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級財務會計課程教學模式改革探討論文
一、引言
中級財務會計是一門理論性、實踐性、技能性都很強的課程。在財務會計類課程體系中起著承上啟下的作用,無論是從結果上看,還是從教學內容上看,中級財務管理課程都處于核心地位,因此,中級財務會計的課程建設在會計專業的教學過程中,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甘肅政法學院經濟管理學院經過多年的發展,財會專業已經形成了知識、能力素質并重的人才培養模式,形成了學科建設與課程建設并重,以現代化網絡建設改進教學手段的新局面。在改善教學條件,培養師資隊伍、改革教學管理等方面,財會專業取了顯著的成效,在甘肅地區有重要的社會影響。然而,要想使中級財務會計在甘肅政法學院長期教學實踐中形成獨特風格,具備教學理念先進、方法科學、質量高、效果好,得到廣大學生、同行教師和專家、以及社會學習者等的好評和認可,并且,在同類課程中具有一定的影響力和較強的示范性,還需要進行進一步的改革和實踐。
二、中級財務會計課程教學現狀
(一)教學內容偏于核算
財會類專業旨在培養理論知識扎實、具有執業資格能力,并能夠在企事業單位及行政部門從事財務、教學及科研方面工作的高級專門人才。然而,長期以來,我國會計制度的規則導向形成了財務會計類課程教學中重視具體規則下的核算講解,而忽視原則導向下的職業判斷能力的培養。從目前財務會計類專業的畢業生就業情況來看,普遍表現為理論知識豐富,應用能力較差,專業技能沒有得到培養和鍛煉,究其原因是目前的高校教育注重財會專業的課程體系設置和教學內容的理論知識,對執業資格和執業能力方面的培養不足。而財會類專業具有的“技術應用性”特點,必然要求加強“理論教學和執業教育”的結合的專業建設思路。中級財務會計課程目前的教學內容主要強調概念,注重學習“是什么”、“為什么”,更加關注知識的理論性、系統性和全面性,導致學生難以適應現實的工作任務。尤其對于邏輯思維不強的學生,知識遷移能力欠佳,學習的理論知識無法應用到實際的工作中,嚴重影響職業能力的提高。
(二)教學方法過于機械
傳統的課堂講授方法主要是教師講學生聽,學生處于被動的一種教學方法,教學的內容基本是教師一人講,學生沒有思考的時間和主動性,這樣的教學模式,學生對所學內容印象不深,學習效果較差。因此,基于中級財務會計屬于應用型課程的特點,結合中級財務會計精品課程建設的要求,應將“問題導向”的教學方法,恰到好處的應用在傳統的課堂講授方法上。在當前的教學中,由于案例教學法本身存在一些局限性,還沒有得到普遍的認可和推廣。首先,案例的選擇比較困難,由于現成的可直接用于教學的案例太少,教師需要花費大量的時間和精力,根據教學目標和內容的需要對教學案例做相應的改變。其次,為了使教學案例更具有實用性,教師必須與企業經營實際相結合,自己撰寫案例;同時,撰寫出來的案例要具有針對性,體現相關的教學內容和目標;為了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樂在其中,這還要求案例具有趣味性。近年來,高校逐漸將多媒體網絡引入財務會計教學過程中。多媒體教學受到了眾多學者的關注。然而,在財務會計教學過程中,多媒體教學存在一定的弊端:多媒體教學雖然節省了教師的板書時間,每一堂課可以講解很多內容,幻燈片變換快,蘊含的信息量大,學生很難跟上教學進度,這樣的最終結果,便是學生對所學知識一知半解、囫圇吞棗,學習效果比較差,從而影響學生學習的積極性。
(三)教材建設不配套
會計教學舊模式下,教材中的基本理論很多,教學過程主要以理論學習為主,實踐演示很少,實踐教學條件較好的學校,象征性地增加補充一些實踐練習。然而,由實踐引導理論的新教學模式,增強了財務會計學習的立體空間感,引人大量的原始憑證列示、記賬憑證編制演示等實踐內容,教材中增加了實際工作的任務和操作步驟,使課堂教學“活”了起來,為使實踐和理論相結合,從而達到理想的教學效果。但在實施中,教師又開始依賴新教材提供的實踐知識思維模式,大多按照書上的流程講課,使學生認為實踐教學內容書上都有,使教學模式重新落入“新的俗套”。
(四)教學考核不全面
一方面,對任課教師的評價在一定程度上決定著教學效果的提高。應綜合各方面的因素,對任課教師教學效果得出一個符合實際情況的評價結論。而現行的中級財務會計課程評價模式,只重視教師勞動結果的評價,以結果評價和定性評價為主,忽視教師教學的具體過程;只著眼于教師個人的工作表現,重視教師過去教學行為的評價,特別重視在評價之前教師的工作表現,而忽視教師在未來時間的發展能力;只重視教師評價的獎懲管理功能,而忽視其導向、激勵及改進功能。另一方面,考察學生對知識的掌握程度有助于執業能力的提高。目前的考察方式主要是考試,基本以筆試為主,將教材中所涉及的基礎知識作為考試內容,學生的評價基本上靠分數,這種評價方法很不全面。不僅使學生的到課率較低,課堂效果很差,而且學生的執業能力較低。因為,財務會計是一門應用性極強的學科,要求學生具有扎實的專業知識的基礎上,更重要的是在紛繁復雜的經濟環境中做出決策判斷的能力。
