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語文失街亭論文教育論文
內容簡介:本文探討了高中課文《失街亭》中對比烘托手法的運用,從人物入手,進行了具體的分析,資料詳實,論證充分,內容全面。作者認為,正是通過對比烘托的手法,作者才展現了人物各自的性格特征,將他們塑造得栩栩如生,活靈活現。
關鍵詞:高中語文 《失街亭》 對比烘托 人物塑造
《失街亭》是《三國演義》里極為重要的章節,也是小說單元中很重要的一課。它有力地塑造了諸葛亮和馬謖這兩個有血有肉的人物,在一定程度上地體現了《三國演義》常用對比烘托的創作手法的特點。在授課中,如能將這種手法細作分析,與學生一塊兒探討,將會對學生寫作文有很好的啟示和借鑒作用。筆者通過授課,與學生交流,認為《失街亭》的對比烘托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一、用馬謖地急切地想建功與諸葛亮的小心謹慎作對比。探子來報諸葛亮,說司馬懿帶兵急行,八天即到新城,孟達被殺,張合也引兵出關,阻擋蜀軍,這說明敵人來勢洶洶,其大將十分厲害,形勢緊急,不可小視。諸葛亮針對這個情況,進行了周密地策劃,反復地說明了街亭地重要性,指出那里是蜀軍的咽喉之地,丟了它,等于全軍完蛋了;并且讓馬謖寫下軍令狀,讓他思想上警醒,不要麻痹輕敵,而且還讓素來謹慎小心地王平協助馬謖;還有就是對安宮扎寨之法和畫四至八道地理形狀圖本都作了詳細地安排。這一切,都表現了諸葛亮作戰小心,安排周密,用人謹慎的性格特點。而作為對比地另一面的馬謖呢,卻急切地想建功立業,諸葛亮問誰敢帶兵去鎮守街亭,話音未落,別人都還在沉思默想,馬謖就半路殺了出來,大聲地說道“某愿往”,可見他為了立功,并沒有想到街亭如何地難守,魏軍大將如何地勇猛,通過對比,顯出了他莽撞的性格特點。
二、用王平的沉穩冷靜來與馬謖自大狂傲作對比。到了街亭這個地方,本應該詳細地查看地形,排兵布陣,而馬謖來卻帶著王平“看了地勢”,僅僅是“地勢”,就發表了一番自大輕敵地言論,不把諸葛亮放在眼里,說什么丞相過于小心,小小地街亭,不必興師動眾,勞累安排;并且炫耀自己,說諸葛亮一切重要的軍事謀略都要向自己請教,自己謀略超人;又憑著自己的“飽讀兵書”,引經據典,賣弄學問,說什么兵法云“憑高視下,勢如劈竹”,什么孫子云“置之死地而后生”,自己山上安營,一旦魏兵來到,士兵無路可逃,就可以勇猛地沖殺下去,將魏兵殺得個片甲不留,一幅孔夫子迂腐的形象,全身都冒著“死讀書”的酸臭氣;而且在分派士兵的時候,他還說等自己破了魏兵,到丞相面前王平不能分得功勞,自以為打敗魏兵不廢吹灰之力,輕敵的模樣顯得幼稚可笑。而作為對比面的王平呢,卻顯出冷靜沉穩的一面。諸葛亮在他們出發之時,安排他們在當道下寨。到了街亭,查看過地形后,王平便全力堅持這一意見,反復地勸說馬謖聽從安排,不搞“創新”,萬事小心為妥,不得違背丞相之意。在馬謖一意孤行地情況下,他還帶領五千兵離山十里下寨,以作補救,并且星夜差人去稟告孔明,詳細地說明了安營情況,備極小心。
三、用司馬懿的小心謹慎與馬謖自大輕敵作對比。司馬懿是個智謀之人,早就料到諸葛亮可能要先去鎮守街亭,本來打的主意是按兵不動,所以當他的次子司馬昭回來稟報,說街亭有人駐守后,他便只有感嘆贊揚諸葛亮的份了,稱道諸葛亮是神人下凡,自己不如諸葛亮;當兒子笑著說街亭易取后,他猶自不敢相信,說“汝安敢出此大言”,指斥兒子不該說大話;聽完兒子的一番解釋后,他大喜過望,但還認為這是天賜良機,耳聽為虛,眼見為實,為了去攻街亭,作到萬無一失,他親自帶兵去查看地形,先是更換了不容易暴露自己的衣服,然后帶看一百多騎兵保護身家性命,在查看地形時,他像法醫解剖一樣,看到清清楚楚,完完整整,先是冒著生命危險“直至山下”,再是不怕浪費時間“周圍巡哨了一遍”最后才高高興興地回去了。這一切,都說明了司馬懿這個人不敢輕敵,做事小心,面對諸葛亮的大軍,他如履薄冰,如臨深淵。而作為對立面的馬謖呢,明知司馬懿來到了山下,卻不發一槍一彈,任他觀察得仔仔細細,明明白白,而且還口出狂言,說司馬懿如果想活命,就不會來圍山,倒像是讓司馬懿來圍山進攻自己一樣?磥,馬謖不是在真刀真槍地打仗,而想是在演習一般。如此代估敵人,輕視敵人,失敗也就成了注定的命運了。
