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職院校職業外語改革背景下聽說課程的教學探索
教師嚴格要求課堂秩序,變換上課節奏,鼓勵學生學習,能使學生在愉快的氛圍中學到知識。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高職院校職業外語改革背景下聽說課程的教學探索相關內容,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大家。
高職院校職業外語改革背景下聽說課程的教學探索 篇1
論文關鍵詞:教改 聽說課程
論文摘要:傳統的教學模式側重于掌握語法、閱讀能力和詞匯量的提升,聽說課程經常處于陪襯和點綴的地位。雖然傳統教學模式有其合理意義和必要性,但是的學習絕不可能脫離實際運用,單純的卷面考試成績的局限性也早已為人詬病。在這種情況下,許多高校都在積極地探索聽說課程的教學改革,也取得了一定的成績。本文以深圳職業技術學院職業外語教學改革為例,就聽說課程體系設計進行具體介紹和分析。
1. 部分高校開展的教改方案簡介
1.1 分層教學
以蘭州職業技術學院為例,該校開展的是基于分層次教學基礎上的“聽、議、講、辯”課堂教學模式實驗研究。主要做法是利用一節課的前半課時或后半課時的約20分鐘時間進行訓練,每周2—3次。具體步驟:第一步,先播放準備好的聽力資料,約2—3分鐘,必要時可播放兩遍;第二步,就聽力資料事先準備好不同層次的幾個具有啟發性、概括性的問題,學生分層次就此討論,時間約5—7分鐘;第三步,幾個組推出代表發言,概括復述討論內容,時間約5—6分鐘;第四步,未發言的組或任意學生可對發言者提問質疑,發言者可回答辯解,時間約5—6分鐘;最后,教師簡要點評。采集的數據說明實驗班的學生在聽力、口語部分的成績總體呈遞增趨勢。
1.2 分層
以長春大學外國語學院為例,該校最有特色的做法是對學生分層管理,即按照學生的英語能力,分為快、中、慢班。此外,該校采用了過程性評價與終結性評價相結合的方式來評價學生的英語學習。具體做法是,除了在終結性評價即期末考試中增加了英語聽力的考核分值外,在過程性評價即平時成績中用10%的分值作為對學生口語能力的評價,并將其計入期末考試的分數。
1.3 參與型聽力教學模式
黑龍江農墾職業學院的李佳老師以2006級商務英語班為研究對象開展了參與型聽力教學模式研究,時間為一學年。具體做法是:聽力資料播放前先進行聽前討論,給學生提供相關背景,讓學生在聽前充分討論并闡述自己的理解與觀點;然后通過一些與聽力內容相關的問題及練習,訓練學生圍繞中心主題進行發散思維;最后由教師作聽后。
1.4 任務驅動型英語聽力教學模式
武漢科技大學盛婧老師所采取的“任務驅動型”教學法涉及教學方式、教學內容、課時安排、考核方法等各個方面。簡單地說,即課前布置聽力任務,課堂檢查,這樣就等于增加了課時。而教學內容除教材外,還大量采納課外的視頻和音頻。課堂活動根據所采用的材料不同進行變化,涉及口語表達的可以進行“retelling”、“brainstorming”和“presentation”,考核上重視對學生平時學習效果和成績的監控與紀錄。
1.5 基于當地課程資源的教學改革
浙江義烏學院外語系的方亦飛老師所進行的教學嘗試依托義烏這座國際化的城市,通過幫助和引導學生進行外商訪談、參加和組織國際社區的各項聯誼活動、為各類會展中提供志愿者服務、為本地商戶或外商充當或導游等等,讓學生了解自身的差距,同時也增強學生與外國人交流的信心。
雖然以上各種聽說課程的教學改革方法各有不同,但在評估方法、重視語言應用實踐以及進行課堂教學延伸等方面有著相似的努力痕跡。相比之前的教學模式,這些教改方法都取得了一定的效果,從改革的效果來說,具有激勵作用和參考價值。(方亦飛,2009:106)
2. 我院教改的具體做法及內容
我校外語部的聽說課程經歷過“設立—取消—重新設立”三個階段。早期曾專門開設聽說課程(實際名稱為“英語視聽說”),彼時理論課每周二次四節,聽說課程每周一次兩節,比例為2:1。教材采用過《新世紀高職高專英語》和《走遍美國》等,總體上課堂活動的安排自由度比較大。后來取消了專設的聽說課程,而主要由任課老師在教學過程中自己安排聽說方面的訓練。由于當時學生的畢業資格與是否通過PET掛鉤,所以基本上以英語應用能力考試的聽力考試部分為主要內容。
