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質疑新式胎教提高出生人口素質的科學性
一、對用新式胎教提高出生人口素質的憂慮
21世紀知識經濟的發展使世界各國對人的創造力的培養和智慧潛能的發掘特別關注,而未來世界的競爭就是人才的競爭的論斷又使國際社會加倍重視提高出生人口素質。面對這一現實,近年來一些人開始不遺余力地從西方引進一種旨在開發胎兒智力潛能,提高出生人口智力素質的新式胎教。據稱,這種胎教是在國外對胎兒最新研究成果基礎上建立起來的,具有不容置疑的科學性。它主要采用同胎兒談話、教胎兒學樂譜、認字母、做算術等對胎兒直接施教的方法來提高胎兒的智商,使胎兒由愚變慧,出生后個個都是“天才兒”,因此可以稱之為“智力胎教”、“直接胎教”或“子教式胎教”。它的倡導者們認為,實施這種胎教,可以優化我們民族的素質,為國家也為家庭培養出智力優秀的下一代,是提高出生人口素質,特別是智力素質的有效途徑,應當取得社會的認可和得到長足的發展[1]。然而功能和效果如此美好的新式胎教,在它的原產地卻未能被推廣和為社會所接受,從提出至今20多年來,在西方也只有幾個人寫了幾本關于胎教能提高胎兒智力的體會的小冊子,幾個熱衷此道的私人醫生在其診所里辦了幾次“胎兒大學”,實際情況是“言者諄諄,信者寥寥”。但是,它卻園內開花園外香,在大洋彼岸的中國熱了起來,并正在不斷升溫,其觸角已經伸到包括教育、生育在內的廣大社會領域,介紹的文籍、磁帶陸續出版,“胎兒學!币矐\而生,更有甚者,有的地方的年輕夫婦在領取生育證明時,還被硬性規定要購買胎敦磁帶和資料。眼下,新式胎教提高出生人口素質的奇特功能已被說得神乎其神,宣傳者們介紹說,美國一對夫婦的4個女兒接受了智力胎教,結果個個出生后都不同凡響,智商高達160,全被列入全美5%的高智商行列,成為舉世矚目的“天才兒”[2];中國一男孩實行了胎教,出生后2歲就能用英、漢語對話,4歲能解初中數學難題,5歲就上了大學少年班,智商高達190[3](P15)。這種誘惑對許多“望子成龍”、“望女成鳳”心切的家庭顯然是不可抵擋的,于是許多青年夫婦如癡如迷,像虔誠的宗教徒一樣,按其教導每天對著肚子放音樂、頌詩文和與胎兒對活,以祈求生一個智力超群的孩子。而今,這股新式胎教之風迎著巨大的社會需求,可謂已經刮遍了神州大地。然而,分折表明,這種神奇的胎教是沒有什么科學依據,甚至是違背胎兒身心發展規律的,它所施予的智力教育,由于超越了胎兒的心理發育水平,根本不可能為胎兒所接受;相反,不停地同胎兒對話,教胎兒學習社會文化知識,頻頻地刺激胎兒運動,則可能會打亂從動物到人類無數萬年進化過程中形成的胎兒正常生長發育規律,破壞胎兒作為自然實體所應有的胎內環境秩序,從而造成難以預料的災難性的后果。最終,會像當今人類任意破壞自然環境和生態平衡,導致水旱風沙災害,遭到報復一佯,在出生人口素質上留下我們尚不可覺知的隱患,貽害整個民族,這是每個關注自己民族命運的人不可不慮的。比如,現今在學齡兒童中發病率高達3%,令醫學專家、心理專家都十分棘手的“兒童多動癥”,雖然病因至今撲朔迷離,但醫學已經肯定,它是兒童神經系統在發育中獲得的疾病,對此,我們是否應聯想到它會與胎兒在宮內受到了類似于新式胎教之類的過量的或不當的刺激這一因素有關呢?再比如,我們是否應對那些關于不當胎教引起胎兒致殘的報導進行思考[4],因而審慎地對各種胎教的科學性進行區別呢?固然,我們不應當因害怕自然界的報復簡單地臣服于自然規律而在保證胎兒健康生長發育上無所作為,但這種作為又必須建立在對自然規律充分認識的基礎上。新式胎教對胎兒生理、心理發展規律缺乏嚴謹的科學研究,甚至連相應的動物實驗報告都沒有,只以少數個體經驗描述和神奇傳聞為依據就將其“理論”和方法四處推行包含著極大危險,因而是十分令人擔憂的。面對現在和未來胎兒的身心發展安全,換言之,面對著民族未來人口素質,我們吁請新式胎教的倡導者和整個社會要慎重行事,要記取許多因違反自然規律,不尊重科學規律而導致災難的教訓。
