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德育教學論文范文
論文題目:如何做好幼兒德育工作
摘 要:教育的宗旨在“做人”已經成為幼兒教師的共識,教孩子“做人”就要對幼兒展開品德教育。文章總結了對幼兒進行品德教育有效途徑。
關鍵詞:幼兒;德育;有效性
人格形成的基礎階段是在幼兒期,這一階段的幼兒可塑性大,比較容易接受思想教育的影響。在幼兒期對孩子進行適度的德育教育,可以盡快幫助幼兒形成正確的思想情感和良好的道德觀念。重視、把握這個關鍵期,就能在孩子人生的最初階段就幫助他們形成良好的個性。所以,幼教工作者應重視幼兒德育工作。
一、問題的提出
前蘇聯教育學家馬卡連柯說:“如果在兒童期的早年,不能給予合理的教育,致使兒童養成不良意識和習慣,那就會給以后的再教育帶來幾倍、幾十倍的困難。”幼兒期是人生社會化的初級階段,幼兒將來能否積極地適應社會,能否處理好各式各樣的人際關系、能否樂觀的對待人生,很大程度上取決于這一階段幼兒所處的生活環境與受教育狀況,F在多為獨生子女的家庭,家長更關注的是孩子的智力,而忽略道德情感的培養。這種缺失造成很多孩子性格上的缺點。既然幼兒期是人生的啟蒙期,是塑造健康人格和形成良好道德素質的關鍵期。因此,對幼兒進行品德教育,是幼教工作的首要問題。
二、德育需要環境的支持
環境是無言的教師,良好的教育環境有助于幼兒良好品德的形成。在創設環境的時候,要注重最后呈現出來的效果,強調美感。但是“美”的內涵更體現在環境背后所蘊含的教育價值。利用環境與兒童相互作用的關系,根據幼兒的發展需要去創設、調整環境,讓幼兒在不同的環境中得到多層次、多方面的提高。
利用環境來教育兒童是現代幼兒教育的一項革命!队變簣@規程》指出:幼兒園要創設與教育相應的良好的環境。例如,在“祖國媽媽生日”的主題活動中,用雪花片圍成了一幅中國地圖,在對應的地方貼上了一些具有代表性的名勝古跡的圖片。在欣賞祖國各地名勝風景照片中領略祖國美麗的山河,知道中國是個地大物博、美麗富饒的國家。進一步認識中國、了解中國,豐富幼兒對祖國的認識,加深對祖國的了解,更好地激發幼兒熱愛祖國的情感,表達對祖國媽媽生日的祝賀和歡快的情緒。孩子相互推選,輪流當值日生,給植物澆水、排桌椅、分發碗勺,做力所能及的事情,來獲得成就感。根據孩子的行為表現,利用環境創設來進行道德情感和道德認知的教育,使孩子們在生活中不知不覺地受到教育。
三、德育需要教學活動的支持
平時的教學活動是對幼兒的思想進行德育教育,促進幼兒多方面、多層次的提高。例如,在語言活動《蒲公英旅行記》中,孩子們了解了祖國有著世界上最高的山脈、最長的城墻和最寬的廣場,大膽地用語言表達自己的感受,為自己是中國人感到自豪,激發了愛國熱情。又如,在社會活動《重陽節中》中,孩子們了解了重陽節的來歷,知道要尊敬老人,愿意為老人獻愛心,并且自己動手制作賀卡來表達對老人的祝福之情。在美術活動中,不但注重對幼兒構圖技能技巧的培養,更要注重培養幼兒與其他小朋友團結協作的品德和良好的繪畫習慣。
不同領域的教學活動都是對幼兒進行德育教育的好素材,特別是在體育運動中尤為明顯。孩子天生好動、喜歡游戲,可以說大部分時間他們都是在游戲中學習、成長。戶外活動和體育游戲就成了孩子們最喜歡的形式,而體育游戲豐富的內容、多種多樣的形式,就為教師提供了更多滲透德育教育的契機。例如,玩沙包、跳繩、拍皮球等需要器械的游戲時,可以教育幼兒不爭搶游戲器械,學會謙讓,學會分享。而且像皮球、圈圈、繩子這類器械,都可以一物多玩,同伴之間合作可以玩出很多花樣。在競賽性游戲中,更可以激發幼兒的團結合作意識,明白團結就是力量的道理。對于一些膽子較小的孩子,在玩像走獨木橋這類游戲時,個別幼兒會產生害怕的情緒,這就需要教師恰如其分地進行勇敢教育與嘗試教育。在體育運動中,有時候難免會有孩子不小心摔跤受傷,其他孩子的詢問和關心,也是一種關愛的表現。這時,教師適度地表揚會讓孩子們把這種好的品質繼續保持下去、傳遞下去。
