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語境背景下工筆人物畫繪畫技法探析論文
在學習、工作中,大家都有寫論文的經歷,對論文很是熟悉吧,論文可以推廣經驗,交流認識。怎么寫論文才能避免踩雷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新語境背景下工筆人物畫繪畫技法探析論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摘 要:
工筆人物畫是我國的傳統繪畫方法之一,有著悠久的發展歷史,最早可以追溯到漢魏時期。近年來,我國繪畫領域受到西方現代繪畫理念和方式的影響,逐步將現代繪畫理念融入工筆人物畫中,并形成了全新的生命力,吸引著大批的繪畫愛好者和藝術家。本文從新語境的背景出發,對工筆人物畫的繪畫技法進行探究。
關鍵詞:
新語境; 工筆人物畫; 技法;
工筆人物畫至今已有一千多年的發展歷程,發展過程中也經歷過數次的變更,在漫長的發展歷程當中,工筆人物畫逐漸形成了具有獨特藝術魅力的表現形式,主要分為外在語言和內在語言兩個部分。外在語言指的是工筆人物畫的基本表現手法,如線條、色彩、造型等;內在語言指的是創作者所想要表達的深刻含義,涉及畫作的選題和整體布局等多個方面。就工筆人物畫的藝術表現效果來看,其獨特的技法構成了藝術語言,并在繪畫藝術領域獨樹一幟,而掌握工筆人物畫的基本技法,是實現藝術創作的首要環節。
一、工筆人物畫創作
工筆人物畫指的是利用工筆畫的創作手法,對人物形象進行刻畫描寫。在創作工筆人物畫的過程中,創作者需要充分利用多種不同形式和類型的線條,從而實現對于整個人物形象的構建。線條的長度、粗細以及用墨的輕重、虛實均會影響到最終的人物形象呈現效果。首先,從用墨輕重的角度來看,墨色的濃、淡、干、濕均會造成不同的藝術視覺效果。而創作時的具體技法,如提、按、頓、挫等也同樣會產生直接的影響。以知名藝術家何家英為例,何家英的作品中具有濃厚的線條處理風格,其本身也熱衷于通過對線條的粗細控制和頓挫手法來凸顯出人物五官的立體性,且這種方法也可以用于表現不同材質的衣服質感。其次,從色彩應用的角度來看,分染和烘染是工筆人物畫創作者常用的兩種技法,這兩種技法與工筆人物畫的創作風格之間有著密切聯系性,能夠巧妙將線條與色彩結合在一起,避免突兀感的存在。
從某種角度來看,藝術的本質均來源于實際生活,工筆人物畫也不例外。創作者在選題和創作時,若脫離了社會現狀和生活經驗,僅僅活在自己幻想的世界當中,則意味著其創作活動失去了生活所提供的藝術給養,創作出的工筆人物畫作品也將缺乏“生氣”。為保證工筆人物畫的綜合質量,確保其能夠具有強大的生命力和視覺感染力,創作者應當在繪畫之前深刻思考作品的選題問題。很多工筆人物畫創作者都熱衷于從自己的生活當中選取繪畫題材,而不同的生活環境也決定了工筆人物畫的核心創作方向。由此可見,工筆人物畫為廣大繪畫藝術家和創作者提供了系統的框架和創作標準,而創作者則需要在這一標準的基礎上,融入個人對于繪畫藝術的認識和理解,并在反映現實生活的基礎上凸顯個人的情感元素,進而創作出具有時代特色和個人特征的工筆人物畫作品。在實際創作的過程中,創作者需要充分利用創作技法,著重刻畫人物的形象特征,以此來豐富作品的基本內容和藝術情感。這意味著創作者不僅要具備扎實的繪畫技法和基本功,更要具有獨到的審美認知。技法的學習是一項系統的過程,當創作者掌握了基本技法之后,即可通過臨摹、賞析和分析等多種途徑來豐富技法的應用方式,最終達到提高技法水平的根本目的。[1]
