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生道德調查報告
在生活中,報告有著舉足輕重的地位,報告具有雙向溝通性的特點。你知道怎樣寫報告才能寫的好嗎?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學生道德調查報告,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學生道德調查報告1
摘要:在對貴陽四所高校大學生進行的問卷調查表明,當代大學生道德實踐有以下特征:以認知(觀念)為主導,支配道德行為;以利益為標準,選擇道德行為;以法律為杠桿;調節道德行為;且大學生道德行為選擇是多種因素共同作用的結果。這對我們的德育工作是有所啟示的:在對大學生開展思想道德教育的過程中,必須注重“多管齊下”,知行并重;情法并用;義利并舉;自律與他律并行。
關鍵詞:當代大學生;大學思想政治教育;大學生道德狀況
為了解當代大學生思想道德狀況,特別是了解大學生道德實踐情況,20xx年下半年,我們在貴陽四所高校展開了調查。調查以問卷形式進行,共發放問卷1000份,收回有效問卷796份。調查問卷主要涉及當代大學生在思想道德實踐領域呈現的特質與差異,主要調查大學生在道德實踐范疇(道德認知、道德關系、道德行為選擇)的基本情況,試圖揭示當代大學生思想道德實踐的基本狀況,了解認知對實踐的影響,通過對當代大學生道德觀念、情感、意志特別是道德行為方面存在的問題分析,提出提高大學生道德實踐水平的對策。
一、認知與道德行為選擇
從總體上來看,大學生認同社會主流意識形態倡導的價值觀與道德觀!罢x感”、“責任感”、“良心”、“愛心”都在調查中得到不同程度反映。大學生的思想道德觀念主流是健康的。83%的受調查者表示想了解現代生活禮儀,92%的受調查者表明認同加強基礎文明建設,說明了大學生提高道德修養的主觀意愿。78%的同學希望建立一種真誠相處、互相關心、互相幫助的人際關系,對背后說風涼話84%的受調查者表示譴責?梢哉f,在適應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道德倫理規范形成過程中,大學生既吸取了傳統美德的營養,又突出了自主、競爭、公平意識、效率等時代特征。在道德實踐領域大學生所體現的也正是一種積極進取、求真務實的狀態。
在處理道德認知與道德實踐的關系上,當代大學生存在兩個值得關注的傾向:
1、道德認知與道德實踐存在較大的行智差。大學生認識問題的能力強,但道德行為能力不夠強,認識能力與行為能力之間存在較大差距。比如,對“因個人喜好破壞宿舍整體環境”,能夠容忍和很能理解的只占15%,而同樣性質的“休息時間在宿舍內大聲喧嘩”絕不會發生的只有44%。
2、道德認知的模糊決定了道德實踐的失范。當代大學生由于身處一個社會轉型的時代,書本教育與社會現實之間的差距使他們經常會產生矛盾心理,對一些問題的模糊認識導致了其行為的失范。比如“老師上課不關手機”是一種不尊重學生、不符合職業道德要求的形象。但是持反對態度的只占33%,所以也只有29%的大學生絕不會在上課時接收手機或發短信息。對家長年底會到自己家里“活動”一事,26%的同學認為“現在社會都這樣”,或無所謂或支持,因此也就有20%的同學會或可能找關系入黨,對于考試作弊,僅僅28%的.同學認為是不道德行為,所以有11%的受調查者表示會會可能會作弊。
我們可以發現,認知與實踐之間不存在必然的因果關系,我們發現,外部環境和其他條件對行為選擇有著巨大的反作用力。
二、道德實踐能力分析
在“你和朋友在宿舍聚會,其他同學提醒聲音太大”時,79%的同學會招呼聲音小一些,17%的同學會致歉。當“同學家長或朋友遠道而來,他恰不在”時,93%的同學會主動幫著找或陪著說話或帶去吃飯。見到老師主動打招呼的占88%,同學生病主動關心護送到醫院的占97%。99%的受調查者表示若果家庭貧困,會不買手機或節省使用。對集體活動熱心參與的占到64%,而幾乎所有同學近來都參與過社會捐助活動。
概言之,當代大學生初步具備道德實踐的主體行為能力,其道德行為既體現了傳統美德,也融入了時代精神。
不容忽視的是,相當部分的大學生在道德實踐能力方面還存在以下兩個方面的問題:
1、道德行為的自我控制能力較差。自控能力是指自我調節與控制其行為的能力。自控能力包括兩個方面:大學生認識到不符合社會道德規范要求的、有違“良心”的事,會受不了理性的控制,“忍不住”去做;大學生認識到如何社會道德規范的,做了對社會或他人有好處的(比如見義勇為),卻不一定去做。30%的被調查者表示有曾經騙過人至今想來還慚愧的事。在違反社會公德的三個現象——隨地亂扔果皮雜物,排隊時插隊,在教室內吃零食、喝飲料中,分別只有34%、26%、14%的受調查者表示自己絕不會發生。當發現有人斗毆時,49%的被調查者表示會選擇“趕緊走開”。
2、道德關系的調節能力較差。在調節與他人與集體的道德關系上,相當一部分大學生表現的無所適從。如面對同學借款不還一事,“不支聲,但一直記在心里”的有21%,“不好意思,不要了”占33%,“也向他借錢,也不還”的占4%,只有42%的表示“會主動找他要”。發現同學作弊,“很氣憤,但不知所措”的占29%,“無所謂”的占61%,“私下要挾的”的也有7%。發現別人插隊,55%的受調查者表示無可奈何,還有11%也會跟著插隊。
實踐證明,“學生的道德實踐能力并非由抽象的知識直接轉化而來,而主要來自他們每天經歷的充滿著豐富細節的生活,學生的道德困惑主要來自對生活細節(有時是極細小的生活細節)的體驗,學生道德能力的發展也就是源于不斷地克服這些道德困惑”。
調查中反映出的大學生道德實踐能力方面存在缺陷,其主要原因在于家庭教育和學校教育中忽視了對學生具體生活細節的正確指導。忽視了學生人際交往實踐的重要性,導致了學生學生在調解道德關系時不懂得如何“對話”,如何發揮機智解決“沖突”。
三、提高大學生道德實踐水平的思考與對策
大學生思想道德建設是公民道德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大學生思想道德建設歸根到底是為了提高大學生的道德實踐水平。因此,提高大學生道德實踐能力的關鍵在于:重視對大學生具體生活細節的指導,幫助大學生解決到的困惑和實際問題。體現在具體的思想政治工作上:要深入大學生實際生活,關注學生的生活細節如心理健康、學習生活困難、人際矛盾、素質拓展、就業創業等,幫助大學生解決具體困難和道德困惑,采用個案分析的方法正確指導學生個體如何成才,增強大學生道德實踐體驗和生活經驗。這也是增強德育實效性的必由之路。
學生道德調查報告2
眾所周知,青少年是我們祖國的花朵,民族的未來。青少年的健康成長關系著祖國的昌盛與富強。當今世界,需要的是人才,青少年要想成為人才,不僅要有豐富的知識,還應有良好的心理素質。因此我們組進行了調查。
一、中學生的心態方面
二、中學生的人際關系方面
三、中學生的學習方面
調查試題如下:
1、當你情緒低落時,你將怎樣發泄?
A、上網聊天B、運動發泄C、大哭一場
36%9%55%
2、當你遇到挫折時,你會有怎樣的情緒?
A、郁郁寡歡B、樂觀面對C、無所為面對不面對,它總分過去
18%36%46%
3、你是怎樣看待金錢的?
A、錢是生命,錢是萬能的0
B、錢不是萬能的,但沒錢是萬萬不能的100%
C、錢是一切壞事的禍根,一無是處0
4、你是怎樣看待人生的?
A、一場游戲一場夢9%
B、最寶貴的時光來做貢獻55%
C、無所謂36%
5、如果你有了心理困惑,你將對誰傾訴?
A、父母B、同學C、老師D、寫日記
9%91%
6、你對虛擬網絡有何看法?
A、真實具體,寄托精神依靠8%
B、包羅萬象,滿足喜好46%
C、無所謂,都是假的46%
7、你怎樣看待“早戀”?
A、堅決反對18%
B、只要不影響學習就行55%
C、無所謂,是人成長中的正,F象27%
8、長大后在工作崗位上,當你看到你的上司風氣不良時,你會怎樣做?
A、上去批評,揭示錯誤9%
B、睜一只眼閉一只眼,假裝沒看見18%
C、其它73%
9、你是否已適應了初中到高中的轉變?
A、沒有B、差不多C、完全適應
091%9%
10、你是否會合理分配時間?
