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金融企業融資方式分析
近幾年,在金融監管部門的推動下,金融體系加快了創新步伐,尤其是商業銀行、基金走在創新的前列,紛紛推出許多創新金融工具,吸引客戶,開拓市場。那么金融企業有哪些融資方式?
(一)發展金融創新
1.積極推動金融業體制創新
首先,銀行業需要進行體制創新。商業銀行組織形式已進行股份制改造,其最主要目的是讓商業銀行成為真正的市場環境中的企業,其最主要的手段是引進公司制治理機制,在內部管理、業務活動等方面向國際標準靠攏。目前可以進行形式多樣的金融產品創新。特別是一些個人理財業務品種的開發,可能會涉及保險、證券等各個方面。
其次,保險業也要進行全面創新。在業務流程創新方面,保險公司需要將工作的重點放在核保、核賠與再保的風險控制,提高績效的資金運用,產品與服務的創新。
2.改進現有的監管機制
為了適應金融業創新及改革發展的需要,金融監管機制需要在如下方面進行改進:
一是更新監管理念。金融監管部門的監管理念正實現著重大轉變,如合規監管向風險監管轉變、單一風險監管向法人整體風險監管轉變、“一次性”監管向持續性監管轉變、業務監管向法人治理結構和內控有效性監管轉變、定性監管為主向定性監管與定量監管相結合轉變。在信息共享和交流的基礎上更好地實施監管。
二是引入監管激勵,鼓勵金融創新。引入金融監管的成本收益理念和問責機制,并在條件成熟時,要求監管機構必須對監管措施進行成本收益分析,并將這些評估結果正式公布,以接受公眾的監督。
三是針對金融機構多元化、加入WTO后的金融開放新形勢、立法重點應當從以化解金融風險為主轉向促進金融發展為主,強調市場約束在金融監管中的作用。此外還應建立和完善牽頭監管模式,加強金融機構間的協調,實現信息共享。從金融市場運行的角度看,分業監管的目的是為了發揮各監管部門的專業化職能,而非因職責分工形成對金融子市場的割裂。
(二)發展資本市場
資本市場不僅包括股票市場,還應包括融資期限在一年以上的銀行信貸市場、債券市場以及基金市場等;股票市場只是因為其規模較大,影響較深而為投資者最為熟悉。貨幣市場主要包括期限在一年以內的銀行信貸市場、同業拆借市場、票據貼現市場以及回購市場等。
由于資本市場的融資期限遠遠長于貨幣市場,在較長的時間內資金使用的不確定性明顯增強,因而資本市場的風險也遠遠大于貨幣市場。資本市場最重要的功能就是融資。此外,在中國這個不發達的資本市場中還具有分散風險的功能和財富儲備的功能。
目前,資本市場正在科學發展觀的指導下進行偉大的戰略轉型。積極推進多層次資本市場體系建設,進一步拓寬市場的深度與寬度,是近年證券市場的主脈絡。應當看到,目前資本市場發生的積極變化還只是初步的、階段性的,長期影響資本市場健康發展的內外部制約因素并沒有根本改變,資本市場持續穩定運行的基礎仍不牢固,推進資本市場改革發展的任務依然十分艱巨。而直接融資與間接融資發展不協調,又是金融結構的突出問題;要繼續大力發展資本市場,擴大直接融資比重。
(三)擴大直接融資比例
國有企業資本金的社會資金來源應該是比較充足的,隨國民收入分配格局的深刻變化,居民的收入呈現出明顯的資本化趨勢,居民個人已日益成為儲蓄和投資的主體。但是,由于投資方式單一,我國居民的金融資產的約85%都形成了銀行存款,通過銀行又貸給企業形成企業債務,這也是企業高負債、低資本的歷史原因。同時,國有企業在資本市場融資也受到發展條件和高融資成本的限制。因此,只有大力發展資本市場,擴大直接融資在企業融資中的比重,才能更有效地把居民手中的金融資產轉化為企業的資本金。
從金融體制改革的方面看,深化資本市場、擴大直接融資、構造合理的融資結構,是分散銀行風險、改善銀企關系,從而推動國有銀行商業化改革的重要一環。由于國有企業的信貸資金主要來源于國有銀行,使企業的低效益與高負債引起的嚴重虧損,不可避免的轉嫁給銀行,形成銀行的不良資產。而增加直接融資,減少企業資金中信貸資金的比重,從而提高企業經營效益、改善企業資產負債結構,是改善銀企關系的根本出路。大力發展直接融資可以使社會資金分流,減輕國有銀行對國有企業的資金供應壓力,國有銀行面臨的系統風險也會隨之降低。一般來說,直接融資中的社會成本是個別金融風險,而在體制轉軌尚未完成、政企銀企關系尚無根本轉變時,銀行間接融資難以擺脫的是更大的系統風險,二者相比,風險成本大小是不言而喻的。因此可以說,要從根本上消除金融體系風險出現的溫床,改善金融結構,拓寬儲蓄向投資的轉化渠道,提高資本形成的效率,促進資源配置優化與資本流動,就必須發展直接融資,這不僅關系企業自身存亡,也直接影響到金融體制改革能否成功。
