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在體驗中培育生命意識的體育實踐論文
一、關于“生命意識”
1、生命意識
所謂生命意識,是指每一個現存的生命個體對自己生命的自覺認識,其中包括生存意識、安全意識和死亡意識等等。
2、生命意識教育
生命教育就是要培養我們每一個個體成為一個積極的、樂觀的、主動的、自信的、開朗的、友善的個體。生命教育旨在幫助人們能更好地理解生命的意義、生命的質量和生命尊嚴的意識,使學生能夠擁有一個美好的人生。生命教育的宗旨就是關注生命,尊重生命,珍愛生命,欣賞生命,成全生命,敬畏生命。
3、體驗是生命意識教育的基本方式
體驗,是組織和引導孩子在親身實踐中,把做人做事的基本道理內化為健康的心理品格,轉化為良好的行為習慣的過程。這是一個認知的過程、情感升華的過程、實踐的過程和人的社會化過程。在實踐中的體驗,以不同層次的內涵伴隨在孩子認知的不同階段和全過程,伴隨在孩子內化的知、情、意、行的不同階段和全過程,伴隨在孩子成長的不同階段和全過程,逐步社會化的全過程。
體驗教育注重內化過程,在人的認知到行動轉化過程中:通過閱讀可以10%轉化行動;通過傾聽可以20%轉化為行動,邊聽邊看可以30%可轉化為行動,經過討論可以50-60%轉化為行動,經過動手體驗可以75%轉化為行動,經過向別人講述可以90%轉化為行動。
初中階段著重幫助和引導學生了解青春期生理、心理發展特點,掌握自我保護、應對災難的基本技能,學會尊重生命、關懷生命,養成良好的生活方式,學會欣賞人類文化。
世界衛生組織對于健康有一個基本的估算,人的健康有15%取決于遺傳,10%取決于社會條件,8%取決于醫療條件,7%取決于自然環境,60%取決于自己習慣的生活方式。
二、體驗生命意識的體育實踐
1、了解身體生長機理,體驗科學鍛煉對生命的價值
了解人體健康成長主要遵循“新陳代謝”和“超量恢復”兩大基本原理。
“新陳代謝”——是生命活動的基本屬性。通過新陳代謝,生命體才得以與周圍環境不斷地進行物質和能量的交換,把從食物中攝取的養料轉變成為自身的組成物質(蛋白質、核酸、脂質等)并儲存能量,再分解自身的組成物質以釋放生命活動所必需的能量,并排除廢物。只有通過新陳代謝,才能維持生命活動、維持生命體的生存。運動是人體生長的基本需要。
“超量恢復”——學生的有機體在承擔一定的負荷后產生疲勞—恢復—超量恢復的過程,要使機體所產生的疲勞癥狀得到恢復甚至超量恢復,就得讓有機體在承受一定的負荷后得以休息,使負荷與休息交替進行。在保證機體充分恢復的前提下,負荷越大,機體刺激越深刻,產生的超量恢復水平也越高。運動性疲勞對健康并無損害,通過休息調整可以消除。體育鍛煉必須達到一定程度的疲勞,才能獲得超量恢復,超量恢復的不斷積累,體質才能逐漸增強。
例如“耐久跑”教學。
教學意圖:
1、改善學生跑的技術動作,增強體適能;
2、在練習過程中養成相互觀摩、相互關心、相互幫助、共同提高的品格;
3、修善健身計劃。
教學流程:分二組交替輪換。第一步,大步走一周,相遇問候友好問候提示,以“誠”為好。第二步,慢跑一周,要求放松,有節奏,組間歇提示,以自我感覺“協調”為佳,關注誰跑的姿態“漂亮”(高重心、快頻率、大幅度)。第三步,大步跑一周,增強后蹬意識。組間歇提示,介紹耐久跑的呼吸方法,(二步一呼、二步一吸),文言文的“步”與現代漢語“步”的區別。第四步,配合呼吸跑二周,組間歇提示,學會自測心率的方法,計十五秒心率;介紹發展耐力訓練時,心率以140-160次/分為佳。第五步,調整運動強度,體現個體差異。第六步,下課提示,修善健身計劃。
了解運動是有機體的新陳代謝的需要,體驗適當的生理負荷促使生命成長發育的價值,提高生命質量。
2、感知身邊環境變化,體驗良好環境對生命的回饋
人類生存的環境對人的健康十分重要,在日常生活中注意自覺養成保護環境的良好習慣,如節約資源(水、電、煤、煤氣和天然氣、紙張、汽油、木料等等);不污染環境(隨地吐痰、不亂扔垃圾、分類回收垃圾、減少汽車尾氣排放、慎用洗滌劑等等);為保護環境貢獻力量(植樹造林、保護綠地、保護野生動物等)。所以談生命教育的起點是環境教育。
例如,以自行車為器材的體育課。
教學目標:
。1)情感方面:通過本次課的教學,讓學生知道健身的隨機性,身體鍛煉是隨時隨地的,對學生進行生命教育、健康教育,強化有意注意鍛煉身體的意識,促成終身鍛煉身體的習慣。
。2)身體方面:通過本次課的學習和鍛煉,有效刺激學生耐力、力量、柔韌及協調性等主要素質。(3)社會適應方面:通過體育教育及體育活動培養學生的交通規則意識、環境保護、人際交往與合作能力,形成良好的人際關系和團結協作的團隊精神。
