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tt id="5hhch"><source id="5hhch"></source></tt>
    1. <xmp id="5hhch"></xmp>

  2. <xmp id="5hhch"><rt id="5hhch"></rt></xmp>

    <rp id="5hhch"></rp>
        <dfn id="5hhch"></dfn>

      1. 昆侖萬維CEO周亞輝分享創業經驗

        時間:2024-07-17 08:42:06 經驗訪談 我要投稿
        • 相關推薦

        昆侖萬維CEO周亞輝分享創業經驗

          導語:周亞輝始終堅信一個理念:所有的游戲,不得不去追求更好的品質,導致開發周期一再的增加。現在一款好的WEBGAME,要有一些自己特色的產品,不再像以前一樣,三四個月能夠研發出來,現在一款好的WEBGAME,至少需要打磨一年的時間。

          虎嗅注:在IDG日前的一次線下分享會上,昆侖萬維CEO董事長周亞輝、紛享銷客創始人CEO羅旭分享了自己的一些創業經驗。在近來人氣頗高的周亞輝看來,創業最為重要的莫過于組一個“牛逼的團隊”,而一個組織四到五年一定要換一波人,你不想主動換這個組織都會自動換的。因而,他表示“創業的時候一定想著四年結束戰斗,除非特別好的項目會值得all-in,否則世界變得太快。如果四年之內不能結束戰斗,我覺得fast failure也不是丟臉的事情,俗話說早死早超生。”“你要以人才市場作為一個標桿,找到這里面最牛逼的人。”此外,二位還在現場就一些創業者們普遍關系的實際問題,結合自身經驗作出了解答,是否有道理,還請諸位讀者自己做個判定,畢竟“說”的和“做”的往往是不同的。下面我們一起來聽聽周亞輝的創業經驗吧!

          Q1:對于to B的創業公司,如何做營銷?銷售切入怎么做?

          羅旭:關于To B營銷,首先做用戶定位,你的用戶是誰?第二要對用戶做分區,哪些是早期用戶?哪些是標準用戶?后期逐步成熟的用戶?哪些是邊緣用戶?一定得分出來,分出來之后要定一套策略,先做什么再做什么。因為你的資源極其有限,一開始通吃的話極有可能浪費資源。所以我建議初期先做一些早熟的用戶,我們做SaaS的時候,其實一開始并不做傳統企業,因為他們對于云服務,要把數據放在你的系統上,是有巨大心理障礙的。所以我們一開始是做創業公司、TMT公司,因為他們對SaaS的接受度很高,本身又有很強的好奇心,愿意嘗試新鮮東西。

          當然傳統企業也會做一些,作為標桿客戶,做成功的示范。

          第二,創業初期的時候對每類分區用戶,都要找到每一個的核心訴求。但要注意,用戶只會為一個關鍵點買單,只要某一點觸動了,他就愿意買,千萬不要說給一個用戶提供一系列的價值。這些切割完后,企業就定位了銷售方向。

          第三,建設營銷體系,要把營銷工業化。我經常跟團隊講,要讓大專畢業生跟一個博士生,賣產品的效益基本相當,這樣才是成功的。如果每個公司都要CEO去賣產品,那CEO豈不是累死了。CEO要做的更多是把銷售邏輯、標準話術、流程,以及標準的合理區間設計好。讓公司的銷售員拿到一套相對標準的方案,達到平均60分的銷售能力,讓有天賦的人達到八九十分,這樣整個團隊的效率就會非常高,關鍵是這樣可以復制。效率穩定下來,像做軟件一樣不斷迭代不斷擴大。所以像To B上千人的團隊一定是這種方法,擴大一個團隊,穩定下來達到目標效率,再擴張……一步一步迭代。

          當然回到原點講,賣東西千萬不要追求所謂的數,我曾經在西安遇到一個老板賣增高鞋墊的,那是個賣東西的超級牛人,他說給我一坨狗屎我也能賣出去。但是我覺得用數賣東西做不大,得找到用戶真正的價值訴求,永遠圍繞價值。你的產品創造什么價值,用戶本身的價值訴求在哪里,兩者產生共振,結合在一塊,這就簡單了。

          Q2:在企業成立兩三年后,發現產品定位不符合用戶剛需,這時候該怎么轉型?另外,初創階段公司可能對公司戰略、產品定位都沒有想得太清楚,創始人認為可以通過不斷迭代,最終讓產品迎合用戶需要。到底“跑得快”重要還是“看得準”更重要?

