訴訟法學碩士研究生培養質量保障機制研究論文
摘要:訴訟法學專業碩士研究生培養是一個系統工程。在招生環節,應當注意適度壓縮招生規模、擴大推免比例,保證生源質量。在課程設置和教學計劃環節,應當注意增設相應的實體法課程,強化實習,為培養學生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打下基礎。在教學環節,課堂教學可以采用師生同堂授課的方法,以調動學生的主動性、積極性;同時通過舉辦學術沙龍、學術講座的方式,開辟第二課堂。強化導師責任,對學位論文相關信息進行集中開題,嚴格學位論文答辯,也有助于提高碩士研究生培養質量。
關鍵詞:訴訟法;碩士研究生;培養;方法;機制
衡量訴訟法學碩士研究生培養質量的標準,是看研究生在畢業時,是否具備系統的專業知識、獨立進行研究的能力、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其中,就專業知識而言,訴訟法專業研究生不但要系統掌握相應的專業訴訟法、證據法的知識(包括文本的法律、實踐中的法律),還應當掌握相應的實體法知識。就獨立進行研究的能力而言,研究生應當具備資料占有能力,綜合分析能力,發現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文字表達能力。在絕大多數研究生都不可能專門從事理論研究,即便從事理論研究也應當具備相當的動手能力的情況下,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也是判斷訴訟法學碩士研究生培養質量是否達標的重要因素。
訴訟法學專業碩士研究生培養是一個系統工程,涉及到招生、課堂教學、專業實習、學位論文撰寫和答辯各個環節,涉及到學生自主學習、導師指導等主體功能的發揮,涉及到師資隊伍建設、資料建設、平臺建設等各個方面的問題。筆者擬在本文中,擬從招生、課程設置和教學計劃、導師指導、學位論文撰寫和答辯幾個方面,對如何保證訴訟法碩士研究生培養質量問題略陳管見,以此就教于方家。
一、招生
好的開端是成功的一半。如果在招生環節能夠保證招到具有較為扎實的專業基礎,并對訴訟法學具有研究興趣和潛力的學生,就可以為保證培養質量打下堅實的基礎。
對于研究生招生,國內普遍實行的有兩種模式,一是推薦免試為主,輔之以考試錄取,二是考試錄取為主,推薦免試為輔。第一種方式適用于招生規模比較小的名校,如北京大學。這可以保證占有優質生源,贏得保證培養質量的先機。第二種方式適用于大多數高校。
在以考試錄取為主的情況下,前些年初試按照二級學科方向命題,對于甄別考生掌握攻讀訴訟法學專業碩士學位所必須具備的專業知識的扎實程度,具有較為重要的意義,F在改為若干個二級學科采用相同的初試試卷,初試對于甄別考生掌握二級學科專業知識的扎實程度,就沒有太大的意義。此時復試環節就顯得特別重要。
以往的復試環節,采用的是口試與小論文結合的方式,能夠較好地考核考生掌握二級學科的能力,F在的復試環節,分為專業筆試、外語聽力、面試三個環節。專業筆試根據三級學科不同而有所不同。刑事訴訟法專業的考生考刑事訴訟法分則,民事訴訟法的考生考民事訴訟法分則。筆試仍然是以考核考生專業基礎知識為主,無法考核考生的研究潛力。面試環節設定了外語口語、能力考核、社會實踐、禮儀等各種指標。采用現場抽題作答和老師口頭提問并作答的方式。每個考生的面試時間大致在15分鐘左右。這在一定程度上能夠考核考生掌握專業知識的扎實程度,并能夠考核考生的應變能力、口頭表達能力。但是,如果學科招生規模比較大,比如說西南政法大學刑事訴訟法學、民事訴訟法學碩士研究生每年招生規模都各有60多人,要全面考核考生各方面的情況,事實上是不太可能的。它只能淘汰一些明顯不適合攻讀訴訟法學碩士學位的考生。初試成績較好,面試表現平平的考生,一般都能夠順利得到錄取。招生關并不能保證每一個被錄取的考生都具備攻讀訴訟法學碩士學位的潛力。
