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析中職“應用電子技術”專業課程改革的探索與實踐
論文摘要:文章通過應用技術專業課程改革課題組的探索,經歷了專業調研、工作任務分析、核心課程體系的確定、課程標準的編制等實踐,開發了應用電子技術專業教學方案,有利于該專業的建設與發展。
論文關鍵詞:應用電子技術;課程改革;探索;實踐
浙江省推行中等職業學校課程改革兩年來,筆者一直參與應用電子技術專業的課程改革的探索與實踐。在這一過程中,有了許多經驗與思考,在此與大家共勉。
一、參與專業調研,明確課改方向
專業課改離不開對專業人才需求和專業教學現狀的調研。調研是開展課改的基礎性工作,是課改的第一步。課題組對問卷和調查對象的抽樣進行反復推敲,最后形成一套相對科學、完整的調查方案和具體的調查問卷。
本次調研的主要內容有五個方面:①企業對應用電子技術專業的人才需求情況,對人才職業素養的要求,以及對現有中職畢業生的評價。②中職畢業生就業分布、適應情況和穩定情況,畢業生對在校專業學習的感受和評價。③中職學校應用電子技術專業(實訓)設施設備現狀、師資隊伍狀況和學生的專業能力與職業素養。④專業教師對應用電子技術專業人才培養質量、途徑的評價和建議。⑤中職在校生學習的基本狀況、學習動機和學習意愿,對自身的評價及未來發展的思考等。共發放調查問卷1200余份,回收948份。并對部分企業、學校、學生進行了深入回訪。召開了針對校長、專業負責人、企業負責人、專業骨干教師、在校學生、畢業生進行的座談會二十多次。實地走訪了100多家有關電子行業的相關企業。
經過調研了解到以下信息:①企業對畢業生的未來需求:未來3年內,多數企業(55%)都表示會增加招收中職畢業生的數量。②中職應用電子技術專業人才培養的基本定位:企業適合應用電子技術專業學生就業的崗位主要集中在維修、裝配、調試、質檢等四個方面,可見:企業適合本專業學生就業的崗位主要集中于生產一線。③中職應用電子技術專業人才培養的核心要素:企業要求本專業畢業生具有綜合職業素質和能力,對中職畢業生的職業素養要求較高,其中吃苦耐勞是排在第一位的,選擇比例達到了80.3%。從專業素養來看,企業最為看重的是專業技能操作能力、分析解決問題能力和專業技能應用能力。企業對員工的道德和能力素養要求是十分明確的,這也為本專業的人才培養指明了方向。④課程結構不合理,理論課過多、實踐操作偏少的狀況沒有得到根本轉變。畢業生對學校課程設置問題比較集中的反應在兩個方面,一是專業理論課太多,實踐操作太少,選擇比例在55%以上;二是課多、專業課少,選擇比例近40%。同樣,在問及制約專業課教學的最大瓶頸時,有57.1%的專業負責人選擇了課程結構不合理和教師能力不適應。⑤專業教師常用教學方法和學生需求調研還發現,教師當前的教學方法與學生的需求還有一定距離。例如,教師常用的教學方法是講授法,而學生最喜歡的教學方法是模擬場景教學法。⑥教學模式改革遇到很大的問題和困難。專業教師認為推進項目教學有兩個最大的問題:一是學校實訓設備設施不足,57.7%的專業教師都有此反映;二是學生工作難度大,56.8%的專業教師有此反映。
通過深入了解行業企業對中職應用電子技術專業人才的需求狀況和職業能力要求,了解中職應用電子技術專業人才培養的現狀和存在問題的反思,以便根據行業的職業崗位需求,分析中職應用電子技術專業人才的培養規格、知識能力與素質,確定專業培養目標、優化專業課程體系和教學內容,使得本專業人才培養更具針對性和適應性,從而更好地為省電子行業發展服務。