          周亞輝:你問這樣的情況怎么轉型,我自己是主張如果失敗了就散伙,盡量先把所有的成本都歸于零。CEO為什么值錢?拿那么多股份?因為他選擇方向了,而且在這個過程中做了各種決策。世界上難的事情往往是不需要太多人的,需要很多人的事情往往不難,比如難的東西需要科學家,而不是一堆工程師。你失敗就失敗,當然如果你的團隊很牛逼,那就把十個人留下,各自放假,你花三個月時間想下面的方向,然后重新組織。

          要知道現在的年輕人對股權都是很敏感的,跟美國越來越靠近。都會想清楚負責哪塊應該拿多少股權,算得很清楚。第一個進去的工程師能拿多少,第一百個能拿多少,有相關的社會化標準,越來越清晰。試想如果一個團隊失敗了,做新的方向,這時候需要的角色可能會有很多變化,比如原來的CTO不適合做CTO了。除非這個人學習能力很強,否則就需要重新找人。如果不是解散重來的話,原來CTO股份還放在那,新人怎么辦?最后都是矛盾重重,所以我主張是最干脆還是散伙,重新再組織。

          第二個問題,答案肯定是“看得準”更重要。做投資也好,做企業也好,選擇戰場的能力是所有能力里面最難的。能夠看得準,節奏感好一點,有時候做快也不是好事情。舉個例子,在蘋果之前有N多人做過各種智能機,我買過好多,惠普之類的,但沒有一個能做成功。蘋果出來之后,小米跟著去做智能手機反而做成了。小米找的就是做“中國的安卓”這么一個品牌定位。

          就我自己的經驗來說,選擇戰場其實有個簡單的判斷方法,尤其To C的這些業務,你想一想這個東西會不會在心里留下一個詞的定位,能不能占據你心智的位置?如果你自己都不能用一句話把產品形態說清楚,那我覺得這個方向是很危險的,太復雜的東西往往不能夠贏得用戶。

          另外,關于定位,我覺得最好是之前沒人做過的,F在創業成功,尤其對于沒有資源的年輕創業者來說,選擇別人做過的方向要想成功太難了。年輕人和我這樣年紀大的人,創業的思路完全不一樣。我自己基本上不會做新的東西,我肯定看哪個東西要冒頭了,我就壓進去砸,給它按掉。

          羅旭:我補充一點,“看得準”固然重要,還有“執行力”也很重要。很多團隊看不清的原因其實是執行力不到位,因為哪怕是錯的,如果一直做到位、執行力強的話也能及時知道錯的地方(快速試錯)。舉個例子,比如說京東做全品類,劉強東執行力很強,凡客后來也想做全品類但沒做成,那你說做全品類到底是對是錯?沒有對錯,執行力問題。所以有時候靠譜的人會把一些不靠譜的事做成,而有時靠譜的事會被一群不靠譜的人做敗。這跟人有很大關系。

          Q3:公司的業務整體增長很快,團隊跟著也會越來越大,這時候新來的高管會分攤掉之前高管的職責和職務。有什么好的方式可以比較平滑地讓他們加入,避免產生內耗嗎?

          羅旭:在新京報的時候,我們曾經兩個月招了2000人,公司一定會面臨這個問題。

          這方面需要做好幾點。

          第一,CEO一開始就要給大家灌輸人才理念?吹脚H四阋芘d奮把他招來,要有很強大的內心,千萬不要找比你差的人。所以找比你強的人跟你一起做事,這是大家需要認可的。

          第二,你要有一套比較好的機制,內部的人才要有60%-70%的成長空間和可能性。創業最開始你肯定得找歪瓜裂棗,這沒辦法的。一定得做迭代,最開始你就要跟他們講清楚,你們要自己成長,而且還要找人不斷迭代。

          第三,我的經驗是團隊內要充分輪崗。千萬別出現這個地方缺了誰就不轉的情況。有時候這個人最開始是李逵,后來就成李鬼了,所以千萬不要有地盤的意識,否則誰來了都插不進去。像我們每年1月1號會準時輪崗,洗一把牌,大家習慣了也就欣然接受。

          關于招牛人我再展開一下。牛人來首先要認同,他要認同公司未來的愿景、戰略,還有公司文化和一些基礎機制。所以像我們挖牛人,我告訴他首先你肯定得自己干活,你得寫代碼,因為我是創業公司,不請張嘴說話不干活的人。當然我們也錯過了很多這樣的人,他會說我不來干這個事,必須下面有人干。那只能說明這個人還沒到來你公司的時候,F在我也會請很多只張嘴不干活的人,因為我有這個能力了,他也能發揮自己的價值和作用。所以請牛人,對公司現階段的文化機制認同也非常重要。

