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高校大學生分享創業心得
華僑大學的新生們將收到一份特別的禮物――由他們在校創業成功的2010級學姐黃小玲贈送的6000套特制的床上三件套。這位浙江女生在去年4月,通過線上經營的方式賺得“第一桶金”后,選擇了自主創業,短短一年多時間,利潤已超過百萬。
在市場經濟大潮裹挾下的當下“象牙塔”,“創業要趁早”已經取代“兩耳不聞窗外事,一心只讀圣賢書”的古訓,成為如今大學生們共同的信條。不少和黃小玲同齡的新時期大學生們,已經不能滿足于傳統的做家教、打零工式“勤工儉學”,而是選擇了盡早去實現自己的“老板夢”:華南理工會計學專業的吳少武在大三時創辦了自己的物流公司,半個月的營業額就超過30萬元;煙臺大學大三學生范凱承包了學校的小餐廳,自己當起大廚,曾是“特困生”的他在月收入過萬后,拿出部分資金資助其他貧困同學;浙江農林大學經管學院的學生會主席蘇琳不僅從大一就開始在校園旁開起蛋糕店,不斷擴大著經營規模,而且學習成績一直名列前茅,獲得了多項獎學金和學術表彰,可謂“學業創業兩不誤”的典范。
對于在校創業,社會上也有頗多爭論,贊成者認為這有利于在校生積累社會經驗、走向自立自強;反對者則認為大學生創業大部分花的是家長的錢,而失敗率太高,還極有可能耽誤了學業。
新學期即將開始,新一撥大學生即將進入大學校園,開始新生活,本期《閩南周末》走近幾位在校創業的泉州大學生,聽聽學生老板們的“生意經”。
所謂青春沒有失敗,只要拼過了,就無悔。
●創業學子:李嘉樂(泉州師范學院2009級計算機與技術專業)
●創業項目:旅游服務
踩著80后尾巴的李嘉樂,在大二伊始組建了屬于自己的旅游服務團隊,主要從事校內旅游、包車等業務,經過一年多的努力,如今他們為之奮斗的中喬旅游已經成為為大學生提供旅游服務行業中的佼佼者,他自己也成為月收入過萬,有車有業的“高富帥”。
他的骨子里
沒有“好學因子”
來自泉州師范學院2009級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專業的李嘉樂,最初把自己的旅游團隊稱為喬幫旅游,是因為自己從前的名字和金庸武俠小說《天龍八部》的喬幫主同名,也叫喬峰。他也希望自己能像喬峰一樣,帶領一幫兄弟們打下“一片江山”。
可能因為從小在北方長大,性格里有北方男人的熱情大方,善于交際的他總是能結交到良師益友,這也為他今后的創業打下了堅實的人脈基礎。
其實一開始他并沒有想到創業,父母親戚皆是商人,家人反倒希望他能在學海里遨游,像每個普通學子,安心讀書、考研,而不是像他們一樣在商海沉浮。
剛入大學時的他也以為自己會像父母期望的那樣,做個乖乖學生。但他天生開朗,性格活潑,有意無意地便會廣泛參加校內的一些活動,做組織者,主持晚會,領導班級活動……他喜歡那種領導者的感覺,讓他很有成就感,他認定自己骨子里就不是安于學習的好學生,他想到自主創業,靠自己的雙手過自己想要的生活,有美好的未來。
愛好旅游的他,一次假期跟著旅行團去旅游時突然萌生了一個念頭:既然別人能帶著我旅游,為什么我不能帶著別人去旅游呢?敢想就要敢做,他決心自主創業,從旅游開始。
有夢就要追
哪怕從零開始
俗話說,萬事開頭難。雖然有創業的想法,但是沒有本錢,沒有經驗,沒有合伙人,自己的夢要如何實現?他想起小時候自己家的條件并不好,他也是親眼看著父母慢慢打拼出來的,既然父母能做到,他為什么不能?抱著這樣的心態,他邁出了道路的第一步:沒有資金,便做起了中介這樣不需要成本的工作,既積累經驗,又能積累資金。到了大二下學期,靠著自己做中介攢的積蓄,加上說服父母資助了一些資金及一些貸款,他創建了中喬旅游的雛形——喬幫旅游。