在這種情況下,適度壓縮招生規模、擴大推免比例,可能是保證生源質量的適當選擇。招生規模,以每個導師每屆指導的碩士研究生不超過4人為宜。如果過多,勢必減少學生與導師接觸的機會,導師也難以悉心指導。壓縮招生規模,也是實現研究生培養模式向減少學術型、增加專業型研究生過渡的政策要求。擴大推免比例,向培養本科生質量較好的院系投放推免指標,既可以保證獲得優質生源,也可以克服初試、復試相結合的選拔方式難以保證考生質量的弊端,減少通過這種方式選拔考生的工作量。
二、課程設置和教學計劃
在研究生招生體制無法得到根本性扭轉的情況下,無論所招收的研究生素質如何,都應當盡力爭取使所招收的研究生達到培養目標的要求。此時,研究生教學、導師指導、畢業論文撰寫等環節就顯得特別重要。
研究生教學,涉及到課程設置、教學計劃、課堂教學方法、課堂教學和第二課堂的關系等方面的問題。
就課程設置和教學計劃而言,此前的課程設置存在較大的缺陷。一是專業課所占比重明顯偏少。研究生所學課程中,外語、政治、法理學等課程占據了60%左右的課堂教學時數,致使研究生難以有足夠的精力投入專業學習。二是專業課課程設置不合理。主要表現為刑事訴訟法專業碩士研究生和民事訴訟法專業碩士研究生必修課課程設置沒有做出區分,都把刑事訴訟法、民事訴訟法、行政訴訟法、證據法作為必修課,對應的實體法學科反而被設為選修課,使學生難以具備從事司法實務和理論研究所必須具備的實體知識背景。三是教學計劃對于課程安排不合理。長期以來,專業課被安排在第三、第四學期。學生進入研究生階段的學習,第一年基本上忙于外語、政治、法理學的學習,無法及時進入專業學習。四是教學計劃不夠重視實踐環節。此前的教學計劃安排了兩年的課堂教學,實習被安排在第五學期。由于研究生在第五學期忙于學位論文撰寫和就業,專業實習實際上就被忽略了。并且,即便此時進行專業實習,也無助于研究生確定論文選題。
針對課程設置和教學計劃存在的上述問題,西南政法大學訴訟法學科根據學校的安排,經過認真研究,對碩士研究生的課程設置和教學計劃進行了修訂。壓縮了外語、政治、法理學等公共課的課時,調整了必修課課程設置,并大幅度調整了教學計劃。
在課程設置方面,調整的核心是區分了刑事訴訟法學方向和民事訴訟法學方向的課程設置,并區分了公共必修課、必修課(分為基礎課與專業必修課)、選修課(分為專業選修課、公共選修課)、補修課,分別設置不同的課程。在必修課和選修課的設置方面,刑事訴訟法學方向把原來作為選修課的刑法學、外國刑事訴訟法學改為必修課,把原來作為必修課的民事訴訟法學改為選修課,行政訴訟法學不再作為必修課或選修課。民事訴訟法學方向把原來作為選修課的民商法學、外國民事訴訟法學改為必修課,把原來作為必修課的刑事訴訟法學、行政訴訟法學改為選修課。在專業選修課方面,刑事訴訟法學方向增設了檢察制度、犯罪偵查學、合同法、刑事法律文書、刑事疑難案例研究等課程,民事訴訟法學方向增設了律師、公證與仲裁制度、民事執行法學、檢察制度、民事司法實務專題等課程。這樣調整課程設置,使研究生培養的專業特色更強,有助于使研究生系統掌握本學科有關的程序法和實體法專門知識,并具備運用所學知識進行科學研究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在教學計劃方面,調整的核心是把原來四個學期開課壓縮為前三個學期開課,并且主要的課堂教學都在第一個學年完成,第四學期用于研究生進行專業實習和論文調查,進行論文開題準備。這樣調整以后,研究生在第三學期就可以有較為充裕的時間為學位論文開題做準備。第四學期進行專業實習,不但有充裕的時間培養自己的動手能力,而且有進行論文調查的便利條件,使專業實習更具備目的性和針對性,對于論文撰寫起到實質性的幫助作用。當然,強調專業實習,把專業實習落到實處就至關重要。西南政法大學通過與實務部門共建教學科研實習基地的方式,在一定程度上解決了學生實習難的問題。
三、課堂教學和第二課堂
