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高職院校貧困生心理問題成因分析及教育對策
論文摘要:高職院校貧困生容易因經濟上的拮據,導致“心理貧困”,存在著焦慮、自我壓抑、自我封閉等消極心理反應。了解他們的心理狀況及其表現,分析其心理問題的產生原因,并研究相應的健康指導對策,是當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內容。
論文關鍵詞:高職院校;貧困生;心理問題;成因及對策
生活節奏的加快,日趨激烈的競爭以及行為方式、價值觀等因素的影響,人們的心理問題普遍增多。高職院校的貧困生作為特殊群體,在承受物質貧困的同時,也承受著心理上的壓力,易于形成心理障礙,他們在大學各類事件中所占的比例明顯偏高.認真研究新形勢下高職院校貧困生的心理狀況及其表現,分析他們心理問題產生的原因,探索一些行之有效的方法,從根本上幫助他們戰勝困難,樹立起學習和生活的信心,不僅是政治教育工作者面臨的任務,也是保持高校和社會穩定的需要。
一、高職院校貧困生心理問題的表現及特征
。ㄒ唬┳宰鹋c自卑
由于自身經濟條件的限制,在知識技能、人際交往等方面與其他同學相比可能有比較大的差距。加之就業時可利用家庭社會資源的匱乏,高職院校的貧困生容易產生自卑心理。
自尊是個體對自我價值的一種肯定和認同的結果。自尊心,也稱自愛心,是尊重自己人格,尊重自己榮譽,維護自我尊嚴的自我情感體驗。高職生與高中其他上了綜合大學的同學相比有些失落。有些同學是帶著情緒和迫不得已才來職校上學的。因而會出現“對自己能力評價過低,懷疑自己,害怕別人,瞧不起自己,擔心得不到別人的尊重”的心理狀態。與一般學生相比,家庭社會環境的激勵使部分貧困生從小養成爭強好勝,不甘墮落的心態,渴望出人頭地,自尊心更強。
(二)焦慮與抑郁心理
焦慮往往表現為緊張憂慮,不安等消極的情緒狀態。焦慮產生的原因包括:一是環境中存在有對個人產生威脅的事件;二是個人自身原因。高職貧困生因生活環境等因素制約,經常處于應付“威脅事件”中。自身的知識能力,特別是“以往的應付經歷”會使其經常處于焦慮之中。有的為家中多病的父母擔憂;有的為生活、學習費用煩惱;有的對自己期望值較高,或因來自家庭和社會的厚望,對學習成績時時在乎,處處擔心。高職貧困生若“升本”,既要經受“學習競爭”壓力,更要為其后幾年的高昂學費和未知的就業前景而糾結。
貧困家庭學生由于經濟上的貧窮導致心理上的重負,易產生壓抑、浮躁的心理。尤其是那些因家庭突遭變故或父母離異所導致貧困的學生,他們中的一部分人在面對經濟和精神的雙重壓力時,不能較好地調整心態,而是怨天尤人,恨命運不公。有的過于敏感,稍有爭執便暴怒不已,破壞了同學間的人際關系;有的則回避社交活動,封閉自我內心,陷入了無法自我疏導的矛盾中。他們普遍缺乏調節情緒的能力,逐漸形成抑郁心理。
。ㄈ┳晕曳忾]
貧困生因家庭貧困而自卑,在人際交往中存在不同程度的困難,表現出明顯的不確定性和不穩定性。他們有融入群體的強烈愿望,但又往往因為自身的問題導致心理沖突。一是因經濟條件不佳,擔心寒酸的衣著和拮據的消費讓人恥笑,只好對集體活動采取逃避的方式。二是敏感多疑,怕別人問及家庭,擔心別人不能接納自己甚至對自己造成傷害,經常疑心其他同學說其吝嗇,老土等。他們訥于言語,羞于交往。由于自卑,缺乏自信,在人際交往中往往獨來獨往、自我封閉,常常游離于學校主流生活之外。
由于自卑從而導致自輕,自我鄙視,對自己持有完全否定的態度。面對挫折,他們往往感到無能為力,經常處于焦慮之中,缺乏挑戰困難的信心和勇氣,采取了逃避、退縮的應對方式。缺乏生活目標和人生理想,消極地對待生活中的一切。
二、高職院校貧困生心理問題產生的原因
(一)經濟貧困是導致高職院校貧困生心理問題產生的根本原因
經濟貧困導致部分貧困生承受著比一般大學生更大的身心壓力。難以承受每年高額的學費及生活費用,學校的催款壓力以及借款后還款的憂慮等各種矛盾時常交織在一起,使一些貧困生一直處于焦慮的心理狀態中。社會環境和大學校園中多種多樣的消費熱點也不斷地刺激學生的消費欲望和相互攀比的消費心理,他們的心靈也將受到強烈的震撼。大多數的貧困生自幼缺少音樂、體育、美術等特殊的培養和教育,個性缺乏充分的發展而凸顯綜合素質偏差。他們在融入濃厚的校園主流文化中,常有自慚形穢之感。這些心理沖擊,極易使其人格產生負面變化。
。ǘ└叩冉逃Y構的不合理以及高職院校專業設置不能及時與市場經濟接軌,是高職院校貧困生產生心理問題又一重要因素
普通高等教育在校生可以通過考碩、讀博,得到進一步的深造、提升,而高職在校生因高數、英語等基礎知識薄弱,大多數只能就業,爭取跨入藍領行列。少部分學生將全部時間和身心用于學習,希望通過“升本”考試取得更高的學歷,而較低的錄取率使他們感到渺茫。
