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淺談音樂與養生益壽
摘要: 中醫心理學認為音樂能養生益壽,文章從“聲”與“心”的關系對其進行了理論探討,從物理效應、心理效應、生理效應和社會交際效應探索其養生原理,提出有選擇、有節制的音樂養生原則,進而淺析音樂養生的曲調選擇。
關鍵詞: 音樂; 養生益壽; 中醫心理學
據聯合國1999年的統計,世界進入老齡化的國家已占全球國家的三分之一;據中國第五次全國人口普查的結果顯示,全國12.9億人中,60歲以上的老年人占11%,我國已成為名符其實的老年國家[1]。老年人各器官功能減退,心理平衡失調,易患有各類疾病,常久治難愈,情緒緊張、焦慮,原有疾病又易復發。另外,老年病人閱歷豐富,心理活動復雜,單用藥物治療僅能改善病理現象,無法改善心理和社會行為上的失調。音樂是一種特殊而富有情感表達力的藝術,悅耳動聽的樂曲使老年人在悠揚美妙的樂曲聲中精神放松,消除緊張情緒,陶冶心志,并且可令人呼吸舒緩,全身肌肉松弛,緊張的大腦皮層得以放松,從而增進人體內環境穩定。因此音樂不失為調節老年人心理,改善社會行為的重要方法;開展音樂養生研究對于發揚祖國醫學中的預防與保健思想具有重要的意義[2]。
1 音樂與養生益壽的理論探討
美國加利福尼亞大學的醫學教授阿特拉斯經過長期的研究后認為音樂能使人長壽。最初他發現音樂指揮家斯托拉科夫斯基活到了96歲高齡,這給他以啟發,引起他探討音樂與壽命關系的興趣。后來他發現高壽的樂隊指揮家很多,如卡拉揚活了81歲,瓦爾特活了85歲,安塞梅特活了86歲,托斯卡尼尼活到89歲[3]。于是統計了已故的35名著名交響樂隊指揮家的壽命,發現他們的平均壽命比當時美國男人的平均壽命要高5歲。中國古代音樂家大多數社會地位不高,屬于“下九流”階層,盡管他們的生活條件與帝王們相比,有天壤之別,但相反古代音樂家比帝王們的平均壽命高出11.3歲。音樂家一般說來并不像養生家、醫學家那樣刻意研究長壽術,而是在優美、協調的旋律中自然獲得的長壽,顯然,音樂具有明顯的養生益壽作用。
祖國醫學的經典著作《黃帝內經》兩千年前就提出了五音角徵宮商羽、五志怒喜思悲恐與五臟心肝脾肺腎的關系;《禮記·樂記》中也記載“音樂者,流通血脈,動蕩精神,以和正心也”等等。形成了中醫“音樂與情志養生”理論。音樂能養生益壽同“聲”與“心”具有密切的關系,首先音樂通過“聲”影響人的情緒“心”。當個人處于某種情緒的情境中時,很多人自覺不自覺地或有意識無意識地都會選擇音樂來調節自己的心情,從人們對音樂的感受中可以證實音樂具有保健作用[4]!稑酚洝废蟆菲疲骸皹氛撸瑯芬。”說明音樂與喜樂相通,音樂通娛樂,使人快樂,音樂對創造愉快的心境,樂觀的情緒,健康的心身都有積極而深遠的意義。其次,人的情緒“心”通過音樂“聲”得以表達,音樂的產生是由于外界事物和現象在人們“心”中形成一定的感受,然后暢達情志而發為音響,《樂記·樂本篇》開篇便說:“凡音之起,由人心生也,人心之動,物使之然也!痹儆伞靶摹睂⑵滢D化為聲音,通過特定的旋律組合起來而形成音樂。音樂的形成包括“物”動和“心”感兩個環節因素,不同的“物”引起人們的不同體驗,即“心”感,產生不同的音樂。音樂正是通過“聲”與“心”的相互作用影響人的健康,從古代孔子《樂記》的高雅之論,到今天所謂“流行音樂”的通俗行為,均可看見樂以忘憂、益于心身而健康長壽[5]。故《論語·述而》說:“樂以忘憂,不知老之將至云爾。”
2 音樂養生益壽的科學詮釋