二、參與工作任務分析會,與企業專家零距離接觸
由行業企業一線專家組織的“中等職業學校應用電子技術專業工作任務分析”會議,采用“頭腦風暴法”,對本專業的工作項目、工作任務和職業能力進行了卓有成效的分析。通過“崗位定位和工作任務分析”會議,初步確立了“元器件準備”、“裝配”、“檢測”、“調試”、“總檢”五個工作項目,明確了核對型號、元件成型、分類排序等15個工作任務,并列出了具體的職業能力。
專業核心技能決定著專業核心課程的設置及教學項目的開發,是保證專業人才培養“適銷對路”的關鍵,也是滿足行業企業對專業需求的重要體現。應用電子技術專業的專業結構和布局相對比較復雜,涉及電子產品的制造、電子產品的使用與維修及電子產品的等行業,在具體的專業能力上也就呈現出復雜多樣的特點。專業要發展,就必須確定核心技能,然后在專業核心技能的基礎上進行拓展,而不是所有領域都普遍發展或盲目自由發展。因此,明確專業核心技能及核心課程就顯得非常迫切。
通過調研及工作任務分析,應用電子技術的核心技能是:元器件的識別與檢測技能、電路圖的識讀技能、電子產品的裝接與調試技能、儀器儀表的使用技能。明確了專業核心技能后,應用電子技術專業的發展必須把握電子制造業和相關行業發展趨勢,既要不斷提高和完善原有專業的建設水平,又要有步驟的調整專業設置,優化專業布局和結構,不斷拓展專業方向。
三、參與核心課程體系的建構和課程標準的編寫
1.依據核心技能,確定核心課程。核心課程是指以完成某個專業共同的工作任務為目標的課程,這些課程要以不同的專門化方向之間的共同職業能力(或核心技能)為基礎來設計。盡管有了上述的理論支撐與應用技術專業的核心技能定位,但要真正形成專業核心課程,這對于有著多年的教學經驗且最了解學情的專業骨干教師來說也是一種挑戰。碰到了一些比較糾結的問題,在此與大家共同探討。
。1)問題一:知識體系與行動體系的轉變問題。現有的專業課以知識體系呈現,而調研發現學生更樂于上以行動體系呈現的專業課,如何解決這一問題?
解決辦法:傳承專業優點,重組課程結構。在我們這個專業中,《電工技術基礎》、《電子技術基礎》以陳述性知識為主的老牌專業課,有不可缺少的重要性。但也存在著理論深奧、實踐缺乏的弊端,教師上課的難度比較大,學生對于純理論性的知識不感興趣。如何傳承它不可或缺的優點,又能增加實踐,成為理實一體化的課程。讓學生在做中學,教師在做中教,這就需要我們把知識對陳述性知識與過程性知識進行序化,尋求兩類知識的有機融合,而不是簡單地疊加。核心技能提供了一個將其進行排列組合的參照系,我們組合平時經驗,重新確定課程,重組教學內容,把一些必需的基礎知識點落實到《元器件與電路》、《功能電路的裝配與調試》兩門新確定的課程中去,這樣更有利于學生學、教師教,實現了以技能培養為出發點的跨學科整合。
。2)問題二:實踐與理論脫節問題,F有的專業理論課,專業實訓課存在著純理論、純實踐的問題。
解決辦法:圍繞核心技能,優化項目設計。在傳統的教學中,《電子工藝》課與新課程的改革理念最相符,也是學生最感興趣的。有的學校已經開始項目教學的嘗試,開發了一些校本教學項目,既完成了教學任務,又培養了學生的職業能力。正是有這些可貴的先行者的嘗試,課題組決定將《電子產品的裝配與調試》列為本專業的核心課程之一。核心課程突出實踐能力和動手能力的培養,精簡傳統教學門類,改變專業課程以學科為中心的傳統,以跨學科的方式重新構建專業核心課程體系。
。3)問題三:忽視專業發展問題。課程總存在一定的滯后性,如何用更好地接軌行業發展?
