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試析新哲學的誕生地—重讀《關于費爾巴哈提綱》
論文關健詞:新哲學 實踐 優越性論文提要:馬克思把實踐概念作為哲學的基本概念,在哲學史上第一次對真理的標準問題、唯物史觀問題作了經典的表述,從而使我們更深刻地理解馬克思主義哲學的變革性和優越性,在反思中重新認識馬克思主義新哲學的本質。
《關于費爾巴哈提綱》是馬克思于1845年春寫的一篇著名的哲學筆記。這篇筆記不到一千五百字,以警句的形式凝結著馬克思哲學思想的精華,恩格斯稱它是“包含著新世界觀的天才萌芽的第一個文件。今天,我們重讀這篇光輝論著,對深刻理解馬克思怎樣批判舊唯物主義、解決舊哲學特別是費爾巴哈和黑格爾哲學所無法克服的理論缺陷,從而更加深刻地理解新唯物主義的變革性和優越性,在反思中對馬克思主義本質進行再認識具有重要的意義。
《提綱》的基本內容,就是明確提出實踐的概念,并把它作為新哲學—馬克思本人所主張的哲學的中心概念。馬克思通過對舊唯物主義和唯心主義各自片面性的批判,從認識論、社會歷史觀、人的本質等方面闡發了“人的實踐活動”的偉大意義,并根據“實踐”這一新哲學的根本觀點,闡明了馬克思主義哲學同舊唯物主義的本質區別,宣告了馬克思主義哲學改造世界、改造社會的革命批判性質。
馬克思首先批判了舊唯物主義以及唯心主義各白的片面性。他指出,舊唯物主義,從培根至費爾巴哈,“對事物、現實、感性,只是從客體的或者直觀的形式上去理解,即只是把事物理解為人之外的客體,人與客體的關系僅僅是人可以直觀客體。例如,費爾巴哈認為,“直觀是生活的原則”,“直觀提供本質、真理、現實,……直觀信實于自己的對象”,“主體和對象的同一性……只有在人對人的感性直觀中,才是真理和實在。費爾巴哈還認為,人與物的關系只是人反映物,人的“意識是一面鏡子”。所以,舊唯物主義不懂得人的感性活動即實踐的意義。與此相反,唯心主義者雖然看到了人對周圍世界的能動作用的特點,但是,他們把這一能動性絕對化和抽象化了,因而認為意識、精神是主體,是萬能的,甚至人也只不過是這一主體的形式和材料,并且,思維、精神、意識可以通過客體世界來有目的地表現自己。德國古典哲學的代表人物黑格爾、費希特的觀點基本上就是如此馬克思指出,被唯心主義地表達并片面夸大了的能動性,僅僅是一種抽象的能動性,這是因為它的意義。馬克思認為,無論是舊唯物主義還是思辨唯心主義,它們對客體事物的這種認識,對人與周圍的客體世界的關系的這種理解,都是錯誤的。馬克思斷定,惟一正確的認識,就是首先把人當作現實的主體,“從主體方面去理解”客體事物,即不應該把它們理解為僵死的、僅僅被人直觀的物件,而應該“把它們當作感性的人的活動,當作實踐去理解”。由于在《神圣家族》中已經對思辨唯心主義做了比較深刻的系統批判,所以這里馬克思主要突出了對舊唯物主義即費爾巴哈哲學的批判。馬克思指出,雖然費爾巴哈明確地區分了思想客體和感性客體,但他并不理解感性客體對人的意義,不理解感性客體屬于人的實踐對象,不理解人的對象性的活動及其意義。所以,費爾巴哈在解釋人的活動時,一方面不可避免地陷人了唯心主義泥坑,“僅僅把理論的活動看成是真正人的活動”川;另一方面則把現實的人的活動狹隘地歸結為單純的物質占有欲望和唯物質利益是圖的本能的實現。因此,費爾巴哈的唯物主義,即那種僅僅滿足于簡單地把世界歸之于人以外的客體物質而后覺得萬事大吉了的哲學,既不能真正地理解物,也不可能真地認識人的社會性的活動及其歷史。
