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供給鏈環境中質量文化的融合作用
摘要:在供給鏈治理中,制造企業通過有效的質量文化溝通,對于消除具有不同企業文化背景的上下游企業間的融合企業文化、促進合作關系、進步合作效率具有明顯的效果。 關鍵詞:供給鏈治理 質量文化 融合供給鏈治理(SCM)作為一種全新的治理思想,旨在創造并保持整個供給鏈的競爭上風,達到“多贏”的局面(win-win game)。在SCM中,由于眾多上下游企業的制度、規模、所在地域的不同,決定了SCM是一個包含多重文化的系統整體,假如處理不當,這些不同文化之間便會造成沖突和抵觸,從而影響SCM的效果。因此,只有對供給鏈中企業的各種文化進行系統整合,增強它們之間的親合度,才能有效地消除供給鏈中各種文化的摩擦及由此產生的系統內耗,從而進步供給鏈治理的效率。
質量文化對供給鏈治理的影響
(一)質量文化的內涵闡釋
優秀的、為企業團隊普遍認同的企業文化是企業發展的核心動力和關鍵因素。質量文化作為詮釋當代質量實踐活動的一個基本概念,其涵義是指以近現代產業化進程為基礎,以特定的民族文化為背景,群體或民族在質量實踐活動中逐步形成的物質基礎、技術知識、治理思想、行為模式、法律制度與道德規范等因素及其總和,也即是社會和企業在長期的生產經營中自然形成的與質量相關的意識、規范、價值取向、思維方式、道德水平、行為準則等“軟件”的總和。
企業文化與質量文化是不同的概念,企業文化可能是質量取向的,也可能是非質量取向的,研究的重點是塑造企業的核心價值觀,其著眼點是組織層次;而質量文化研究的重點是質量實踐中的文化。
質量文化涉及的范圍更寬、包含的層次更多、產生的影響更大。它們交叉的部分即企業質量文化,其在企業文化中側重于進步企業相關職員的質量意識、質量觀念和質量治理職能,具有實踐性、可塑性、獨特性和綜合性等基本特征,本文將企業質量文化作為主要研究對象。
從供給鏈上企業的實際運作中發現,當合作雙方在簽訂合同后所進行的信息交流的大部分內容為質量信息,而且隨著質量認證、質量標準的普及,質量文化在不同的企業中具有共性,若以此為契機,提供和塑造一種適宜的文化環境,不僅可以使合作企業內部全面質量治理得到較快發展,又能促進制造企業質量水平的提升,使質量文化成為跨文化溝通的最根本、最有效的基礎。
。ǘ┵|量文化對供給鏈治理的影響
1.在供給鏈環境中,質量文化的核心作用得以彰顯。質量是企業參與競爭的核心因素。毋庸置疑,產品質量是企業有效參與市場競爭及創造品牌的最重要條件,質量競爭在企業的市場競爭中居主導地位,影響著企業生產、經營、采購等主要活動。在“供給商—制造商—分銷商—顧客”這一供給鏈中,維系其環節完整、有效的內在因素仍然是質量因素,質量存在于供給鏈的各個環節,是保證和維系各方合作關系的基本元素,因而對質量的關注仍然是供給鏈關系中最重要的內容,這使得在供給鏈語境中,質量文化成為企業文化的核心。
2.內涵的拓展和深化凸現了質量文化對企業發展的重要性。企業在不斷進行著各種治理模式的創新,質量文化的內涵也隨著現代治理的發展而演進,從追求產品質量到追求大質量;從追求高技術指標等符合性質量到追求適用性、客戶服務性質量;從追求產品質量到夸大質量保證能力;從顧客承擔損失到企業承擔損失;從制造企業承擔物料分歧格的處理損失到由供給商負責此損失;從事后檢驗到事前預防;從單個部分分工負責到追求過程的質量控制過程;從靜態質量指標考核到動態質量把握;從限于企業內部的質量治理擴展到對供給商的過程質量控制;從企業質量治理到全社會的質量控制等,這些變化適應了企業治理模式調整的需要。
“追求完美”的質量精神成為供給雙方企業質量文化的最大共同點,盡管在具體目標、實現方法上不同,但“追求完美”的質量精神與質量文化意味著質量的不斷持續改進。從長遠看,供給雙方對質量改進的突破性、創新性及整體優化,是有效促進供給雙方合作關系的有效辦法。比如:供給商認可接受并積極協助制造商的定期和不定期審核,對提出的整改意見認真加以修改,由于其行為直接影響企業間文化的溝通、交流。