解決辦法:關注發展動向,開發綜合課程。為突出本專業領域的新知識、新工藝、新技術和新方法,為滿足應用電子技術專業崗位工作需求,促進學生就業和職業生涯發展。課題組圍繞核心技能培養而設計的符合學生認識規律、適合課堂教學的《PROTEL應用與PCB制作》、《電子技術綜合與應用》兩門課程,這兩門課程軟硬件合一,有一定的綜合性,特別是《電子技術綜合與應用》中的生產流水線可以說是核心技能的綜合體現,使學生更具發展后勁。經過行業、企業專家、高校課程專家、專業課教師等多次頭腦風暴式的研討和論證,達成共識,應用電子技術專業核心課程:元器件與電路、功能電路的裝配與調試、電子產品的裝配與調試、PROTEL應用與PCB制作、電子技術綜合與應用。如果說核心課程是規定動作,那么,專門化方向課程就是自選動作。各學?梢愿鶕枨蠛蛯I原有基礎,立足于各地區發展實際,開設體現地方經濟特色的專門化方向課程。
2.團隊分工協作,編寫課程標準。
。1)借鑒經驗,明確編寫思路。確立以核心技能培養為課程改革主旨、以核心課程開發為專業教材建設主體、以教學項目的設計為專業課程改革重點的改革思路。結合應用電子技術專業特色及各成員在實踐中的經歷,借鑒了前期課改的成果與經驗,從而明確了編寫課程標準的思路。
。2)整合資源,團隊分工協作。依據行業專家所提出的核心技能,比對現行的教學課程,在尊重學生認知規律的前提下,根據行業企業專家的建議及應用電子技術專業工作任務分析表,重新構建教學體系,確定教學內容,形成課程標準。多次學習研討后,課題組進行了分工,選取專業特色較強的五個學校,由每個學校的一個骨干教師牽頭,分別完成課程標準的制定。盡管大家有了各自的任務、課程的名稱與方向,但完成的思路、格式、內容都各有各的風格。當然,也出現過一些分岐與爭論,最后作出了調整。
第一,工作任務與課程內容間的分岐。由于課程內容由工作任務分析表來確定,大家對于工作任務分析表中的每一項工作任務、職業能力都作了推敲,對于哪一個工作任務、哪一項職業能力應該屬于哪一門課,大家在爭論中存在分岐?紤]到各門課程的內容、課時的均衡性等問題,通過大家討論協商,對工作任務進行了細化、拆分,根據任務的性,分別歸類于各門課中,避免出現一門課的容量很大,而另一門課的容量較少。
第二,課程內容交叉、重疊的分岐。在確定課程內容中,筆者認為“知識的總量沒有變,但知識的排序方式發生了變化”。在內容編排上,有的內容重復出現而有的內容卻有所遺漏。有的功能電路就是一個電子產品,存在著內容的交疊性,而工作任務分析表中沒有出現,但對于這個職業來說非常重要,大家都沒有編排進去。我們既要避免內容的重復性,又要關注到每一項職業能力的落實,這就需要多協作,多溝通,多反思,以避免上述現象。
第三,教學內容的篩選、排序間的分岐。與職業能力對應的教學內容存在著多樣性,如《電子產品的裝配與調試》中列出了20多個電子小產品,確實都有趣味性、實用性與可實踐性。但作為以核心技能為基礎確定核心課程內容,要圍繞本專業學生需具備的知識、技能和態度,來設計相應的教學實踐活動,必須對教學內容進行選擇、排序、取舍,合并同類項,有的則作為選修或刪去!峨娮蛹夹g綜合應用》中的生產流水線更是五花八門,側重點各有不同,課程中要突出本專業領域的新知識、新工藝、新技術和新方法,根據專業需要選用具有典型性與通用性流水線作為教學內容,培養學生在較為復雜的工作關系中作出判斷并采取相應行動的綜合能力,制定課程標準。
第四,內容編排、格式上整體性的分岐。由于大家分組完成,各門課程之間的銜接、內容編排、格式等方面存在分岐。除在平時多多溝通,協作完成課程標準的制定外,在單獨的五門課分別完成后,課題組利用暑假集中討論,以達到統籌兼顧、總體整合,合理編排內容與標準的目的。課程結構設計,既有整個專業的課程體系的宏觀課程結構設計,又有核心課程內部的微觀課程結構設計;既體現了職業崗位工作特點,又注重學生職業成長規律。
3.專家,完善課程標準與教學指導方案。完成應用電子技術專業教學指導方案的初稿后,請教了課程專家、行業企業專家等,他們提出了修改意見,課題組進行了精心修改后才完成。
課程改革研究、項目研究的過程,是專業發展的過程,我們開發的專業教學指導方案必將引領專業不斷發展。課程改革任重道遠,需要要在反思的基礎上不斷嘗試和探索,不斷改進和完善。
【探析中職“應用電子技術”專業課程改革的探索與實踐】相關文章:
改革中職學校建筑力學教學的探索與實踐11-19
探析職業學校機械專業課程實踐教學的改革12-09
試析“數字電子技術”教學與實驗改革探索12-04
中職學生英語應用能力培養的探索03-08
探析中職《建筑材料》課程考核改革12-06
-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