試論大學英語教學改革的倫理建構
論文關鍵詞:大學英語 教學改革 師生倫理
論文摘要:大學英語教學改革過度強調網絡教學技術手段,卻弱化了師生倫理責任,使基于“以學生為中心”的教學改革之教學理念與實證數據形成了矛盾與沖突。對此,發現了大學英語教改中的倫理構建與學生感知價值問題,進一步分析教學改革倫理問題產生的原因,從而得出大學英語教學改革不僅要在教學技能技巧與教學手段上下功夫,而且要在教與學的倫理責任上引起師生的共同關照。
大學英語教學改革要貫穿一切以學生為中心。這一切又飽含著教師與學生之間的教與學的關系,即人與人之間的關系,應講究人倫之理的關系。在這一對關系中,教師的教學應體現他們的責任,顯現教師課堂中的言行規范性,又牽扯到教學內容的教育性與師生教學交往行為的道德性等。以此反思大學英語教學改革,成績應該是肯定的,大學英語以學生為中心的教學理念重視學生的需求也是可以肯定的?墒牵诔煽兊谋澈,一些實證性的調查數據顯示出學生對大學英語教學改革的感知卻不盡如人意。這種感知與學生所付出的成本的得利與得失的比值(即感知價值:“顧客價值與學生價值可作類比”,因此,顧客感知價值也可類比作學生感知價值。)卻是較低的。這一成績與實證數據所形成的矛盾與沖突,正是大學英語教學改革強調多媒體的教學技術與手段、強調課堂上教師與學生課堂活動的互動的過度,淡化了教與學的倫理關系適當與應當。
一、大學英語教改中的學生感知價值問題
學生感知價值是學生感知大學英語教學服務質量與他們所付出的教學成本的比值所得出的價值。它的高低同時受到學生期望價值的影響,也就是說,學生的感知價值至少受到兩方面因素的制約:一是教師的教學服務質量,二是的學生的期望值。教學質量好壞是教師的努力能否得到學生的適當評價的問題。假設教師的教學服務存在著事實上的質量差,無疑學生的感知價值低,如果教師的教學服務質量并不差,而學生的感知價值仍然低的話,這就有可能是兩個方面的原因:一是學生的評價出現了差距的問題;二是學生的期望值不高的問題。因此,大學英語教學改革與學生感知價值具有較為復雜的關系。有可能大學英語教學質量好,不一定學生感知價值高,相反,大學英語教學質量差,也不一定學生感知價值就低。也有可能大學英語教學質量差而學生的感知價值高,反之,大學英語教學質量好而學生的感知價值低。實際上,這種感知價值既是學生主觀的期望價值見之于客觀的教學服務質量,又是客觀的成本付出作用于主觀的利得與利失相互交織的主觀性的判斷。
基于以上的幾種可能與現實背景,學生對大學英語教學服務質量的感知價值具有特殊性、復雜性與多變性等特征。首先是特殊性,F實中,學生對大學英語教學的期望值偏高:一是大學英語系我國高等教育中一門重要的基礎課程;二是它的教學質量高低直接關系到我國21世紀人才的素質和實際工作能力的培養;三是學生認為大學英語屬于工具型的課程,他們對這門課的期望值較高,因為它直接關系到學生出國、升學、考證與就業等多方面的特殊的現實問題。其次是復雜性與多變性。學生對大學英語教學的感知價值具有不可確實性。學生對大學英語教學所感知的教學質量而得出的感知價值低于期望價值,學生滿意度就低。如果說顧客滿意度是顧客在消費時對商品和服務的感受、需求或期望與評價,那學生滿意度即是學生接受教育教學服務時的感受、需求或期望與評價;诂F代營銷觀念將滿足顧客的需求作為最大的目標,其實大學英語教學也是如此。顯而易見,學生的期望值過高,將影響學生的感知價值。由于學生的社會經歷、知識面、家庭背景與需求等項的差異性,他們主觀上的期望值當然也是復雜多樣的。學生的需求也是動態的,它正隨著社會發展與社會需求的變化而變化,學生的需求與學生的期望值相關。據此,高需求導致高期望值,換言之,要提高學生感知價值,須關注學生的期望值,關注期望值恰恰又是關注學生的需求。