面對蓬勃發展的市場經濟,一部分高職院校沒能及時做到以市場為導向,以就業為核心統領課程內容。教學過程和教學方式等方面改革,存在著學校專業設置與市場需求相脫節的情況。高職院校,特別是民辦高職院校在實驗、實訓條件及“雙師型”師資不足等方面更加突出,嚴重影響了高職生動手等綜合能力的培養。較于綜合性大學,高職院校畢業生在就業時,沒有任何優勢可言,就業問題嚴重。高職院校貧困生迫切想通過就業、創業改變經濟窘狀的希望十分渺茫,失去了前進的動力。就業與繼續升學深造的局限,更促進了他們對未來的迷茫和對自己人生價值的懷疑,經常產生一種揮之不去的焦慮和抑郁情緒。
(三)不良認知結構和心理素質是形成高職院校貧困生心理問題的內因
心理認知理論認為,認知是情感和行動的前提,情感障礙和行為障礙與歪曲的認知有關。人們在生活中形成的認識,決定人們對于事物的評價,成為支配人們行為的基礎。
經濟生活上的貧困性,政治生活中的低影響性以及自身心理上的脆弱性,是高職貧困生群體的基本特癥。他們往往不能客觀公正地分析自身弱勢的原因,在埋怨社會不公的同時,又習慣于逆來順受,不能把社會責任、家庭責任和個人努力緊緊地聯系起來,不能從環境給予自己的精神壓力中解放出來。
高職生在自我意識發展上,應該更多地發現自我、關心自我,而很多貧困生,看不到自己的優點和長處。在思索自我與他人及社會關系時,往往盲目貶低自己,難以找到合適的位置,影響和制約了他們的成長和心理的發展。
三、解決高職貧困生心理問題的對策
。ㄒ唬⿲τ诟呗氃盒X毨胺銎湄殹钡耐瑫r,更需要“扶其志”
近年來,教育主管部門和各類高校都相繼建立、健全“獎、貸、助、補、減”為主體的多元校園資助體系,為他們順利入學和畢業在經濟上開辟了“綠色通道”。然而,僅此還遠不夠,我們覺得“扶其貧”的同時,更需要“扶其志”。貧困生應該知道,暫時貧困不等于永遠貧窮,更不意味著自身價值的喪失,要以積極樂觀的人生態度面對經濟貧困現象。要通過樹立和宣傳逆境成才典型來激勵他們正視貧困,樹立信心,勇敢地面對現實,大方地走出自我,提高抗挫折能力。
。ǘ┮允袌鰹閷,調整專業結構和課程設置,加強專業技能訓練,提高高職院校貧困生的專業競爭能力
“扶其貧”,“扶其志”后,更應該提高他們的綜合能力,以“造血”方式提高貧困生的競爭力和生存技巧,從根本上提升他們的心理能力。面對激烈的市場競爭,高職院校應主動調整專業結構和課程設置,實現課程內容、課程結構的實用化與操作化,以培養出高素質技能型專門人才。院校要加大信息技術環境下與企業合作的相關課程建設改革工作,做到市場需要什么人才,學校就培養什么樣的人才,市場缺什么樣的人才,學校就造就什么樣的人才。這樣,學生的就業問題迎刃而解,緩解了因就業而產生的焦慮。
學院應該為各類科技學術競賽活動提供場地和經費資助。積極開展課內外創新活動,通過學習小組,社團活動,課題研究等多種途徑的社會實踐活動,提高貧困生的綜合能力,培養他們的創新思維和創新能力。如在高職院校中,通過鼓勵并建立貧困生自主創業示范園,既部分解決了貧困生經濟困難,又為他們畢業后自主創業打下堅實基礎;既從深層次上對貧困生由于經濟貧困而產生的心理問題進行減壓,又為貧困生走出自我、走向未來樹立了堅定的信心。
(三)大力開展心理咨詢和輔導工作
在組織結構上,高職院校應根據自身特點,在院部設置心理健康咨詢中心基礎上,各系部建立二級心理聯絡站,從輔導員中選拔有心理方面特長的老師擔任系部心理老師。各班遴選1-2名工作認真負責、熱心公益的心理聯結員,充當班級“心理氣象員”。在對重點人群(特別是貧困生)心理健康狀況跟蹤工作中,將關注深入到位。學?捎嗅槍π缘亻_展心理健康教育講座和課程。在心理輔導或咨詢工作中可采用個別咨詢、團體輔導、心理行為訓練、熱線電話咨詢、網絡咨詢等方式。其中團體輔導,因特別有利貧困生之間相互交流,有利于他們在團體的情境中,釋放自己的情緒,促使他們學會給別人帶來快樂,相信自己的力量和存在的價值,從而形成較高水平的自我認知等特點,要大力提倡。
總之,高職院校貧困生的存在將是一個長期的社會現象。貧困生存在的心理問題也將以不同形式表現出來。只要我們采取相應的措施,就能幫助他們減輕心理困擾,形成積極向上的健康人格,促進校園、社會的和諧。
上一頁 [1] [2]
【高職院校貧困生心理問題成因分析及教育對策】相關文章:
關于高職新生心理問題的成因及其對策探討02-24
高職院!督y計學》教學問題及對策分析11-25
高職院校新生入學教育問題及對策論文11-18
試析高職院校學生職業發展教育的問題與對策12-02
高職院校女生就業現狀與對策分析02-23
從保險的角度分析高職院校金融專業現存的問題與改革對策論文02-13
試論研究高職院校英語教育問題及對策論文03-04
關于高職院校學生道德現狀及對策分析11-20
-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