沒有團隊,他就集合起自己身邊的同學朋友組建團隊;為了節約成本,他們半夜起來貼廣告,往車里塞傳單……他就是這樣,帶領自己的團隊支撐起了最初的中喬。但那時候的他們還不夠成熟,連安全意識都沒有:沒有保險,沒有合同書,安全意識的缺乏無疑是危險的。機緣巧合下他結識了開旅游公司的朋友,才發現自己的莽撞和不足。
于是,他在空閑時讀一些和經商或者旅游行業相關的書籍,通過不斷地充實自己,慢慢完善自己團隊的旅游服務。為了開拓客源,他想到在其他高校找校園代理,他本就善于與人合作,而帶領大家一起獲得利益,也讓整個團隊更加上進,在高校的名聲打響了,中喬也慢慢步入正軌。
它還不夠好
要變得更好
隨著中喬的事業蒸蒸日上,他們也開始把目光放得更遠。為了分擔風險,嘉樂想到了找規模較大的旅行社一起合作,作為保險安全方面的靠山。他很善于推銷自己,讓人認識到他們作為大學生身上的資本:年輕,有干勁。而對方也有他們所缺乏的經驗,兩方一拍即合,既然雙方合作能達到雙贏,何樂不為?
就是靠著自己的交際能力、組織才能和合作精神,他帶領自己的團隊在一個陌生的行業里摸爬滾打,從最初一無所有的喬幫逐漸成長為如今羽翼漸豐的中喬旅游,還有旗下的中喬票務。他自己都感嘆:成長得太快了。話雖如此,對于未來,他還是表現出了自己的野心:中喬旅游還不夠好,要讓它變得更好。
他們現在的目標就是培養一批長期客戶,有了穩定的客源,就有了這個企業生存的基礎,他們才能放手去開拓更寬廣的事業,接觸新的領域。
想要的東西
要靠自己爭取
雖然已經收入過萬,還有了自己的車,享受著自己夢想中有品質的生活,兌現了當初那句要靠自己的雙手去創造屬于自己的未來的諾言,但是李嘉樂和身邊的同學一樣,熱愛運動和健身。不同的只是,他的生活很有規劃,從不玩網絡游戲;在意自己的形象,周末出門都要打理一番,他認為形象是很重要的交際工具;也許自己骨子里就有一種渴望和征服欲,他明白想要的東西就要靠自己爭取。他一直篤信一個信念:人往高處走,水往低處流,這是不變的定律。
經驗分享
想創業就要做好準備,機會只會留給有準備的人;要學會做人,人脈很重要;要有目標,想做什么就認真去做,否則“夢想”永遠都只是個夢,永遠只停留在“想”。
●創業學子:曾維瀟(廈門理工學院2010級軟件技術專業)
●創業項目:在線出游(企業出游拓展培訓)
“我們的游樂網應該是少有的集旅游策劃、團購票務、企業素質培訓于一體的線上出游網站,本來旅游的市場就很廣,再加上近年來越來越具潛力的企業拓展培訓市場,整個蛋糕就很大了,哪怕我們只做這些,也夠分一塊了。”大學生游樂網負責人之一的曾維瀟說。
從去年九月份開辦大學生游樂網以來,一年的營業額已過20萬元,累積各大企業和高校出游人數破萬,今年暑假他們又把目光投向了一般大學生創業不會觸及的領域——企業拓展培訓。
靈感來源于實踐
和大多數從大學就開始創業的大學生一樣,懷抱著有夢想就要去實現的信念,曾維瀟與集美大學賴麟、廈門理工學院謝文通、廈門海洋學院翁曉鈞四名在校大學生共同創辦了游樂網,借著各自的優勢想試著把網站轉向電子商務方向。