由此可見,大學英語教學質量與學生感知價值既有正相關,又有一點相關,還有負相關,甚至無關?陀^地說,應該是正相關,可這一正相關卻往往受到學生的主觀因素與社會的客觀因素的影響,使正相關常常發生變化,這些變化正是問題所在。它會影響大學教學改革的進程,也會影響大學英語教學中的師生關系,還會影響師生之間的倫理關系。
二、大學英語教改中的問題及學生感知價值的倫理意蘊
回顧大學英語教學改革20多年來,經歷了教育體制、教育結構、教學大綱、教學觀念、教學方式方法、教學內容、測試與評價、教材與教育手段、學習方法求新求變與多渠道、全方位、多元化的改革后,踏出了一條大學英語改革與發展之路。但是,這些教改式的教學逐漸偏向強化教學技術的有效性,在一定程度上輕視了教學本身的品性構建,使教學中屢屢出現了一些不夠人道的病態教學,倫理困境成為教學中的普遍現象,主要表現在教學中人文價值的缺失,多媒體教學的問題與新模式教改中自主學習的問題,目前大學生英語教學缺少實際的倫理問題關注,難于發現現象背后的深層次問題。
第一,學生的問題。經濟為中心的多元化思想,強化了學生的功利主義學習意識,淡化了學生尊師重教的思想。據伍曉慧的實證調查顯示:“學生的行為受工具型動機支配不喜歡參與課堂學習”,“46.5%的學生不太適合新教改模式下英語課堂,新模式對課堂情景的動機產生的負面影響”,“學習者動機減少或缺失行為不僅影響學習者的學習動機,而且影響教師的課堂教學動機”,新模式下“90%學生認為英語教師應該理解學生”,“68%的學生認為他們和英語教師之間相互了解很少”,教師接受調查的人中,“94%的認為新模式不利于師生、生生之間互相了解、溝通”,“95%的教師認為新模式不利于學生課外準備活動的有效進行,學生不配合反過來使教師的動機減弱”。從師生調查中共同指向兩個問題:一是新模式下的大學英語教改師生缺乏理解;二是學生不夠喜歡參與課堂活動。
第二,教師的問題。教學對教師品格的要求具有首要性與責任性、教學內容的教育性、教師的情感性等特點。這些要求與大學英語教學的職業倦怠癥高達70%的比率形成了反差。對于教師職業倦怠,勢必影響教學行為不規范、不認真備課甚至不備課、教學態度不端正、教學內容不夠豐富、教學主題思想不夠突出、缺乏育人的教育性、不能為人師表,并以不公正、偏心等去歧視學生,表現在舉止上的輕浮與功利主義、拜金主義思想等問題。而對待學生的問題上,教師的責任感不強,對學生較冷漠傷害了學生的自尊,教學中有時也不公平,不夠關心教學的公平性問題。
第三,師生教學交往行為的道德性問題。師生交往與存在表現出傳統的二元對立思維方式的局限性,二元思維方式在認識活動中分主客體,并預設教師主體優先地位,強調主體對客體的利用、控制與占有。這樣的話,學生將對教師缺乏應有的尊重,就忽視雙方各自(尤其是客體一方)的特殊性,致使雙方缺少親和感等。凡此種種,都說明課堂教學中需要加強教學倫理建設。
當前,過度強調教學現代化,將導致師生關系失衡。這種思維方式指導人與人形成控制與被控制、權威與服從的關系,從而使得人與人的關系失衡。學生作為人的道德主體,如果他們的內在需求倍受關注,他們就自我肯定、自我發展。由于人具有對象意識和自我意識,具有主觀能動性和自由意志,能夠按照自己所認識的客觀規律進行活動,通過對真、善、美的追求,達到精神世界的自我完善和自我滿足,達到自我本性的超越,使人得到自由、全面、和諧的發展。這正是馬克思主義個人的全面和諧發展是人類社會生活的最高價值的體現。因此,學生的感知價值具有倫理的意蘊。
