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研究性學習在職業院校歷史教學中的實施探討論文
歷史教學大綱要求“要注意培養學生的創造性學習能力,使學生進一步掌握和運用學習歷史和認識歷史的基本方法,增強學生自主學習和探究的能力”,即在歷史學科中進行研究性學習。為便于歷史學科的研究性學習的實施,大綱在最后還附有“研究性學習課題參考題目”,并說明“教師和學生可根據實際情況,擬定更具體的研習題目,并確定研習的方式!
職業院校歷史研究性學習,是職業院校歷史課程與教學改革的重大突破,對于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提高學生綜合素質,具有重要意義。
一、在職業院校歷史教學中實施研究性學習的目的
職業院校歷史學科的研究性學習,是指學生在歷史教師的指導下,從歷史學習和社會現實生活中選擇并確定自己感興趣的研究專題,以自主性和探究性學習為基礎,通過個人與他人合作的方式進行學習的一種模式。教育的目標是使受教育者素質有所提高,歷史學科可以通過研究性學習,在培養學生文化素質、道德素質、心理素質三方面發揮重要作用。
1.提高學生的文化素質
人類創造的全部文化,包括物質的和精神的,都蘊涵于歷史知識之中。歷史教學中的文化素質,包括互相連接的三個方面內容:基本的歷史知識、形成歷史知識的方法和技能、用歷史意識考察社會和認識社會現象的能力。研究性學習的評價與傳統學科教學評價有很大差異,傳統學科教學評價的主要特點是重結果、輕過程;研究性學習更多的是關注研究活動的過程,強調學習內容的豐富性和研究方法的多樣化,以及學生搜集、分析、歸納、整理材料的過程。歷史學科的綜合性特征,要求歷史課研究性學習必須立足于歷史學科與其他相關人文社會學科的綜合,淡化學科體系,圍繞研究的問題,組織多層面和跨學科的知識內容,以利于知識的融會貫通和多角度、多層面地思考問題。只能記住七零八碎的一大堆歷史知識,卻不能掌握拓展和應用方法的學生,是不能算是有歷史文化素養的。把歷史知識割裂成碎片的題海戰術,用短期突擊去死記硬背成堆歷史知識的方法,不能稱為科學的歷史學習方法。
2.提高學生道德素質
在歷史教學中,中華民族的倫理道德遺產取之不盡、用之不竭,這是其他的任何學科都無法與之相比的。研習歷史,一是為人生,二是為社會。歷史本身就是一部處世為人的教科書,歷史教學中道德素質內容幾乎無所不包。在歷史教學中實施研究性學習,探索社會發展的規律,通過這樣的學習過程,能使學生認清社會發展的規律,做一個順應歷史潮流的人。通過學生的社會實踐和調查研究,使學生學會正確處理人與社會的關系;學會如何對待社會政治、社會經濟和社會環境,并與之和諧相處;學會關心國家和社會的進步。歷史教學的研究性學習就是要督促學生去關心國家和社會上的大事,強調理論與科學、與社會生活實際相聯系,如法治觀念的加強、環保意識的提高等都涉及到倫理道德問題。通過教學中的研究性學習,最終激發學生的民族自信心、自尊心、自豪感,逐步形成積極的人生觀。
3.提高學生的心理素質
在進行研究性學習的過程中,學生要進行認真、扎實的探究,養成求嚴、求實的科學態度和不斷進取的精神,培養自己不怕吃苦、勇于克服困難的堅強意志和品格。通過課題研究,學生在挫折與成功中得到了鍛煉。合作意識和交際能力是現代人必須具備的基本素質,但在以往的課堂教學中,培養學生這兩種能力的機會不多,而研究性學習則提供了一個有利于人際溝通與合作的良好空間,使學生學會交流信息、分享大家研究的成果,培養和發展樂于合作的團隊精神,這為學生今后走向社會奠定了良好的基礎。
二、職業院校歷史課研究性學習的特點
1.綜合性
