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tt id="5hhch"><source id="5hhch"></source></tt>
    1. <xmp id="5hhch"></xmp>

  2. <xmp id="5hhch"><rt id="5hhch"></rt></xmp>

    <rp id="5hhch"></rp>
        <dfn id="5hhch"></dfn>

      1. 農業院校經濟地理學課程教學思路探討

        時間:2024-10-05 16:10:41 論文范文 我要投稿

        農業院校經濟地理學課程教學思路探討

        摘要:農業院校土地資源管理專業開設的《經濟地理學》課程如何體現課程特色并且與專業相結合,符合專業需要,是教學過程中需要思考的重要問題。文章結合課程教學實際情況提出三點思路:結合專業特點,樹立地理觀念;反映學科進展,創新思維模式;加強實踐教學,提高綜合能力。
        關鍵詞:農業院校  經濟地理學  教學思路
                經濟地理學是地理學的重要分支,也是土地資源管理、測繪工程、經濟學、物流管理等專業的必(選)修課。經濟地理學的原理在經濟活動和區域、資源、環境、地理空間的發展中得到了越來越廣泛的應用,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農業院校的土地資源管理專業開設了《經濟地理學》課程,但如何體現課程特色并且與專業特征相結合,符合專業需要,是教學過程中需要思考的重要問題。
                1、課程特色
                1.1研究內容
                經濟地理學是地理科學系統中重要的一門分支科學。它以人類經濟活動的地域系統為中心內容,即研究經濟活動區位、空間組織及其與地理環境的相互關系,揭示人類經濟活動的地理特征,探討地域經濟發展規律,其研究內容主要包含經濟地理學的基本理論和方法、具體區域的生產布局和組合規律、生產和經濟部門的布局規律三方面。
                1.2學科特性
                經濟地理學的特性表現在其所特有的地域性(區域性)和綜合性。地域性是經濟地理學的根本特性。經濟地理學所研究的對象都必須落實到一定的地表空間上,即落實到地域上,這樣所研究的內容才有針對性和實踐意義,不同的地域都有各自的特征,因此相同的理論在不同的區域會有不同的表現形式。地域分異規律也是經濟地理學地域性的核心問題。
                經濟地理學的綜合性表現在三個方面,一是經濟地理學學科性質要求對自然、技術、經濟等條件進行綜合;二是經濟地理學的地域性要求對特定地域內的諸多條件進行綜合,也要求對地域之間的差異與分工進行綜合;三是經濟地理學研究對象的歷史性和發展性,要求對產業布局的歷史、現狀與發展方向進行綜合。
                1.3基本理念
                作為地理學的主要組成部分,經濟地理學課程教學同樣遵循地理類課程教學的基本理念:學習對生活有用的地理;學習對終身發展有用的地理;構建地理學思維模式;培養熟悉現代信息技術的實用人才。
                2、《經濟地理學》課程體系與教學概況
                經濟地理學通常是高校人文地理學專業的主干課程,相關課程體系較完善,如經濟地理學導論、自然地理學等,學生在學的過程中能較系統的學習和掌握;相比之下,農業院校土地管理專業開設經濟地理課,不能照搬地理專業的教學模式,培養目標也有所差別,因此在課程體系及教學模式上都要有針對性和實用性。
                在現代學科體系中,《經濟地理學》課程被劃歸為理科,但實際上,由于其內容體系涵蓋了生態、環境、社會、經濟、管理等多門學科的內容,因此基于不同的學科體系,對學生教學內容的偏重點也應有所側重。但從一些研究資料來看,目前農業院!督洕乩韺W》課程教學還存在一些問題,如知識結構欠合理,大多數教學組織限于課時以及其他教學條件的影響,偏重于理論,缺乏實踐,與專業的結合方面仍存在不足,因此學生的能力得不到鍛煉。另外,課程體系設置不合理,《經濟地理學》是一門涵蓋眾多學科內容的交叉科學,因此在課程設置時要全面考慮其他課程的先修或者同時進行,如自然地理學、自然資源概論等課程。
