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談動畫敘事結構和分鏡頭的節奏論文范文
摘要:在所有的藝術種類中,可以說動畫的節奏形式是相當復雜的,因為動畫是綜合性的藝術,在動畫畫面中影像的形態多種多樣。節奏在藝術作品中以特定的形式存在,在動畫中,節奏主要體現在敘事結構、分鏡頭等等方面。尋求各個節奏的要素與動畫完美結合的規律、方法、技巧是本文討論的目的。
關鍵詞:動畫 節奏 敘事結構 分鏡頭
節奏是一個美學范疇,是各門藝術的一個構成元素,從而成為常用的藝術學術語。它也成為動畫藝術的重要藝術元素之一。動畫藝術離不開節奏,動畫的節奏主要體現在敘事結構、分鏡頭、動作、音樂等等方面。然而對敘事結構節奏和分鏡頭節奏的把握是動畫片前期工作的重點,直接關系到未來動畫的成敗。本文將敘事結構和分鏡頭節奏作為動畫藝術的一種重要的藝術手段和表現方式來進行考察和研究。
一、敘事結構的節奏的把握是分鏡頭節奏的前提
一般來講,動畫的敘事結構的劃分,即可以用開端、發展、高潮、結局四段式,也可以用“頭、身、尾”三段式,這也正好體現了敘事結構的節奏。所有附屬于故事整體敘事結構的小“波浪”都緊緊環繞著主線,根據事情和人物情節變化的進程而設置。它們不僅符合事情發展的節奏邏輯,也符合人物感情發展的節奏邏輯。同時連貫有序,一個比一個強烈,對抗的力度不斷加大。這樣劇情便很自然地、令人信服地進入高潮。高潮就是全片劇情中矛盾沖突發展到最高峰的部分,當然也是全片劇情最緊張、最激烈,觀眾最振奮的時刻。真正的高潮是指節奏的高潮、感情的高潮,感情沖突最尖銳的地方,才是節奏的高潮。節奏高潮部分一定要做到精煉、集中,一拖拉,就平淡了,掀不起“潮”來。動畫敘事結構節奏復雜,有序幕引子、伏筆鋪墊、矛盾沖突,又有起伏跌宕、高潮尾聲等。德裔美國符號學美學家蘇珊·朗格(Susanne K.Langer)告訴我們:“節奏的本質是緊隨著前一事件完成的新事件的準備。……節奏是在舊緊張解除之際新緊張的建立。”①結合動畫的敘事結構的節奏來看,更有啟迪意義。
敘事結構的節奏的把握是動畫片分鏡頭節奏表現的前提,由于動畫片制作過程的復雜性,因此在前期必須把握好吸引觀眾的有利武器——敘事結構的節奏。動畫的制作不允許大量的刪減修改過程,只有前期敘事結構節奏抓住重點刻畫的部分,做到詳略得當,才能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動畫敘事結構的節奏與其它敘事結構元素一同達成了觀眾對動畫片主題的理解,并在這種理解中獲得藝術的享受,這就決定了控制動畫片分鏡頭節奏的前提條件就是對動畫片敘事結構的節奏的合理把握。
二、 分鏡頭節奏是敘事節奏的發展
用分鏡頭講故事這是一個復雜的綜合性問題,用分鏡頭來敘述動畫故事晚于動畫的文學劇本創作,等文學劇本創作和動畫片的整體節奏確定以后,就要考慮每一段落、場景、鏡頭的具體節奏的處理。分鏡頭的過程實際上是整理劇本的過程,把文字劇本改成電影化的劇本。分鏡頭節奏是動畫節奏設計的重要環節。它既不是靠單張的畫面構成來體現,也不是單獨依靠鏡頭的切換來達到某種效果。分鏡頭節奏是由故事情節、音樂、臺詞、動作等許多因素綜合而成的。在分鏡頭畫面設計中,作為講述其中的故事情節,必然要涉及到節奏的問題。在鏡頭的安排上要有一定的講究,鏡頭的節奏安排的好壞對動畫片的成功與否有著極其重要的關系。