正是在《提綱》中,馬克思從他的實踐概念具體地超越了費爾巴哈,既揚棄了舊唯物主義,同時也揚棄了唯心主義。馬克思認為,哲學只有理解人改造客體世界的意義,才能對認識問題、社會歷史問題以及人的本質問題有科學、現實的理解。得到正確的答案。而恰好舊唯物主義和唯心主義哲學二者都根本不理解,也不去理解實踐的意義問題,所以,述重大的哲學問題上,他們或者陷人自相矛盾的二律背反,或者造成理論的混亂而不能自圓其說。
馬克思把實踐概念作為哲學的基本概念,這就為新哲學的理論體系奠定了一塊科學的堅硬基石,成為馬克思主義哲學確立的標志。也就是說,根據馬克思的實踐概念建立起來的新哲學。才是真正的馬克思主義的哲學。
馬克思將實踐概念作為哲學的基本概念,第一次科學地闡明了認識的基礎和檢驗真理的標準,創立了馬克思主義革命能動的反映論。舊唯物主義承認人的認識是對客觀事物的反映,這是正確的,但它不能正確回答客觀事物是如何反映到人的頭腦中來的。其主要缺點是“對事物、現實、感性,只是從客體的或者直觀的形式去理解,而不是把它們當作人的感性活動,當作實踐去理解,不是從主觀方面去理解。”這就是說,舊唯物主義把客觀事物看作同人的實踐活動沒有關系的單純客體,它對客觀事物的認識是采用“感性直觀的形式”,因此舊唯物主義不懂得認識對實踐的依賴關系。馬克思認為,客觀世界只有構成人們的實踐對象才能成為人們的認識對象,人們的認識正是在實踐的基礎上發生與發展的。馬克思說:“凡是把理論導致神秘主義者方面去的神秘東西,都能在人的實踐中以及對這個實踐的理解中得到合理的解決”。
在此基礎上,馬克思認為實踐是檢驗真理的標準。在馬克思以前,沒有解決檢驗真理的標準問題。一切唯心主義者都否認真理的客觀性,總是從認識本身尋找標準,標準是主觀的舊唯物主義者承認真理的客觀性,但是他們不懂得實踐在認識中的決定作用,因此也不能解決檢驗真理的標準問題。例如,費爾巴哈通常把“感性直觀”作為檢驗真理的標準。他說:“惟一標準,乃是直觀”。那么為什么對同一事物的感知。不同的人常常發生爭論呢?為了解決這個矛盾,費爾巴哈又提出多數人的意見就是真理。這仍然沒有跳出主觀認識的范圍。后來費爾巴哈又進一步解釋說;別人跟我一致僅僅是“真理之第一象征”,而人類的理性才是“真理之最終尺度”這樣,費爾巴哈就更深地陷人唯心主義。針對舊哲學包括費爾巴哈的錯誤,馬克思指出:“人的思維是否具有客觀的真理性,并不是一個理論問題,而是一個實踐的問題。人應該在實踐中證明自已的思維的真理性,即自已思維的現實性和力量,亦即自己思維的此岸性。關于離開實踐的思維是否具有現實性的爭論,是一個純粹經院哲學的問題。”就是說。人的思維是否反映了客觀現實,這個問題不能在主觀認識領域內解決,只有實踐才能解決。因為實踐的科學含義表明,實踐既具有現實性、普遍性特點,又能把主觀與客觀聯系起來,加以比較對照。
【試析新哲學的誕生地—重讀《費爾巴哈提綱》】相關文章:
哲學類碩士論文提綱06-03
類哲學:一種新的哲學視野03-01
試析亞里士多德正義觀探新10-29
審計論文提綱06-29
簡單提綱舉例06-12
試析霸王品牌的成長歷程05-31
試析文解字添奇趣06-01
試析“手段是如何變成目的的?”06-02
試析海洋生態價值的特點及補償05-31
試析我國善意取得制度的完善0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