A、會B、不會C、還可以
18%45%37%
一、中學生的心態方面
常言道:“心態決定成敗”。在漫長的人生旅途中,擁有良好的心態對我們而言是至關重要的。它不僅影響我們為人處世的態度,還對身體健康有著不可忽視的反作用,這也應該就是“笑一笑,十年少”的由來。由此,我們設計了4道題目,抽樣調查了青少年的心態問題。
1、面對挫折
挫折是一把雙韌劍,36%的同學能夠樂觀面對,18%的同學郁郁寡歡,46%的同學選擇“無所謂面對不面對,它總會過去”的選項。這三個選項可以理解為“積極”“消極”“保持中立”。從統計的數據看出,相當一部分同學能以積極的態度面對挫折,但大部分(即46%)的同學“保持中立”這雖然沒有對錯之分,但經過我們4位組員的一致討論,得出此為一種被動接受的.處理方式,若經歷挫折的次數較多,有著此種心態的人很容易灰心喪氣,進而喪失進取的動力,這不利于情商的發展。而情商不好就會影響到智力水平的正常發揮,有極少部分同學采取消極的態度面對挫折,這極不利于今后的發展,會涉及到工作、生活、人際關素等多方面的連鎖反應,進而形成一個惡性循環。綜上,我們認為家庭、學校應多對學生進行挫折教育,贊揚那些36%的同學,鼓勵46%的同學,多找那18%的同學談心,可以專門設立心理輔導站,定期舉辦名人奮斗事例的演講等等,幫助青少年樹立積極的心態。
2、處理消極情緒的方式
當今,有一部分人采取極端方式來發泄不良情緒,如報復、破壞甚至自殺等。對次,本組調查出:36%的同學上網聊天發泄情緒,55%的同學會大哭一場,9%的同學會運動發泄由此,我們以為當大家處理情緒低潮期時,都會用正確的途徑來解決,這是令人高興的當然還有其它的處理方式,本組討論總結了情緒升化方式和情緒的轉移方式,并進行了小范圍的推廣,得到了大多數人的認可。
3、看待金錢
所有被測者都同意“錢不是萬能的,但沒錢是萬萬不能的”這一觀點。這說明同學們對待金一有一個理性的認識。有了正確的態度,對金還應有正確的使用方式,即用之有益,用之有度,把金用到最需要的地方,用到最有意義的事上。歸根結底,我們認為金錢觀在這一過程中有舉足輕重的作用,正確的金錢觀,指導我們理性對待金錢,通過合乎道德與法律的正當途徑取得,把錢用到利于國家、物于他人的地方。因此,青少年要樹立正確的金錢觀。
4、放眼人生
55%的同學選了B,即寶貴的時間用來做貢獻,9%的人選擇了“一場游戲一場夢”。36%的同學選擇了無所謂,對于人生,決大多數同學都有遠大的目標和美好的理想,但少數人的觀點實為不負責的態度。由此,我們認為應樹立正確的人性觀、價值觀,理性地對待人生,多閱讀世界名著,多參加社會實踐,多與長輩交流溝通,以助于自己形成正確的人生價值觀。
綜上所述,我們認為良好的心態包括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金錢觀、“挫折面面觀”,只要這樣,才能把握自己,成就自己,收獲人生。
二、中學生的人際關系方面
同學們雖然每天上學,并沒有接觸社會太多,但是他們的心里仍然承受著許多壓力。這些壓力有父母的期望所寄予的,有同學之間的競爭所帶來的,當然也有來自老師、社會的壓力。這種種壓力,使青少年的心理產生了一些變化。心中有了疑惑、苦惱,他們與什么人交流傾訴,他們的人際關系又怎么樣呢?通過調查發現91%的同學傾訴內心的困惑,只有9%的同學愿與父母一起解決心理問題。由此可見,現在于少年與父母之間缺少交往,我想這不僅僅是代溝產生的問題,F代家庭普遍都是獨生子女或許也是其中一方面的原因,當然還有一部分同學自己通過寫目記來對自己傾訴,這也表明不代的青少年的自立性、自主性,比起父母那一代的青少年有了明顯的提高,因此父母面對青少年這些情況,應多和他們溝通、交往,和他們成為好朋友,尊重他們的性格和特點,耐心引導和教育。
隨著電腦的發展,網絡這一熱門話題也已經在不知不覺中影響到中學生。8%的同學很喜歡網絡交友,有的幾乎達到了癡迷狀態,他們認為網絡是真實存在的,是精神寄托。有46%的同學能正確處理好與網絡的關系,他們認為網絡是包羅萬象的,他們運用出網絡有益的一面。還有46%的同學對網絡不了解,對它持有一種無所謂的態度?梢娋W絡還是利大于弊,對青少年還是有用的。
似乎說到青少年的思想狀況,總要提到“早戀”這個敏感而又永不缺少的話題。從封建社會的青梅竹馬到現代社會早戀,任何時期,似乎都有一些學生不安分守己,去嘗嘗那青澀的青蘋果的味道。大多數父母、成年人對此的看法當然是堅決反對,那么青少年自己又是怎樣看待發生在身邊甚至自己身上的事情呢?通過調查發現,中學生對于這個看法更加開放。55%同學的觀點是只要不影響學習,就可不反對,甚至代表著可以接受。只有18%的同學的觀點是堅決反對;蛟S因為外國思想和網絡的熏陶,大家的看法沒有以前那樣保守,27%的同學認為這是人成長中的正常現象,可以看出,青少年對于早戀的看法大不同于家長,這也許就是青少年充滿幻想的花季雨季所具有特點吧!
當然,我們也對青少年將來的人際關系時行了預測,假如他們的上司風氣不良時,9%的同學選擇了上去批評,揭示錯誤,表明他們有強烈的責任心和正義感,或許他們在崗位上不一定有所作為,但他們絕對是真誠的對待每個人。有18%的同學選擇了睜一只眼閉一只眼,或許他們已被不良的社會風氣所污染。這種人在人際關系上通常是游韌有余,面面具到,但他們心靈上有一定的扭曲。73%的同學選擇了其它,表明他們面對不良風氣的強大勢力有所畏懼,但又不愿意喪失生信念的無奈。
總之,青少年的人際關系趨向于同齡人之間,對有些問題認識仍有欠缺,應給予注意。
三、中學生的學習方面
這方面我們設計了兩個問題,通過調查,我們欣喜的發現,有91%的同學已大致適應了由初中到高中的轉變,有9%的同學已完全適應了,我相信,隨著時間的增加,適應的人會越來越多。
我們又調查了一下青少年分配時間的合理性。經調查有45%的同學選擇了不會,其實不然,這些同學選擇不會的原因是因為剛剛由初中到高中的轉型所引起的,由于高中與初中的不同,會使同學在心理上產生陌生感,無從著手,在加上經過三個月的放松,對學校已經淡化,故覺得手忙腳亂,不會合理分配時間。有73%的同學選擇了可以。那可能是因為他們已開始適應,但適應速較慢所致。18%的同學選擇了會,可能是由于他們保持了比較好的學習習慣,對學習環境適應的轉變比較快?傊,青少年的學習情況還是比較令人滿意的。
最后,我們全組進行了總結:現代的青少年的心態上都有很好的素質,但在人際關系上還有欠缺,只注重與同齡人交往,在學習上還是比較令人滿意的。以上就是我們組的報告。
學生道德調查報告3
近年來,高校錄取率不斷提高,教育大眾化進一步發展。但是高學歷是否意味著道德素質高?我們都想德才兼備,但現實中兩者并不一定成正比。一些大學生違反道德,甚至摧毀人心。隨著網絡媒體的發展,他們經常出現在人們眼前。作為溫州大學的學生,我們有必要審視自己,了解環境。這個調查是專門做的。
一、調查方法和內容
本調查報告由溫州大學學生處信息研究組發起,主要采用問卷調查的形式。調查的主要對象是溫州大學的學生,調查內容從對道德素質的基本認識和看法以及自身的道德素質水平兩個方面進行。通過反饋問卷,總結出溫州大學學生道德素養存在的問題。
二、調查報告分析
本次調查共發放問卷350份,回收問卷326份。
1.對道德品質的基本認識
首先,什么是道德品質?89.9%的受訪者認為這是一種道德修養,89.7%的學生認為這是一種道德情操,71.3%的學生認為這是一種文化素質,59.7%的學生認為這是一種心理素質。既然這個題目是多選題,每個選項都有超過一半的人選擇,那么可以看出道德品質在很多方面是綜合的。它不僅是一種內在的修養,還會受到心理和文化因素的影響。那么,通過一定的外化,這種內在的抽象素養就會體現在日常生活中。
在對當今大學生道德素質的理解上,只有20.1%的人認為自己很好很好,67.5%的人選擇一般,12.3%的人認為自己差。這樣的數據不禁讓人納悶,但心里卻微微有些涼。我們從小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德才兼備,所以要先學習,先做人。上了大學,走得更遠,我們會褪色甚至忘記嗎?
那么大學生最重要的是什么呢?
53.7%的人認為是道德修養,德才兼備是最基本的;24.7%的人看重社交能力,11.6%的人認為優秀的成績最重要,10.1%的人選擇創新的想法。當今社會,58.4%的人認為知識和道德素養都很重要。
另一方面,21.7%的人認為道德對公民的影響很大,72.3%的人認為道德在弱化,6%的人認為道德根本沒有影響。這不僅需要政府和學校的宣傳教育,更需要構成這個社會的每個人的自我完善。只有人人都是道德的,道德的公信力和約束力才會增強,才會真正發揮無形法的作用。
作為大學生,應該如何提高自己的道德素質?42.3%認為是個人意識,30.7%認為是在學校,26.4%認為家庭教育也有必要。的確,道德素養作為一種綜合的存在,在其培養中必然會受到諸多因素的影響。
2.自己和周圍人的道德素養水平
這方面是本次調查的重點。
在公交車上看到老弱病殘,78.1%會主動讓座,15.4%會選擇& ldquo別人不讓,我也不讓& rdquo5.3%的人會假裝沒看見,1.3%的學生無論如何都不會讓。在平時乘坐公交車的經歷中,其實經常看到文大學的學生主動給老弱病殘讓座,有的同學甚至覺得讓座很麻煩,就干脆一直站著。但是,還是有一部分同學沒有這種謙遜,覺得如果在公交車上花錢,為什么要給別人讓路?這種思想雖然不能被法律法規約束,但必然會受到道德問題的譴責。
當人行道是紅色的,但是沒有車輛經過時,你怎么辦?