其實,胎教之說,在我國古已有之,但我國傳統的胎教與上述新式胎教不同,它不主張對胎兒直接施教去干擾胎兒的自然發育程序,而是強調孕婦要注重營養、調適情緒、加強自身修養、預防疾病感染、減少外界環境傷害等以避免間接損害胎兒發育,這實為一種“母教式胎教”或“間接胎教”。經驗和現代科學都證明,傳統胎教在剔除封建思想糟粕后,其主要內容是符合科學規律的。
二、新式胎教有悖于胎兒心理發展規律
智力胎教要通過對胎兒進行智力教育來提高出生人口素質的第一個依據是國外的研究發現“胎兒已經具有了靈敏的感覺”,“具有令人吃驚的聽覺、記憶和理解能力”,同時還“出現了或討厭或喜歡或快樂和恐懼等情緒”,“與嬰幼兒、兒童、成人的心理,只有程度的差異而沒有本質的差別”,“可以進行宮內學習”[4],應當對其施行智力胎教。提出這種依據是源于對胎兒心理發展水平的不了解。
1.胎兒不具備思維和理解能力。心理學的研究告訴人們,人與動物雖然都有心理活動,比如就連蚯蚓這樣的低等動物也具有感覺這佯的初級心理,但是,哪怕是高等哺乳動物乃至靈長類動物都不具備人的心理,因為他們都不能像人一樣具有思維,而正是這一點構成了區分人與動物的標準!八运季S或思維活動是人類突出的,使自己和動物在本質上區別開來的一個主要特征”!熬腿祟惖男睦砘顒臃矫嬲f,如感覺、知覺、情緒、動作等本身,都基本上和動物共有,并不比動物(主要指高級動物)高出多少,甚至還有不及的地方,只有思維,在胚芽以上發展水平的思維,才是人類所特有的”[5](P42-43)。胎兒只有簡單的感覺,其心理發展連知覺水平都沒有達到,更不要說會具有思維。胎兒心理還同動物心理處在同一個水平上,事實上尚不具備有思維能力的人的心理。所以,思維能力的有無,就使胎兒與兒童和成人心理不僅存在著量的,而且存在著質的差別。智力胎教論者過于拔高胎兒的認知心理水平,認為胎兒也具有了“理解能力”,能聽懂媽媽念的詩文,讀的外語,這有悖于心理學的常識。沒有思維能力的胎兒是無法領會、理解以思想觀念形式傳授給他的科學文化知識的。媽媽讀的詩文,講的故事對他們都只能是一些具有一定強度、頻率等物理特性而毫無社會意義的聲音刺激,于提高胎兒高智力素質決計不會有何助益。
2.胎兒不具備語言能力。胎兒沒有掌握語言,而語言又是人類展示自己智力潛能,發展現實智力最重要的條件之一。基于對這一點的忽略,新式胎教試圖通過語言實行胎教以提高胎兒的智力素質,和為此推出的一些諸如“子宮對話”等方法都是不符合心理規律的。新式胎教勸告人們:“孕婦應當耐心地娓娓動聽地和胎兒講自己熟悉的事物”,對話“不僅有效地開發了胎兒潛在的智能,而且也提高了胎兒的素質”[2](P51-61)。這些主張從心理學對兒童語言發展研究的結果看,其非科學性顯而易見。心理學認為,語言的獲得是先天遺傳、成熟因素和后天學習、語言環境二者相互作用的結果,兒童要在1周歲左右才能說出最早的詞,才有真正的語言。不滿周歲的嬰兒沒有語言[6](P495)。胎兒由于成熟水平的限制和缺乏語言社會環境,更不會有語言。對于語言,胎兒是既不會講,也不會聽。因此,想借助語言同胎兒進行宮內對話,傳遞給胎兒文化科學知識以提高他們的智力素質,肯定是無效之舉。
【質疑新式胎教提高出生人口素質的科學性】相關文章:
把握質疑契機 提高質疑能力03-18
論中國的人口素質現狀及其提高12-06
質疑“信息產權”03-19
在質疑中生成智慧03-08
唐律內容疏而不漏的質疑03-25
讓學生善于質疑問題01-16
文論話語“模糊好”質疑03-20
中國人口素質問題研究(一)03-21
商號權效力地域限制質疑03-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