對于研究生教學,國內外都有不同的模式。一種模式是沒有真正意義上的課堂教學。研究生在導師的指導下通過合作進行課題研究等形式,自主進行學習。二是課堂教學與導師指導相結合的教學模式。國外不少大學都采用第一種模式。但國內單純采用第一種模式的還不多見,尤其是人文社會科學專業的研究生培養,省卻課堂教學環節的還不多見。
采用第二種教學模式的,通常的做法是教師進行專題講授。與本科課堂教學不同的是,一般說來,對于專業必修課,一般采用的是專題講授的方式,并且由導師組的數位教師講授一門專業必修課。但是,由于教學安排存在較大難度,實際上并不能保證導師組的所有導師都有機會在課堂上展示自己的最新研究成果,真正能夠進行課堂教學的,不過是兩三位導師。如果教師仍然按照本科教學慣用的方式,以自己講授為主或者完全采用灌輸式的教學方式,這就難以調動研究生自主學習的主動性。為此,我們嘗試對研究生課堂教學的方法進行改革,推行了師生同堂和雙師同堂的教學模式。師生同堂,是指授課教師在授課之前設置講授專題,并布置研究生進行準備。上課時,先由負責該專題的研究生講授該專題相關立法、司法解釋、理論研究成果,授課教師在該研究生講授的同時,適時提出問題,引導主講的研究生和聽課的研究生進一步思考,展開討論,最后主講教師要進行歸納,并闡述自己的觀點。筆者從2004年以來一直采用師生同堂的教學模式從事刑事訴訟法學專業碩士研究生中國刑事訴訟法學的教學工作。實踐證明,這種方式有助于調動研究生學習的主動性和問題意識,并且能夠鍛煉學生的表達能力,比由主講教師唱獨角戲要好。雙師同堂教學模式是實務課程所采用的教學模式,如刑事疑難案例研究、民事司法實務專題等課程,由專攻程序法與專攻實體法的教師在課堂上同堂講授,或者由專職教學科研人員與實務部門的專家同堂講授。不同學科、不同經歷的教師的觀點在課堂上產生碰撞,激發學生對問題從多學科、多角度進行思考,深受學生的歡迎。
課堂教學的數十個課時,是不可能把專業涉及到的主要問題講清楚的,也不可能提供每個導師展示自己最新研究成果的舞臺。因教師教學方法的差異,也難以保證每一位教師的授課都能夠激發學生自主學習的積極性。此時開辟第二課堂就顯得尤為重要。最近幾年來,西南政法大學訴訟法學科在學科帶頭人孫長永教授的帶領之下,創設了訴訟法學術沙龍。學術沙龍由本學科的教師及部分博士研究生,以及其他高校的著名專家、實務部門的專家主講,設置了主講、提問、點評等環節。充分展示了學者們對學科研究的前沿問題的最新研究成果,調動了學生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彌補了課堂教學的不足。西南政法大學訴訟法學科已經將訴訟法學術沙龍的講座匯編成《訴訟法講演錄》,現已由法律出版社出版兩卷。訴訟法專業的博士生和碩士研究生也在導師的指導下,以學術沙龍的形式,開展小規模的專題研討。第二課堂的開辟,彌補了課堂教學的不足,拓展了教學環節和教學空間,大大增強了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
四、導師指導
研究生階段的學習,雖然以研究生自主學習為主,但碩士生階段導師的指導作用是不可忽視的。加強師資隊伍建設,嚴格導師評聘條件,落實導師職責,對于保證碩士研究生培養質量,有著不可忽視的重要作用。
在加強導師隊伍建設方面,中青年教師是未來培養研究生的主力軍。加強對中青年教師的培養,是目前的當務之急。西南政法大學除了鼓勵符合條件的中青年教師在職攻讀博士學位、到國內外著名高校進修以外,還注意通過多種形式幫助中青年教師成長。一是發揮老教師的傳幫帶作用。每年通過召開學科會議的方式,由老教師傳輸指導研究生、教學、科研等方面的經驗,增強中青年教師的責任意識,培養中青年教師指導研究生的能力和授課技能。并由老教師擔任課題負責人,吸納中青年教師參與課題研究,提升中青年教師的科研水平。二是鼓勵中青年教師到實務部門掛職鍛煉。很多中青年教師從校門到校門,并沒有司法實踐經驗。這對于他們教授訴訟法這一實務性很強的學科和從事相關研究工作,無疑會產生一定的不利影響。