只有29.2%的人會堅守交通規則,等待綠燈通過;19.4%表示會跟風,別人走了我也走;16.1%的學生認為最好快走,35.3%會視情況而定。人不管走還是走,還是看情況,其實都是人的運氣的體現。他們認為車少,車快,但是這么少的人造成了很大的災難,到了真的很后悔。
對于學校組織的志愿者活動、社區服務、公益勞動,56.4%的人認為只要能得到利益,相對容易,就會參與;33.2%的學生表示愿意參加任何活動,10.3%的學生不愿意參加此類活動。的確,大學生志愿者活動與學分掛鉤后,志愿者活動的動機似乎不那么純粹了。有些學生加入青年志愿者只是為了獲得相應的學分,不是為了志愿,而是為了志愿學分。但試想一下,如果志愿者活動沒有相應的信用獎勵,當代大學生又有幾個能不求回報地做好這個職業呢?這是一個值得人們反思的問題。
如果室友出門前忘記關臺燈或者熱水器,你會怎么辦?
80.1%的人會和他們交流,希望對方下次注意;8.6%的學生會選擇保持沉默,但會在心里留下疙瘩;另有11.3%的人無動于衷。關掉手邊的燈和熱水器是一個好習慣。在生活中,由于粗心大意而忘記關燈和水之類的事情確實會發生。這時候作為宿舍成員,要互相溝通,互相理解,互相幫助,形成這個習慣。
你介意不道德的行為嗎?
69.8%的學生表示在乎,16.1%的學生表示不介意,8.8%和5.3%的學生表示不在乎,習慣了。遇到不道德的事情,25.7%會堅決反對,21.2%會選擇隨大流,47.1%會提出自己的看法,6%會視而不見,假裝什么都沒發生。
只有說出來,指出不道德的行為,才能避免這些行為變得更加猖獗。但是,現在的趨勢是,如果有人在公交車上偷東西,很少有人敢理直氣壯地指出來。這就是社會的悲哀。
下面列舉了一些不道德的不良行為,以說明:
你或你的同學具備以下條件嗎?是,不是
吐痰27.7% 72.3%
亂過馬路73.3% 26.7%
亂扔垃圾61.5% 38.5%
55.9%和44.1%的.人隨意罵人
作弊41.8% 58.2%
說謊42.3% 57.7%
抄襲50.9% 49.1%
其中我們進一步設置了一個關于考試作弊的問題調查:你對考試作弊是什么態度?是不是
不能接受,我從沒騙過30.2% 69.8%
可以理解,學生壓力太大38.0% 62.0%
可以理解,為了得到28.0%和72.0%的高分
可以理解,比補考好30.5%和69.5%
沒什么大不了的。我做過11.8%和88.2%。
沒什么大不了的。不被抓也沒事。16.6% 83.4%
其他5.8% 94.2%
周圍只有33.2%的人認為自己做得好,60.7%的人認為自己一般,6%的學生認為自己做得差。孝敬父母是中國傳統美德。如果連這個都做不到,恐怕就不用談其他道德問題了。
那么這些不道德、不稱職的行為都是因為什么呢?
你認為不道德、不稱職行為的原因是什么?是不是
圖方便51.1% 48.9%
不是很特別,大約44.6%和55.4%
大家都這樣,我也是35.8% 64.2%
習慣變得自然50.1% 49.9%
社會風氣造成的分別為69.0%和31.0%
個人意識差55.2% 44.8%
缺乏宣傳教育32.5% 67.5%
人性本惡13.4% 86.6%
原因有主觀的,也有客觀的。但沒有什么可以作為道德品質下降的借口。
三、本次調查的摘要
據有效統計,總體來說,我校學生對互聯網有一定的了解,但問題不容小覷。忽略不道德因素,做事缺乏素養的人不在少數,有主客觀原因。
通過這次社會實踐調查,本文就如何解決網絡問題提出了三點建議:
1.大學生反思自己,從自己做起。很多大學生只注重專業技能的培養,而忽略了人站在世界上的基礎。只有學會做人,才能學會并成就自己的人生道路。
第二,學校作為傳授知識的地方,不僅要把學生培養成人才,更重要的是培養學生的道德觀念。一個高學歷高智商的人如果沒有道德約束,很可能給社會帶來的不是貢獻,而是傷害。
第三,延伸到更大的層面,是全社會的責任。住在鮑魚的地方,好久沒聞到了。如何改善這種社會環境?畢竟還是要從一個小地方做起。人與社會密不可分,相互影響,相互作用。
人們認為,通過提高學生的道德意識,學校的道德教育可以更有效地進行,國家非常重視和諧社會的道德工作。大學生的道德素質將進一步提高。
學生道德調查報告4
學院:
計電學院
班級:
軟件工程1101班
姓名:
孟xx
學號:
聯系電話:
一、調查目的:
了解當代大學生的道德修養,從而更好的塑造良好的學生形象,創建文明的校園。了解目前大學內存在的道德現象,目前大學生對于道德現象的看法及個人的理解,從而對大學生的道德素質作出進一步的分析。使我們也可以認識到自身的不足,更好的改善自我,提升自己的個人素質。
二、對象:
xx商學院計電學院全體學生。
三、調查形式:
問卷形式。( 發放問卷 50 份,回收 有效 問卷50 份 。)
四、調查內容簡介:
調查大學生對道德行為的看法與做法。
目前校園內的道德現象還存在著較大的卻像,對于校園來說,我們的生活環境,我們應該學會這保護它;對于身為大學生的我們來說,道德現象也正是我們自身道德素質不足的最好體現;對于現存于校園中的道德現象進行調查,了解目前大學內存在的不道德現象,目前大學生對于不道德現象的看法及個人的理解,從而對大學生的道德素質作出進一步的.分析。使我們也可以認識到自身的不足,更好的改善自我,提升自己的個人素質。
性別:男 女
1. 你認為學校大學生整體文明程度如何 ( )
a.很好 b.較好 c.一般 d.較差 e.很差
2. 你認為大學生期間的人生目標是什么 ( )
a.樹立獨立意識 b.樹立學習理念 c.培養學風 d.享樂
3. 你認為大學期間最重要的事情是什么 ( )
a.愛國 b.追求理想 c.艱苦奮斗 d.享受生活
4. 你認為大學生的歷史使命是什么 ( )
a.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 b.在新起點上繼往開來 c.培養學風 d.迎接現實的挑戰
5. 你認為大學生成才目標是 ( )
a.品德優秀 b.聰明智慧 c.健全體魄 d.陶冶情操
6. 你覺得當代大學生的嶄新形象是 ( )
a.知行統一 b.德才兼備 c.胸懷廣闊 d.熱愛祖國
7. 你認為大學生立志應該 ( )
a.高遠 b.躬行 c.源于生活 d.合理 e.不切實際
8. 你認為大學生愛國的重點 ( )
a.矢志不渝 b.匹夫有責 c.維護統一 d.愛好和平 e.抵御外敵
9. 你認為中華民族精神內涵最重要的是 ( )
a.愛國主義 b.團結統一 c.愛好和平 d.勤勞勇敢 e.自強不息
10. 你認為和諧處事應該遵循什么原則 ( )
a.平等 b.誠信 c.寬容 d.互助 e.個人主義
11. 你覺得當代大學生的公共道德形象應該是 ( )
a.無私奉獻 b.先公后私 c.公私兼顧 d.損公肥私
12. 你覺得當代大學生的公共生活特征是 ( )
a.廣泛性 b.公開性 c.復雜性 d.多樣性
13. 你覺得你將來的職業形象是 ( )
a.愛崗敬業 b.誠實守信 c.辦事公道 d.服務群眾 e.奉獻社會
謝謝您的參與!