從一個小小的網站做起,一開始的營業范圍僅僅局限于玩樂,為各高校的大學生提供線上出行的資訊和團購服務,隨著業務范圍的拓展,他們把目光轉向校外旅游市場,嘗試著為一些企業提供旅游出行的服務,在接企業出游的業務過程中他們發現,大多數企業都很喜歡在旅行中通過游戲灌輸自己的企業文化。這個信息讓他們眼前一亮:有需求就必然有市場,有市場我們就該給出回應。就這樣,他們有了將企業拓展培訓和旅行相結合的想法。
大學生與企業
思維的碰撞
然而,這樣美好的想法卻遭受了現實殘酷的打擊,企業很難信任他們這樣稚嫩的大學生團隊。
其實,學生也有他們的優勢,“旅游+企業素質培訓,這種模式使我們不同于市場上眾多的企業培訓公司,別的企業是通過較為軍事化的培訓制度,讓企業的員工通過生理上的殘酷訓練和心理上的壓迫訓練來達到磨煉員工意志的目的,但是有時候可能達不到預想的效果。而我們是將企業文化在互動游戲中浸染進來,既能盡情享受旅游時的樂趣,又能達到讓員工在輕松自在的心態下認同企業文化的效果,這算是旅游與素質拓展培訓的完美結合吧。”使出渾身解數,說服企業認同自己的能力,曾維瀟請來企業拓展培訓和相關教練相助,自己則親自帶團,全身心投入,最終得到了市場的認可。
即將推出
新研發的旅游軟件
現在,游樂網的團隊已經發展到了二三十人,每學期贊助各大高;顒淤M用兩萬元以上,旗下有兩個工作室,接過的最遠單子來自山東,帶團去過的最遠地方是溫州。不僅如此,利用自身的專業優勢,他們還致力于開發新的軟件和應用。他們團隊最新研發的安卓系統旅游軟件,九月份將面市。這款手機軟件為團體出行時提供旅游景點的資訊和分享,同時可以上傳使用者在旅游出行時的文字心得和照片,類似旅游日志。它將會是廈門第一款團體旅游出行的手機軟件。
經驗分享
不提倡大學生盲目創業。在創業之初,首先要了解社會行情,看是否有好的前景,要把創業的前前后后都仔細考慮清楚。并不是每一個大學生都適合創業,也并非每一個創業者都能成功。其次,要組成一個團隊,進行資源的有效整合和最佳配置,不要憑借一腔熱火自己單干。要有團隊合作的意識,取長補短。最后,要有法律意識,合法維護自身的利益。依靠政府、法律,來維護自己的合法權利。
●創業學子:譚榮和(華僑大學2009級工商管理學院市場營銷專業)
●創業項目:高校信息傳媒
在同齡人中,譚榮和的思想算是比較早熟,因為他在念初三時,就已經有了創業的想法。只是那時還小,有很大的約束性。直到上大學,他的創業欲越發強烈了……
創辦校園信息
交流平臺
大一時,譚榮和便開始利用空余的時間在校園內擺攤做生意,偶爾兼職打散工。兩年的兼職經歷,不僅使他賺到了第一筆創業資金,還積累了很多朋友資源。于是,進入了創業試水的第一階段:投資電商(校園網團購),但由于缺乏相關行業經驗,沒多久第一次創業以失敗告終。大三上學期,譚榮和總結了一下自己第一次失敗的經驗和教訓,請教了不少有經驗有想法的朋友后他將目光投向了高校信息傳媒(基于qq、人人、飛信、新浪微博等社交平臺的信息傳媒系統)。
試想想,一群學子從五湖四海聚集到了大學的校園,雖然大家有著許多的不同,但他們有緣匯聚在一起,在校園里,學子們或許會匆匆擦肩而過,或許從來沒有見過,但大家都希望在寂寞無助時通過一個共同的交流平臺去尋找共同的話題。也許大伙兒都曾為了找一條兼職信息,每天在校園的宣傳欄里苦苦地尋覓;也曾有過當某個節日到來的時候,整個宿舍想要出去玩,卻要不停地百度、google,還得不停地找好友問有沒有會員卡;也曾有過錯過了某個技能考試而后悔不已……在這個信息的社會,建立一個大學生的信息傳播平臺是非常必要的。于是,譚榮和大膽地提出自己的想法,并且得到了父母、朋友以及學校的支持。一切準備就緒,他便全身心投入到這個項目的運行中。