歷史學科本身就是一門綜合性較強的人文社會科學,要具有豐富的社會科學素養,自然離不開歷史知識,即使是研習自然科學,也得從歷史中去尋求依據。歷史是一團活火,誰都可從它那里引取火種。歷史學科的綜合性特點,要求職校歷史課研究性學習中,必須立足于歷史學科與其他相關人文社會學科的綜合,圍繞研究的問題,組織多層面和跨學科的知識內容。
2.開放性
職業院校歷史研究性學習,內容應具有較大的開放性。學生可以廣泛地選擇學習內容,及時汲取最新信息,用已有的知識去自主發現新的知識,立足于研究、解決學生所關注的一些社會問題或其他問題。研究的內容既可以是新興學科,也可以是傳統學科;既可以是自然科學,也可以是人文社會科學;既可以偏重于社會實踐,也可以是偏重于文獻研究或思辨的。歷史課教學應打破傳統的課堂教學時空觀,創建開放式的育人環境,引導學生走進社會,走進歷史文明,關注歷史與現實的溝通,以適應開放性社會的發展趨勢。
3.實踐性
歷史學習離不開與社會實踐的有機結合。歷史教學中通過研究性學習,給學生提供了實踐的機會,學生親自參與探究、調查、討論、搜集資料和處理信息,不僅開拓了學生視野,而且提高了其實踐能力。
三、職業院校歷史教學研究性學習的基本方法
1.比較法
歷史教學大綱體現的精神是古代史為近現代史服務、外國史為中國史服務,充分體現了歷史的借鑒作用。而借鑒的主要方法就是通過比較,通過古代與近現代、世界與中國的重大事件、著名人物的比較,才能使學生最終把握人類社會發展的本質。在歷史學科研究性學習中,教師應善于培養學生的設想能力和探究問題的能力。
2.綜合法
歷史學科本身就是一門綜合性較強的人文社會科學,研究性學習要求學生能融會貫通,將同一時期的政治、經濟、軍事、文化相聯系,在互為因果中去考察歷史的演進和變化。
四、研究性學習中應注意的問題
1.部分教師思想觀念不適應研究性學習的需要
有的歷史教師認為研究性學習會影響學習,難以適應角色變換,教師的探究意識和創新精神難以發揮。
2.社會和家長對研究性學習應有正確的認識
雖然研究性學習對學生的能力和個性品質的發展都有很大的作用,但是這種學習方式和學習結果卻很難被社會和家長所接受,他們認為孩子沒有必要這樣學習。
3.課題內容選擇切忌偏大,應結合本地實際
研究性學習是學生以解決問題為核心的一個學習過程,它需要培養學生發現和提出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無論選擇何種課題,切忌課題內容偏大,應注重學生已有的知識能力基礎,貼近學生生活的實踐,使學生有較大的思考和活動的空間;切忌課題價值取向偏重,過重則中學生不易把握和操作。
歷史學習的社會功能是“以史為鑒”“古為今用”。職業院校歷史研究性學習應結合本地實際,將所學的知識用于實踐,學有所成,學有所用,從而提高學生的實踐能力,同時也有助于提升學生學習歷史的積極性。歷史課的綜合性特點有利于培養學生的綜合素質和創新精神。廣大教師應努力調動學生研究性學習的熱情和積極性,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創新思維和創新能力,培養出更多的優秀人才。
【研究性學習在職業院校歷史教學中的實施探討論文】相關文章:
淺析高職歷史教學中的研究性學習論文08-10
研究性學習在生物教學中的實施分析論文08-19
生物課堂教學中實施研究性學習的思考論文09-03
小學數學教學中“研究性學習”的實施策略10-12
研究性學習在生物教學中的實施分析09-13
研究性學習在高中地理教學中的應用論文06-12
探討歷史趣味教學中學教育論文08-20
鄉土歷史在歷史教學中的作用論文09-21
初中歷史教學中的合作性學習論文07-20
將思想教育方法貫穿于職業院校教學中探討07-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