四、德育需要滲透在日常生活中
德育工作不能完全依賴于教學活動中的教育,隨機教育也很重要。隨機教育就是利用日常生活中各種教育契機,有意識地對幼兒進行適當、正確地引導。實踐證明:只在有限的上課時間里對幼兒進行思想品德教育是遠遠不夠的,只有隨機進行,才能取得良好的教育效果。如何將德育教育滲透在幼兒生活的各個環節之中成為幼教工作者需要思考的問題。
從孩子每天入園開始,甚至是他們踏進幼兒園第一天開始,就教他們簡單的禮貌用語,每天有禮貌地向家長、教師、小朋友問早、告別。做錯事情勇于認錯,多說一個對不起?吹狡渌∨笥延龅嚼щy能主動幫助他人,倘若受到別人的幫助,也記得有禮貌地說謝謝。洗手、喝水,知道要有序排隊;安靜進餐,不挑食、不浪費,養成良好的進餐習慣;游戲時遵守規則……這些只是每日生活中的冰山一角,幼兒園的日常生活是瑣碎的也是最基本的。但也正是這點滴的生活環節,對幼兒良好生活習慣和行為習慣的形成是潛移默化、不可忽視的。因此,要充分利用日常生活中的德育因素,對幼兒進行隨機教育。
五、德育需要愛
教育需要師愛,沒有師愛的教育是不存在的。師愛是基礎,是先決條件。教育從某種意義上說,就是情感的交流。只要教師始終用一顆愛心,去發現幼兒身上的閃光點,善于捕捉任何一次瞬間即逝的教育契機,不失時機地給予鼓勵。對幼兒積極接受教育,培養幼兒良好的行為習慣將起到積極的作用。教育家馬卡連柯說:“教師態度神色上的少許變化,兒童都能看到或感覺到,教師思想上的一切轉變,無形之中都會影響到兒童。”教師的教育態度影響幼兒的成長和良好行為習慣的養成,是影響幼兒積極接受教育、培養幼兒良好行為習慣的重要因素。
孩子是敏感的,教師粗暴、訓斥的教育態度,會使幼兒產生緊張、害怕等消極情緒。在這種負面情緒的影響下,孩子是被動地接受,德育教育的效果會大打折扣,而且不利于幼兒的身心健康。相反,以愛支撐,以愛熏陶,多一點耐心,多一點愛心,循循善誘,讓孩子們在愉快、正面的情緒中接受情感的熏陶和思想的洗禮。這樣讓孩子主動接受,更能潛移默化地影響他們幼小的心靈。
六、德育需要家園合作
對幼兒進行品德教育,靠幼兒園單方面的努力是不行的,必須保持教育的一致性,家園合作,同步進行德育教育。但是目前很多家長重孩子智力的發展,輕道德品質的培養,甚至是根本沒有對幼兒進行德育教育的意識。這種錯誤的教育觀念,嚴重阻礙了幼兒德育的發展。只有取得家長的配合,教師和家長達成共識,才能真正提高幼兒德育效果,鞏固德育教育成果。家長畢竟不是專業的教育者,很多時候即使有意對孩子進行品德教育也沒有正確的方法。因此,向家長宣傳幼兒早期德育的重要性是有必要的。通過家長會、家長園地、家訪等方式不斷地交流,通過溝通讓教師、家長更全面地了解幼兒品德發展情況。幼兒園教育與家庭教育統一起來,家園合作共同實現德育教育任務。
總之,做好幼兒德育工作,幫助幼兒形成良好品德,不僅是幼兒身心健康成長的需要,也是當今社會的需要。孩子是祖國的花朵,是未來,是希望。他們的健康成長,需要陽光,需要雨露。教師應在孩子的心靈中播下道德的種子,并為其保航,護之成長。
參考文獻:
[1]吳積靜。加強德育促進幼兒全面發展[J].幼兒教育,1986,(Z1)。
[2]張克棻。幼兒思想品德教育[J].教育探索,1986,(6)。
【幼兒德育教學論文】相關文章:
關于小學的德育教學的論文02-18
小學德育教學模式分析論文03-09
體育教學德育教育論文03-19
探討德育教學實施下體育教學論文02-18
幼兒園德育論文題目03-23
德育教學碩士畢業論文范文12-05
小學教育中德育教學問題論文02-24
最新德育論文01-01
最新的德育論文03-23
-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