音樂養生益壽的效應主要通過四方面作用實現的,即物理效應、心理效應、生理效應和社會交際效應。
首先,研究者發現人體各器官的活動具有一定的振動頻率,而老年人的振動頻率常常發生紊亂。音樂是一種有規律的聲波振動,在優美的樂音和均勻的節奏作用下,人體內各個振動系統,如聲帶發音、胃的收縮、腸的蠕動、心臟跳動、肌肉收縮等,與其產生有益的共振,起到一種微妙的細胞按摩作用,達到各器官節奏協調一致,改變器官工作的紊亂狀態。如當人們聽到古典協奏曲的一些舒緩樂章時,身體就會趨向于按照它有序化的節奏活動,比如跳動過快的心臟就會逐漸減慢,人體就會放松,大腦就會得到安謐。這種物理效應使各組織器官的生理機能處于一種和諧的狀態,使身體狀態和情緒反應發生有益的變化,大大增進了身心健康[6]。
其次,從心理學角度看,音樂能調和情志、暢達心緒、開發智力、協調人際關系、溝通信息等,其中最重要的是情緒調理[7]。人們的喜、怒、哀、樂等豐富情感,人們的所思所感,較之語言,更易寄于音樂。生活中不順心的事情很多,容易造成怒、懼、驚、憂等不良情緒,過激的情緒不利于人的健康,此時選擇適當的音樂宣泄感情,在優美的旋律中使心理趨于平衡,使生理趨于協調,從而調整人體陰陽,達到“陰平陽秘,精神乃治”的某種平衡狀態,自然能養生長壽。
再次,中醫學認為不同的音樂對生理有不同的作用,正如《樂記·動聲儀》云:“宮為君……其聲宏以抒,其和清以柔,動脾也;商為臣……其聲散以明,其和溫以斷,動肺也;角為民……其聲防以約,其和清以靜,動肝也;徵為事……其聲眨以疾,其和平以切,動心也;羽為物……其聲散以虛,其和斷以散,動腎也。”此以小朝庭模式說明了五音對五臟的作用,促進人體臟腑氣血的有序化,有益于心氣的恢復,脾胃的運化,腎水的固攝等作用,從而達到養生延年的作用,F代醫學認為音樂通過有規律的聲律變化,調節人的大腦皮層、大腦邊緣系統、腦干網狀結構、內分泌系統的興奮性,通過神經和體液的調節,分泌出多種有益于健康的激素,達到調節血液循環、清除疲勞、加強新陳代謝等作用,從而改變人的過分的情緒體驗,糾正機體能亢進或低下的功能狀態,顯然,音樂對人的生理功能具有多方面的調節作用[8]。
最后,音樂具有良好的社會交際作用,不少老年人由于缺少與外界的聯系和與人的溝通而常常產生了孤獨感和情感障礙,參加音樂活動使他們容易和別人接觸,成為聯系社會的一種手段,他們有機會和別人共同享受愉悅。有研究者認為音樂治療是“移情易性”的最佳手段,對音樂的體驗是那些常感到苦悶、抑郁、孤獨人們的良藥[9]。
3 音樂養生益壽的應用原則
音樂具有養生益壽的作用,但并不是所有的音樂對老年人有益,音樂養生益壽必須遵守有選擇、有節制的原則。正如我國古代音樂理療家醫和所說“有選擇、有節制地聽音樂,有利于健康,反之,對身心有害”。研究者發現在節奏瘋狂、音調怪誕、強分貝音樂下工作的搖滾樂與爵士樂的樂隊,隊員精神變得更加緊張不安,情緒急躁易怒;心率不齊、血壓不穩和聽力減退等生理功能衰弱的癥狀明顯增多;這種高分貝音樂的影響,也使一些大學生出現了類似老年人才可能出現的
【淺談音樂與養生益壽】相關文章:
淺談音樂與舞蹈的關系的論文11-03
淺談音樂劇的藝術特色05-13
淺談音樂與舞蹈的相互關系04-15
淺談促進音樂和舞蹈的關系論文06-26
淺談音樂與舞蹈的關系的論文5篇11-04
淺談二胡在戲曲音樂中的作用(精選5篇)04-13
淺談音樂教學中的創新教育論文(通用6篇)05-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