二、工筆人物畫的構圖形式
創作者在獲取了充足的創作素材和創作靈感之后,即可結合初步認識制作繪畫小稿。繪畫小稿可以被視為最終作品的草稿,而創作者則需要在這一階段著重思考畫面整體的構圖形式、色彩的具體應用,從而為最終的創作打下良好的基礎。對于任何形式的美術作品而言,構圖永遠都是初期階段最為關鍵的一個環節。中國國畫的傳統理念強調散點構圖,這與西方繪畫理念中的焦點透視原則存在根本上的差異性。[2]從常規構圖的角度來看,傳統中國畫更加側重于平面性,但現代繪畫藝術家的繪畫理念則深深受到了西方繪畫藝術的影響,二者之間的互相碰撞和影響最終形成了中國畫家獨有的繪畫方式。中國畫家不僅注重對于傳統繪畫理念和繪畫技法的傳承和深加工,同時也從西方繪畫技法當中汲取了有益成分,最終致使現代中國畫不僅追求平面效果,同時也側重于繪畫作品的立體感,這在本質上是中西方繪畫方式、理念和技法的高度融合,同時也是中國畫的一種創新路徑。在西方繪畫方式的影響之下,中國畫的表現形式逐漸趨向于多樣化發展,豐富的表現形式也進一步凸顯了中國畫的獨特魅力。因此,以工筆人物畫為主的創作者不僅要側重于創作技法的提升,同時也要對外來的繪畫方式抱有積極和接納的態度,充分發揚自身的創新精神,創作出更加富有時代特征的工筆人物畫。
三、工筆人物畫的設色
色彩對于工筆人物畫的重要性無需多言,畫家個人的設色能力將直接影響到工筆人物畫的綜合質量和水平。在傳統繪畫觀念中,工筆人物畫本身對于色彩的要求相對較高,其強調色彩的主動性和藝術價值,希望通過不同的色彩搭配形式來賦予工筆人物畫更多的藝術價值。對于畫家而言,想要確保工筆人物畫的設色效果達到預期,就必須樹立設色意識,靈活應用色彩稿,確保人物色彩能與背景色彩高度融合。
首先,工筆人物畫創作者需要樹立設色意識。很多畫家在創作工筆人物畫的過程中,往往會習慣性將工筆人物畫與傳統水墨畫進行比對,并發現工筆人物畫對于色彩的需求要遠高于傳統的水墨畫。從這一角度即可發現,工筆人物畫對于色彩的要求相對較高,在沒有色彩的點綴之下,工筆人物畫的藝術價值也將大打折扣。此外,色彩的存在可以在某種程度上實現對于線條結構的補充,即便是在線條結構不夠完善、優秀的情況下,合理的色彩搭配也同樣能夠進一步強化工筆人物畫的藝術價值。
其次,工筆人物畫創作者需要注重工筆人物畫的裝飾性表現,就是利用各種材料,比如貼箔、沖蛤粉等達到某些肌理效果,從而更好地服務畫面,達到裝飾效果。而裝飾性表現同樣對于色彩的搭配選擇有著較高的要求,尤其是在使用了其他材料的情況下,就必須保證材料與色彩之間的有機結合,否則將會造成適得其反的效果。
最后,工筆人物畫創作者在創作之前需要靈活使用色彩稿,依據色彩稿實現色彩的搭配、選擇以及色調的確定。實際繪畫的過程中,創作者需要充分反思自己的基本需求,在色彩稿上簡單勾勒,確定整部作品的意境和輪廓,并進一步完成最終的創作。工筆人物畫創作者需要重視平面著色的創作方法,在這一著色方法的基礎上,完成對于人物色彩的描繪。而從整體視覺效果的角度來看,人物色彩與背景色彩之間的關系處理最為關鍵,合理的色彩搭配可以避免突兀感,同時也能夠強化整部工筆人物畫的綜合意境。[3]
四、“象”中有“意”
工筆人物畫作品整體水平不佳,多數作品中的人物形象較為刻板,缺乏生機,片面追求對于現實生活的反映,失去了藝術作品原有的意境,導致這種現象出現的主要原因在于兩個方面:一是創作者急于求成,忽視了基本功的訓練;二是創作者的藝術造詣相對較差,沒有真正領悟中國傳統繪畫中的造型理念。不可否認的是,在目前的社會大環境當中,年輕創作者普遍會存在急功近利的心態,其并未將自己的精力全部投入到藝術創作和基本功訓練方面,缺少對于藝術形象的研究和分析,且在創作過程中并不會直接面對真人進行寫生,而是選擇使用現代科技將平面照片放大進行臨摹,這也就造成了其作品中的人物形象較為死板。