在我校此次職業外語教學改革中,聽說課程的重要性和課時比例有了很大提高,具體變化主要有以下幾點:
2.1 教材
為適應職業外語教學改革,新教材的編寫工作到目前已基本完成。與之前不同的是,聽說練習的內容與精讀教材是編寫在一起的。以《土建英語》為例,本書共分八個單元,每個單元又分:Reading A、Listening and Speaking、Reading B、Writing、Project、Vocabulary、Grammar以及A Glimpse of The Greatest Buildings等八個部分。教改之前的教材側重訓練日常及商務中的交流能力,教改之后的教材則立足于高職院校各專業群所面向的`行業,根據企業的工作流程、典型工作環節或場景進行設計,目標是力求使學生具備在本行業領域內運用英語進行基本交流的能力。仍以《土建英語》為例,八個單元的聽說部分標題分別為:Discussion about Feasibility(可行性研究)、Negotiation of Contract Terms(條款談判)、Construction Progress Report(施工進度報告)、Discussion about Safety Issues(安全問題)、Purchase of Building Materials(購買材料)、Inspection of Electrical Systems(電氣系統監測)、Inspection of Water Supply and Drainage Systems(給排水系統監測)、Selection of Plans(方案選擇)。此外,在配套的形成性評估手冊中的每個單元里還安排了聽力練習,由學生在課外完成。
2.2 課時及班級規?刂
我校目前采取大小班制度,未來有望實現全面小班教學。大班人數約在80人左右,以語言點學習為主。小班人數不超過40人,以鍛煉和提高學生的聽說能力為主。理論教學和實踐教學課時的比例為1:1。這樣不但從班級規模上更加符合語言教學的實際需要,同時在課時比例上也較從前大為提高。
2.3 中外老師合作教學
具體做法是由中教和外教各自承擔一節課的教學任務,由中教和外教合作溝通教學事宜。以《土建英語》為例,中教老師除采用教材上的聽說練習內容外,還利用網絡上與建筑行業有關的視聽資源,既復習了課堂上所學的內容,又向學生展示了實際運用的場景,并在此基礎上展開口語方面的練習。外教老師的課程側重說能力的培養,這樣做的積極意義是給非英語專業學生接觸native speaker的機會,改變學生對中教老師的依賴。
2.4 評估模式
評估模式采用形成性評估與終結性考核相結合,其中平時成績比重加大到占期末總評的60%。而在教改之前,平時成績只占30%。
2.5 校園建設及支持
自開展職業教學改革以來,我院積極開展各類課外活動,如開辦校園電臺、發行英語報、校園英語大賽以及各學院學生會舉辦的英語角等活動。每學年在新生中由任課教師推薦口語及程度較好的同學參加學校選拔,選上的同學可參加與其英語特長有關的培優班,或由學校推薦參加各類英文大賽。
2.6 積極開發利用本地課程資源
高職院校的教學一直注重“結合”。作為一門基礎課,我院外語課的工學結合主要包括以下幾層含義:
。1)強調語言學習的實用性,以“夠用”為標準;
。2)教學內容反映將來的工作崗位需求;
。3)未來條件許可時,進行公共外語課程與工作的結合,如與專業教師開設雙語教學、實訓室教學、學生兼職時給予適當的語言訓練及等。
可以說,我院職業外語改革為“工學結合”注入了新的生命力和可能性。以往的聽說課程,對于培養學生的聽說能力固然有一定的幫助,但受教材和舊有教學思路的束縛,對于“工學結合”這個目標往往是心有余而力不足,學生雖然通過學習后能掌握一般的日常對話和簡單的商務環境中的交流能力,但放在各自具體的工作背景中,經常會有“書到用時方恨少”、捉襟見肘的感覺。以我院汽車學院為例,該院畢業生未來可能從事的工作有汽車、客服、汽車、汽車租賃、機電維修以及類崗位,又如建工學院的同學未來則可能從事環境監測、污水處理、設計、水務運行管理、工程造價、物業管理等工作,為學生提供一個更符合職業發展需求的語言學習環境是非常必要的。我校學生在畢業前均在市內各類企業實習,而深圳作為一座國際化程度較高的城市,許多工作崗位對于英語能力都有不同程度的要求。借助職業外語改革,依托各院系各自的實習基地和實習崗位,任課老師對于聽說課程教學內容的安排、課堂活動的設計、課外活動的指導更具有針對性。