三、中級財務會計課程教學模式改革實踐與探索
(一)課堂教學引進多樣化的教學方法和技術工具在保證實現培養目標的前提下,教學方法和手段的改革要突破以知識傳授為中心的傳統教學模式,探索以能力培養為主要目的的實踐教學模式,在推廣和使用現代信息工具作為教學手段的基礎上,推進啟發式教學,同時,合理恰當地采用探究式、研究性教學等新的教學方法。要改革“灌輸式”和在教學中過分偏重講授的教學方法,必須積極實踐推進討論式、啟發式、研究式等生動活潑的教學方法,并且,增加學生自主學習的時間和空間,更要創造條件,積極有效地組織學生開展社會調查、社會實踐活動,進而參與相關的科學研究,進行創新性實踐,進一步提高學生學習能力、實踐能力、交流能力、創新能力及社會適應能力;邮浇虒W有助于學生主動積極地學習財務會計。實踐性教學旨在幫助學生在將來的生活中具有運用會計知識的能力。目的是通過教學,調動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激發學生學習會計知識的興趣,并讓他們體驗財務會計不僅僅只是機械的數字、賬戶和報表,而是與每個人的生活息息相關,是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啟發式教學使學生在學習之初了解基礎的會計原理,對會計產生興趣。這三種教學方法是循序漸進,相輔相成的,要在恰當的時候進行綜合運用。另外,根據中級財務會計課程業務教學的需要,充分利用單機版財務管理軟件,每做一筆業務就審核記賬,在報表系統中觀察數據的變化,加深課堂理論教學知識理解。同樣,可以利用網絡版管理軟件,并對學生進行分組,成立多個學習小組,模擬現實中企事業會計業務的填制憑證、審核憑證、記賬和編制報表等角色,培養學生分工和團隊合作能力。此外,教師可以應用SAAS將財務會計課程與現實會計實務緊密聯系起來,達到更好的教學效果,而且為學生課余時間反復模擬自學提供條件。
(二)理論教學與職業教育培養模式相結合在今后的就業競爭中,“雙認證”、“多證并舉”已成為人才市場對大學畢業生提高進入門檻的一種必然趨勢。高校在財務會計教學過程中,應該針對這一必然趨勢,主動調整教學內容,有選擇地把職業資格證書的相關教學內容納入教學計劃中,這就要求高校將證書教學考試大綱與專業教學大綱相銜接,調整人才培養方案,改進人才培養模式,加強學生技能訓練,使學生在獲得大學畢業證、學位證書的同時,順利獲得相應的職業資格證書,培養畢業生的動手能力,增強就業競爭能力。
(三)改革成績評定方法高校應該積極探索與新型教學模式相適應的考核模式。在考核內容上,應突出學生能力的考核。具體而言,平時成績應該全面考慮學生接受知識、理解知識、運用知識的綜合素質,而且應該加大平時成績的考核比重,如在常見的出勤狀況、課后作業等考核項目以外,加大案例分析參與度以及各項分析報告撰寫質量的考核力度,并合理設置各項平時考核內容的權重比例;考試內容則應結合課堂和教學的具體會計理論知識,重點考核學生對知識的理解、分析和綜合運用能力。通過這種對學生進行全面考核的綜合方法,有效抑制“臨時抱佛腳”的現象,督促學生培養踏實的學習作風,更有利于考核學生的真實水平,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
(四)“教學做”一體化的實訓教學通過“點一線一面”實訓活動,使每位學生既鞏固了所學的知識,又鍛煉了實際處理問題的能力。完成教師向教練的轉變,教室向職場的轉換,逐漸使學生主動參與教師輔助引導的新型教學模式,代替教師主導教學學生被動學習傳統講授模式。從而克服傳統教學理論脫離實際的弊端,建立“做中學,做中教”新的教學模式,將崗位實訓教學與崗位理論教學同步結合,強化課程的實踐性和工作導向性;打破原有的學科理論知識體系,對已有的課程內容重新架構,在教學過程中,圍繞各財務崗位工作過程和實踐能力的培養,使學生掌握各財務工作崗位所必需的基本知識、技能和方法。
(五)實施案例教學,將以“師”為主變為以“生”為主教師如何引導與控制課堂討論,以及呈現案例的方式,在進行課堂討論分析之前,應該事先應有一個預測。為了讓學生有充足的時間了解更多的理論知識,查閱相關資料,教師應提前一周將案例布置給學生,并進行必要的指導和培訓。學生則應認真閱讀案例,將案例中的各項內容理解清楚,進而充分的查閱相關參考資料,獲取更多的案例背景和相關信息,做好預案工作,通過記錄的方式表達自己的觀點和解決問題的方式辦法,以便在案例討論時進行表述發言。
【中級財務會計課程教學模式改革探討論文】相關文章:
軟件工程課程改革探討的論文03-19
高職納稅實務課程改革探討的論文03-18
機械制圖課程教學改革探討論文03-18
新時期體育教育模式改革探討論文03-13
高職院校生產實習模式改革的探討論文03-06
計算機專業算法類課程教學模式改革論文02-18
食品毒理學課程教學改革探討論文03-07
藥理學課程整合與教學改革探討論文03-06
聲樂教學模式改革初探論文11-22
新課程下生物教學模式探討12-04
-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