此外,在西方繪畫方式的影響之下,現代年輕創作者更加注重對于光影、體塊等元素的控制,忽視了人物工筆畫的基本用意和追求,沒有體現出個人對于人物形象的主觀感受,而是選擇更加簡單的機械般的臨摹,最終造成了人物工筆畫作品缺乏意境的現狀。[4]
“意境”本身就是中國繪畫藝術所追求、所強調的內容,其體現出了創作者個人情感在繪畫作品中的反映。從某種角度來看,無論是人物工筆畫還是寫意畫,盡管其在表現手法和創作標準方面有著一定的差異性,但在本質上的差異性卻并不明顯,均是源自生活,從生活當中所提煉、概括出的藝術形象,而這種藝術形象的“寫意性”則是基本的創作要求。[5]
五、“工”中帶“寫”
“工”和“寫”是中國畫中的兩種常見藝術表現手法,二者在本質上有著根本的差異性,工筆人物畫更加側重于前者,但這并不意味著工筆人物畫中就無需帶有“寫”的成分。工筆人物畫所強調的“工”不僅體現在繪畫技法方面,更能夠體現出創作者個人對于人物形象的認識和對于中國繪畫的理解。對于多數工筆人物畫創作者及愛好者而言,其在創作過程中過于強調技法的應用,認為“工”就是工筆人物畫的全部組成,并對于細節不遺余力地刻畫。這種繪畫追求雖然能夠創作出精美的作品,創作出具有細致性、逼真的結果,但所取得的畫面效果卻顯得較為空洞和蒼白,缺少意境!皩憽钡膮⑴c則能夠有效彌補這一問題,賦予工筆人物畫更多的意境美感,豐富工筆人物畫中的靈動感與韻味。由此可見,工筆人物畫的創作不僅要追求“工”,更要實現“工”和“寫”的高度融合與互相滲透,最終達到出神入化的境界。
六、結語
綜合來看,工筆人物畫的創作者需要充分掌握工筆人物畫的基本技法,并結合時代發展的基本趨勢,迎合社會大眾的審美要求,從而創作出更加富有藝術性的工筆人物畫作品。
參考文獻
[1]王曉麗.新語境下工筆人物畫發展的思考[J].長江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2,35(02):174-175.
[2]索峰.工筆人物畫技法語言多元化探析[J].銅陵學院學報,2013(5):99-101.
[3] 劉巖松.中國工筆人物畫創作多樣性探微——題材多樣性的角度[J].藝術大觀,2019(7):108.
[4]索斐.現代工筆人物畫線性造型語言探微——以黃柔昌先生作品為例[J].銅陵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6,15(4):54-57.
[5]劉媛.當代工筆人物畫中的新作品研究[J].上海工藝美術,2013(3):56-57.
【新語境背景下工筆人物畫繪畫技法探析論文】相關文章:
微傳播語境下新媒體人才培養的路徑探析11-20
消費社會語境下的媒體迷新表征11-20
現實主義繪畫探析小論文03-22
探析雙創背景下大學物理實驗教學改革論文02-18
論新媒體背景下動漫廣告的發展11-21
新課改背景下的聲樂教學的探討論文02-26
機械學科背景下的工業設計專業特色探析12-08
全球化背景下的中國高等藝術教育發展探析11-25
消費主義語境下電影受眾本位研究論文提綱11-21
-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