五、統計表及統計圖:(略)
六、總結:
道德觀在我們的生活中占有很大的一部分,可以說直接決定著我們的命運!然而隨著我國經濟的發展,人們生活水平的迅速提高,人們的道德觀念卻在下降,尤其體現在我們當代大學生身上.作為知識青年的我們應增強我們的道德意識、樹立正確的道德觀。
首先我們要先明白我們大學生為什么要增強道德意識,使自己做一個守道德的人,從青年大學生自身發展狀況看,青年大學生正處在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形成和發展的重要時期,這個時期的大學生思想、道德和心理等方面有了一定的發展,但總的來說,社會生活還不夠豐富,思想還不夠成熟,還存在有明顯的知行脫節的現象。比如 成才問題上,一方面具有強烈的成才愿望,另一方面又缺乏勤奮的決心和恒心。這就需要在學校的教育和引導下,不斷學習,加強思想道德修養,完善自己。
從青年大學生所處的社會環境看,當代大學生正處在發展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和對外開放的歷史條件下,正置身于利益主體多元、思想道德多元和價值取向多元的歷史條件中。一方面,西方敵對勢力對我國“西化”、“分化”之心不死,極力通過多種途徑加緊進行思想和文化滲透,在對我國大量輸出的書刊、影視、電子游戲、電腦軟件等精神文化產品中,宣揚資本主義價值觀,同我們爭奪青少年一代。另一方面,目前社會上出現的拜金主義、享樂主義、個人主義等資產階級腐朽思想及各種社會丑惡現象和封建迷信思想都對青少年的健康成長帶來了許多負面影響。尤其是在電子信息網絡廣泛覆蓋的今天,一些錯誤的思想觀念以網絡為載體,具有傳播速度快、覆蓋范圍廣、聲勢大、難于控制的特點,對青少年影響極大,對思想教育工作提出了新的挑戰。對此我們要有一個清醒的認識,不僅要從治理社會大環境入手,為大學生的健康成長提供一個良好的社會環境。
以上就是大學生樹立道德意識的原因,接下來我來出一下意見,當代大學生應該怎樣去樹立良好的道德觀。 我認為要加強公德教育,培養大學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從總體上看,當代大學生具有一定的社會公德意識和社會責任感,多數青年學生在觀念上都能夠認同遵守公共秩序,愛護公共財產,講究公共衛生,尊重他人,處理好與他人的人際關系等公德意識的重要意義。然而在上述公德意識行為的體現上,大學生的公德意識水平卻表現的偏低。在大學的校園里,我們經常看到許多不文明現象的存在。大庭廣眾之下,勾肩搭背,摟摟抱抱;亂扔果皮紙屑;隨地吐痰;抽煙喝酒;打架斗毆;在墻壁上亂涂亂畫等。雖然這些不文明行為僅是一部分人所為,但是卻在校園精神文明建設中造成了極壞的影響。而社會公德是維護人類社會公共生活秩序順利進行所必須的,它是一種公共服務行為規范,具有強烈的心理暗示作用,所以這種不文明行為也影響了大學生公德意識總體水平的提高。鑒于此,加強大學生的公德教育,培養大學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就成為當前德育工作者義不容辭的責任。
學生道德調查報告5
為貫徹落實《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進一步加強和改進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的若干意見》和中共中央關于加強和改進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工作會議,嘉興市教育局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調研組于6月份分別對三所學校進行了問卷調查,調查有共發放問卷204份,100回收,100有效。
問卷調查的內容從五個方面進行:
一是能熱愛祖國,有正確的理想信念;二是能積極向上,有健康的人生追求;三是能誠實守信,有正確的價值觀念;四是能遵守公德,有良好的文明習慣;五是能遵紀守法,有較強的法制觀念。同時先后組織召開了學校領導、部分教師、學生家長代表的調查座談會。
一、問卷調查及座談會情況綜述
通過問卷調查及其調查座談我們認為熱愛祖國、積極向上、誠實守信、遵守公德、遵紀守法是小學生思想道德的主流,但小學生的在思想道德建設上存在以下幾方面較為突出的不足與問題:
1、部分青少年思想道德偏離主流價值
調查顯示,當前部分未成年人在思想道德認識偏離主流價值。如有2的學生認為身為中國人,無所謂自不自豪,有1的同學認為身為中國人不自豪。而在向往的職業中,演藝界明星或體育明星比例最高,為21;而在心目中的偶像一題中,選擇歌星、影星的比例最高,為26。
2、審美取向傾向感官刺激
審美能力是衡量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水平的一個內在度量指標。一般而言,審美能力越強,其思想道德水準和境界越高。
調查顯示,在孩子們平時主要看的電視節目,動畫節目占了40,平時主要看的書中,卡通漫畫類也比較高,占了38。然而值得關注并引起警惕的是,一方面處在長知識年齡的孩子們,對于科教類節目卻比較冷漠,城市學生還好,占了卻30,而農村孩子只占了10。
3、以自我為中心現象較為普遍
調查發現,公交車上5的學生對老人或者孕婦沒有座位時視而不見;放學回到家,有4的同學認為家務是家長的事,我只要管好自己的學習即可,有12的同學在家長的要求下才會幫忙。
4、情感荒漠化現象開始顯現
調查顯示,有3的同學對父母感覺很煩,不愿意和父母交流;有20的學生感到父母偶爾問問在校的學習生活情況還會說,問多了就會煩;有5的學生校內外看到教師會假裝沒看見,低頭走過。
5、責任感缺乏
調查發現,14的學生在和同學發生沖突后,老師詢問情況時會推卸責任;對待值日生工作上,有4的同學很不情愿,盡量逃避,馬虎了事,有11的同學時常忘記,經別人提醒后才完成。當作業未完成時,有11的同學視老師態度而定再說明原因,5的學生會隨便撒個謊應付了再說。公交車上發現有人行竊,有13的學生選擇視而不見。
6、公共倫理素質亟待提升
調查顯示,有16的學生會闖紅燈,其中10的學生是有人走過去,他也走過去;有5的學生是有交警在,就等綠燈亮了再走,交警不再就闖紅燈;1的同學不管紅燈綠燈,都照走不誤。又如在外出旅游,喝完的空飲料瓶和吃完的果殼,選擇隨手扔地上的同學有3,選擇有垃圾桶就扔垃圾桶,沒有就扔地上的有25。到圖書館借書后有16的同學有時會忘了歸還,經教師提醒才記起,有1的同學總是忘了歸還。
7、部分青少年沉迷網絡
調查顯示,27的學生上網主要是玩游戲,有2的學生上網瀏覽不健康網站,16的同學上網主要是聊天;60的同學上網是為了查學習資料,30的同學上網是為了制作電腦作品。有1的同學經常出入網吧。
8、心理健康問題開始顯露。
調查發現,當有了煩惱,誰也不說,憋在心里的學生有15;有12的學生認為自己不快樂。
二、小學生思想道德產生問題的主要原因
(一)家庭因素。
1、家庭結構殘缺。父母離異,父母一方死亡或一方再婚,父母雙方或一方長期忙于生計、外出打工,孩子缺乏父愛和母愛,極易導致未成年人性格孤僻、脆弱、自卑或過強的自尊心。據統計,現在城市中每個班級中約有20的孩子來自離異家庭,而農村家庭中離異家庭也在逐漸上升,現在每個班級中約有10的孩子來自離異家庭。
2、家庭教育不當。有的父母采取高壓、專制和棍棒,造成未成年人自卑、逆反、壓抑、焦慮,甚至對他人充滿敵意。有的父母對孩子過份溺愛,百依百順,養成好逸惡勞、貪圖享受、自私自利、專橫霸道,缺乏責任感、社交協調能力差等問題。
3、城鄉結合部“失地農民”帶來的新的家庭教育問題。隨著城市化的進程,農村征地而帶來的“失地農民”的子女教育問題成為了教育中的一個新問題。有相當一部分家長失地后因為素質偏低,找不到合適的工作崗位,再加上家庭本來的經濟條件尚可,因此在拆遷賠償中都賠到了多套房子,靠著承租房子的房租也能應付生活,因此一些家長索性就沉浸在牌桌舞場,對孩子疏于管教,也缺乏正確的引導,在孩子面前往往灌輸“我們家有好幾套房子,夠你一輩子化的了,讀書成績差點沒有關系”的觀念,這對孩子潛移默化造成了不利的影響。
。ǘ┥鐣蛩。
1、不良的影視、錄像、文學作品、廣告等在消磨未成年人的意志,起著負面影響。有些影視多半屬于武打格斗或帶有小混混性質的幫派打斗,或談情說愛,對小學生來說,由于情節曲折驚險,感情纏綿離奇,小混混老大威風凜凜,正適合他們的口味。
2、來自網吧、游戲機廳娛樂場所的影響。由于未成年人自空能力差,加上部分網吧、游戲機廳經營者違規經營,不少孩子往往深陷其中不能自拔,沉溺于上網、游戲、甚至通宵達旦。
3、校園周邊各類商店違規經營現象十分普遍,引發學生畸形消費。
4、社會對不良少年幫教缺乏有效的辦法。一些未成年人小錯不斷,大錯不犯,勞動改造夠不上,學校教育沒辦法,最后導致越陷越深直至違法犯罪。
(三)學校因素
學校是對未成年人進行思想道德教育的主渠道,但是仍然存在以下問題:
1、德育目標缺乏層次性,德育目標與學校受教育者存在較大的“坡度”是當前學校德育的一大弊病。一方面制定得過高、過全、過空,忽視學生的年齡、心理實際的德育目標使缺乏社會生活基礎的學生難以做到。而面對過高的要求,也很容易培養這樣一種學生,即在學校里能按學校要求去做,是“好”學生,出到社會則按自己的要求去做,從而形成虛偽人格。另一方面制定得過于籠統,缺乏層次性的德育目標,也使學生不能區分什么是道德要求和什么是道德追求,導致基本的道德要求被忽視而無法落實。
2、德育內容上人文教育的失落。長期以來由于德育目標上的過度理想化導致了德育內容的片面化,而這集中體現在人文教育的失落上。小學階段便把不具推廣性的理想道德和人格如“先人后已”、“大公無私”、“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等當作德育的主要內容,而恰恰忽視了人的尊嚴、理解與寬容、自由與責任、對人類和自然都懷有關懷、慈愛之心等人文精神的培養。
3、德育方式上的弊病。今天學校的德育工作的開展已經逐步擺脫了過去一味的訓導、灌輸,過分地強調“外爍”,強調道德知識的重要性的弊病,而是通過開展各種形式的德育活動來落實德育目標。但是為看似豐富多彩的德育活動也存在著弊。
一是德育活動缺少整體規劃。這表現在兩個方面,首先德育活動規劃缺少橫向整,往往各自為政,既造成學生疲于應付的局面,也沒有發揮德育資源的最大效益。其次是學校德育活動缺少縱向的系統的有層次的規劃。德育活動規劃缺少對學生不同年齡階段上的認知能力、生理心理狀況和社會適應能力的不同的關注,往往隨意性很大,容易跟隨社會上的所謂“熱點”、“中心”工作走,看似轟轟烈烈,有聲有色,但由于學生缺乏應有的知識,情感基礎,甚至沒有相應的接受能力和需要,故而效益極小。
二是德育活動缺少對學生主體的尊重,F行的德育體系中的不少德育活動,往往是在教師、學校、家長與社會的“要求”下,由整體對學生個人的、從上而下的、自外向內地單向地“組織”或“發起”、并要求學生“參加”的。這種“參加”在很多情況下是被動的,學生是“客體”、“旁觀者”、,而不是“主動的參與者”!边@種忽視學生的道德愿望、意志和需要,忽視學生積極主動的人生態度的形成,被動地“被人塑造”或“被人模造”的活動正是造成學生言行不一、缺乏責任感等道德缺陷的一個重要原因。
三是德育活動缺乏與學生生活實際的聯系。學校德育活動往往囿于課堂,學校,而很少考慮學生在社會生活的廣闊天地里是如何成就良好道德生成的意識和能力,很少考慮學生道德的社會性體驗,學生即使有一些機會參與社會活動,也僅僅是上街做好事,去福利院慰問等一些比較形式化的活動,而鮮有機會到真實的自然與社會的環境中去親身實踐,去感悟生活,在親身體驗中領悟人生的真諦。今天的學生知行脫節,“假性認知”現象突出的原因很大程度上就是由于學生缺少生活化的道德實踐所造成的。
三、加強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的主要對策
學校層面
。ㄒ唬┬W生人格化的良好行為習慣培養應成為小學階段德育的首要任務。
從系統科學的觀點來看,道德習慣是道德行動自動化的過程,是由不經常的道德行動轉化為個人品德的突破點,是品德發展的質變的指標。兒童時期,是習慣養成的關鍵期也是最佳期,也因此,小學生人格化習慣的培養應成為小學階段德育的首要任務。
之所以提出小學生人格化良好行為習慣的培養,主要是針對以往學校過分注重技能化的行為習慣培養的弊病,技能化的習慣學生雖然也能使學生養成習慣,但學生往往缺乏內心的認同與熱情。什么是人格化?就是發自真心的,真心誠意的。具體地說,就是在習慣培養過程中,應當以健康人格為核心目標,注意觀念與情感的培養,使孩子對每一個好習慣都知其然知其所以然,從而曉之信之踐之。如何培養人格化習慣?