動畫藝術作品中的節奏與人類的心理、生理節奏密切相關。要做出好的動畫作品,就要準確的把握觀賞者的心理、生理節奏。在日常生活中,我們的注意力因被周圍的活動經常地、本能地吸引著而不斷自然轉移。但這種轉移,并不是經常以同等速度進行的。當一個懷著平靜的心境觀察周圍活動時,注意力的轉移,是以十分悠閑緩慢的速度進行的。但如果他在觀察或親自參與某件非常激動人心和變動極快的活動時,他的反應的節奏,就會大大加速。這就是分鏡頭節奏的心理學的依據。一般來說,用快切的手法表現一個安靜的場面,會造成突兀的效果,使觀眾覺得跳動太快;但在使觀眾激動的場面中,把切的速度加快,便能適應觀眾要求快節奏的心理,從而加強動畫片對觀眾的感染力。節奏活動的形式跟各種生理過程——心臟的跳動、呼吸等等都有關系,而構成動畫分鏡頭節奏的基礎是情節發展的強度和速度,特別是人物內心動作的強度和速度。分鏡頭節奏,就是鏡頭組接的節奏。前蘇聯電影導演和理論家普多夫金(Vsevolod Illarionovich Pudovkin)曾指出:“節奏則取決于各個鏡頭的相對長度,而每個鏡頭的長度又有機地取決于該鏡頭的內容!笨刂品昼R頭節奏的速度是由場面的情緒和內容決定的。動畫藝術家只有使剪輯的速度同內容相適應。才能使速度的變換流暢,動畫片的節奏鮮明。
根據劇情發展,在一段戲或一組鏡頭中,如何選擇運用全景、中景、近景和特寫等不同視距,并且能夠用得十分貼切,做到合理搭配,使觀者感到非常自然,是導演進行畫面分鏡頭節奏設計中不可忽視的一個方面。當觀眾在看到一個鏡頭的時候,首先感知的就是分鏡頭畫面的景別形式。當景別按一定的規律排列組合起來時,便會產生畫面視覺節奏變化規律。全景系列景別(大遠景、遠景、大全景、全景)強調抒情寫意,畫面重“勢”的表達,也就是畫面的氣氛,并以環境為主,人物為輔,構圖上注重繪畫性。具有民族傳統意味的動畫《山水情》和《牧笛》都是以景為主、以景抒情、以景表意的水墨動畫片,片中全景系列景別占到整個畫面景別數量的四分之三以上,成為主導的景別,讓我們體會到畫面空間的寬廣、空曠,形成整個動畫片節奏緩慢,抒情性強,敘事性弱的動畫節奏風格。近景系列景別(中近景、近景、特寫、大特寫)強調敘事性和紀實性、畫面重人物行為動作的表達,人物為主、背景為輔,重角度變化。迪斯尼動畫景別運用通常是遠景和近景交叉使用,大遠景鏡頭幫助觀眾了解環境,或者感受某種感情的升華,近景鏡頭用來交待角色行動的過程。如果是一部敘事性強的動畫,全景系列景別很多,全景和近景關系沒有拉開,缺乏大的起伏和跳躍,觀眾的心理反應必然是敘事性弱,節奏緩慢。眾所周知,觀看遠處的人和景物的時間要比觀看近處的人和景物的時間長些。一個遠景鏡頭上的行動需要的時間可能長些,一個近景由于易被人領會它的內容,因此,近景比遠景的長度可以短一些。由此可見,景別會直接影響畫面延續的長度,如果在視覺上把特寫當成是突出動畫片感受重點的振動,那么全景和遠景就不僅僅只是認為在描寫環境和氣氛,還應該把它們視為是視覺節奏感受中的頓歇。不同景別的分鏡頭在動畫片的時間結構中也可以成為一種節奏形態。
分鏡頭節奏是從鏡頭按不同的長度和幅度關系將鏡頭連接起來中產生的。它是一項涉及尺度和造型的分配工作,一部以短鏡頭為主的動畫片同以長鏡頭為主的動畫片,兩者的節奏是迥然不同的,從異?焖俚膿u鏡頭轉到一個固定的特寫鏡頭能產生一種富有特色的激動人心的節奏效果。我們并不是以同樣的方式從頭到尾去看一個鏡頭的。對于動畫銀幕影像的感知,不是憑空而來的。影像運動的一切構成因素,產生出或快或慢,或重或輕,或急或緩,或近或遠,或大或小,或明或暗,或虛或實的節奏變化,是視覺器官做出反應的前提。視覺運動的變化節奏,相應地呈凝視,尋視,探視,巡視,跟蹤追視,忽視,漠視等等的變化。由于觀眾觀看活動的位置是固定的,它的視線方向與攝影角度的方向實際上不一致,但視覺經驗補償了這種差異。這種補償的代價,便是加快視覺運動的節奏。以正常速度拍攝的分鏡頭大多視角不同,經組接之后的動畫片,就成了各種視角變化的分鏡頭運動,觀眾必須立即對此做出反應,即調動以往的經驗,在不移動自己觀看位置的情況下,接受對物象不同視角方位和距離呈現的分鏡頭變化。