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教學法”與高中歷史課堂論文
一、“問題教學法”的含義
指學生在預習教材的基礎上提出問題,教師將問題進行整理、篩選,然后針對這些問題進行備課,再通過課堂討論或師生的共同探討或是在教師的指導下由學生自己查找資料,達到釋疑的一種嶄新的教學模式。其宗旨是培養學生的獨立思考和創造力。
二、“問題教學法”應用于高中歷史課堂中的必要性
在傳統教學中,教師因為得不到學生對已有的歷史知識掌握程度的信息反饋,在教材的取舍上,課堂教學的處理上,難免與學生的實際有距離,所以學生會感到乏味,會把歷史課看作是“40分鐘的煎熬”;而在現實的生活中,學生可以從電腦網絡、電視、電臺、報刊雜志中獲取大量的歷史知識和信息,學生由于知識面以及生活閱歷的淺顯,而產生種種疑問,卻又得不到應有的指導,教與學之間產生了“供與求”的矛盾。
實行“問題教學法”,可以變“死課堂”為“活課堂”,:首先,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解決教與學的矛盾,教師可以根據學生的實際和問題,有的放矢的處理教材、設計教學過程,使課堂教育更有針對性,同時緩解教學內容過多、課時偏緊的壓力;其次,隨著新課程改革的踐行,教師應為學生提供質疑的環境創造條件,使課堂教學更具有開放性和探索性,以培養學生的探索精神和思維能力;最后,教師的主要任務也應從傳播知識轉為指導學生發現問題,并為學生提供學習的建議,教會學生面對眾多的信息,進行選擇和認知歷史的途徑。
三、“問題教學法”在高中歷史課堂中的運用
愛因斯坦說過:“提出一個問題,往往比解決一個問題更重要,”這是因為思維從問題開始,創造力從問題開始,問題也是深入學習的起點!皢栴}教學法”,就是要把學習的主動權交給學生。首先要求學生去發現問題,特別是針對教材提出疑問,而這并非是輕而易舉的事情。每屆高一歷史課,剛開始布置預習要求時,學生的質疑量比較少,質量也比較低。絕大多數同學習慣問“什么是……;為什么不……”等教材中沒有交代清楚的問題,有的學生甚至提不出問題,只是做了知識的整理(如:列出教材中的標題)。這是因為學生經過初中三年繁重的學習,尤其是緊張的中考以后,已習慣死記硬背的學習方式,對于新的學習方法一下子很不適應。
在這種情況下,教師要有信心和耐心指導他們去學會預習和質疑。我們備課組的全體教師做到:第一,對學生的問題(包括超出課本范圍或過于簡單的問題)都不直接的回絕,根據不同對象采取不同的方式,肯定學生的探索精神和求知欲。第二,對提不出問題的學生也不批評,轉為老師提問,學生回答,旨在引導學生如何質疑。第三,及時抓住學生思維中的火花,全班表揚,并分析問題的價值,進行具體指導。
【“問題教學法”與高中歷史課堂論文】相關文章:
問題教學法在政治課堂中的應用論文03-03
問題教學法應用的點滴體會的論文01-11
新課標下高中歷史課堂教學的問題和策略論文03-02
問題教學法在物理教學中的應用論文02-18
問題教學法在高中物理教學的運用論文02-18
初中數學問題教學法探討論文02-19
高中歷史人性化課堂教學的論文02-18
語文課堂探究式教學法實踐的論文12-07
問題教學在化學課堂中的應用論文11-15
-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