          請牛人要有長跑的準備。我有個值得分享的經驗是,公司想要挖的人,“到點就到”。什么意思呢?未來公司一到兩年想要什么樣的人,我心中是有數的,我會找IDG幫我引薦人才,但那個人不是馬上挖他,現在挖不動。所以我就學習,請他做顧問,花點小錢也行,我會帶著團隊跟他交流、溝通,請教他。其實我更多是想告訴他,我的公司在變化,告訴他我今天講的這個故事幾個月后就變成真的了。這樣他聽著也會有感覺,他也很興奮,最終某一天時機成熟的時候,就愿意加入。

          舉個真實的例子。我們當時通過 IDG找了好幾個CTO的備選人,還做了技術DD。我見現任CTO的時候就說我不懂,得天天泡著你。他說沒問題,有什么問題就說。我那時每個月有時間就跑一趟,定期飛到深圳去請他吃飯,跟他說上個月說的事這個月已經實現了。這樣我們之間就形成了共識,而且不僅是跟我,還跟我的團隊達成共識了。后來我們拿了一輪關鍵的融資,當天晚上我就寫了一封很長的郵件給他,說哥們兒你得幫我,我拿了很多錢,你要不來我公司肯定就死定了。他考慮了半天說,來你們這里挺好玩的,我愿意來。我除了給他股權外,工資、待遇全部按創始團隊來,但其實這并不重要,他說我喜歡這幫人,愿意在一起干。

          就這樣,我們用長跑的方式,基本上想挖的人,到點就能到,來的時候幾乎都是零摩擦。每個時期需要什么樣的人,一定是準時,來早不行,沒錢養,來晚也不行。所以CEO首先要知道最牛的人在哪里,第二要有長跑的周期,提前做人才戰略布局,不能等你要人的時候再去找人,這樣風險是巨大的。因為來了之后會產生摩擦,彼此的理解、風格、融合度,以及對團隊的傷害都會蠻大。

          Q4:第一個問題想問羅總,如何快速提升公司的品牌形象?第二個問題想問周總,如何在紅海市場中尋找創業產品的方向?

          羅旭:這個其實真沒什么技巧。最大限度地把用戶服務好,形成好的口碑,產品和用戶就是品牌最好的代言人,其他東西都是假的。雖然有很多媒體宣傳紛享銷客,但前提是你的產品真的好,用戶真的覺得你好。我們有個理念是“服務即銷售”,最好的服務就是最好的銷售。營銷是一個笑臉形狀的服務,一個弧形,ABC三個點,最高點A、B兩點分別是產品和用戶,低點C點是銷售,所以銷售其實在下面做支撐的。你的產品可以帶來用戶,你的用戶也會帶來用戶,但前提是產品可以解決問題,還有你的用戶體量足夠好,真的非常滿意形成口碑效應;ヂ摼W時代就是口碑時代,粉絲經濟時代。圍繞這個做To B就是客戶成功管理。

          周亞輝:你問紅海里如何尋找方向,但我不知道你們團隊有多強?我的意思就是,說實話如果團隊不強的話我不建議在紅海里尋找方向(紅海里尋找方向是留給我這種人干的)。你得有足夠的資源、經驗,條件太多了,所以不太適合創業團隊做。

          我覺得中國未來的創業會很像美國,年輕的創業團隊不會再跟風了,那樣成功的幾率很低。年輕人會去做創新,哪怕是稍微有那么一點點差異化,或者人群的定位有一點點不同。你看中國投A輪的主流基金也就那么十幾家,每個基金投一家創業公司,以后不會在這個領域同一方向再投一家了,所以同質化創業的失敗概率會很大。

          所以我不主張你的團隊在紅海里殺,太難了。我自己對于過去的一些決策都非常后悔,當時非覺得自己牛逼,要去紅海里闖一闖,最后雖然闖得也沒賠錢,可能還掙了一點小錢,但對我來說很虧,浪費了機會成本和時間成本。

          但有一個辦法,能在紅海里闖出一條路子的,就是找大腿抱。中國的大公司總是什么業務都想做,所以你如果能讓他控股你,你也不當大股東,就要一點股份,能掙一點錢,你幫他做這塊業務,這個機會是存在的。這是一個很巧妙的方法。

          羅旭:關于紅海的話題我補充一點。競爭會產生趨同,任何行業都會越長越像,而創新的核心是制造差異。進入紅海行業之后,你要想殺出來,核心是如何在用戶心智、產品,以及價值創造上產生新的差異。但這個差異的生命周期是很短的,把生命周期吃透拿到紅利后,又會到一個紅海。比如汽車行業,福特發明了T型車,又產生了Jeep、SUV、MPV,各種各樣的細分,像樹一樣,不斷分杈。最開始創新,跟隨者來了后產生同質化,你又得不斷創新,所以企業本身就是創新的過程。一旦沒有創新能力了,這個行業就是紅海,只要一直有創新能力,始終就在藍海。

          Q5:創業公司如何獲取種子用戶?以及O2O領域創業接下來一年怎么才能發展?