西南政法大學通過與重慶市政法機關合作,先后派出了七名中青年教師到重慶市的政法機關掛職擔任法院副院長、檢察院副檢察長、檢察長助理、偵查監督處處長助理、研究室主任助理等職務。這既培養了青年教師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增強了他們對司法實踐的感悟,也豐富了他們的教學內容,有助于他們提升自己的教學科研水平。三是鼓勵中青年教師參加各種學術活動,申報各類科研課題。對于參加學術會議的,都給予經費支持。對于申報科研項目的,即便申報不成功,也給予一定的資助。如果申報成功,還給予配套經費支持。對教學科研人員的科研成果,也分類予以獎勵。這調動了中青年教師從事科研活動的積極性。
在嚴格導師評聘條件和落實導師職責方面,西南政法大學于2002年7月制定了研究生指導教師規范,并于2008年7月、2009年7月、2010年5月對該規范進行了三次修訂。該規范第6條規定了擔任碩士生導師應當具備的一般條件:“碩士生導師應具有本學科系統深厚的基礎知識和專業知識,能創造性地進行研究工作;了解本學科國內外的現狀和發展趨勢,能掌握本研究領域的研究方向;取得過具有較高水平的科研成果,在本學科專業領域發表過具有較高水平的學術專著或學術論文
學術語言文言化的復古傾向--一個值得關注的語言科學技術報告、學位論文和學術論文的編寫格式淺析“教學學術”視角下大學教師教學責任意識剖析傳播學術中的“歐洲中心主義”——亞洲中從Ontology的譯名之爭看哲學術語的翻譯原則試論新聞學學術規范研究的依據與路徑論析大學教師教學與科研的學術責任中學的學術:一個亟待關注的話題試論學術嬗變中的教育創新環境法學的學術特色與貢獻。”第11條對新選聘的碩士生導師的職稱條件、學歷條件、科研成果、教學等方面的條件作出了具體規定。第15條、第16條對導師選聘的程序作出了具體規定。這從實體上和程序上保證了所選聘的導師具備指導研究生的能力。該規范第18條至第26條對導師的職責作出了詳細的規定。強調導師應當負責制定研究生的個人培養計劃,指導研究生選課,定期檢查研究生的課程學習情況,指導研究生進行學位論文選題,配合研究生部做好研究生中期考核和篩選工作。為了督促導師履行指導職責,該規范第27條至第32條還對導師管理作出了明確規定,設置了導師述職制度、優秀導師獎勵制度、導師停招研究生或導師資格取消制度。這些制度有的還需要進一步細化。我們相信,隨著這些制度得到貫徹落實,導師的責任心必然得到增強,研究生培養質量也會因此得到提高。
師生關系密切,一直是西南政法大學的優良傳統。學生在學習方面有任何問題,都可以隨時向自己的導師或者其他導師請教。導師也樂于對學生給予指導。筆者在攻讀碩士學位時,曾在《現代法學》發表兩篇論文。這兩篇論文每一篇前后修改時間都長達一年多,修改次數多達20余次。導師對每一次修改稿都悉心進行指導。筆者對此一直常懷感恩之情。自己擔任導師以后,由于沒有在學校居住,雖然不能像自己的導師那樣定期與學生見面,但對研究生平時小論文的指導,還是頗花了一些功夫的。從論文標題的擬定,到論文格式、謀篇布局、資料收集、觀點凝練,都盡可能地提出自己的意見和建議。訴訟法學科的其他導師還通過與學生合作開展課題研究、規定研究生必須定期提交小論文等方式,督促學生進行科學研究。近期,西南政法大學還推行了研究生科研創新計劃,設置重點課題和一般課題,予以經費支持,鼓勵研究生在導師的指導下進行科學研究活動。從申報的情況來看,研究生申報課題十分踴躍,不少課題都具有新意。相信申報成功的研究生在導師的指導下,一定能夠通過課題研究,提升自己的科研能力,并產出較高質量的作品。
五、學位論文撰寫和答辯
學位論文的質量,是衡量研究生科研水平的核心標志,也是檢驗研究生是否學有所成的重要指針。無論是研究生課程設置、教學計劃的調整,還是研究生課堂教學,第二課堂的開辟,導師平時的指導,以及研究生科研創新活動的推行,最終都要圍繞提高研究生科研能力下功夫。在此基礎上,強化研究生學位論文撰寫和答辯的流程管理,對于提高研究生學位論文質量,也具有重要的作用。