三、師生的倫理構建
大學英語教學改革的艱巨性與師生倫理建構的復雜性,其內在要求就是需要構建教師與學生的責任倫理,才能解決大學英語教學改革中所出現的諸多矛盾與沖突。
第一,建立教師責任的“應當”,也是教師責任的義務,是現代社會的基本倫理訴求!熬徒處熉殬I及其專業發展而言,最具代表性的社會公共組織得以建立和維持的核心凝聚力就是建立具有倫理性質的行業制度,從而對教師責任進行倫理規約”。教師不能以經驗替代倫理的責任。師生關系亦是師與生的倫理關系。對于學生來說,教師具有無限性和神秘性,學生既依賴于教師,又對教師進行否定與超越。教師要獲得存在價值就得尊重學生,擔負起對學生的倫理責任,考慮學生的需求與感知價值,具備傾聽能力,與學生對話以實現“和而不同”的課堂教學。因此,教師在大學英語教學課堂中,應改變傳統的教育認識局限于二元對立的思維模式,順應網絡多媒體教學下的學生處于不確定的環境中,教師不能以自我的經驗提供“絕對正確”與本著“一切為學生好”的信念,灌輸知識、提供標準答案、鼓勵順從精神,卻導致學生的叛逆和師生關系的緊張。實際上是對學生的征服與改造,又是破壞以學生為中心的教學理念。使教學理念與新模式大學英語教學改革理念充滿著矛盾與沖突,因而,總是會使一場具有生機的教學改革,在實踐中得出的檢驗卻是不盡如人意的結果。譬如,新模式大學英語教學改革,正是基于以學生為中心的人本主義教育理念而實施的新一輪教學改革,它在教改實驗中是給予了充分肯定的。可是,在不同類別的高校的教學實踐中,這一教學模式的實證調查顯示結果卻有近一半的學生不滿意新模式教學改革的,不同類型的學校相似的調查也顯示出類似結果的文獻也較為豐富。這實際上就是教學理念、教改理念與實際教學中的矛盾與沖突。這種矛盾與沖突,實際上是現代教學倫理觀弱化與教改強化的沖突。無論怎樣,加強教師的道義責任,要尊重教育規律而開展教育教學工作。加強教師教學的職責與義務意識,可以幫助教師在履行自己的職責時對面臨的倫理困境問題提供解決的方式和方法。另外,除應對教師責任進行倫理規約,強調“通過制度本身是否合理的道德追問來解決其利益矛盾和沖突”,還應對大學生的責任倫理進行強化。
第二,進行學生責任倫理教育。重視大學校園文化建設,加強道德認知教育,制定責任倫理教育的中長期計劃,構建學生責任倫理的教育系統工程。加強學生的責任倫理教育,它要求學校各管理部門制定配套的倫理教育措施,以學生個人的責任、以和諧的思想去強調“人與社會的發展目標上的一致性,樹立法治、民主、自由、平等、公正、公平、正義、人權等現代社會價值”。因為,任何社會都有責任倫理的存在。對大學生進行責任倫理教育,至少應從兩個方面展開:一是讓學生明確人是唯一的責任主體,因而必須對自身的行為的后果擔負起責任;二是學生的責任倫理是他們的道德情感與責任感的統一,他們應該具備高度的理性自覺與良好的行為習慣,并且應該自尊、自重、自律,這也是每個人的人格選擇,尊重他人,就是尊重自己。正確的自我認知,客觀的自我評價,積極的自我提升,關注自我成長。除此之外,人的倫理責任還將隨著社會的發展而不斷的豐富,因而,學生的倫理責任教育活動的開展還應該與時俱進。
第三,研究責任倫理的教學評價新標準與新機制。教學評價是依據教學目標對教學過程及結果進行價值判斷并為教學決策服務的。教學評價一般包括對教學過程中教師、學生、教學內容、教學方法手段、教學環境、教學管理諸因素的評價。基于教學評價,將教師的責任心、教學態度、教學內容的教育性與思想性、教學中對待學生的態度、與學生的溝通情況、對學生的關心程度與對學生的公正性等項進行量化,再根據學生感知價值即學生對所付出的教學成本與教育教學服務質量的評價,做出定性的結論,從而制定出相應的責任倫理的教學評價新標準。