3. 師生反饋及問題
最普遍的反映是學生的積極性和學習興趣明顯提高。不過通過近兩年的運行,也發現下列因素會從不同程度影響這次教改的效果,需要加以重視和設法解決。
3.1 公共課教師專業知識不足
我院高職公共外語課程體系由職場英語、行業英語、專業英語和素質英語等課程組成,其中前兩門課程為必修課程,后兩門為選修課程。按照目前職業外語改革中行業英語的分類,主要有:設計英語、化生英語、經貿英語、醫護英語、土建英語、IT英語、汽車英語、機電英語以及包裝印刷英語。因此,公共外語任課老師面臨著從未有過的挑戰,對繼續的要求相比從前更具體、更高。此外,通過幾個學年的磨合,各專業群任課教師的穩定也是必然的發展方向。除教師自身加強自學外,在學院層面為教師提供繼續教育的機會也是非常必要的。
3.2 公共課教師與外教的銜接問題
中外教合作教學是一個需要磨合和不斷改善的過程,不可能一蹴而就。首先,外教的作用存在變數。外教自身的教育背景是一個因素,在非英語專業廣泛開設外教課,外教的需求增加了,而學校聘請外教的途徑與招聘國內教師相比要有限得多,有時需要作一些讓步。另外,對于外教授課內容和方式的監督也很重要。一般而言,外教上課的自由度和隨意性要超過國內教師。最后,中教和外教的溝通配合程度對于課程進度和銜接也有直接的影響。
3.3 公外學生聽說能力基礎的現實情況
以我院為例,深圳本地學生的語音普遍較好,外地生則有不少筆試成績強于本地生,但發音和表達流暢方面不如本地生。雖然教改后聽說課程的總量和比例較之前有了較大的增加,但總體課時仍然有限,如果要安排專門的時間糾正和改善學生的語音語調,所需要的時間是目前學時和教學內容很難滿足的,而掌握正確的發音對于學生后續的聽說能力發展非常重要。
3.4 教材以外視聽資源的選擇
教材中的聽說是教學的重要內容,但是考慮到學生的程度以及專業方向的不同,任課教師一般都會適當增補一些教材以外的視聽資料。以建工學院的建筑電氣和物管兩個專業為例,針對建筑電氣專業的學生,教師可利用網上搜索到的“魔術房屋”視頻(一座擁有大量高科技因子的房屋,如隱形門禁、一個遍及全屋的觸摸式屏幕,可以管理照明、安全系統、空調和視聽資料庫,還有諸如指紋解讀器、運動感應器等),在開展聽力練習的同時,教師通過設計相關的問題和話題,引導學生展開討論。而針對物管專業的同學,網上的房地產英語系列與物業管理英語同樣激發了學生的興趣。要獲得這些針對性更強的視聽資料,需要教師在備課時積極搜索。另外,教師還可以提供給學生相應的鏈接在課外學習。網上還有大量優質的視聽資源,可以給學生介紹一兩個相對資源比較豐富、內容比較合適的網站,一些網站上面的聽寫練習對于學生是很好的課外練習。由于教材的更新速度不可能與網站相提并論,所以網站上的資源對于教材來說是一種很好的補充。但是,具體選擇何種材料由任課老師決定,這就意味著在不同班級之間很難達成較為一致的安排,學習效果如何還需要進一步觀察。另外,外教經常也會向學生提供一些視頻,但有些視頻內容與學生的專業關聯度是否密切,針對性和難度是否合適,目前仍在探索行之有效的方法對此進行管理控制。
3.5 學生管理時間的能力和自學能力
聽說能力的提高沒有任何捷徑,必須要通過大量的練習,也就是要先解決“量”的問題。按照目前聽說課程的課時,對于這個“量”的貢獻比例是有限的。客觀地講,課堂教學環節里,任課教師除按照教學計劃完成各項教學內容外,一個主導思想應該是引導學生掌握一定的學習方法,幫助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并對學生課外的學習效果進行一定程度的跟蹤和督促。如何在專業課程任務繁重的情況下,每天或每周安排一定的時間進行英語聽說方面的訓練,不同的學生具體情況各自不同。學生對于英語學習的熱情、決心和有效管理時間的能力都會從很大程度上影響其語言實際應用能力的強弱。從此次教改的目前效果看,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較之前有比較明顯的提高,課堂參與程度較好,如果任課教師能對學生課外時間的管理進行監督和跟進,學習效果應會更為明顯。但大學教育畢竟不同于中學教學,“耳提面命”不利于學生自學習慣的養成。因此,一個科學合理的跟蹤監督機制是非常必要的,這仍然需要較長時間的摸索和實踐。
參考文獻
方亦飛. 基于當地課程資源的高職英語口語教學思考[J]. 中國校外教育,2009(2):106.
