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如何發揮美術教育的功能
論文關鍵詞:美術教育;功能;實現
論文摘要:美術教育是社會教育活動中培養學習者的藝術觀念和審美趣味、增進學習者的美術知識和訓練技能的活動。美術教育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我們不應該把美術教育只單單的看成是培養美術工作者,應該更加注重通過美術語言來提高大眾的審美修養;通過美術活動中的觀察記憶活動來啟發大眾的智力;通過對作品的歷史背景等來啟迪我們的愛心與道德素質。
一、美術教育的功能體現
1、智力開發的功能
智育是個體在認識過程中各種能力的綜合產物,智力活動既是一個從外部物質活動向內部心理活動轉化的過程,又是通過這些被轉化的智力因素向外部世界適應和創造的活動,是保證人們有效地進行認識、理解客觀事物和運用知識經驗解決問題能力,其中包括感知力、觀察力、想象力、思維力、記憶力等。
學生的美術學習活動受心理多維結構的控制,是智力因素與非智力因素協同活動的結果。美術不僅僅是通過獨特的審美視覺感受方式啟發人們的道德意識,同時利用美術這種媒介進行教育過程中也有智育的作用,在美術的創作過程中培養學生的正確的視覺以及對事物模仿表現時的敏捷思維能力,從而達到啟發受教育者的智力,更好的去掌握和認識這個世界,對其他的科目學習也會有更好的輔助作用。
2、培養敏銳的觀察力
美術教育是建立在視覺基礎之上的,是需要我們用眼睛去看的視覺空間藝術,也是人類認識客觀世界的根本途徑和重要前提條件之一。在美術創作之前我們都會先對事物進行觀察,對事物進行細致的觀察后才能形成信息反映到頭腦中。在通過最初的觀察之后學生會對自己的繪畫作品有一定的認識,并和其他同學的作品進行觀看比較,這個過程體現了他們對事物了解的過程,美術教育的作用也在于能培養學生系統的綜合觀察能力,使學生細微地觀察周圍生活中的事物,逐步養成系統的思考方法。
3、培養形象生動的理解力
形象的正確理解,一方面依賴于正確觀察形象,另一方面依賴教師引導學生進行觀察形象時對美術知識方面的介紹或歸納,因此我們說對于事物的深入理解也建立在透過形象的事物去理解挖掘它的本質。美術教育過程中,學生要把觀察的東西恰如其分地表現出來,這就需要理解,從而達到把人物刻畫的更加的形象精準。另一方面,我們會經常運用美術的形象視覺因素來更好的去幫助人們對事物進行更好的理解,因為充分利用視覺符號的形象滲透力往往更加具有理解力,在此我們可以看到對圖象的準確把握能夠提升人們的理解能力。
4、培養豐富的聯想力與記憶力
想象是指人們從此事物想到彼事物的心理過程,在美術教育中我們也應該充分的運用視覺的空間、造型元素以及色彩等對學生進行想象力的培養。在美術教育的過程中,學生在創作始終都會體現出對事物形象的記憶過程,從觀察、理解到表現,因此,我們要培養學生通過事物之間的某一方面產生聯想的能力,讓學生對整個世界生活中的事物有更加豐富的認識,因為在培養學生進行美術創作時會讓學生對自然態以及社會中一些事物進行觀察,然后表現在自己的美術作品中,或者是自己為了表達內心對外在事物的獨特感情時,往往都會對事物進行記憶。
二、實現美術教育功能的幾點途徑
1、加強對教師的教育
教學階段美術教育目的的實現要依賴廣大美術教育工作者在工作中貫徹落實,而觀念是行動的先導,因此教師的觀念轉變、素質的提高是美術教育目標實施的先決條件,只有通過教師教育才能使新觀念在教師中達成共識。美術是人類文化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與社會生活的方方而面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系,因此美術學習絕不僅僅是一種單純的技能、技巧的訓練,而應視為一種文化學習等等。只有當這些觀念在教師心中扎下根來,才能實現美術教育目的。
隨著“終身學習”口號的提出,教師也越來越注重自身素質的提高和學歷的提升,只有加強自我教育,才能在創造學習性的社會中成為全社會最優秀的學習者,才能在信息化的社會中不斷提高專業技能,用教學行為保證教育目的的達成。此外,未來的教師培訓,除了繼續實行現行教師教育一些好的做法以外,還可以設立專門的網校,教師可以通過上網聽到權威專家的講課,還可以在網上與專家直接交流,以此作為培訓工作的補充。