1、良好習慣培養統攝在人格教育中,以健康人格的培養為指向制定學生行為習慣的基本規范。
2、采用柔性外控機制促進學生在潛移默化中養成人格化好習慣。
。1)潛移默化的榜樣教育。
(2)有效的實踐活動中體驗、積累
(3)目標明確的訓練、強化
。4)細致而人性化的人格化好習慣評估方法
3、努力培育自主內控機制引導學生養成人格化好習慣。
。1)尊重學生權利,引導學生自主制定人格化好習慣養成目標,決定養成方法。
。2)加強人格化好習慣養成的自我規劃、自主實踐、自我控制。
。3)強調人格化好習慣養成的自我體驗、自我監督和自我鼓勵。
。4)注重學生對人格化好習慣養成的自我評價、自我調控。
(二)弘揚民族精神樹立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應成為小學階段德育的主旋律
弘揚和培育“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團結統一、愛好和平、勤勞勇敢、自強不息的偉大民族精神”應成為小學階段德育的主旋律。通過體驗教育組織引導少年兒童在學校生活、家庭生活、社會生活和大自然中獲得民族精神的真切感受,使國家和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的少先隊隊禮的內涵扎根于幼小的心靈之中,使他們成為熱愛祖國的一代,維護祖國統一和民族團結的一代,愛好和平的一代,勤勞勇敢的一代,自強不息的一代,富有朝氣和激情的一代。重點可開展以“中國了不起、中國人了不起、做個了不起的中國人”為主要內容的“三個了不起”系列活動,了解民族精神的豐富內容,感受民族精神的偉大力量,體驗民族精神的時代內涵,逐步樹立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讓民族精神代代相傳。
。ㄈ绑w驗中的教育”——在實踐中育人應成為小學德育的基本途徑
讓少年兒童在親身實踐中把做人做事的道理內化為健康的心理品格,為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奠定堅實的基礎,這就是“體驗教育”。德育不能沒有“體驗”,首先因為道德素質必須經過內化才能形成比較穩定的內在特征,成為個性的一部分。而內化必須在反復的體驗中才能形成。其次因為少年兒童正處在成長發展的特別時期,由于人生的閱歷和思維能力發展的局限,他們對客觀事物的認識往往停留在較浮淺的層面,更多的是感性的、直觀的、形象化的東西。他們需要通過自己的親身實踐,去感悟生活,在親身體驗中領悟人生的真諦!绑w驗中的教育”有以下兩種操作思路:
1、“小課題研究”少先隊系列主題探究活動
“小課題研究”活動指學生在教師指導下,自己提出問題和研究問題,自己到社會上做調查,到大學、科研機構等單位訪問、請教,上網、到圖書館、書店找閱資料,和老師、同學、家長討論問題,自已尋求如何解決問題。在這樣的實踐活動中他們實實在在地承擔責任,實實在在地動手動腦,實實在在地合作解決問題。實踐的每一個環節都將在他們的情感世界里留下認識的痕跡,在實踐的過程中他們學著去理解“德”的規范,體會“德”的要求,履行“德”的規范,內化“德”的準則,多次的實踐,反復的體驗,使孩子逐步養成一種不需要任何外力監督,內部動機就能自然表現出來的健康的思想素質、行為習慣和生存能力。
2、“紅領巾志愿者”社會實踐系列活動
“紅領巾志愿者”社會實踐活動是指學生以社會志愿者的身份,進入實際的社會情境,親身參與各種社會生活和社會活動領域,從家庭生活、學校生活、社會生活、大自然的各個方面,尋找一個“服務崗位”,獲得一種感受,明白一個道理,養成一種品質,學會一種本領。
在家庭生活中體驗,少先隊員把為家庭生活服務作為“崗位”,根據家庭生活的實際情況體驗打掃房間、買菜做飯、洗衣、照顧老人、鄰里溝通等,或“跟爸爸、媽媽上一天班”,體驗父母的辛苦和工作狀況,獲得家庭生活的真實感受,明白孝敬父母的道理,養成熱愛勞動的品質,學會與父母分憂、生活自理的本領。
在學校生活中體驗,少先隊員把為老師為同學服務作為“崗位”,擔任“小小輔導員”、“一日校長”、“一日校工”等角色,體驗組織活動、備課、講課、維護秩序、后勤服務等,獲得為人師表的真實感受,明白尊敬師行的道理,養成自主學習、自我管理的本領。
在社會生活中體驗,少先隊員把社區服務作為“崗位”,擔任“社區志愿者”、“小交警”等角色,體驗服務他人、服務社會、實現價值的真實感受,明白做合格公民的道理,養成文明禮貌、團結合作、誠實守信、遵紀守法的品質。
在大自然中體驗,少先隊員把愛護大自然作為“崗位”,擔當“環保小衛士”、“環保宣傳員”、“廢舊電池回收員”等角色,體驗動植物觀察、水文氣象調查、生態環境
評估、回收可再利用資源等,獲得自然界和諧與美好的真實感受,明白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道理,養成熱愛自然、愛護環境的品質,學會保護動植物、保護生態環境的本領。
(四)系列化的主題德育活動的開展應為成小學德育的主要形式
相對于德育活動缺少整體規劃,容易跟著社會“熱點”、“中心”走的弊病,系列化德育活動是從兩個方面來考慮:一是將由大隊部組織開展的少先隊大中隊活動與校教導處、文藝組、體育組、科技組、信息技術中心等組織開展的蘊含豐富德育因素的文化活動整合起來,將校內和校外的活動整合起來,形成有德育主題引導下的幾大板塊的系列化活動體系,既使學校的德育活動在外延上有了拓展,也避免了過去德育活動與其他活動各自為政、相互割裂的狀態,避免了德育工作只是少先隊、中隊輔導員的工作的局面,以此構建學校德育活動的嶄新模式。其次是對每一板塊的德育活動根據學校的德育目標,并依據青少年身心特點和認知能力進行系統整體的規劃,形成自身的系列。活動規劃既考慮到不同的教育階段有適合青少年成長規律的相對獨立的德育活動,又考慮階段之間的相互銜接。從而避免了過去活動的盲目性、隨意性、孤立性,避免了頭痛醫頭,腳痛醫腳,就事論事的傾向。而隨著少年兒童身心的發展和活動的不斷深入,活動設計從易到難,由簡到繁,序列化地逐步提出新的要求,設計新的活動。前面的活動為后面的活動打基礎,作鋪墊,后面的活動鞏固前面的活動,并又為更新的活動創造條件,這樣前后連貫,使學校德育工作呈螺旋式上升的軌跡。
。ㄎ澹I造綠色網絡文明學校應成為信息時代學校德育的新課題
隨著社會信息技術突飛猛進的發展,英特網這一新新的事物已逐漸成為都市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而青少年是多種年齡段中接受網絡技術和網絡信息最快的群體,網絡的資源無限,點擊無限,拓寬與探索無限,對青少年有著極強的吸引力。但是五彩繽紛的網絡世界也猶如一柄雙刃劍,在其絢麗多姿的背后涌動著洶涌的暗流,對涉世未深的青少年學生更是嚴峻的挑戰。
在信息技術迅猛發展的今天,網絡已無處不在,我們不可能將孩子與網絡隔絕,一味地“堵”并不能解決問題,它只會激起孩子的更強的好奇心與逆反心理,使孩子流轉于社會上的網吧而一發不可收拾。而青少年由于年齡小,自控力差,一味的放任自流將更加危險。因此正確認識網絡給青少年成長帶來的各種挑戰,幫助廣大學生和家長找到行之有效的駕馭網絡之道,讓網絡真正成為學生學習、生活的良師益友,是信息時代帶給學校德育的一個新課題。作為學校應充分挖掘、開拓學校在現代教育技術上的人力、物力資源,為孩子打造一個良好的網絡環境,讓孩子真正成為新世紀網絡世界的主人。主要的'實施策略有:
1、挖掘學,F有資源,成立“紅領巾網!保源藶橹麝嚨貭I造綠色網絡文明學校的活動環境。
2、“雛鷹電腦節”為主線,開展豐富多彩的電腦網絡活動
3、“基于網絡的研究性學習”為基點,構建滲透于學科教學的網絡文明應用環境。
4、“家校協同”為著力點,構建網絡文明的社會大環境。
家庭層面