李佳. 參與型教學模式在英語聽力教學中的實踐研究[J]. 中國教育,2009(1):209-210.
劉明. 理工科學生英語聽說能力培養探析[J]. 中國校外教育,2009(12):427.
盛婧. 任務驅動型英語聽力教學模式初探[J]. 科教文匯,2010(1):89.
張小飛. 大學英語聽說教學模式改革初探[J]. 社科縱橫,2009(8):177-178.
高職院校職業外語改革背景下聽說課程的教學探索 篇2
翻譯是高職外語教學中應用性很強的一門課程。高職翻譯課程教學的不斷改革是適應現代課程培養目標、適應高職學生學習現實、適應當下網絡信息化辦公、滿足學生就業實際的需要。通過吸收國外最新教學理論和翻譯理論,近年來,國內的高職外語翻譯教學在理論上更加傾向于從語用和跨文化交際的角度看待翻譯行為,但這種更新在課堂教學實踐中的應用還存在一定的困難和滯后性。為此,筆者擬以應用德語專業的翻譯教學為例,提出一些翻譯教學改革建議,并以一個翻譯任務為例,探討改革建議在教學實踐中的具體運用及效果。
教學改革建議
照顧學生學習心理,堅持教學內容的基礎性和應用性 高職層次教育本身的性質決定了外語教學特別是小語種教學必須避免求全求深。以高職應用德語專業為例,作為一門從零開始學起的外語,在有限的2年半的學習時間里,很多學生仍舊處于掌握基礎語法知識的階段,學生能達到的語用水平有限。指明中外文詞句的互相轉換、傳授翻譯技巧的翻譯練習形式單一,氛圍沉悶,且構建于語法與詞匯基礎上,高度依靠學生個人的外語水平。在課堂實踐當中,學生對翻譯練習往往存在比較大的畏懼甚至是抵觸情緒。在這樣的現實情況下,實現翻譯教學中與學生的良好互動,需要教師的耐心和主動適應。以美國著名語言學家克拉申(Kraschen)的情感過濾假說為依據,教師應充分顧及學生的學習動機不足、自信心缺失和焦慮情緒等因素,降低學生在外語學習中的情感障礙;另外,應以學生的學習效果為中心,淡化直接的詞句分析,做到讓學生“學一點、會一點”;在教材內容的實用性上,由于翻譯教學的最終目的是使學生有能力應付職業實際中的翻譯問題,德語翻譯是高年級才開設的課程,學生直接面臨著就業的壓力,所以,教師應明確應用德語作為初級專門用途外語學科的定位,對學生的就業方向和專業市場需求保持敏感、客觀的認識,開發對應的翻譯情境訓練。以筆者所在高職院校為例,應用德語專業畢業生的就業集中于外貿、電子商務等方向,具體包括翻譯介紹產品信息,通過E—mail、電話等與客戶溝通,進行展會現場翻譯等工作內容。要求教師能以學生未來的職業方向和職業應用能力為向導,在內容上大膽擺脫教材的傳統安排,任務布置盡量向實際工作靠攏。根據學生的就業范圍,設計針對不同行業、不同文體的應用型翻譯任務,在學生的語用水平上開展翻譯訓練,提供對應的翻譯策略。
轉換翻譯策略,將翻譯行為納入社會交際的大視野 交際意義下的翻譯不僅包括翻譯的文本,還應包括整個翻譯流程的參與者與影響因素,具體包括翻譯客戶/對象委托、翻譯目的、翻譯策略選擇、翻譯結果呈現、翻譯效果反饋等環節,在這個過程中,文化、交際效果等因素應更多地被考慮到。如在ebay進行產品上線的操作時,需要操作人員能夠以突出鮮明的描述和奪取眼球的圖片設計等手段提高網頁點擊率,最終實現的翻譯成品應該包括相關的網頁設計、廣告學上的安排。這就要求教師能夠在教學中通過設定一個完整翻譯任務的具體情境,指引學生在社會交際視野下看待自身的翻譯行為,不再停留在靜態的文本層面,而是要綜合語言內外的諸因素,追求譯文在交際活動中具有的對應功能。
