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談音樂的藝術魅力
音樂是表達和激發思想情感的藝術,是喚起情感體驗的藝術,是和諧社會的動力源,音樂所帶來的情感是構建和諧社會的精神食糧。音樂家冼星海曾經說過這樣一段話:“音樂,是人生最大的快樂;音樂,是生活中的一股清泉;音樂,是陶冶性情的熔爐”。確實如此,千百年來,音樂以其深刻的蘊含及妙不可言的旋律,匯成了一條永遠流淌不息,閃閃發光的音樂長河,使眾人為之傾倒和沉醉。
音樂是多種魅力的綜合體,西洋樂,民族樂等等這眾多的選擇,給與我們的自然是多元化的聽覺美感。也許你從前與那么些音符毫不相識,但它們與你聽覺接觸的一霎也許心靈便被它俘獲。正如音樂人門德爾松的作品。他的交響曲以及管弦樂作品直至清唱劇《以利亞》總能深入到聽者的心中。音樂的魅力并不僅僅在于能夠舒緩心情,更在于能在聽者傾聽之時對音樂產生自我的共鳴,將聲音闡發為內心的鳴唱,這才是音樂最大的魅力。他的鋼琴作品就具有這種魔法的力量。音樂就是如此,只要有機會接觸到聽者的耳朵,它就有魔力抓攝住你的靈魂。
O p.54《莊嚴變奏曲》除了主題表現出門德爾松性格敏感細膩之外,在幾個變奏里更是展現出他對各種變奏手法的靈活運用,比如第一變奏的單聲部變奏、幻想性質的第二變奏、精靈般跳躍的第三、第四變奏的斷奏手法、賦格風格的第十變奏、第十一變奏的切分音伴奏、其他的一些變奏無不展現了作曲家的種種嫻熟的技巧。
幾首收錄在門德爾松鋼琴小品集《無詞歌》里的作品有我們耳熟能詳的O p.62,No.6的《春之歌》。而最受聽者推崇的莫過于是O p.62,No.3的《葬禮進行曲》,門德爾松的作品里不缺輕盈、優雅和歡樂,但是象這部葬禮進行曲這般沉重的卻極少。O p.67,No.4是《紡紗歌》,當然也有聽者稱其為《蜜蜂的婚禮》,這類作品所具有的精靈般的風格便能稱的上是門德爾松的標志了。
O p.14是《行板和回旋隨想曲》,這部作品充滿恬淡安寧的幻想和快樂的情趣,這部據稱是他15歲所寫的作品充滿了他對美滿家庭的喜悅,或許這才是門德爾松詩意典雅的`一生寫照,被人詬病缺少激情和對比,但是充滿溫馨和熱情。
學鋼琴的人彈肖邦練習曲多,可是卻很少有人會去彈門德爾松的練習曲。有精巧的技巧,同樣也有深深的情感。記得曾經有人說過肖邦的練習曲是第一個成功的將訓練技巧和藝術表現力結合的第一人,但是筆者認為門德爾松的這三首練習曲也可以跟肖邦的許多練習曲媲美了。
O p.106的鋼琴奏鳴曲可能因為是大調的關系不被大多數人所熟悉的幾首。這首作品如同他大多數被人稱為精彩但卻談不上什么經典之作一樣,沒有能夠簡單的就讓人能輕易產生有什么驚喜之感的作品。第一樂章有著狐假虎威的陣勢卻缺少貝多芬的剛毅,第二樂章甚至有著非常流行的元素,第三樂章照例充滿了門德爾松多愁善感但缺少真正深刻情感,優美而細膩,第四樂章是個不過不失的收尾?偠灾沁@張唱片里我最沒感覺的一部作品。
馬加洛夫生于圣彼得堡,曾作為李帕第的繼任者在日內瓦的音樂學院任教。他的肖邦全集錄音是一套典范演繹。而和肖邦有著同樣細膩情感的門德爾松的作品對馬格洛夫來說顯然不在話下。這場音樂會是一場精彩的現場演出,錄音里的掌聲已經說明了這一切。
能讓你感到滿足和釋放的一定是夢想,失去了音樂的伴隨,我們便只會是湮沒在無窮無盡的嘆息里。 現實實在是一面太精巧的鏡子,鏡中的世界是那么的清晰而逼真。生活有音樂相隨,夢想便能在空靈的靈魂中得到實現。
當我們在吹奏笛子、彈撥古箏、演奏鋼琴樂曲時,兩眼要看著曲譜,大腦要指揮雙手的十個指頭,靈敏地把樂譜中排列組合成優美動聽的旋律的音符,富于感情地演奏出來,同時,耳朵也要充分發揮作用,靈敏地校正和辨別奏出的音響與曲譜是否相符合。這樣,在演奏的過程中,演奏者實際上已經無意識地進行了腦力鍛煉,久而久之,使人的左、右腦都得到了發展,人也會因此變得聰慧起來。
另外,在音樂活動和舞蹈中也能使人通過活動而使左、右手協調地運動,使人在不經意中達到鍛煉左、右腦的目的。音樂是老少皆宜的一種文化交流方式,它以獨特的藝術魅力,膾炙人口的旋律,吸引了眾多愛好藝術的人。當你心情愉快時,聽一曲抒情的音樂,會把你帶到一種及美的意境,使你心曠神怡!當你煩惱和憂傷時,聽一曲委婉的曲調,會讓你心情平和遠離苦惱;當你悠閑自樂時,聽一曲激昂的旋律,你會覺的瞬間心潮澎湃熱血沸騰!音樂與它博大的胸懷,無盡的藝術魅力,感染著一代又一代的無數英豪,使之為它獻身和奮斗!
【淺談音樂的藝術魅力】相關文章:
5.淺談藝術
9.淺談泡茶的藝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