2、注重課堂教學過程
美術教育目標的真正的落實還是在課堂教學中。因此課堂教學的改革尤為重要,如何在課堂40分鐘或45分鐘內最大限度的實現美術教育的目的,對學生產生有益的影響,是我們要探索、研究的重要任務。
(1)全面設置教育目標。只有這樣,我們才會更多地從促進學生發展的角度來組織課程內容,關注課程的綜合性和多樣性,努力將美術學習活動與學生的生活經驗聯系起來,想方設法提高學生學習美術的興趣。一方面使課堂教育目標更具有開放性,在課堂教學中,教師可以在課堂中靈活處理,一定程度上可以保護學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既提高了學生參與美術創作活動的興趣,也使他們在潛移默化中接受了友愛、助人的思想教育。當然這種教育方式需要老師有一定的教育經驗和教育智慧,這是保證教學的延續性與科學性的基本前提。
(2)不斷更新教學觀念。在傳統的觀念中,教師是知識的傳授者,學生是知識的接受者,而這種傳統的教師與學生的角色應發生巨大的變化,教師要成為學生學習的促進者,是學生心語的傾聽者和積極的反應者,這樣一種關系為課堂教學目標落實提供了更好的平臺,從而達到共識、共享、共進,實現教學相長和共同發展的目標。特別是現代信息技術與教學方法結合對課堂教學產生巨大的影響,充分利用網絡資源和網頁課件,體現了學科整合和關聯的新理念,還有情景教學、體驗教學等,在真實的情境中讓學生產生真實的體驗,更深刻的理解教學內容。此外,美術教育中可嘗試把美術教育與心理教育結合,舒緩學生壓力,調節學生心情,達到讓學生身心健康的目的,達到最佳教學效果。
(3)合理開發課程資源。課程內容是教育目的發生、實施的載體,只有課程內容更具開放性,教育目的的開放性才能得到更好的體現。在傳統的教學中教師普遍缺乏課程意識,教師的任務只是教學,而教學的過程就是忠實而有效地傳遞課程,而不應當對課程做出調整和變革。因此,新的時期賦予了教師更多的自主權,教師可以根據自身的需要調整教學內容,根據本校學生的實際情況拓展、開放和利用各種課程資源,形成適合自己的特色課程,使學生獲得更深的體驗,并形成審美能力,形象思維能力和自我表現能力。同時,應采取各種渠道開發更多的課程資源,形成新的課程模式,把課程延伸到校外,提高學生的美術文化素養,鍛煉學生的動手操作能力。
3、促使學生自覺轉變學習方式
學習方式的變革是美術教育的目標之一,要重視學生學習過程的體驗,讓學生學會學習,這使得美術學習方式以一種多元集合的形式出現。比如,自主學習是指教學條件下的學生的高質量的學習,這是教育的立足點和歸宿。合作學習是指學生在小組或團隊中為了完成共同的任務,有明確的責任分工的互相性學習。探究學習是指從學科領域或現實社會生活中選擇和確定研究主題,通過學生自主、獨立地發現問題實驗、操作、調查、進行信息搜集與處理,表達與交流等探索活動,獲得知識技能。自主學習、合作學習,探究學習等學習方式都應該得到廣泛的應用,讓學生自己動腦、動手解決問題,把美術教育目的內化為行為。
總之,隨著社會的不斷發展,美術教育的目的也在不斷發展變化,我們要采取各種措施,以美術學科特有的人文精神涵養學生的性靈,完善學生的人格,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
參考文獻:
[1]徐建融.美術教育展望[M].上海: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2001年
[2]陳瑞林.20世紀中國美術教育歷史研究[M].清華大學出版社.2006
相關論文查閱:大學生論文、工商財務論文、經濟論文、教育論文 熱門畢業論文
【論如何發揮美術教育的功能】相關文章:
論中學美術教育的心理素質教育功能11-23
發揮例題功能 培養創新能力12-04
論幼兒美術教育11-22
論小學美術教育03-30
論高中美術教育11-23
論當代兒童美術教育11-22
論學校體育的育人功能11-21
發揮校園文化的隱性育人功能的論文12-11
淺析教育倫理功能初論11-15
-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