重視資料檢索和信息處理能力在翻譯過程中的培養和應用 在資訊發達、知識更新迅速的網絡時代,讓學生依靠大量記憶和背誦句型提高翻譯水平的做法既顯得“一廂情愿”,又效率低下。利用強大的信息媒介和互聯網搜索、獲取、整理信息為己所用,是每一個學生需要掌握的基本技能。另外一個現實是,漢譯的德語資料目前仍較為貧乏,而已有的書籍資料也不能滿足工作所需,因此在查找資料時,德語相比英語對網絡的依賴度高出很多。教師應該從認識上讓學生明確信息處理能力的'重要性,突出強調培養學生自主搜索、分析處理資料的能力。現代的學習從某種意義上說就是學會借助和使用工具,靈活利用所有能夠幫助解決問題的方法!爸槿恰钡貐^學習德語的高職學生就業范圍一般是外貿私人企業,學生在工作崗位上要處理的往往是某種專業領域的詞匯,如電子產品、玩具、模具、汽車等等,每個領域都有各自特定的專業用語和表述方法,課堂上無法一一囊括。學生只有在走向工作崗位之后才能接觸到這些內容,他們往往需要先學習相關的中文資料,再談翻譯問題。這時教會學生有效的翻譯方法和策略就顯得尤為重要。由于商品的全球性流動,世界性加工工廠的出現和標準化的不斷實現,使得各種語言都有描述產品的對應表述,這種翻譯策略即應建立在全球經濟一體化、知識電子化的基礎上。要求學生能夠借助專業德漢、漢德詞典的幫助,通過恰當的檢索方式借助互聯網的強大力量完成翻譯,而具體的翻譯材料本身只作為一種學習載體出現,教師在課堂上應以傳授翻譯方法和解決問題的思路為重。但需注意的是,網絡信息未經檢驗,訛漏較多,應尤其注意甄別。
個人綜合素質、職業素質與外語能力并舉 現代外語課程教學圍繞著學生利用外語進行應用型交際的總目標展開,分為語言能力、內容—認知能力和社交—情感能力等不同的層面。反映在翻譯課堂上,除了語言層面上的知識傳授外,教師還應有意識地培養學生全面發展的個人素質,包括專業應用能力、判斷能力、思考創新能力、團隊協作能力等方面;在教學上應能夠給學生提供共同討論學習的環境,提供自主學習和思考的空間?梢圆扇⌒〗M形式的任務式教學,既可活躍氣氛,同時表達意見、統一意見的過程對學生也是重要的鍛煉。通過對復雜句、難句的討論分析,嘗試多樣不同的翻譯方法,可以化抽象學習為經驗式的學習,化被動的知識接受為反思性的學習,化個人學習為小組學習。這種形式可操作性強,學生可經由交流克服個人思路的狹窄;在心理上學生不需高度集中在語法與詞匯的轉換規則上,這樣,既可釋放學習心理壓力,提高學習效率,也可使教師從課堂“傳授者”的位置上成功退下。德語專業高職畢業生今后從事的翻譯工作往往是以網頁編輯、與國外客戶郵件的往來為主,工作過程較為枯燥,需要較強的服務意識。因此,在實際工作中,用人單位都非?粗貙W生在專業知識之外的職業素質。除了吃苦耐勞、積極上進等一般要求外,尤其看重學生細致嚴謹、勤于學習、誠信守時、踏實肯干等素質。這些都決定著畢業生今后能否在工作上獲得認可,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就應該積極地將這些要求傳達給學生。
轉換翻譯評價視角 因為理解的偏差和表達的多樣性,翻譯表達的可能性很寬泛,在交際背景下看待翻譯行為時,考察范圍可擴大到整個翻譯過程,而不僅是一個固定的翻譯文稿,這就必將帶來翻譯評價轉換的問題,應轉換功能語用學上的“等值(?魧quivalenz)”觀念為“合適(Ad?覿quathEit)”觀念,從交際達成的效果上綜合考察學生翻譯任務的完成情況。特別是在中西語言的語法和句法表達差異極大的情況下,應鼓勵學生以意義段為單位,以成功交際為標準,淡技法、重信息。對因用詞不當或諸位搭配不當產生的錯誤,教師除要進行一定的總結,糾正錯誤之外,還要使學生自己領悟文化差異之中存在的語言表達差異,拋棄中國學生易犯的按照語法對應關系生搬硬套的錯誤傾向。
翻譯教學任務實例
現以如下翻譯任務為例,具體解釋以上建議在教學實踐中的運用及效果:某公司欲告知其德國客戶關于中國移動在該地區電話套餐的相關收費信息和辦理方式。要求學生以4~5人為一組,討論出一個可行性方案,并限時交出德文譯稿。
因未直接給出需要翻譯的文本,學生完成本翻譯任務的步驟應該包括:
。1)通過小組方式確定翻譯范圍,找出所需要的翻譯資料,即中國移動在該地區關于手機套餐的商品介紹、辦理方式信息。
(2)分析譯文對象的需求,進一步明確需翻譯的文本。這要求學生能夠站在客戶的角度考慮問題,篩選和增補內容。而中德兩國間移動通訊的體制與機制均有所不同,除去一些基本信息外,還需對德國客戶不了解的概念進行解釋。
。3)小組內進行翻譯策略、任務分工的討論與確定。
。4)信息搜尋、試譯、討論和修改。
(5)接受反饋。在教學中可由教師擔任審核者的角色。