第四,應從倫理構建入手,關注學生的需求,激勵學生的學習動機。大學英語教學質量評價好壞,應滿足學生的需求作為最大的目標,了解學生所期望或需求的教學方法,作為學生滿意度的前提。根據李聳等調查統計結果顯示,“60%的學生喜歡以學生為中心的教學”,以學生為中心的教學模式理論來源有人本主義心理學、交際法語言教學理論、第二語言習得理論與心理語言學。20世紀40年代,西方人本主義心理學派的代表羅杰斯提出了以學生為中心的教學理論。交際語言教學理論派努南(David Nunan)主張在以學生為中心的課堂,教課與評課都應以學生的情況而定。他還指出,以學生為中心是課程設置的前提條件,要求調查與了解學生的需求。國內學者也提出課堂教學應重視學生的需求,其目的就是重視學生的滿意度。顧客價值理論也提到一些組織的失敗就是因為忽視顧客的需求,致使顧客的滿意度難于達到。大學英語教學理應如此。
第五,重視教師與學生倫理雙邊關系的構建。教與學,在教學中是雙邊關系,在倫理關系建構中也應是雙邊關系。以學生為中心,實際上也是以人為本的倫理德性的教學理念的具體化。它包涵了課堂上師生之間與生生之間的一種和諧互動的雙邊教學活動,既有倫理關懷,又有教學的主體思想,從而指導教學活動的展開。教師在課堂上的教學行為不僅要注重知識的傳授,同時要關注學生的發展與生命發展的需要。這些正是教學中所寄予的倫理關照。
因而,大學英語教學改革,既要強調以學生為中心的教與學的教學關系,又要關注教學中的師生倫理關系,才能達到學生滿意的教學服務質量。為此,大學英語教學與教學改革不僅要在教學技能技巧與教學手段上下功夫,而且要在教學的倫理責任上引起師生的共同關照,才能推動大學英語教學改革。
參考文獻:
[1]聶素民.從顧客價值理論看高師“英語教學法”的問題與對策[J].東華理工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9,(2):152-155.
[2]伍曉慧.新教改模式對大學英語課堂教學的影響[J].中國成人教育,2010,(8):177.
[3]沈璿,宋月輝.教師責任的倫理性與倫理規約[J].教育理論與實踐 2010,(10).
[4]錢煥琦.學校教育倫理[M].南京: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05.
[5]沈佩瓊.對大學生進行責任倫理教育的思考[J].教育與職業,2009,(35):70-71.
[6]李聳,趙曉丹,趙睿.論以學生為中心的教學模式與大學英語教學改革[J].東北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5,(3):144-147.
上一頁 [1] [2]
【試論大學英語教學改革的倫理建構】相關文章:
試談基于建構主義理論的大學英語教學改革01-18
試論建構主義理論的大學英語詞匯教學研究12-01
試論大學生行為選擇模式的理性化建構03-28
建構現代和諧社會倫理秩序論12-08
試論曾國藩的家庭教化倫理思想11-18
試論職汽車專業英語教學改革淺探03-05
大學英語教學改革研究03-25
試論現代職業教育的倫理訴求12-09
-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