                另外,對農業類大學土管專業的本科學生而言,目前適合專業實際需求的經濟地理學教材不多,輔助教材更少,特別是實踐教學的輔助教材幾乎空白。各門課程(包括實踐課程、野外實習)的教學大綱既不健全也不規范,沒有標準體系。而目前實驗室、實習基地的建設重點仍放在“自然地理”和“技術地理”(如地理信息系統、地圖測繪等)方面,適合土地管理專業的實驗室和實習基地建設仍明顯滯后。
                目前高!督洕乩韺W》課程教材主要有李小建教授主編、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的面向21世紀課程教材《經濟地理學(第二版)》;耿莉萍編寫的高等財經院校21世紀教材《經濟地理學》;劉艷芳教授等編寫,科學出版社出版的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國家級規劃教材《經濟地理學——原理、方法與應用》等。我校土地管理專業選用后者,該教材系統的探討了經濟活動地理空間組織的基本原理、方法和應用,突出了經濟活動地理空間組織原理和方法在區域發展決策中的應用,即區域農業布局、區域工業布局、旅游資源開發、基礎設施建設、城鎮體系規劃和環境規劃等,對土地管理專業的學生而言更貼近一些[1]。
                3、教學思路
                農業院校經濟地理學的教學應著眼于三個方面:第一,經濟地理學教學必須反映學科的新進展。第二,經濟地理學教學必須使學生掌握分析與解決問題的基本地理思維方式與方法。
                第三,經濟地理學教學必須要培養學生的綜合能力,加強專業知識基礎,使之成為復合型人才[2]。
                3.1結合專業特點,樹立地理觀念
                所謂地理觀念就是地球表層的整體觀念、區域觀念、環境觀念。學習各類基礎知識和分支學科的目的集中于一點就是為了認識地理環境和建設地理環境,能夠用正確的地理觀念去思考和分析問題。        地理學的知識領域很寬,任一專業學科和地理學都會有聯系。學科之間相互滲透相互影響已成為一種趨勢,單一的不與其他學科發生聯系的學科越來越不多見。地理學與自然、社會、經濟、人的行動與心理等各個方面發生密切的聯系,對與地理科學和自己專業有關的知識要熟悉、了解,對自己所從事的專業的某個方面要專深、精通,把兩者有機地結合起來才會有所作為[3]。
                土地管理專業要依據區域經濟發展、社會需求和科學的職業崗位分析,界定專業的培養目標、業務范圍、知識與能力結構,依據社會經濟發展對人才的需要構建適合專業特點的實用型課程體系。整個課程體系的設置要以達到培養學生全面素質和綜合職業能力為目的。在經濟地理學教學過程中,應緊密結合學科發展趨勢,不斷優化課程內容結構。結合土地管理專業本科生培養目標,突出重點原理的講授和應用實踐能力培養,經濟地理學教材中一些較為復雜的計算公式的推導可以省略,只要交代清楚確定的原則、所用的方法和解決問題的思路技巧,直接給出結論,進行應用方法的講授即可,對簡單的內容、易于自學的知識進行簡化講授,使學生接受的是如何全面系統的思考問題和解決經濟地理學以及其它問題的方法的教育,而不是數學知識的運用,這對培養應用型人才非常有利。
                3.2反映學科進展,創新思維模式
                傳統的地理思維主要是剖析不同區域的內部結構,揭示不同區域特征的差異性和相似性、區域之間的聯系以及它們之間發展變化的制約關系。而地理事物的多樣性、整體性決定了地理思維的綜合性特點,從總體特性上進行研究,注意各種要素之間的相互影響和相互作用,才能得出正確的結論,同時要運用和吸取相關學科如經濟學、生態學、行為學和政策科學等學科的理論與方法。
                經濟地理學是地理學中學科發展較快的學科,尤其是20世紀80年代以來,經濟地理學學科研究,從開始主要集中于產業發展與布局研究,到經濟活動全球化、新經濟地理學、可持續發展、區域創新網絡、以及其他解釋經濟活動空間形象的非經濟因子作用的各種理論如“嵌入理論”以及“網絡聯系理論”等的研究,均取得較大進展。經濟地理學教學必須反映學科的新進展[4]。