(6)定稿、翻譯呈現。
教師作為課堂的引導者,引導學生找到靈活可行的翻譯途徑,值得應用的方法包括:
。1)查詢德語相關移動運營商主頁,對比閱讀。通過對相同內容的對比閱讀,學生能直觀地了解中德翻譯遠不是詞句對應的轉換,兩者在句子結構和表述方式上均有明顯的差異。
。2)借鑒英語的表達方式。德語與漢語分屬不同的語系,而英語與德語的親緣關系很近,英語與德語的句子基本可進行對應式翻譯。鑒于中國學生都具備一定的英語水平,通過網絡檢索相關英文網頁,可省去直接漢譯德的轉換難度,避免學生由于查漢德詞典、硬套句式產生的錯誤。
。3)利用Google、Yahoo等多語種搜索網站的語言指定功能,選擇關鍵詞進行搜索。
通過搜索網站,查閱相關詞匯,可增加學生對于德漢兩種語言用法上差異的認識,學生可能出現的翻譯和德語地道表達舉例如下:“資費標準”:Tarifübersicht,而不是Preisstandard;“套餐內包含”:Optionsleistung,取代im Paket enthalten;“超出套餐部分”:nach Verbrauch der Inklusive Datenvolumen,而不是berschüssiger Daten;流量封頂Volumengrenze,代替die maximalen Datenvolumen。
“全球通客戶默認開通‘標準資費’;神州行、動感地帶客戶默認開通‘日套餐’”一句中“默認開通”的說法比較不易描述和表達,經過學生小組內部的討論和分頭試譯,以及對德語電信供應商網頁的對比,最終確定了以下較為靈活和恰當的處理方式:“Wenn GPRS—Verbindung entsteht,ist den Kunden von GoTone automatisch nach Standardpreis zu berechnen,bei Kunden von M—Zone und Easyown das Tagespaket zu aktivieren。”某些句子主題接近,可以借鑒和套用相關句型,用以表達漢語中的相關意思。如“上述新套餐的資費有效期為一年,有效期屆滿,若我公司與客戶雙方均未提出異議,本套餐資費自動延期”一句,完全可借用德國電信運營商網頁上的類似表達,試譯如下:“Die oben genannten neuen Tarife gelten sich für ein Jahr,verl?覿ngert sie sich jeweils automatisch,wenn kein von Kunden oder China Mobil erhobener Einwand entsteht!
在這個翻譯任務的解決過程中,學生從確定翻譯文本開始,都在進行自主思考和摸索,擺脫了依靠漢德詞典自行翻譯這種既耗費時間精力,也往往力所不能及的老套路。借助網絡已有資源確定相關表達方式,大大提高了翻譯效率,強化了學生在翻譯時借助網絡的趨勢,也使表達更加地道。相應地教師在對學生翻譯任務的完成情況進行評價時,也可完成從注重某個具體文本到注重翻譯過程的轉變,幫助學生形成更加全面和靈活的翻譯觀。
綜上所述,翻譯課堂教學應更加著眼于對個人綜合能力的培養,讓學生在翻譯擬真任務中邊練邊悟。在開放課堂的過程中也應注意不可隨意發揮、將翻譯標準過分相對化。應根據不同地域、專業就業方向、學生學習特點等提出個性化的教學方案,這樣才符合高職教育的定位,有利于培養出符合崗位要求和受企業歡迎的應用型人才。
高職院校職業外語改革背景下聽說課程的教學探索 篇3
摘要:該文根據黑龍江省區域經濟發展方式轉型和高等職業教育外語教學改革實踐與探索情況,從高等職業教育發展如何適應黑龍江區域經濟形態轉變的角度,對高職高專外語教學改革實踐與探索狀況進行研究和分析,發現問題,提出建議,期望對黑龍江省的區域經濟發展提供有價值的參考。
關鍵詞:黑龍江;經濟發展方式;高職高專;外語教學改革
隨著黑龍江區域經濟的發展,知識經濟時代的到來,高等職業教育在區域經濟發展中起著尤為重要的作用。高等職業教育發展的理念要建立在為地方經濟服務、為行業服務、為全體學生服務的基礎上。發展高等職業教育唯有適應經濟發展轉型和服務于社會經濟可持續發展才可以達到促進區域經濟發展的目的。