          羅旭:坦白講這個事也沒太大技巧,還是創始團隊自己的判斷。第一明確自己的定位,第二,當你沒有目標的時候,真的得靠自己的苦力。我在找種子用戶的時候,其實我手上有做廣告媒體時沉淀下來的客戶。但是當我跟他們講我要做SaaS的時候,他們說這事兒跟你沒關系,勸我說算了,你要缺錢我們贊助你點錢可以。所以我最終是用最笨的辦法——掃樓,還真的掃出100個客戶出來,他們會用我的產品。于是我去分析這100個客戶,他們的行業分布,有什么特征,針對這個分析其他這樣的客戶可能在哪里,研究怎么去和他們產生接觸。最開始的時候可能真的沒有什么捷徑,就是往前干。包括我自己,核心團隊,現在公司做銷售的一把手,掃樓這件事都是親自掃了三個月。

          真就是沿著大街寫字樓掃。把100個客戶掃出來之后,分析是很重要的,不能傻掃一輩子。其實最后干到100個樣本不夠就200、500,干到500個你發現這事情還是不靠譜那就放棄吧。

          周亞輝:絕大多數人都是貪快的,所以他會接受不了種子。找種子用戶過程就是冷啟動強運營,這個過程很長,不僅ToB業務需要種子,做社區的也是。我們以前做類似海外YY的產品,當時節奏感很清晰。但是你會發現這種產品,一上來如果打廣告絕對一個死,怎么打怎么死。沒有種子用戶,小社團去組織產品,永遠起不來。所以一定要認真培養種子用戶,并且要讓種子用戶覆蓋更多用戶。

          我們花了大概六個月時間完成的冷啟動,真的是很辛苦,日活從幾個人到幾百人到幾千人到一萬人。我們定好有一萬個活躍用戶的時候,就在港澳臺砸一把電視廣告。后來跟我們的預測一樣,五天時間電視廣告后,活躍用戶從一萬漲到60萬。

          一個好的產品經理,好的CEO,好的團隊,對于種子用戶的重視是至關重要的。但是種子用戶怎么來?沒有訣竅,有幾個方式。第一,你自己一個一個找,到處找。當時我們就是找了臺灣原來用YY的那些用戶,說在臺灣現在有一個更local的產品,把這些用戶真的是一個一個搬過來。等我們做巴西版的時候,稍微有點錢了,會直接找一些意見領袖,給他錢,讓他帶著人進入。

          所以我覺得種子用戶這塊大家可以多花一點功夫,找一個以前做過這種強運營冷啟動的運營經理,基本上能搞清楚。

          關于O2O行業,我自己覺得有兩點可以分享的。

          1、如果是網絡效應不那么強的O2O,如果不是滴滴打車,砸錢沒多大用,需要耐著性子去運營。你會經過比較長時間的啟動過程,這不是黃賭毒行業,不像純線上容易爆發的業務。O2O的業務鏈條長,又有很多線上線下結合的,要慢慢搞,不要追求過高。每類業務都有自己的發展節奏,脫離了這個節奏,想加速,我覺得都是吹牛逼、性價比極低。這種行為在資本過剩的年代還可以搞一搞(但現在就算了吧)。今天來看的話,每年有50%-100%的增長很好了。你要想清楚,正常的創業都是四年周期的話,O2O起碼做八年準備。

          2、還有一點我極不看好:除非水平特別高,否則做O2O這個行業,團隊里沒有傳統經驗的人,我覺得太危險了。除非真的是創業老手(比如像我這樣水平的人可以搞一搞),否則我覺得挺難的。

        【昆侖萬維CEO周亞輝分享創業經驗】相關文章:

        昆侖萬維周亞輝的創業故事03-23

        周亞輝的創業故事12-09

        螞蟻金服CEO經驗分享12-11

        創業經驗分享03-09

        星巴克CEO的12條創業經驗03-28

        網上創業經驗分享03-22

        小本創業賺錢經驗分享03-27

        日本創業經驗分享12-09

        創業者創業經驗分享03-26

        創業成功者創業經驗分享03-04

        国产高潮无套免费视频_久久九九兔免费精品6_99精品热6080YY久久_国产91久久久久久无码

        1. <tt id="5hhch"><source id="5hhch"></source></tt>
          1. <xmp id="5hhch"></xmp>

        2. <xmp id="5hhch"><rt id="5hhch"></rt></xmp>

          <rp id="5hhch"></rp>
              <dfn id="5hhch"></df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