                地理善于區域研究、綜合和宏觀論證,地理學具有極大的超前性,如可持續發展的研究、對知識經濟及國家創新系統的研究等;地理信息系統的發展,通過計算機技術與空間數據的結合和一系列空間操作與分析,為區域規劃、管理決策提供了強有力的信息,強化了地理的決策思維,也促進了學科的決策化?陀^上為其走向高層次決策領域奠定了雄厚的基礎。教學的過程中必須緊緊抓住地理思維特性這一切入點,強調培養學生運用創新地理思維方法去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只有把握住了這種思維的特征,才可以應對不斷變化的問題,增強分析與解決問題的靈活性,才能使分析問題的過程更好地體現出地理性,也才能更為全面、徹底地貫徹素質教育!
                3.3加強實踐教學,提高綜合能力
                學習經濟地理學要注意理論與實踐結合,課內與課外結合。目前廣泛開展的土地利用規劃、各種鄉村規劃(如集鎮規劃、鄉(鎮)域規劃、村莊規劃)和土地評估、地籍管理等,無不表明地理實踐思維對國民經濟的重要貢獻,新時期這一思維特性還將進一步發揮。
                實踐基地是開展實踐教學的重要場所。可以按照就近原則,建立以學校所在城市作為課程實踐的主要基地,根據經濟地理學、城市規劃、區域分析與規劃、區域發展戰略、房地產評估、地籍調查、土地資源管理等實踐內容開展系列講座,參觀相關機構、部門、科研院所的工作流程,熟悉工作環節等。充分利用校外教育資源來彌補校內教學資源的不足,增強學生參與實際工作的能力。
                另外要樹立能力本位理念,在學生職業能力的訓練上下功夫,提出學生在校期間職業能力的訓練項目,如計算機輔助制圖能力訓練、土地利用現狀調查能力訓練、城鎮體系規劃設計能力訓練、房地產估價能力訓練等等,學生在畢業時要取得相關的職業技能等級或資格證書,為將來從事土地資源利用與管理相關工作,奠定扎實的基礎。 
        參考文獻:
        [1] 劉艷芳.經濟地理學——原理、方法與應用[M].北京:科學出版社, 2006 。
        [2] 李國平.關于經濟地理學教學及其改革的初步探討[J].經濟地理,2002,22(1)
        [3] 白光潤.地理學導論[M].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3
        [4] 李國平.關于經濟地理學教學及其改革的初步探討[J].經濟地理,2002,22(1)

        【農業院校經濟地理學課程教學思路探討】相關文章:

        “工程力學”課程教學的探討11-24

        課程教學改革的思索和探討03-29

        新課程下生物教學模式探討12-04

        服務營銷課程實踐教學設計探討03-28

        中藥化學研究思路與方法的探討11-15

        談農業院校食品毒理學實驗課程教學改革措施02-26

        論中小型休閑綠地設計的教學思路探討11-26

        汽車保險理賠課程教學的改革思路論文02-16

        高職《建筑力學》課程教學改革探討與實踐11-24

        • 相關推薦
        国产高潮无套免费视频_久久九九兔免费精品6_99精品热6080YY久久_国产91久久久久久无码

        1. <tt id="5hhch"><source id="5hhch"></source></tt>
          1. <xmp id="5hhch"></xmp>

        2. <xmp id="5hhch"><rt id="5hhch"></rt></xmp>

          <rp id="5hhch"></rp>
              <dfn id="5hhch"></df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