1黑龍江省經濟發展方式與高職院校外語教學改革現狀及分析
1.1黑龍江省經濟發展方式改革現狀分析
黑龍江省區域經濟發展方式仍處于粗放式和投資驅動型經濟形態,高度依賴區域自然資源和能源。近年來雖然依靠投資帶動,依靠能源和自然資源的發展方式有所下降,可是經濟增長方式依舊未能擺脫以粗放型方式發展,依賴資源型發展比例過高。經濟發展的國際化、市場化水平較低。良好的生態環境和豐富的農業資源促使黑龍江省經濟轉而走上大力發展生態農業和綠色食品產業之路。健康、養老等服務業和旅游業、信息化產業異軍突起,成為黑龍江經濟發展的新支柱。優勢明顯,產業發展潛力大。社會消費品及零售業總額持續增長,對國民經濟和社會協調快速發展起到了有效地促進作用。
1.2黑龍江省高職院校外語教學改革現狀及分析
從黑龍江省高職院校外語教學改革來看,高職院校外語教學在諸多方面出臺改革方案就課程設置、教學管理、人才培養模式提出了適應地方區域經濟發展的新要求,對黑龍江省高職高專外語教育工作者來說既是挑戰也是機遇。高職高專外語教學如何順應知識經濟時代的發展和滿足社會的需求,培養的人才如何能夠適應為地方區域經濟服務,滿足用人單位的需求,都將是教育工作者面對的新課題。就目前的.外語教育改革形勢,學習高等職業外語教育培養目標,閱讀并搜集相關文獻,發放調查問卷、對比分析,根據實際情況,課題組分析高職高專英語教學質量提高和人才培養模式改革。把提高英語應用能力作為重點,將教學目標、課程設置、教材編撰和考試模式等方面形成科學的課程體系,以期提高教學質量。
2高職院校外語教學改革與黑龍江省經濟發展方式的關系
高職高專院校謀求自身發展將研究的五大嚴峻課題:一是黑龍江省區域經濟結構面臨轉型,伴隨而來的是產業調整、產業升級等迫切解決的問題。急需高職高專院校擔負起適應經濟結構轉型和社會需求變化的責任;二是世界經濟全球一體化使得高職高專院校需培養復合型、技能型人才,具備既能為地方經濟服好務,又能為服務于國際市場的能力;三是社會大眾迫切渴望優質的高等職業教育,希望贏得在國內、國外勞動力市場的綜合競爭實力。使得高職高專院校承擔站在更高水準的教育平臺的歷史使命。并向社會提供更高品質的教育服務,輸出更優質的教育人才;四是高職高專院校對搞硬件基本建設、規模擴張發展、內涵建設提升大都比較重視。對于如何突出高職高專院校自身特色發展迫在眉睫。如何使高職高專院校從全球職教體系的環境下統籌未來的發展,將成為高職高專教育工作者研究的重要課題;五是經濟對外開放,經濟貿易全球一體化給高等職業教育服務貿易帶來了挑戰和機遇,涵蓋高等職業教育對外聯合辦學、與國外先進教育機構競爭等諸多方面。以上5點都涉及到高等職業教育如何適應黑龍江省經濟發展方式并尋求高職高專外語教學改革的方向。為此,課題組直接研究高職高專外語教學改革與實踐探索如何適應黑龍江省經濟發展方式,適應時代發展的要求,項目應用前景廣闊且有較強的實用價值。
3高職英語教學改革適應黑龍江省經濟發展方式,服務黑龍江省區域經濟發展
教師嚴格要求課堂秩序,變換上課節奏,鼓勵學生學習,能使學生在愉快的氛圍中學到知識。不斷探索提高課堂教學有效性的途徑和方法,建議教師結合學生實際,合理設定教學目標,巧用多媒體提高學生興趣,活用教材,簡化教材,讓學生積極投入課堂活動,做課堂的主人,同時加強教學課堂管理,切實提高教學有效性,要設立分組積分評分體系。在教學活動中教師采用各種手段和方法,用最少的時間、最小的精力,取得盡可能多的教學效果,實現特定的教學目標。并且更需要了解學生的心理,對學生有耐心、試著和學生交心,換位思考,重視對學生進行心理輔導,提高學生的心理素質。
4黑龍江省高職院校適應黑龍江省經濟發展方式外語教學改革個案研究
黑龍江農業職業技術學院秉承服務全體學生、服務黑龍江區域經濟、服務行業的辦學宗旨,在發展中堅持外語教學改革,行成了比較實用的外語教學改革方案。
4.1教材建設
