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意境的創構與人格生命的自覺-宗白華美學思想核心簡論
一
中國藝術美感力量的根本所在,是意境之美的表現。它不僅是中國人創造、欣賞、詮釋藝術的標準,也是中國藝術在世界藝壇確立自身獨特地位的價值所在。然而,何謂中國藝術之意境?意境又是怎樣的結構?多少年來,無數學者為此爭辯不休。在紛紛籍籍的意見糾紛中,有一種流行的、占主導地位的見解,即認為藝術意境就是“情”與“景”的交融,而其現代的和哲學的理論表述方式亦即主觀與客觀的統一。自司空圖《二十四詩品》以降至近代王國維“境界說”,大略都是在這一點上做文章。思想的歷史延續性,使得這一見解自然而然地影響到現代中國學者的研究視界。宗白華在這一點上的總體認識也無出其前賢之右,他也同樣持守著“景中全是情,情具象而為景,因而涌現了一個獨特的宇宙,嶄新的意象”(P153),意境表現了主觀生命精神與客觀自然景象的交融互滲這樣一種的意境觀。不過,宗白華又畢竟是具有現代哲學頭腦的美學學者,對前賢識見的認同并沒有止卻他從真正美學的理論高度對中國藝術意境展開進一步的探幽入微,從意境創構及其層次結構兩方面對藝術意境做匠心獨具的分析。
就意境的創構而言,宗白華強調的是中國藝術意境“化實景而為虛境,創形象以為象征,使人類最高的心靈具體化、肉身化”。(P151)“虛”、“實”同為中國藝術意境創構之二元,所謂“情”與“景”的統一,就是“虛”與“實”的統一;意境創構乃以虛帶實、以實帶虛,虛中有實、實中有虛。就此深化下去,“虛”、“實”的統一,其實也是想象與形象的統一;離形無以想象,去想象則無以存形,惟有“虛”、“實”統一,才能寫出心情的靈境而探入物體的詩魂,即“直探生命的本原”。(P156)誠如我們從中國藝術實踐形態方面所看到的,盡管中國藝術時時泛流著強烈的道德情緒,但就藝術意境創構的純粹性而言,采取“虛實相生”二元統一的意境表現方法,通過“離形得似”、“不似而似”的意象來把握對象生命本質,卻是中國藝術家一以貫之的理想態度和方法。這一點,或者說中國藝術意境創構的哲學本性,其實源于中國哲學本身對有生有滅的運動世界的理解觀念。就像宗白華曾經認識到的,道家和儒家都強調虛實結合的宇宙本質,都發現宇宙深處是無形無色的虛空,但這虛空卻又是萬有之根源、萬物之源泉、萬動之根本、生生不已的創造力。《易傳》有云:“易之為道也,累遷,變動不居,周流六虛”(《易傳
【意境的創構與人格生命的自覺-宗白華美學思想核心簡論】相關文章:
“生生之德”與北宋理學美學的核心問題簡論-朱熹美學核心問題03-10
簡論客體性美學03-03
小議宗白華《美學散步》中的“虛與實”11-25
簡論中國傳統美學思想在包裝設計上的運用03-20
阿恩海姆美學思想新論03-06
簡論公司人格否認制度在我國的實踐03-19
荀悅政治思想簡論03-07
論孔子的禮樂美學思想03-20
淺論先秦“中和”美學思想12-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