所以,一般地說,將不同角度,如俯拍、仰拍、搖拍、移動拍攝而成的鏡頭較快的組接起來的動畫片片段,和把遠景、近景、大全景和特寫,包括快速變焦推遠或拉近的鏡頭組接在一起的片段,對觀眾的視覺沖擊力較強,觀看活動的視覺節奏也就加快。相反,長鏡頭或以相似鏡別組接起來的片段,觀看活動的視覺節奏相對減緩。前者呈尋視、跟蹤追視的活動形態,后者呈凝視或巡視的形態比較多。我們對遠景的觀看比較松弛和舒緩,對近景和特寫的觀看就容易緊張起來。在一般情況下如此,特殊情況,如近景的方位久久不變或沒有動作,緊張狀態也會削減,節奏變慢;遠景鏡頭切換較快或影像變換突兀,也可能使觀看活動變得緊張起來,節奏加快。不同構圖方式的結合在時間結構中可以成為一種節奏形態。一部動畫片中非中立態度的視覺角度的比重大必然在形式上、畫面節奏上形成比較強烈的韻味。許多角度相似的鏡頭連接在一起,畫面感受容易產生平衡、平穩、流暢的節奏。
鏡頭的不斷重復也能形成節奏。重復分鏡頭就是將某些重要鏡頭,如動畫人物的特定動作、場景、道具、乃至某句對白等,在全片中反復多次出現,以加深觀眾印象,或使人產生新的認識,這對動畫片節奏的塑造是非常有利的。還有一種重復分鏡頭的手法是為了加深觀眾對某個動畫人物的感受,或渲染某種氣氛,有意用一連串同類鏡頭,從不同角度、景別、鏡頭運動方式,反復拍攝同一個人或同一事物、同一場面。節奏需要一個連續、或者說需要某個或某些單位的重復或屢現。這個屢現的單位的連續又分成了好些組或節——如樂譜中的拍子。節奏的變化可以是緣于每拍的長短,也可以是緣于各拍間的距離的長短。拍子愈長、各拍間距愈大,愈顯舒緩、鎮定或平和,拍子愈短,各拍間距離愈小,則愈顯緊張、焦急或慌亂。
借用音樂術語打個比方,整體節奏可說是全片節奏的總譜或主旋律,各單元的具體節奏則是某一樂章或某一聲部。整體節奏統率著各式各樣的具體節奏,而各式各樣的具體節奏又匯合成整體節奏。具體節奏處理得愈加精細巧妙,整體節奏則愈益精彩豐富。如果具體節奏處理失誤,則會破壞整體節奏的完整性和韻律感。整體節奏的把握是動畫節奏處理成敗的關鍵。在這里,起決定作用的是導演。導演對總體節奏的把握,體現在分鏡頭劇本之中。
動畫片的節奏是動畫研究與實踐中的一個新課題。節奏對于動畫片的整體節奏來說,是十分重要的。動畫敘事結構和分鏡頭節奏的掌握在動畫創作中是必須重視強調的,兩者與動畫以各種各樣的方式結合,結合的基礎是它們的內容、感情和運動性。動畫作品中的敘事結構節奏、分鏡頭節奏等等的具體節奏不是單一地局部體現,必須統一于整部動畫作品的整體節奏基調中,以形成一個完整的整體節奏格局。藝術家在創作動畫作品的過程中,如果不注重節奏的把握,不考慮觀眾的心理和生理的欣賞規律,就不能成功地表現動畫片的主題。節奏的把握對動畫片的主題表現發揮其不可代替的能動作用。
注釋
① [美]蘇珊·朗格:《情感與形式》,劉大基等譯,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86年第1版,第146頁。
【淺談動畫敘事結構和分鏡頭的節奏論文】相關文章:
論述動畫分鏡頭中內容與節奏的把握12-07
教育論文的結構和要求03-08
淺談小學作文的閱讀和寫作論文03-09
淺談畢業論文的特色和創新點06-12
淺談漢語的句法結構分析11-19
論文提綱結構11-14
淺談鑄造橫梁結構改進有限元分析論文02-19
淺談體育保健和保健體育教育論文11-26
淺談個人、群體和人類的主體性論文12-03
-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