黑龍江農業職業學院根據學院學生外語基礎參差不齊的實際情況,在課堂內實行隱性分層教學,重新編排組織教師編寫適應高職學生學習能力水平的英語教材。教材每年度重新編審,實用簡單。學生英語等級過級率逐年提高。派教授各專業英語的教師深入所教授專業與專業教師研討。參與專業實訓和部分實習項目。專業英語教學切實為所教專業服務。探討編纂符合所教工作流程的專業英語教材。降低學生學習難度,貼近學生日后工作需要,提高學生學習興趣。
4.2轉變教學理念
黑龍江省經濟發展方式發生轉變的條件下,高職高專英語教學理念要以盡可能地滿足黑龍江區域經濟發展需要和社會崗位需求并切實以服務地區經濟為宗旨,根據就業需求進行人才培養并且必須最大限度地符合未來職業崗位的要求。語言是人類溝通交流的工具,英語能力水平唯有在職場環境中體現出來,F代學徒制在人才培養過程中提倡工學結合。那么英語教學也要與之呼應。英語教學要與高職學生就業崗位需求與進行一體化的設計,放棄以知識的相關性進行教學而不是根據職業工作的相關性進行規劃的教學理念。
4.3教學內容與形式
適應黑龍江經濟發展方式轉變的教學改革一定要把與未來學生就職的崗位工作過程相關的英語內容編排到英語教學中來,突出高職英語教學的實用性,力求英語教學內容與所學專業人才培養目標緊密結合。高職英語教育務必以實用為主,夠用為度。悉心培養學生具備較高職業能力和文化素養,突出職業特點,課堂教學模擬職業相關任務,遴選的教學資料符合企業單位用人標準,符合高職學生職業能力發展需要,強調職業能力和職業素養。英語課堂教學活動突出實踐性和任務型教學,指導學生模擬工作場景展開教學,努力培養高職學生在職場中的英語實際應用能力。專業英語務必保證學時在相關職業的教學實訓基地現場展開,使學生利用實訓環境培養專業英語的靈活運用能力。
4.4專業英語服務專業學科建設
專業英語教材大多學術性強,高職學生由于英語基礎能力薄弱,學習過程中體會到課文中專業詞匯難,語句長,課文內容與所學關聯不緊密并缺乏趣味性。為了培養適應黑龍江省經濟發展方式轉變的高職學生以其能夠符合職業崗位需求和社會需要,夯實英語基礎知識和強化職場專業英語運用能力,確保學生在職業崗位中具備用英語處理涉外業務的能力和用英文組織溝通的協調能力。專業英語課程要根據高職學生的英語水平,避難就易,盡量與高職學生所學專業交叉和結合,調動高職學生的學習興趣和確保教學質量。
4.5改革考試評價體系
針對高職學生的學習情況,借鑒成功經驗。英語考試評價體系可采取“積分制”。每課一個平時成績,期末考試總成績是平時成績積分。充分調動高職學生在平時課堂上的學習積極性。
5結語
本研究理論研究及實踐證明相結合。該項目調查黑龍江省內部分高職院校英語課程在教學模式、教學手段、教學內容、校本教材等方面進行的改革與實踐,論述了如何優化高職英語教學管理體系,提高教師素質以適應黑龍江省經濟發展方式。一些高職院校在英語課程的改革方面做了大膽的實踐與嘗試,并在教學實踐中形成了富有特色且有成效的課程改革經驗與做法,這些做法對探索黑龍江英語課程改革的目標、方向和路徑,有著重要意義?偨Y并推廣成功的經驗,推動黑龍江省外語教學改革,提高黑龍江高職院校外語教學效果,服務黑龍江區域經濟發展。
參考文獻
。1]焦方義.“新常態”下黑龍江省經濟發展形勢與對策[J].統計與咨詢2014(6).
。2]倪維芳.黑龍江省高等教育發展促進區域經濟發展問題研究[J].東北師范大學碩士學位論文,2007(5).
。3]張楠楠,孫連雙.高職院校外語人才培養與黑龍江區域經濟發展研究[J].長春教育學院學報,20
【高職院校職業外語改革背景下聽說課程的教學探索】相關文章:
高職院校英語聽說課教學模式改革探索12-04
高職院校體育教學改革探索論文03-06
高職院校聲樂教學改革探索論文03-13
高職院校大學俄語聽說教學改革探析01-18
高職院校秘書實務課程教學改革論文03-19
試論高職院校課程建設與改革的思考11-20
論高職《演講與口才》課程的改革探索12-11
淺談高職院!渡鐣䦟W概論》課程教學探索12-05
-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