家庭環境對一個人的成長影響巨大。就學校、家庭、社會三維環境而言,孩子們在家庭中度過的時間有1/3之多。而且,對于心智正在發育的少年兒童來說,家庭的影響甚至超過了社會。因此,加強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家庭教育的作用不可忽視。
。ㄒ唬I造健康和諧的家庭環境
家庭環境包括實物環境、語言環境、心理環境和人際環境。實物環境是指家庭中實物的擺設;語言環境是指家庭中人與人的語言是否文明有禮,民主平等,商量諒解;人際環境是指尊老愛幼,各盡其責等品格,心理環境是指父母與子女之間的態度及情感交流的狀態。和父母的身教言教相比,家庭環境涵蓋的范圍要廣泛得多。能夠傳遞社會價值觀念、行為方式、態度體系以及社會道德規范的,不僅僅是父母的語言和行為,父母的心態、家庭中的實物環境、心理環境、人際環境等都是影響少年兒童行為和心理發展的重要因素。
。ǘ、尊重孩子的主體地位,提倡孩子自我教育。
尊重兒童的主人地位,家長首先要相信兒童,相信他們有接受教育的能力。當然相信孩子們的接受能力的同時,也要正視孩子們的接受能力。如果“拔苗助長”,則同樣違背了孩子的生長規律。尊重兒童的主人地位,家長還要深入了解兒童,根據兒童的天性來培養道德品質。要充分考慮孩子的人格、興趣、愛好,不要輕易把自己的愿望加在孩子身上。提倡孩子進行自我教育,家長努力引導孩子學會自我規劃、自我教育、自我評價。
(三)通過有效的家校合作,幫助家長樹立正確的兒童觀、親子觀和育人觀,掌握科學的家庭教育知識和方法。
1、創建良好的家校合作的氣氛。
2、暢通家校渠道,尤其加強信息時代家校溝通的新形式的研究。
社會層面
我們在注意對家庭和學校教育進行全面改革時,更需要對整個社會(區)這一少年兒童成長與學習的隱性環境進行根本性的改革,主要可以從二方面入手:改善青少年成長的媒介環境、改善青少年成長的社區環境。
。ㄒ唬└纳魄嗌倌瓿砷L的社會媒介環境
1、規范和改善媒介內容,發揮媒介對少年兒童良好道德行為習慣養成的引導作用。
規范和改善媒介內容,總體上說,要根據當代少年兒童發展需求來設計媒介內容,并重點考慮如何使少年兒童能獲得更多的發展他們的個性、才智和身心能力的資源。
。1)完善相關政策和法律制度,加強執法,以法律手段來凈化少年兒童所接收的媒介內容。
(2)積極扶持和發展有利于少年兒童身心健康的媒介節目與內容。
(3)加強媒介及媒介工作人員的道德自律建設。媒介應為少年兒童樹立起有利于其成長與發展的、符合社會未來方向的多元化榜樣,而不是像目前一樣,媒介幾乎造就了一個沒有榜樣的時代,或者造就了一個只有歌星、影星和英雄的時代。
(4)還需要改善少年兒童對媒介的參與:
、僖浞肿鹬厣倌陜和娜烁窈蜋嗬屗麄冊诒磉_自己意見時成為主角,鼓勵少年兒童說出他們真正的意見,不要將成人意見強加給少年兒童,使之成為成人“操縱”的對象;②建立一個較完善的機制來專門進行少年兒童的受眾調查及處理、回復少年兒童來信,以保障大多數兒童有機會表達自己對媒介產品的意見;
、圩⒁馄胶獠煌挲g段、不同地區、不同性別、不同民族的少年兒童利用媒介發表言論的機會;
④借鑒國外經驗,在評審少年兒童產品或制定有關少年兒童媒介政策時,成立少年兒童評審團或有計劃地聽取少年兒童的意見?傊瑧撆κ箖和蔀樯倌陜和浇榈恼嬲魅。
2、制定少年兒童媒介保護的政策、法律,完善少年兒童媒介保護的技術
。1)政策上。對有益少年兒童身心健康的優秀文化藝術作品及其創作、表演者,政府實行扶持、優惠或獎勵政策,與此相應的是對損害少年兒童身心健康者的打擊和懲治。
。2)法律法規上。一方面,要加強立法工作,以盡可能為少年兒童的媒體保護提供相對系統而完備的法制保障。到目前為止,我國已建立的與少年兒童媒介保護有關的規章主要有等等有十多種。但是從以上有關的保護性措施來看,主要還停留在部門性規章上,而沒有上升到法律法規的保護內容。因此,尚須在以下兩方面來考慮:一是及時地把對少年兒童媒介保護方面的已成熟的做法納入立法與司法程序;二是積極研究信息傳播、文化市場、信息交往的跨地區和跨國際性,以及少年兒童自身的發展變化,在預測未來發展趨勢的基礎上,提前對少年兒童的媒介保護進行立法。另一方面要加強執法。執法本身是法律發揮實際作用的一個至關重要的環節。依法保護少年兒童不受媒體不良信息的侵害,預防青少年兒童的違法犯罪。
。3)技術上。如開發相應的商業軟件,限制未成年人的郵件通訊對象和網上聊天對象、設定能夠訪問的站點、限定上網時間、對瀏覽器進行實時監控,攔截網址和過濾內容,可自動升級反黃數據庫等。
(二)、建設良好的社區文化環境
。1)從社區物質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三個層面入手,構建一個有利于兒童良好行為習慣養成和健康人格塑造的良好社區文化環境。
、購纳鐓^物質文化建設來說,要為孩子們構建一個復合型的活動和發展空間。既有適合兒童嬉戲、玩耍的公共體育場所,也可適當建一些勞動基地,讓孩子體驗勞動的艱辛與歡樂,更應有文化設施,如社區紀念館、社區標志、圖書館、閱覽室等。
②就社區制度文化建設來說,應為兒童構筑一個有規可循、有法可依、秩序井然的規則體系。首先要創建相應的管理機構和組織。如社區教育委員會,可由社區成員代表、各級各類學校代表以及有關部門的領導共同組成,協調社區兒童教育事宜,管理社區內的各種活動場所和文化設施,規劃和落實各種具體的教育措施。其次,要建立和完善社區法律和規章制度,如社區代表會議制度、社區成員民主政治參與制度、社區教育制度、文化和娛樂設施管理制度、媒介傳播制度、影視游戲分級制度等。
、凵鐓^精神文化建設要承擔起雙重的文化傳承與創新的使命:一方面要在正確的思想指導下,建立一個多樣化的精神家園,以滿足兒童多層次、多方面的精神需求;另一方面,又要形成有效的導向機制,幫助孩子們在復雜的文化環境中去鑒別、選擇,使他們的精神世界得到升華。所以,社區文化建設首先要注意組織豐富多彩的各種活動,引導和形成融洽的人際關系網絡和積極向上的生活氛圍。另外,社區要通過不同的方式加強對兒童進行文化教育。
。2)構建有利于少年兒童健康成長的社區監護和支持系統。一是建立綜合性的青少年、兒童事務所(中心)。在城市可以作為社區行政機構的一個組織部門。中心有心理咨詢機構、學習輔導機構、成長環境欠缺或流浪的少年兒童支持機構、流動少年兒童支持機構、失足少年兒童矯正和救助機構以及少年兒童成長與發展研究機構等。機構里的工作人員可以由社會知名人士、學者和社會志愿者(如離退休干部與教師、各級職能部門的干部和具有法律、教育、社會、倫理、心理、美學等學科知識的熱心人士)組成。要設一定量的專職人員,大部分可以聘請兼職人員,要注意吸收大學生和青年充實力量。二是建立專門的問題少年兒童預防和矯正機構,以完善少年兒童司法保護與社會保護制度,使少年幫教、矯治工作落到實處,使失足的違法犯罪少年走好人生之路。這種矯正教育,是對被矯正少年進行特殊教育輔導、特殊關心幫助的一種社會教育福利。三是鼓勵和支持社會慈善機構、社會公益性組織等非政府組織設立有利于保護少年兒童健康成長的場所。
學生道德調查報告6
班級:230111姓名:許濤學號:23011110
調查目的:
了解大學生的上網與網絡道德問題,針對大學生網絡道德所存在的問題,做出能夠提升大學生網絡道德水平的對策,提高大學生的網絡道德意識。
調查對象:
淮安信息職業技術學院數控專業大一學生。
調查時間:
20xx年11月——20xx年12月
調查內容:
網絡是信息的海洋。它不僅僅是人們表現自我的空間,更是人們為學習、工作、生活提取各種有用信息和進行種種交流的工具。網絡的能量是巨大的,它帶領人類進入一個嶄新的時代;它既能為人們創造無限的財富,也能誘使人們掉進痛苦的深淵。對于人類,尤其是對于我們大學生群體,網絡到底是虛擬的伊甸園,還是潘多拉的盒子?網絡究竟在多大程度上改變了我們的生活方式?
