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談藝術類展覽的講解
持反對意見的人士認為:藝術審美是人腦對外界參照物的內在反映,是一種主觀的心理活動過程。每個人的關注點不同,對美的感受也千差萬別,沒必要用統一基調的講解對其進行框定;而持贊成意見的人士認為:藝術審美是一項高雅活動,需要長期積累才能達到一定境界。通過專業講解,能指導觀眾正確理解藝術作品的內涵,是一種行之有效的藝術普及方式,能在潛移默化中提升觀眾的藝術鑒賞力和感悟力。筆者以為,藝術類的展覽同樣需要提供優質的講解服務。
博物館舉辦的藝術類展覽,大多以攝影、雕塑、書法、繪畫、手札等形式為主。其展覽性質,大致以公益性和營利性來區分。而辦展目的,也以藝術交流、普及、宣傳、教育、展示、匯報為主。又因為創作手法各異,在布展設計時對于平面和立體展示空間也各有要求。例如青銅亞洲——俄羅斯藝術家達西作品展,展出的128件作品涉及雕塑、繪畫、珠寶設計等多種藝術形式,體現了中亞草原文明和游牧文化的恒久形象。這是“中俄文化年”活動重要藝術交流項目,也是東莞市進行公益文化活動項目招商,以“政府管文化、社會辦文化”的形式推出的精品展覽。在面對展覽時,講解員要跳出單件作品給自己造成的視覺沖擊,在總領全局的層面,準確把握展覽策劃的背景、性質和主旨;與作者本人或其助手充分溝通,了解每件作品的創作意圖、表現含義,加強理解,融會貫通,并結合布展進程和現狀,設計好適宜的講解路線,為撰寫準確精練的專題展覽講解詞理順思路,奠定基礎。
和常規講解不同,藝術類展覽的講解更為靈活多樣,各有側重。它不是以某段歷史、某個事件為主線,進行延伸和充實,而是以不同作者的作品或同一作者的不同作品等形式出現,顯得各自為政。但萬變不離其宗,不論何種形式的展覽,講解都應抓住重點,以詳略得當的方式,以作者的生平、閱歷為引線,介紹清楚作品的`風格特點、蘊含意念、時代背景、業內地位、外界影響及相關故事等,從而引導觀眾深入了解作者,全方位理解作品,真正體會其中的藝術魅力。例如“晚清碎影——湯姆遜眼中的中國”展,展出148幅作品,是1868~1872年間,西方攝影師約翰·湯姆遜在中國拍攝的,行程近八千公里。在他那不帶政治偏見的鏡頭里,有達官貴人、尋常百姓,也有名勝古跡、街頭小景,另外,還反映了重大事件及生活百態。可以說,作品本身便充滿歷史價值。因此,講解在以其拍攝行程為線索,交代創作背景后,還要找準講解重心,既要從作品內容出發,說明晚清時期的中國原貌;又要兼顧攝影專業,說明當年作者采取的拍攝方式和中國早期攝影術的狀況;最后從作者的對中國的深切期望“我希望中國盡快從他毫無生氣的狀態中覺醒”來進行總結升華,突出整組相片在內容的深刻性、題材的廣泛性、作品的藝術性方面達到的高度,讓觀眾在觸摸歷史的過程中,了解中國傳統習俗,摒棄舊有不良習氣,反思當今責任。通過有的放矢的講解,單純的藝術展也會成為進行愛國主義教育的良好媒介。
從目前全國講解員的現狀來看,歷史、綜合類的博物館,對講解員所學專業限定較少,容易出現專業斷層,在講解藝術類展覽時顯得底氣不足。為此,要想提升藝術類展覽講解水平,確保講解質量,除了定向招收藝術院校相關專業畢業生,從專業源頭確定講解員的業務水平外,還可充分挖掘館內現有成員的潛力,抽調攝影師、展覽設計人員或其他部門有相關藝術創作經驗的同志,經過規范的講解培訓,承擔起相應藝術類展覽的講解,充分發揮其專業優勢,并為大家提供更多的交流與互動平臺。比如攝影師在講解攝影展時,可從構圖、用光、影調、取材、主題、效果等各種專業審美角度對觀眾進行普及教育、指導,同時也能獲得大眾審美的信息和見解,為今后的攝影理論研究獲取更多素材;而展覽設計人員在講解繪畫、雕塑、工藝美術等展覽時,可根據顏料、金屬、陶土等不同材料創造的藝術效果,針對水墨、油畫、水彩等不同創作手法,從技法、線條、塊畫、層次、質感、色彩等角度分別進行詮釋,深入淺出地闡述作者內在的精神和情感。同時,也在第一時間收集觀眾對展覽形式的意見和要求,為今后的陳列設計提供新思路,做出更貼近大眾、貼近生活的展覽。
其實,博物館的形式設計、內容策劃與講解宣傳,就像是流水線作業上的各個環節,是一脈相承的。因此,充分挖掘形式與內容設計人員的潛力,形成對專職講解隊伍的有效補充,也不失為做好藝術類展覽講解的全新途徑。當然,講解員也應與上述專業人員加強溝通和交流,提高藝術審美及鑒賞能力,在展覽之初提前做好功課、避免出現常識性錯誤,并預先設想可能遇到的問題,虛心請教專業人士獲得解答,逐步使自己勝任展覽的講解要求。
【淺談藝術類展覽的講解】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