只有2%真正用在國際貿易上,其他的都是在進行以錢生錢的活動。顯然,作為虛擬資本的金融衍生產品對經濟具有放大作用。
從馬克思對虛擬資本內涵的論述中不難發現,金融衍生產品是一種有價證券,是金融市場上交易雙方簽定的一種契約,它本身沒有任何價值,只是某些有價值的商品或證券的所有權憑證。金融衍生產品的運行機制是以較少的保證金墊付就能進行巨額交易,同時還存在著買空、賣空機制和風險轉移機制。但是,作為虛擬資本,金融衍生產品依然保持著“價值增殖的外衣”。金融衍生產品的持有者憑借手中的所有權憑證獲取收入,因而,金融衍生產品就被資本化了,成為虛擬資本的表現形態。投資者從對金融衍生產品的投資上獲取的收入,不論它是不是資本的產物,也都表現為原始投入的利息。作為有價證券的金融衍生產品又與商品實體相分離,是實體資本的代表和紙制復本,但金融衍生產品作為虛擬資本的本質未變。構成金融衍生產品的有價證券本身并沒有價值,其價格不是自身價值的貨幣表現,而是有價證券的預期收入的資本化。從某種意義上說,虛擬資本的內在特征與運動規律決定了經濟高漲期的虛假繁榮和經濟衰退期的危機爆發,使得經濟泡沫的形成和發展,增加了金融與經濟的不穩定性。
金融衍生市場上主要包括套期保值、投機與套利等三類參與者。套期保值者參與交易的目的是通過對沖交易降低由于商品價格波動而引致的風險;投機者交易的目的是通過買賣空交易,建立風險頭寸,主動承擔風險并以此獲利;套利者的目的是利用金融衍生產品與其他相應的基礎工具之間,或者衍生產品與其他衍生產品之間的不正常價格偏差,同時進行兩筆或多筆交易而賺取無風險利潤。這樣,作為虛擬資本的存在形式,金融衍生產品的運動越來越遠離具體的、單個的資本運動,與整體經濟活動有關,但由于其投機性,又表現出很強的獨立性。受更多不確定因素影響和擁有高回報率,以金融衍生產品形態出現的虛擬資本往往就成為人們炒作和投機的對象;诰W絡基礎上的無紙化虛擬資本,表現了高度的流動性,這就給企業與個人的資本運作帶來極大的流動性便利。事實上,金融衍生產品的流動性,為投資者提供了一種退出機制。當投資者根據自己的偏好和判斷通過退出機制變現其持有的衍生證券,實現投資組合的調整,進而在確保投資主體利益最大化前提下,實現全社會資源的合理配置。但金融衍生產品中的保證金制度及其由此產生的杠桿效應,強化了市場參與者的投機動機與行為,從而使得虛擬資本的規模遠遠大于實體資本,經濟泡沫大量出現,不確定性因素增多。
當然,“我們用自己的錢買股票,付5%的現金,另外95%的資金用借款;如果用債券做抵押,可以借更多錢,我們用1000美元至少可以買進50000美元的長期債券……”(索羅斯等,1997)。因此,作為虛擬資本的金融衍生產品的運動,其杠桿作用和賣空機制也有效地放大了整個經濟體系的購買力。但金融衍生產品在當代經濟中的快速發展是以信用制度的發展和完善為基本前提,然而金融衍生產品賴以存在和發展的信用制度往往又是脆弱的。因為在金融衍生產品發達的經濟中,內外部的沖擊引起信用收縮,在衍生產品高杠桿比率作用下,又進一步加劇了信用收縮過程,金融體系的不確定性加大。這就使衍生交易者之間的信息不對稱問題變得嚴重,過高的信用風險使交易者減少交易數量和頻率,從而削弱金融衍生產品的功能;又使機構交易者利用自身的信息壟斷地位,隱藏自身擁有的真實信息,散布虛假信息,引誘散戶投資者上當受騙;還使衍生交易監管難度加大,使監管變得更加復雜和不易。
所以,金融衍生產品的運行機制比起一般的金融工具要復雜的多,其虛擬資本的虛擬化這
【論金融衍生產品信用風險的來源】相關文章:
試論金融衍生產品信用風險的來源03-05
論金融衍生產品的風險及其監管03-18
金融衍生產品在企業跨國經營中的作用03-18
衍生金融工具與金融企業風險防范03-19
衍生金融工具的內部控制03-18
衍生金融工具審計初探03-20
衍生金融工具計量標準的選擇12-09
衍生金融工具內部控制研究03-22
論企業財務管理中對衍生金融工具的應用1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