總之,在正確認識的基礎上堅持大力發展直接融資,不斷改進間接融資,以建立適合企業發展和經濟運行的新型融資體制,我們就會看到:企業的資產負債率將下降,資本金將會得到充實;風險社會化會使社會投資者關注和監督企業的經濟效率,并逐步在提高效率的基礎上化解銀行體系中的不良資產,避免金融風險,最終實現從“貨幣計劃經濟”向“資本運營經濟”的戰略性轉變。
綜上分析,目前在以間接融資為主的前提下,應采取有效措施不斷提高直接融資的比重,以防范和化解金融風險、促進經濟增長質量的提高。
第一,規范直接融資行為,促進直接融資市場健康發展。要加快直接融資相關的法制建設,盡快出臺有關法律法規,明確投資者、中介機構、融資者等市場各方的權利義務,規范融資者和中介服務機構的經營行為,保護投資者的合法權益。也要加強對直接融資企業的規范管理,嚴格企業的信息披露,規范企業的利潤分配行為。要通過制定和執行嚴格有序的市場規則,保證直接融資市場的長期穩定發展。
第二,積極培育機構投資者。既應在規范和嚴格管理的前提下,可允許保險公司、社會保障基金等機構進入證券市場,也應加快規范證券投資基金,以吸引更多的居民進行證券投資,加快儲蓄向投資的轉化。此外還應合理引導和規范中小企業的內部集資和入股。在當前的經濟背景下,中小企業的內部集資和入股有存在的必要性,但不能使之處于無序發展狀態,要進行規范和引導。
(四)積極培育投資銀行業務
商業銀行應當發揮自身的優勢,立足于自身資源結構,從合規經營、科學發展的角度出發,盡快構建有效的投資銀行業務體系,加強對外學習交流與人才培養,通過同業合作積極營造創造的運營環境,明確戰略目標,實現創新發展,從而轉變傳統的盈利模式,在未來的競爭中占據有利地位。
第一,堅持合規經營、穩健發展,形成科學有效的發展戰略和業務管理模式。在業務的起步階段,首先應該根據國家政策與法律法規,建立健全發展投資銀行業務的各項規章制度,統籌兼顧現實國情和自身實際,認真研究行業發展規律,設計嚴謹規范的業務流程,制定科學有效的發展戰略,形成內控嚴密的業務管理模式,為今后逐步擴大業務品種和經營規模創造條件。
第二,學習借鑒專業化投資銀行的先進經驗,在發展中逐步形成自己的品牌。商業銀行發展投資銀行業務目前仍處于初級階段,尚未形成較為完善的業務體系,面對投資銀行業務的靈活多樣性和操作技術的高度專業性,必須學習借鑒專業化投資銀行的先進經驗,特別要對一些有推廣價值的案例潛心研究,在實踐中不斷提高自己的服務層次和服務質量。隨著經營規模的不斷擴大與業務成功率的不斷提高,客戶的口碑不斷積累,商業銀行也可以在投資銀行業務領域形成自己的服務品牌。品牌在一定程度上就意味著經驗、信譽和權威,品牌的魅力正以迅猛的勢頭,為投資銀行業務帶來穩定的客戶群。
第三,廣泛加強與金融同業的互動合作,打造專業化的團隊。通過強強聯合,不但可以在業務上實現取長補短、優勢互補,共同把投資銀行業務的蛋糕做大,形成戰略共贏,而且可以在同業公會的協調下,充分發揮各自的網絡資源優勢,實現信息互通,積極培育各個行業客戶基礎信息及信用資料共享系統,規范金融同業在投資銀行業務領域的競爭,共同營造良好的運營環境。
第四,積極推動產品開發與創新,轉變傳統的盈利模式。隨著金融市場的進一步發展,各方面條件逐步成熟,商業銀行可以在投資銀行業務領域探索產品創新的有效途徑,轉變傳統的盈利模式,盡可能多地擴大中間業務收入。面對金融業全面開放的機遇與挑戰,商業銀行應該未雨綢繆,積極推進經營結構的戰略性調整,培養新的利潤增長點,建設長期穩定的客戶網絡,為將來的全方位發展、全能化運作打下基礎,實現由傳統商業銀行向現代商業銀行的轉變。
【金融企業融資方式分析】相關文章:
企業融資:14種主要融資方式分析比較04-16
項目融資方式進行分析06-12
初創企業融資方式05-26
企業融資的策略分析11-25
解讀創業企業融資渠道方式11-17
創業企業怎樣選擇融資方式?12-19
初創企業融資有哪些方式與風險?04-21
中小企業融資方式06-10
大學生創業融資方式比較分析11-09
股權融資的方式1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