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語言學概論”課程考核模式改革的探索與實踐
摘 要:本文主要從高校語言學概論課程考核模式的角度,探索實行形成性評價與終結性評價相結合考試方式的可行性和具體實施措施,以考試改革促進語言學概論課程的教學改革。
關鍵詞: 語言學概論;考核模式;改革
“語言學概論”(簡稱“語概”)是高校漢語言文學專業的主干課程,但長期以來教學的現狀并不樂觀:一方面,語概是漢語言文學專業的基礎理論課程,在學科體系中處于重要的地位,另一方面學生普遍反映該門課程“難學無用”,不僅抽象枯燥,而且理論化、不實用。本文主要從語概課程考核模式改革的角度,探討其現狀與存在的問題,探索實行形成性評價與終結性評價相結合考試方式的可行性和具體實施措施,以考試改革促進語概課程的教學改革。
一、語概課程考試現狀
語概課程的考核方式一直沿用傳統的期末閉卷筆試模式。傳統閉卷考試評價角度單一,單憑一張試卷,無法使學生的實際語言能力、研究能力和創新能力在成績中有效反映出來[1]。這種考核方式往往會誤導學生機械背誦、生硬記憶;考核的重點是期末終結性考核,往往只憑期末的一次作業或一次閉卷考試評定學生成績,不重視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表現,不對學生學習的情感態度、參與狀況、學習方法等給以評價,不僅導致考核結論不夠客觀全面,還嚴重挫傷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考核內容側重理論基礎知識的掌握, 重點考查語言理論知識的掌握程度,不重視語言實踐能力的考核。
二、形成性與總結性評價相結合考核方式的探索
通過深入教學實踐研究,并結合漢語言文字學專業和語概課程自身的特點,我們探索形成了語概課程形成性評價與總結性評價相結合的考核模式,具體操作如下:
(一)語概課程形成性評價考核
形成性評價即學習過程的動態考核,主要是對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知識技能、情感態度、參與狀況、學習方法等方面作出評價。“形成性評價有利于幫助學生增強學習動力,提高學習自信,成為自主性學習者,無疑會對教學質量起到提高作用。”[2]在語概課程的教學過程中,根據教學進度和相關教學內容,合理、有序安排階段性的能力小測試,主要包括:文獻檢索與材料歸納能力測試、語言表達與語言教學能力測試和語言調查與語言研究能力測試等三個部分。具體實施細則如下:
能力測試
考核時間
考核內容
考核方式 成績評定
標準
文獻檢索與材料歸納能力測試 “語言的本質和功能”(第一、二章)教學階段
語言學書籍閱讀;
語言類文獻檢索
讀書筆記;文獻綜述
材料質量
語言表達與語言教學能力測試 “語言的結構要素”(第三、四、五章)教學階段 中小學語文教學,如:聲母、韻母教學;把字句、被子句教學;命題作文教學等
隨堂說課 語言表達;
教學效果
語言調查與語言研究能力測試 “語言與社會”(第七、八、九章)教學階段 小組合作語言調研如:
樓盤用語調查;
校園流行語調查;
X年新詞新語調查等
小組答辯;
調研報告;
小論文
答辯效果;
參與狀況;
材料質量
(二)語概課程終結性評價考核方式
終結性評價即期末統一考試?荚嚨膬热菀徊糠质抢蠋熀徒滩闹兄v授過的語言學原理, 一部分是應用語言學原理分析具體的語言現象;考試的方式是繼承傳統課程閉卷考核方式。語概屬于基礎理論性學科,對基礎知識和基本理論的記憶是必要的,課程考核仍需考察學生的記憶和理解能力。我們不能完全拋棄傳統的閉卷考核的方式,應在命題上注意不再簡單地單純地考察學生的知識記憶,而應在側重考察知識記憶基礎上的理解記憶,重點在試卷命題質量上下工夫[3]。
(三)考核方案的公布及考核成績構成
考核方案制定完成后可裝訂成冊在學期開始之前發給學生,或者由任課教師在開始上課之前通告學生,學生在認真閱讀或細細體會的基礎上能夠明確本學期對該課程的初步認識,為學生預習或準備各項考核作出明確的導向,使學生主動去探索學習內容而不再盲目地跟在教師后面獲取知識。學生成績總體評價=50%形成性評價(10%文獻檢索與材料歸納能力+20%語言表達與語言教學能力+15%語言調查與語言研究能力+5%考勤與表現)+50%終結性評價(即期末統一考試)。
(四)與本考試改革配套的教學改革
實行分版塊教學。根據教材內部的系統性,將教學內容分為三個版塊進行教學:一是語言的本質和功能,包括導言、第一章語言的社會功能和第二章語言是符號系統;二是語言的結構要素,包括第三章語音、第四章語法和第五章詞義;三是語言的發展,包括第七章語言隨社會的發展而發展、第八章語言的接觸和第九章語言系統的發展。分版塊教學的目的是便于進行形成性評價考核。分版塊教學方便在每個版塊教學過程中進行相應的階段性能力測試,可以更系統全面對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表現做出評價。
三、結語
在語概課程中實行形成性考核與終結性考核相結合的考試方式,強調學習過程評價和實踐能力考核,全面追蹤、考查、評價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學習態度和實際效果,不僅能更科學、全面、公正地反映學生的真實能力,“通過對學生平時學習狀況的關注,改變學生只關注期末成績的錯誤認識,真正從本質上提高學生素質、改變學習態度。”[4]對教學改革也有明確的導向作用,使學生明確了學習方向,教師明確了教學目標,促進語概課程實踐教學改革的順利進行。
參考文獻:
[1]甘智林.論《語言學概論》教學改革的目標及途徑[J].教書育人(高教論壇). 2006(06)
[2] 吳曉秋.高職英語形成性與終結性評價相結合考核體系的研究[J].中國校外教育(下旬刊).
[3] 張平樂.“211”人才培養模式下學生課程考核和學業評價方式改革研究[J].長春理工大學學報,2011(03)
[4]王紅梅.語言學概論課程改革芻議[J].黑龍江高教研究. 2004(05)
【“語言學概論”課程考核模式改革的探索與實踐】相關文章:
試論電氣測量技術課程教學模式改革探索07-10
《等離子物理》課程教學改革的探索與實踐10-25
探析高職教育數學課程改革的探索與實踐08-10
國際商務談判課程教學方法改革的探索與實踐07-27
車輛工程核心課程教學模式探索10-19
關于產品設計課程項目化教學改革的實踐探索09-01
淺談金融經濟學課程教學改革及實踐探索論文10-18
探索藥房工作模式改變引發的教學改革09-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