教學程序:第一步,帶車集合。示意學生帶自行車集合,要求整齊劃一;自行車規范停放,遵守社會秩序。第二步,騎車繞場。教師領騎,要求同學保持前后間距,成一路隊行進。注意自身安全和他人安全,不要超車;不騎快車;不追逐喜鬧。①“S”形穿梭前進;②過“獨木橋”等。用籃球皮等軟式標致物,以免傷害。讓學生體驗前后多少距離是相對安全的距離。第三步,推車。教師介紹幾種推車方法:①向前推,常規的自行車推行方式;②倒推車,訓練反向思維、控制能力和判斷能力;③立推車,后輪著地,前輪離地,推著像“熊”一樣的步態。讓學生自由發揮推車技巧,要求學生相互觀摩。讓學生體驗掌握推車的基本技巧,觀察他人的推法,并有創造性地發揮新推車法。學會努力去嘗試新的體驗。第四步,滑車,教師示范滑車的技巧:①單足蹬地;②助跑跳上;③車上做“燕式平衡”;④介紹古式自行車的騎法等。讓學生體驗握滑車的基本技巧,觀察他人的推法,并有創造性地發揮新滑車方法。第五步,提車負重,以自行車為重物進行負重練習,鍛煉學生的負重能力提法:①單手提車;②雙手提車;③肩膀杠車等。讓學生體驗誰的方法合理、實用。第六步,花樣編隊,學生創造性玩法。①單人組合;②雙人組合;③多人組合;④扇形編隊等。讓學生體驗如何合作、怎樣構圖漂亮。第七步,理性思考,①討論騎車的安全事項和人際協作的意義;②調查自行車發展史,做調查報告;③自行車的物理學原理思考;④自行車是有氧代謝為主的運動。
課后反思:
。1)學生的身體得到充分活動,具有相應的運動量,也學到了新的騎車方式,交通安全意識得到強化。
。2)課堂氣氛活躍,情感交流融洽,體現了“合作”學習。
。3)創造性是利用生活用品,把生活與學習結合在一起。為開發和利用學校體育資源提供了可行性探索。生活中的廢品物,通過整改都可以成為很好的活動器材,降低體育成本。
3、提高自護防范意識,體驗安全措施對生命的呵護
在大自然中孕育而生,是艱難危險的,其中任何一個微小的環境變化,都會使生命出現夭折。人類作為有智慧有感情的高等動物,意識能決定行為,輕生從另一個側面凸出生命的脆弱,人類處于來自自然和來自自身的雙重危險之中。生命只有一次,在生命的歷程中很容易受到傷害。生命意識的內涵,不僅體現在愛護、珍惜自己的生命上,也體現在愛護、珍惜他人的生命。學習相關的安全知識及自我保護的技巧,提高自護防范意識。
。1)學習相關的保護幫助技能
學生自我保護意識不夠是第三個體育課受傷的重要因素。初中學生,普遍天性活潑好動,對安全危機缺乏預見性,當意外發生時,往往手足無措,連簡單的包扎傷口都不會,甚至因不懂簡單常識而釀成大錯。可見,安全教育、培養自救能力應成為素質教育中的重要一環,讓學生體驗發生意外傷害時的現場處理方法。
例如,“抬杠”游戲,讓學生體驗要對他人負責,他人的生命健康與你直接相關,不要因為你的失誤而成千古遺憾;被抬的同學要注意,不管碰到什么情況,都不能松手,只有手不松,頭就不會先著地,明白腦袋是生命中樞的道理。
又如,“從高處落下——團身緩沖——前滾翻”為內容的體育實踐課。
教學意圖:1、用玻璃杯掉在草地上和掉在水泥地上,哪種情況容易破碎的事例誘發學生思考,為學生今后學習“沖量原理”預設實例,體現體育教學進行跨學科整合學習的基本理念,把體育學習與自然學習整合在一起。
2、學習“退讓”緩沖的技巧,感覺緩沖對關節、大腦的影響,體驗自我保護對生命的意義。
3、增強肌肉力量。
、學會應急處理、學會相處。
體育教學應該充滿生命氣息。用葉瀾教授的話說:“教育是直面人的生命、提高人的生命、為了人的生命質量而進行的社會活動,是以人為本的社會中最體現生命關懷的事業”。可以說,把教學提升到生命層次,使教學過程成為師生的一段生命歷程,一種生命體驗,是新課程的最高境界。
【在體驗中培育生命意識的體育實踐論文】相關文章:
語文教育中培育審美素質論文11-16
地理教學中滲透生命教育的實踐與探索論文11-16
探析世界多元文化影響下大學生文化自覺意識的培育的論文12-08
在交際中體驗成功 在活動中實踐語言03-12
試論文化意識在比較教育雙語教學中的地位03-01
語言文學畢業論文-從文學中透析中西民族生命意識的差異性03-04
大學教育培育思維分析論文12-02
物理實驗中反思能力的培育03-21
談音樂在體育教育中的作用論文01-07
新課程背景下物理教學中的美學體驗論文1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