一、學生網民的特點
1、隨意性大。
從上網原因和聊天話題兩方面都體現出大學生上網存在較強隨
意性。10.4%的學生在高興時上網,8.5%的學生在心煩時上網,27.7%的學生在無聊時上網,53.4%的學生不定時上網;在聊天話題方面;15.7%聊個人情感,16.4%聊興趣愛好,19.3%聊生活經歷,5.5%進行學術探討,43.1%毫無重點的聊。
2、網絡知識貧乏。
許多大學生在網上除了聊天、使用免費電子信箱、看新聞外,就不知道做什么。調查顯示:16.4%的學生不知道"搜索引擎"、"BBS"為何物,在知道的人中也分別有25.6%和62.6%的學生沒有使用過。使用免費電子信箱除了收發E-mail外,8%學生用于聯系工作,34%的學生用于收發電子雜志,2%的學生還用于收發賀卡和手機短信息等其他服務,56%的學生沒有其他用途。
3、不成熟性。
63.1%的學生曾因上網而耽誤過上課。學生們更注重互聯網的娛樂、資訊、拓展生活空間的功能而非學習的功能。在談到網絡對學習的影響方面,22.4%的學生認為能從網絡獲取信息以促進學習;40.7%的學生認為能拓展知識面,開闊視野,提高思維能力;26.3%的學生認為花費太多時間上網娛樂致使成績下降;10.6%學生認為網絡中的不良信息會產生不良影響。對于非法和不良信息站點,27.1% 的學生曾誤入,31.3%的學生曾好奇進入,17.5%的學生經常接觸,24.1%的學生從未接觸過;這些不健康的內容,嚴重影響了大學生的身心發展,雖不是主流,但卻是不可忽略的現象。
二、學生上網存在的問題
1、既費錢,又影響身體健康。
調查顯示:在每周上網時間方面,17.7%的學生在2小時以下,20.9%的學生為2-5小時,25.1%的學生為5-10小時,19.5%的學生為10-20小時,16.8%的學生在20小時以上;在上網時段方面,23.2%的學生在白天上網,33.9%的學生在晚間上網,35.2%的學生在周末上網,7.7%的學生還經常上通宵。如果按2元/小時計算,對于學生而言,也是一筆不小的開支。一名大一的男生還反映,自上網后,視力明顯下降,肩部、腰部經常疼痛。
2、上網環境差。
45.9%的學生在校內上網,44.3%的學生在網吧上網,利用自己電腦上網的僅占9.8%。無論是在校內,還是在網吧,都非常擁擠,且空氣相當污濁,尤其是網吧,每臺電腦所占面積還不超過1.5平方米。
3、學校的教育不到位。
31.9%的學生的網絡知識來自于網絡,30.2%的學生的網絡知識來自于書籍,26.7%的學生的網絡知識來自于向同學朋友請教,從學校教育(如計算機課等)獲得網絡知識的學生僅占11.2%;同時,對于學校舉辦網絡知識講座,僅有17.4%的學生表示一定去,如果有時間就去的學生占57.9%,不感興趣的同學占24.7%。由此可見,學校的網絡知識教育不到位,學生已對從學校獲得網絡知識失去信心。
4、沉迷于網絡的虛擬化。
大學生感興趣的兩個重要主題是網上交友和網上戀愛,這兩個主題又是和網上聊天分不開的。調查顯示:94.6%的學生在網上聊過天。
對于聊天的評價,14%認為是排解現實中壓抑不滿的重要方式,16%認為是展現另一個自我的途徑,33%認為是最好的消遣方式,17%認為是重要的交友途徑,僅有20%認為是無聊。雖然多數同學都知道網上的信息未必真實,但由于網上交友可以突破現實生活空間的局限性,而且表現自我時沒有思想負擔,所以他們還是樂此不疲。5.2%的學生還有過網戀經歷,對于網戀的原因,24%學生是為了排遣寂寞,28%的學生是為了尋求刺激,12%的學生是為了追求浪漫,36%的學生是為了趕新潮。除此之外,網上游戲也體現了學生沉迷于網絡的虛擬化,22.8%的學生認為刺激過癮,24%的學生認為可以展示自己才能,滿足成就感,25.3%的學生沒玩 過而無法判斷,27.9%的學生認為無聊。
三、“信息污染”嚴重
網絡上獲取知識的方便、快捷、全面的特點,給大學生求知帶來極大的方便。從某種程度上來說,網絡不只是為大學生打開了知識世界的一扇窗,而且也為他們創造了另一個求知的`廣闊空間。但是一些不健康的網站總是屢禁不止,并且XX網站呈現出增多的趨勢,一些黃色甚至反動的網站也接近著學生。在本次調查中,有40%的學生承認接觸過不文明網站,這說明“信息污染”現象還是十分嚴重的。
四、網絡文明不理想
在本次調查中,上網時受到過別人惡意攻擊的占40%,由此可見,網絡文明建設形勢比較嚴峻。有80%的學生認為提倡網絡道德文明教育是勢在必行的或是有必要的。幾乎所有的學生認為在網絡里要用文明語言是大學生必備的網絡道德,由此可見大學生仍具有一定的道德水平。
五、對調查結果的一些思考
信息時代匆匆的步伐讓大學生不能不使用和接受網絡,不管它會帶來多大的沖擊,也這種沖擊中夾雜著多少不良的成分。作為主宰新世紀的一代,大學生終歸是離不開網絡的。為什么同樣是應用網絡,大學生就不能挖掘出最實際的意義,而僅僅停留于娛樂和消遣?這恐怕就是一個認識和對待新事物的態度問題了。對于這樣一種新事物,既不能視之如洪水猛獸,因為它會帶來某些負面的影響而因噎廢食;也不能盲目的鼓吹它有怎樣的優點。作為大學生,應該認識到沉溺于網上娛樂的不利,用更多的精力關注網絡上真正有價值的信息,通過網絡接觸社會,提高辨識和思考的能力。
網絡提供了大量信息,又提供了一個接觸社會的個性化和國際化的空間,給了大學生一個展示自身能力的大舞臺。就在大學生為傳統教育那種求同過多,求異過少及封閉式的弊端埋沒了個性而叫苦的時候,網絡的出現無疑為推進素質教育提供了一塊"試驗田"。
互聯網向大學生展示了各類知識結構,對于知識選擇的靈活性大大增加,學習的主動性也大大提高,學習的內容自然大大超出了狹隘的課本范圍,這對于大學生能力的提高應是大有裨益的。當然,并不否認網絡同時會帶來了一些不良的信息,特別對于大學生而言,完整的價值觀念還未形成,好奇心又很強,很容易受到外來事物的影響。
學生道德調查報告7
近來,有關大學生缺乏道德和違反法律規則的現象頻頻出現在社會公眾的視野之內,這令部分的公眾對當代大學生的道德修養以及法律素質產生了一定程度的懷疑。針對這種狀況,近日,我在大學生這群體里展開了一次關于當代大學生道德修養與法律素質的現狀的調查。本次調查總共發放了50份紙張調查問卷,收回有效調查問卷50份,并且通過網絡發送并收回了30份有效的調查問卷,總共有80份反饋問卷,而具體的調查情況以及我對此的思考觀點如下:
先從大學生道德修養的現狀方面談起,根據對調查問卷的研究分析,當代大學生的思想道德修養的現狀的主流是好的,其中絕大多數人是思維活躍、目光遠大、樂于助人,廉潔自愛的,他們對當前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在新道德倫理建構中的作用有清楚的認識,努力地養成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質,做一個知榮辱、講道理的大學生。
當代大學生的道德修養現狀的主流是好的,例如在接受問卷調查的大學生當中,就有72.5%的大學生在公共交通工具上“經!弊屪唤o老,弱,病,殘人士;在大學里,“課桌文化”,“墻壁文化”一直都十分盛行,而有73.8%的大學生對亂圖亂畫的現象表示否定,等等。從一定程度上看,當代大學生道德意識還是比較高的。
然而,在今天這個紛繁復雜,物欲橫流的社會中,有部分當代大學生的日常行為卻偏離了主流的發展方向,與主流形成了鮮明的對比,主要表現在:第一,在學習上,缺乏學習熱情,上課經常遲到早退,課堂上不專心聽課,睡覺,敷衍完成學習任務,甚至出現隨便逃課現象,這對任課老師極不尊重,不識尊師重道之禮。第二,社會公德意識較差。有部分大學生在公共場所中,隨地吐痰,亂扔垃圾,不愛護公共財產,在互聯網上發布一些不雅信息,在公眾場合行為舉止不得體,特別是一些大學生情侶,他們毫無顧忌地在大街小巷里親熱,一幅幅異常令人肉麻的畫面真是不堪入目,以上種種行為,都直接破壞了大學生的形象。因為在公眾的眼里,一個人的道德修養是與其所受的文化教育層次成正比的。那些在公眾面前表現得道德如此低下的大學生,真的讓所有的大學生蒙羞啊!第三,勤儉節約意識淡化。勤儉節約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但是在社會生活水平快速提升的今天,有些大學生的生活便開始奢侈了,他們生活不節儉,鋪張浪費,穿名牌衣服,買高檔手機,根本就把他們的父母當作自己的私人取款機。第四,缺乏應有的誠信。有的大學生在考試時作弊,例如,傳紙條、發短信等,這些已經不是什么新奇的事情了,就算是拖欠助學貸款等違反國家法規的現象,也屢見不鮮了。由此可見,當代大學生的道德修養還需要進一步加強。
近年來,大學普遍實行擴招,這導致大學生人數與日俱增的同時,大學教育的問題也開始凸現,根據調查問卷顯示,有81.3%的受訪大學生認為大學生數量上升的同時,大學生的總體道德素質并沒有隨之上升,那為什么絕大多數受調查的學生都持這種觀點呢?我想這無非是與他們所處的生活環境有關?赡芤驗樵谑茉L者的身邊或周圍經常出現一些能夠直接體現大學生道德素質低下的現象,他們已經看煩了,所以他們會認為大學生數量上升的同時,大學生的總體道德素質并沒有隨之上升,這樣講起來的確有一定道理。但是造成大學生道德素質有所下降的主要原因又是什么呢?有45%的大學生認為“社會上人們的思想觀念不同了,環境導致大學生更加注重實際利益”,有13.8%的大學生認為“大學盲目擴招,林子大了就什么鳥都有了”,關于這個主要原因,我是比較認同第一種觀點的,也就是環境導致大學生更加注重實際利益,而大學雖盲目擴招,但飛進林子里的不一定以劣鳥居多啊!