四、用諸葛亮的看似慌張與他遇事鎮定來作對比。街亭失守了,消息報到諸葛亮處,讓他極為吃驚。小說中寫王平的圖本送到后,諸葛亮趕快喚入,迫不及待地就放文書的桌子上看了起來,結果是拍案大驚,顯出是十分慌張,讓人以為大禍臨頭的樣子,說了句“馬謖無知,坑陷吾軍矣”,“坑陷”二字,好像是說完蛋了一樣,結果肯定是全軍覆沒。等他將安營之法一一地告訴楊儀,想讓他去挽救敗局時,傳來消息說街亭、列柳城全部都被敵人占領了,孔明聽了后如大禍臨頭,仿佛到了地獄里一樣,“跌足長嘆”,說“大事去矣!”這“跌足”意思是跺腳,想一下諸葛亮的一直以來的偉大形象,在草船借箭的時候,在舌戰群儒的時候,在兵臨城下的時候,哪次不是“羽扇綸巾,談笑間強虜灰飛煙滅”地從容自若,游刃有余,現在,竟然也有了跺腳之時。這一“跺腳”不禁讓讀者想到,蜀軍已經無路可走,只剩一條死地了。后文呢,則正好相反,寫了諸葛亮的一大段安排,表現了他的從容對敵,章法不亂。他安排關興、張苞去虛張聲勢,嚇退追兵,仍然巧施計謀;讓張翼去修理劍閣,令交通無阻,為撤退作好地準備;密傳號令,教大軍暗暗收拾行裝,以備起程,不驚動魏兵;讓馬岱、姜維斷后,為撤退贏得寶貴的時間;并且還差心腹人,通知天水、南安、安定三郡的官吏軍民皆入漢中,保存實力,看得長遠;又遣心腹人搬取大將姜維的老母親,送入漢中,不留下人質,不讓司馬懿挾母親以令姜維,事無巨細,考慮周全。在這一細節中,作者先寫“大難臨頭”,再寫從容不迫,在對比中說明了諸葛亮非等閑之輩,有超人之處。
五、用重獎趙云與嚴懲馬謖作對比。趙云逃了回來,雖然說是打了敗仗,但沒有一個士兵傷亡,也沒有一馬死去,而且輜重等東西,毫無遺失,為了鼓勵士氣,諸葛亮重賞了趙云。諸葛亮先是知道趙云勝利完成任務后大喜過望,親自帶著眾位大將出帳相迎,好象接待外國元首一樣;接著急忙扶起趙云,“執手而言”,“執手”,就是攜著手,一般是很親密地人才有如此舉動,現在,諸葛亮“執”趙云之手,說明他認為趙云確實是自己的左膀右臂,不可缺少;對于趙云的出人之處,諸葛亮并沒有直接道出,而是故設關子,問眾人原因,讓眾人知道趙云“獨自斷后,斬將立功”,實際是樹立榜樣;對趙云地評價,諸葛亮只有三個字,“真將軍也!”,將趙云推到稱贊的頂點;對趙云不僅有精神地贊揚,還有物質獎勵,而且還包括其士兵,文章寫諸葛亮取“五十斤”以贈趙云,又取絹“一萬匹”賞士兵,這在打了敗仗的情況下是很少見的待遇。而對馬謖呢,作者卻寫諸葛亮對他嚴加懲處,其中一些神態的描寫極其形象,如“變色”,就是變了臉色,以前,諸葛亮把馬謖當成兄弟一樣,現在卻是“大義滅親”;“叱左右推出斬之”,“叱”,大聲地喝道,執法嚴明,說“斬”就“斬”,絕不手下留情;蔣琬勸說諸葛亮不要殺了“智謀之臣”,諸葛亮雖也知道現在自己人才難找,殺了可惜,但他還是抬出孫武,議論一番,流著淚將馬謖給殺了,可說是秉公辦事,為正軍法。小說中,作者對獎懲都詳細敘述,無非是為了表現諸葛亮賞罰分明的性格特點。
《失街亭》短短地一篇小說,運用對比就這樣的明顯,這樣的精到,恰當地展現了人物各自的性格特征,將他們塑造得栩栩如生,活靈活現,作者真乃“大家風范”也。
【高中語文失街亭論文教育論文】相關文章:
高中語文審美教育論文范文12-08
高中語文融入情感教育探究論文02-17
高中語文教學情感教育的融入論文02-21
教育論文05-22
高中語文教學中的情感教育探究論文02-14
高中語文教育中人格教育與實踐論文03-17
關于教育論文的論文8篇05-25
高中語文教學模式的改革與創新論文的論文03-19
高中語文情感教育問題及對策論文03-05
-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