學校支持
團隊努力的結果
東借西湊的一萬元啟動資金助他走上了二次創業路。這一次,他幾乎付出了自己的全部精力。
他把自己的創業計劃告訴身邊的朋友,得到了一部分朋友的認可和支持。然后通過校團委在每周二下午的班長例會上向班長們說明高校信息傳媒的思路,還拷貝了一份說明ppt在課間播放。經過很長一段時間的努力,他們通過QQ、人人、微博等交流平臺大大增強了高校信息傳媒的知名度。此外,為了讓網絡平臺的內容能夠吸引更多人關注,只要一得空,他和團隊成員就通過各種渠道收集資訊,并及時在平臺上更新信息,最新的華大消息,包括:新聞、給力事件、通知、天氣提醒、愛心發起、考研信息、公益活動、幫人尋物、公益講座、華大周邊的吃喝玩樂等等。
為了收集這些信息,學校的部門團體也幫了不少忙。學校相關部門為了支持這個項目,還特意為他申請了兩間免費的工作室。原本譚榮和只是單純地將創業作為自己在學校打發時間的一種方式,摸索了兩年時間,通過兩次創業,他找到了一條很好的路子,也因此確定了自己今后的發展方向。
模式復制
做高校傳媒之最
如今,高校信息傳媒仍然處于發展期,因為缺乏足夠的資金和技術團隊經驗,還需要團隊同學不懈努力,向外借力作為突破口。譚榮和相信,不久的將來,以現有的“最華大”模式快速復制發展,往后會出現如“最師院”、“最仰恩”等等屬于高校自己的專業信息傳播平臺。
經驗分享
創業是一條很有挑戰性的道路,也是一種生活方式。選擇創業,就一定要做好充分的準備,抗打壓能力要強。大學生創業好是好,但學生的主要精力和目的是學習,為了創業而掛科就不值得了。另外,學生的閱歷和經驗不足,和社會上那些有經驗、全職的生意人相比,還很稚嫩。畢業后可以賺錢的時間很多,大學就這么四年。所以,要懂得權衡。
在適當的時間做適合的事情。做傳媒,一定要及時快速地抓住最新鮮的熱點,而且公關能力要特別強。尤其要注意的是,做傳媒這行,傳播速度快也意味著別人要黑你更加容易,正所謂樹大招風,所以一定要實時關注大家對自己的輿論動向,并做好相關應對。
學校支持
團隊努力的結果
東借西湊的一萬元啟動資金助他走上了二次創業路。這一次,他幾乎付出了自己的全部精力。
他把自己的創業計劃告訴身邊的朋友,得到了一部分朋友的認可和支持。然后通過校團委在每周二下午的班長例會上向班長們說明高校信息傳媒的思路,還拷貝了一份說明ppt在課間播放。經過很長一段時間的努力,他們通過QQ、人人、微博等交流平臺大大增強了高校信息傳媒的知名度。此外,為了讓網絡平臺的內容能夠吸引更多人關注,只要一得空,他和團隊成員就通過各種渠道收集資訊,并及時在平臺上更新信息,最新的華大消息,包括:新聞、給力事件、通知、天氣提醒、愛心發起、考研信息、公益活動、幫人尋物、公益講座、華大周邊的吃喝玩樂等等。
為了收集這些信息,學校的部門團體也幫了不少忙。學校相關部門為了支持這個項目,還特意為他申請了兩間免費的工作室。原本譚榮和只是單純地將創業作為自己在學校打發時間的一種方式,摸索了兩年時間,通過兩次創業,他找到了一條很好的路子,也因此確定了自己今后的發展方向。
模式復制
做高校傳媒之最
如今,高校信息傳媒仍然處于發展期,因為缺乏足夠的資金和技術團隊經驗,還需要團隊同學不懈努力,向外借力作為突破口。譚榮和相信,不久的將來,以現有的“最華大”模式快速復制發展,往后會出現如“最師院”、“最仰恩”等等屬于高校自己的專業信息傳播平臺。
經驗分享
