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實證研究方法在治理會計中運用現狀的評價
實證在西方治理研究中的興起始于20世紀80年代中期,我國學者對此給予了高度重視,并從技術性的層面上對治理會計中實證研究的方法結構進行了中肯的(王光遠和賀穎奇,1997)。近幾年來,我國也出現了研究者運用實證研究方法對我國成功的治理會計案例進行回納和理論的實例。實證研究方法在治理會計研究中受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視,并且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治理會計研究中對實證研究方法的采用還只是處在一個相當稚嫩的階段。為了更好地利用實證研究方法來促使治理會計研究的進一步。筆者以為有必要從一個更基礎的角度而非純技術性的角度對實證研究方法本身進行更全面的熟悉,并以此為基礎對實證研究方法在治理會計研究中的運用現狀進行總體性的評價。一、從熟悉論的角度對實證研究方法的審閱
所有的實證研究方法都包括了對某一組織的成員(作為研究對象)進行不同層次的觀察、乃至參與他們的活動等手段。在實證研究方法的發展史中,曾經產生了一些不同的流派。這些流派之間最關鍵的分界點就是看一看實證研究者是試圖從一個“客觀的”局外人的身份來理解一個組織(即邏輯經驗主義的觀點),還是從一個局內人的角度通過直接參與一個組織的活動而達到理解這個組織的目的(即人種分類學的觀點)。從這個意義上講,在對實證研究方法應如何熟悉這個上曾前后出現了3個典型的流派。
最早對實證研究方法形成系統熟悉流派為芝加哥學派。其主要特點是,在實證研究中主張對組織中的成員的行為進行直接的觀察,在相互接觸中保持一種超然的態度,并且只為獲得第一手資料才直接參與組織成員的活動。這便是該學派所提倡的實證研究中的調查三階段論(Bulmer,1984),在社會學研究中產生了很大。特別值得指出的是,固然該學派在實證研究中也要與組織中的成員相互接觸,但研究者應使自己的角色公然化,通知組織中的成員自己正在進行一項研究,盡量不和組織中的成員那樣產生情感方面的糾葛,以避免對正在研究的環境產生影響。
上世紀50年代出現了一個存在主義學派(Extential
【實證研究方法在治理會計中運用現狀的評價】相關文章:
淺談異化與歸化方法在翻譯中的運用10-13
研究治理過程的整合治理06-04
會計實證論文11-16
城市公交線路網規劃評價方法研究05-11
零售企業再定位策略實證研究06-07
形成性評價在環境藝術設計教學中的運用論文05-26
人力資源管理效能評價方法研究綜述05-08
論謹慎性原則在會計核算中的運用04-21
我國中小企業成長性的實證研究06-08
生物技術在制藥中的運用04-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