研究生要在通過中期篩選以后才能夠進入論文開題。在論文開題之前,研究生必須與導師商量選題。在確定選題后,要收集資料,進行文獻綜述,撰寫開題報告。西南政法大學對研究生學位論文開題報告提出了明確的要求。一般說來,研究生在開題之前半年左右,導師就要與所指導的研究生見面,指導研究生圍繞自己感興趣的方向,收集資料,進行文獻綜述,為開題進行準備。一些研究生在開題之前,基本上已經完成了論文初稿的撰寫工作。開題的時候,為了集思廣益,一般采取集體開題的方式,所有研究生都要分別向導師組的導師匯報選題的目的和意義,以及基本思路、文獻綜述等內容。導師組的導師們則本著對學生負責的態度,就學生擬議的選題和寫作思路,提出自己的意見和建議。開題過程實際上是又一次幫助學生理清思路的過程,是導師組的導師們對學生進行集體指導的過程。
在開題之后,學生進入論文實質性撰寫階段。這個階段,導師要與研究生反復研究,確定撰寫提綱。此后,導師要對研究生的學位論文進行數次修改。為了考察導師履行指導職責的情況,督促導師認真修改論文,對于本科畢業論文,西南政法大學設置了學位論文指導情況表,要求學生如實填寫導師歷次指導情況,并要求本科生在提交論文定稿的同時,還要提交歷次修改稿,修改稿上要有指導教師的批改意見。如果導師沒有認真履行職責,教學督導檢查后發現的,要責令指導教師整改。事實證明,這種做法對于提高本科畢業論文質量是有積極作用的。這一做法的成功經驗也應當為指導碩士學位論文發揮電教媒體優勢,優化幼兒美術教育手段的方如何更好地為多媒體課堂教學服務——學生電教發揮電教媒體優勢,優化幼兒美術教育手段巧妙利用電教媒體 提高英語教學質量淺談中學數學教學中電教手段的運用高校電教設備的綜合管理的技術分析小學電教設備的管理、使用和維護談中職機電教學改革措施的創新生物教學中濫用電教手段之弊運用電教媒體創設樂學氛圍所借鑒。
在以前,研究生在完成論文寫作以后,就可以經導師同意,提交評閱、答辯。為了端正研究生的治學態度,防止出現學術不端,近年來,西南政法大學引進了學術不端檢測系統,規定所有碩士學位論文都必須在通過檢測以后才能夠提交評閱。這有效避免了抄襲、下載拼湊等學術不端行為。對于論文評閱,西南政法大學規定對所有博士論文都進行盲評,送出去評閱的論文要隱去導師和作者的姓名,對碩士學位論文也在開始試點盲評,計劃于近期全面推廣。由校外專家盲評,可以有效避免校內專家因顧及搞僵與同事的關系而讓不合格的論文進入答辯程序的情況,有助于督促學生認真撰寫論文,督促導師對學生的學位論文撰寫工作進行認真指導。
評閱通過以后,就進入答辯程序。在答辯的時候,答辯組的導師們要認真研讀研究生的學位論文,針對論文存在的問題設計提問,并進行必要的講解。對于不符合碩士論文要求的論文,即便通過了校外專家評閱,也要不予通過。西南政法大學訴訟法專業的碩士研究生近幾年都有少數碩士研究生沒有通過論文答辯。這種淘汰機制,為在讀的研究生敲響了警鐘,起到了督促他們認真對待學位論文撰寫的作用。答辯的記錄人員,一般由在讀的研究生擔任。答辯之前,要進行公告,組織在讀研究生旁聽。這對于負責記錄或者參與旁聽的在讀研究生,也是學習論文撰寫技巧的一個重要方式。
研究生培養是一個復雜的系統工程。涉及到學生、導師、教輔人員等多個主體,涉及到招生、課堂教學、專業實習、導師指導等多個環節。我們相信,只要我們發揮各個主體的能動性,調動研究生學習的主動性,精心設計招生、教學、實習、指導等各個環節,就一定能夠為我國的法學教育和司法實務提供合格的專業人才。
【訴訟法學碩士研究生培養質量保障機制研究論文】相關文章:
改進研究生培養模式 提高研究生培養質量11-24
論研究生能力培養11-14
研究生論文 致謝11-15
研究生涯論文致謝11-21
研究生論文致謝11-28
研究生涯的論文致謝03-27
研究生的論文致謝11-14
研究生論文致謝10-19
經典的研究生論文致謝03-04
簡析從師生關系談研究生培養質量03-05
-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