創業是一條很有挑戰性的道路,也是一種生活方式。選擇創業,就一定要做好充分的準備,抗打壓能力要強。大學生創業好是好,但學生的主要精力和目的是學習,為了創業而掛科就不值得了。另外,學生的閱歷和經驗不足,和社會上那些有經驗、全職的生意人相比,還很稚嫩。畢業后可以賺錢的時間很多,大學就這么四年。所以,要懂得權衡。
在適當的時間做適合的事情。做傳媒,一定要及時快速地抓住最新鮮的熱點,而且公關能力要特別強。尤其要注意的是,做傳媒這行,傳播速度快也意味著別人要黑你更加容易,正所謂樹大招風,所以一定要實時關注大家對自己的輿論動向,并做好相關應對。
學生創業就是“搏一把”
●林炳福(華僑大學2011級 電氣信息類專業)
大學生自主創業,對于學生而言是有益的,能夠更深刻了解市場動向,培養團隊意識,鍛煉吃苦耐勞,愛拼才會贏的優良品質。不過自主創業會遇到各種阻礙,資金是一方面,雖說有國家政策支持,比如減少稅收、提供創業貸款,但這些資金對于沖擊已成型產業,效果微乎其微。另外,新創業者始終要面臨的問題是創新,不管是技術創新還是經營模式的創新。我覺得大學生自主創業,本質上還是“搏一把”。而大學生不可忽視的就是底子薄,創業失敗便意味著資本無法回收,往后很長一段時間都要承擔巨額貸款的償還,這在一定程度上會打壓其工作熱情。
工作創業難平衡
●黃丹鳳(莆田學院2010級 旅游管理專業)
創業的過程中,你可以學習到很多課本中學不到的經驗,還可以在畢業前事先體驗一下工作。但是創業也不是沒有弊端的。大學生可能思想還不夠成熟,社會經驗不足,創業到最后就怕“竹籃打水一場空”。此外,創業需要耗費很大的精力,很難做到工作學習兩不誤。當兩者有沖突時,還是要以學業為重。
創業積累經驗和人脈
●陳雅莉(泉州師范學院2010級 公共事業管理專業)
在大學的時候嘗試創業,是一種積累,能獲得更多的資源,不僅是經驗資源,也是在積累人脈,在創業過程中,我們也會慢慢地培養出自己的一些能力,我們就不會像一般的小職員那樣單純地只是做好自己的一份工作,而是會有意識地提升自己的執行力、統籌能力等。
要有吃苦耐勞的精神
●劉永利(福建水利電力職業技術學校2010級 建筑工程技術專業)
當代大學校園的氛圍和社會環境是息息相關的,在校大學生勤工助學已經不僅僅局限于以前的家教、發傳單、臨時工等,現在越來越多的學生在校期間開店、辦各種培訓班、做生意等等,膽子越來越大了,視野更加寬廣了。在校生創業因為缺少管理經驗,缺少與社會打交道的機會,所以我認為創業者至少要具備一定的交際能力,也要具備一定的經濟基礎,才能把建立起來的“事業”發展下去。當然這一過程也需要創業者有吃苦耐勞的精神。
創業激發人性潛能
●劉福文(福建閩江學院2010級 計算機專業)
大學生在校創業已經不是什么新鮮事,但是很多社會人士認為他們太幼稚,這種創業不值一提,我本人并不完全認同這種觀念。大學生其實也是人生經歷的一個階段,這個階段沒必要刻意地關注它,人生是由一點一滴組成的,現在創業是人生的一種嘗試,正是這種嘗試才能鼓勵激發人性的潛能,使一個人真正成長起來。
【高校大學生分享創業心得】相關文章:
五高校分享百萬元創業基金05-07
高校大學生創業項目06-11
創業達人分享創業故事10-25
大學生創業項目方案分享08-07
高校創業的事跡06-08
90后女大學生創業故事分享08-13
2015大學生創業項目分享05-04
女生創業的項目分享05-01
淺談高校的創業教育06-08
淺談高校創業教育06-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