質量文化在供給鏈治理中的融合作用
(一)企業文化層面上的融合
1.供給鏈上企業應將共贏理念植進其企業文化中。各企業之間的關系是穩定而長期的戰略協作伙伴關系,利潤最大化的目標是供給鏈上所有企業利潤之和的最大化,單個企業追求長期而穩定的滿足利潤而非短期的最大利潤,供給鏈上所有單個企業都成為與其相關企業的共贏平臺。
2.企業不僅要與戰略伙伴進行協作的團隊理念,還要有一種與競爭對手進行協作的擴展團隊理念。這是由于,企業和競爭對手一般處在同一行業之中,在流程和機構設置上往往具有相似性,因此同業競爭者之間基于技術動機、市場動機與組織動機進行合作,而這就需要企業在其企業文化中引進“競合”的思想,學會和競爭對手合作,實現一種合作式的競爭。
3.相融共生的品牌理念植進供給鏈上下游各企業的文化之中。在供給鏈環境中,企業的價值是依靠卓越的供給鏈治理能力來實現的,企業間的競爭已經不再是傳統單個企業間的比拼,而是與自己有協作關系的上下游企業共同組成快速響應市場需求的供給鏈,從而企業競爭變成了以終端銷售企業為核心的供給鏈競爭,這種圍繞商品經營的供給鏈治理是優化供給鏈,使供給鏈變為價值鏈的根本手段。通過科學的供給鏈治理體系,真正可體現出供給鏈企業“商者無界,相融共生”的品牌文化理念。
。ǘ┵|量文化層面上的融合
1.找出雙方企業文化中的共同點,使質量文化成為跨文化溝通的最根本的基礎,通過雙方質量價值觀、信念的確定和校正而使新的質量合作意識得到發展和鞏固。
2.定期或不定期進行企業間質量文化的溝通。合作雙方企業的高層領導,由于對這種多贏的SCM模式一般比較認同,觀念趨于一致,因此建模不困難,這也是SCM建模的關鍵,但通過對一些制造企業的調查發現,雙方企業的中層、基層成員對此的熟悉差距較大,影響著SCM運行的秩序和終極效果,因此有必要進行針對性的文化溝通。只有雙方在協調觀念趨于一致時,才會對雙方在合作關系中的責任采取積極主動的態度。
3.借助計算機網絡技術,建設良好的信息傳遞渠道,加強質量信息的共享與溝通,對所獲得的其他企業的有用信息進行數據挖掘并從中發現題目。質量信息的共享是供給鏈節點企業進行質量治理協作的條件條件,對于進步供給鏈質量治理運作效率具有重要意義。通過實時、高效的溝通和交流,讓上、下游企業清楚地了解核心制造企業的質量方針、質量目標及質量治理的流程和政策。
4.完善質量治理的激勵約束機制。在供給鏈語境中,質量治理也存在著“木桶原理”現象,即產品的終極質量水平是由最差的元部件質量所決定的,因此,在整個供給鏈體系中,必須對質量治理比較薄弱的環節進行重點監控,同時采取一系列約定的激勵約束機制來防止“偷工減料”所帶來的質量風險,約束供給商采用標準化的質量治理流程來運作,激勵其進行持續的質量改進。
參考文獻:
1.馬春光.國際企業跨文化治理[M].北京:對外經濟貿易大學出版社,2004
2.高偉,王克嶺.質量文化在供給鏈治理中的融合作用[J].經濟題目探索,2003(7)
3.于毅紅,王裕明,吳忠.供給鏈整合對供給鏈上企業文化的影響[J].上海治理科學,2004(5)
【供給鏈環境中質量文化的融合作用】相關文章:
論供給鏈治理中的內外供給鏈關系03-22
供給鏈系統中供給商的選擇和評估03-24
電子商務環境下供給鏈中“牛鞭效應”的消除03-21
沃爾瑪供給鏈治理對供給鏈風險防范的啟示12-08
基于供給鏈的質量治理信息系統構建03-24
供給鏈中伙伴關系及其合作策略01-10
動態環境下的全球供給鏈治理模式研究03-21
電子商務環境下供給鏈治理分析03-22
供給鏈系統的柔性性能0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