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動手操作是小學數學教學的有效性策略論文
動手操作能力的培養是為學生學到數學知識而服務的,動手操作也是一種教學手段和方法。從人大腦思維的角度來說,小學生經過自己動手操作實踐過,在大腦中易留下深刻的記憶。在課堂教學中發揮學生動手操作的作用,既能充分發揮學生在課堂教學中的主體地位;又能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還能幫助學生理解數學知識,大幅度地提高課堂教學效果。因此,在教學中利用小學生好動又好奇的心理特征,因勢利導,充分發揮學生的主動性、積極性,借助操作啟動思維,讓學生在課堂教學中動手操作、自主探索、合作交流,使學生從被動接受知識轉化到主動獲取知識。
一、動手操作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的作用
1.幫助學生理解和掌握新知
心理學家認為,興趣是探究某種事物進行某種活動的傾向。興趣是求知的起點,是思維培養和能力提高的內在動力。小學生直接經驗少,理解能力不強,所以在教學活動過程中,要充分利用教具、學具的直觀作用,讓小學生擺一擺、分一分、比一比、數一數,以多樣化的動手操作方式,激發他們的學習興趣,調動他們學習的積極性,從而幫助他們理解和掌握新知。例如,在教學兩數相差多少的應用題時,讓學生完成如下操作:第一步,先讓學生擺5個○,再在下面對好了擺3個△。教師提問:○和△比,結果怎樣?△和○比,結果又怎樣?啟發學生回答出:○與△比,○比△多2個!髋c○比,△比○少2個;第二步,如果想要○和△一樣多,△應該再擺幾個?動手擺一擺;第三步,如果想要○比△多4個,那么○應該是幾個?動手擺一擺。這種手到、腦到、口到的操作方法,有助于學生理解知識、掌握知識,達到提高學習效率的目的。
2.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數學課程標準》指出:數學學習必須從學生的生活情境和感興趣的事物出發,為他們提供參與學習活動的機會,使他們感到數學就在身邊,對數學產生親切感。年級越低的小學生,注意力集中的時間越短。課堂上恰當安排小學生動手操作,可以活躍課堂氣氛,激發他們的學習興趣,提高他們學習的主動性,加深他們對所學如識的理解掌握和記憶。如:在三角形面積計算教學中,先請學生動手拼一拼、擺一擺、移移,把兩個完全一樣的銳角、鈍角、直角三角形轉化成一個學過的圖形。學生動手操作的積極性很高,有的拼成長方形,有的拼成正方形,有的拼成平行四邊形。接下來再引導他們觀察拼成的圖形與原三角形的底、高、面積有什么關系,從而得出三角形面積計算的公式。教學實踐證明,讓學生動手操作比教師單純講解獲取的知識牢固得多。它最大限度地調動學生多種感官同時參與,大大提高了學生的學習興趣,有效開發了學生的數學潛能,對達到教學目標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3.發展學生的思維創新能力
有效的操作活動是培養學生創新精神的源泉。在課堂教學中,多提供機會讓學生動手操作,鼓勵學生求異創新,學生通過實踐操作,不僅對事物間的聯系和變化產生濃厚興趣,而且培養了在動態中認識事物的能力,發散性思維得到激發,創新能力得到了提高。例如,在教學角的度量之后,學生掌握了用量角器量角的度數及畫角的一般方法,再提供機會讓學生動手操作畫一畫、擺一擺、找一找、比一比不同的角;教學圓的認識時,先通過生生交流、師生互動形象感知、抽象概括,幫助學生正確建立圓的概念。在此基礎上,讓學生動手操作徒手畫圓、工具畫圓、找圓心、測量半徑周長等。以上這些動手操作的方式,都可幫助學生發揮想象力和創造力,培養他們的探索能力和創新思想。
二、如何培養小學生的動手操作能力
1.精心準備學具
在學具操作中,學具準備是提供動手操作有效性的物質保障。因此,在課前先根據不同課型課的特點準備適宜的學具是至關重要的。在數學教學中,指導學生制作直觀學具(或模型)、計量和測量工具等是很有意義的。這一過程宜在課外進行,小學數學課的課外學具制作可以大致分為以下幾類:①計數學具。例如:數學卡片、口算卡片、乘法口訣表、數位順序表、計數器等。這種學具的制作適用于低段數學教學,它能夠加深和鞏固學生在課堂上所學的知識,提高他們學習數學的興趣。②計量學具。例如:測繩、標桿、計量物體長度或面積的單位模塊等。③幾何學具。例如:活動角、各種平面圖形、立方體、長方體、圓柱等立體圖形模型。這種學具的制作對于發展學生的空間觀念有重要作用。例如:為更好地認識圓柱特征,可以預先叫學生課外制作一個簡單模型(一張長方形硬紙,在長邊上貼一木棒),讓學生通過快速轉動小棒,看轉出來的是什么形狀,進而從旋轉的角度認識圓柱。
2.適時指導操作
小學生具有強烈的好奇心,這種學具操作教學方法符合兒童的心理特點,有助于激發學生的內在學習動機。學具操作中,切忌讓學生簡單模仿,那將限制學生的思維。但也并非完全自主,不要教師指導,在對學生進行學具操作過程中,應構建合理的教學模式,使操作有目的、有步驟、有計劃地進行,更重要的是要能通過動手操作突出教材重點、突破教材難點。
3.靈活選擇、采取方法
人在認識事物時,整個心理活動都伴隨著注意。反之,如果沒有注意的參加,任何認識活動都不能進行,只有當客觀事物引起我們注意時,才會留下明晰的印象。小學生的注意具有不穩定性,因此,如果想提高動手操作的有效性,操作活動的形式、方法必須靈活多樣,富有變化,這樣才能使學生的注意力一直處于集中狀態,能有效激發學生的主動性、創造性,從而更好地發揮學具的作用。
總之,在新課程實施過程中落實新的教學理念,不能忽視教學實效性的問題,只有辯證地處理好繼承與發展的關系,加強指導,巧妙組織,才能更好地促進學生的發展,提高教學活動的有效性。
【動手操作是小學數學教學的有效性策略論文】相關文章:
小學數學教學中動手操作的作用論文04-26
初中數學教學有效性策略探析論文12-05
有效性小學數學教學論文11-11
小學音樂識譜教學有效性策略研究的論文05-14
小學數學習題設計有效性策略分析論文06-01
關于小學數學教學的優化策略的論文12-09
提高小學數學課堂教學有效性的策略11-30
音樂教育教學有效性策略探討論文11-07
提高小學音樂課堂教學有效性策略論文05-02
探討如何加強小學數學教學的策略研究論文1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