在如今這個充滿激烈競爭、弱肉強食的社會里,部分大學生已經看透了社會競爭的殘酷性,一旦出現了有利于自己切身利益的事情,他們都會想方設法去辦妥事情,從而獲取相關利益。他們只顧著自己的感受與享樂,思想觀念和行為方式自然也就變了。
大學生是促使國家未來能夠繁榮發展的生力軍,面對著當代大學生道德素質有所下降的現狀,我們應該采取什么辦法去改善它呢?我們大學生應該怎么做才能加強自身的道德修養,從而為社會主義道德建設作出應有的貢獻呢?
第一,以人為本,推崇“仁愛”原則。
要使大學生明確道德風尚的內涵,就要他們深刻理解以人為本,學會尊重人、理解人、關心人。中國的傳統倫理思想一直尊重人的價值與尊嚴?鬃釉鴱娬{“已所不欲,勿施于人”,“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以人為本是公民道德建設指導思想的重要內容,也是每個人處理人我關系的基本原則。在處理人際關系時,是不應該以自我為中心的,這樣必然導致對他人利益的損害。理解人、尊重人才是可貴的。
第二,懷有感恩的心。
作為一個學子,首先要有一顆感恩的心,感謝每一個曾經施恩于自己的人,學會知恩圖報。父母飽嘗艱辛把我們拉扯長大,我們應該記住父母的恩情,發奮學習,好好孝順父母,但是感恩的范圍不僅僅局限于我們的父母,我們可以感謝在我們成長的過程中幫助過我們的人。有了這顆善心的支撐,才能在走向社會后處處散播愛的種子,才能回報社會和他人,從而形成高尚的人格,完善我們的道德品質。當代大學生是不能缺少“感恩意識”的,否則,往往會使他們存在著人格缺陷,。
第三,加強對社會主義榮辱觀的認識。
當代大學生應加強對社會主義榮辱觀的理解,從而形成正確的榮辱觀,引導自己能明辨是非,樹立正確的行為導向,推進自身全面發展和社會全面進步。加強對榮辱觀的理解和認識,能夠讓大學生知道做什么事是光榮的`和做什么事是恥辱的,通過自身不斷地反省、批判與激勵,使榮辱觀逐漸轉化為自己內在的道德品質,從而提升自己的道德境界。
當代大學生道德修養的培養固然是至關重要的,但是大學生的法律素質也是不容忽視的。法律素質是實現大學生全面發展的內在要求,也是當前大學生法制現狀的需要。
在這次調查中,有很多的被調查者例如被問到“你買了某種商品但你后來發現被騙了,你會怎么做?”“假設不幸遭劫或被盜,你會報案嗎?”等關乎自身切實利益的問題時,他們都會積極地運用法律武器去保護自己。但是當被問到“當你在路上遇到一個小偷正往路人口袋里偷東西,你會怎么做”等不與自己利益形成直接沖突的問題時,雖然有42.5%的被調查者會立刻告訴被偷者,但是卻有22..5%的人會選擇“明哲保身,視而不見”,選擇后者的比例雖然不高,但這就表明了當某些大學生遇到與自己利益無關的事情時,他們那種維護別人權益的主動性不會太高,因此,這種現象不得不引起大家的注意。
由于當前學校里有存在著法制教育的不足以及當今社會上某些法律制度的不明朗化,致使大學生的法律意識存在著缺失,這主要表現在如下兩個方面:1、對法律一知半解、沒有形成正確的法制觀念;2、法律意識淡薄,崇尚權力,忽視義務和責任,形成“只要有權就有勢,有勢就有錢”的錯誤價值觀念,對法治沒有充分的信心。
面對著這些問題,我們大學生應該怎么做才能提高自己的法律素質呢?對于大學生來說,我認為至少應該做到以下三個方面:
1、開展心理健康教育,保持愉快的心境。要做到心理健康就要培養良好的人格品質,有了良好的人格品質才能有效地控制自己的行為方式,而不去超越道德的底線。我們可以通過參加各類實踐活動,閱讀優秀文學作品,觀看優秀影視劇等,去培養良好的人品。我們要學會用科學的方法和正確的態度去看待四周發生的一切現象,提高自身的抗挫折能力,促進自身心理的健康發展。
2、加強法制教育,積極宣傳法律知識。大學生應自覺加強自身的法律素質,努力掌握法律知識,適當地參加一些相關的法律知識講座、模擬法庭、辯論會等活動,自覺地做到遵紀守法。當我們的權益受到侵害時,我們要善于、勇于拿起法律的武器去保護自己,就好像在本次調查中,有77.5%的大學生都肯定了以上這個觀點,這在一定的程度上都可以認為當代大學生的法律意識還是比較強的。大學生在自己學習、掌握相關法律知識的同時,還應該向其他人宣傳法律知識,促使人們多一點了解、熟悉我國的法律法規,在社會上形成良好的遵紀守法風尚,推進社會主義法治社會的發展。
3、敢于同違法犯罪行為作斗爭。當自己或別人的合法權益受到侵害時,勇于同違法犯罪行為作斗爭是當代大學生義不容辭的,但是這必須以保護自身安全為前提。同違法犯罪行為作斗爭的方式有多種多樣的,既可以采取有效措施預防違法犯罪行為的發生,也可以制止、檢舉、揭發違法犯罪行為,總之,一切都要按合法的途徑去同違法犯罪行為作斗爭,自身和別人的權益都要同時維護,把已學的法律知識用于實踐中。
當代大學生比以往任何時期的大學生都更容易受到外界事物的影響,要抵制那些對大學生健康成長造成不利影響的因素,就要求大學生能夠自覺地培養自身的思想道德修養以及提高自己的法律素質,做一個德才兼備、知法守法的稱職大學生。
學生道德調查報告8
近年來,高校錄取率不斷提高,教育普及進一步發展。但高學歷是否就意味著高的道德素養?德才兼備是我們每個人希望做到的,但現實中兩者并不一定是正比例相關。一些大學生違背道德,甚至泯滅人心的事,在網絡媒體發展的狀況下,時!盎钌背霈F在人們眼前。作為溫州大學的大學生,我們有必要審視自我,了解環境。特作此調查。
一.調查的方法與內容
本次調查報告由溫州大學學生處信息調研隊發起,主要以問卷調查的形式展開,調查的主要對象為溫州大學在校大學生,調查內容從道德素質基本認識及看法、自身道德素質水平兩個方面展開。通過反饋回來的調查表統計總結得出溫州大學在校生在道德素養方面存在的問題。
二.調查報告的分析
本次調查發放問卷350份,收回326份。
1.道德素質基本認識
首先,什么是道德素質?89.9%的受調查者認為是一種道德修養,89.7%的同學認為是一種道德情操,認為是一種文化素質的占71.3%,還有59.7%的同學將之認可為一種心理素質。本題既然為多選題,并且每個選項都有半數以上人選擇,可以看出道德素質是多方面綜合性的。它既是一種內在的修養,也必會受到心理文化各方面因素的影響,隨后通過一定的外化,將這種內在的抽象的素養反應在日常生活中。
在對當今大學生道德素質水平的認識上,認為非常好和好的總共僅占20.1%,67.5%的同學選擇了一般,還有12.3%認為差。這樣的數據不免讓人疑惑而心有微涼之意。我們從小所以為的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我們所以為的`德才兼備,所以為的要讀書,先做人,難道到了大學,到了更遠的社會就淡化甚至是遺忘了?
那么大學生最重要的東西是什么?
53.7%的人認為是道德修養,有德才是最基本的;24.7%的人看重社交能力,11.6%的人認為成績優異最重要,還有10.1%選擇了創新思想。而在當今社會知識與道德素養孰輕孰重的問題上,58.4%的人認為兩者都很重要。
而另一方面,即在道德對公民制約作用的問題上,21.7%的人認為作用很大,而72.3%的人認為作用正在弱化,6%的人則認為完全沒有作用。這不僅需要政府學校方面的宣傳教育,更重要的是構成這個社會的每一個人的自我改善。只有人人道德向上,才會使道德的公信力和約束力增強,真正起到無形之法的作用。
作為大學生,我們應該如何提升自己的道德素養?42.3%的人認為在于個人覺悟,30.7%的人認為在學校教育,還有26.4%的人認為家庭教育也必不可少。確實,道德素養既然作為一個綜合性的存在,在其養成的道路上必然也是受多方面因素共同影響的。
2. 自身及周圍人群道德素養水平
這一方面為本次調查的重點。
在公交車上看到老弱病殘,78.1%的人會主動讓座,15.4%選擇“別人不讓,我也不讓”,5.3%的人會假裝沒看見,還有1.3%的同學不管怎樣都不讓。在平時乘坐公交車的經歷中,其實經常能看到溫大學子主動為老弱病殘讓座,有些同學甚至覺得讓座麻煩,干脆一直站著。但是還是有一些同學沒有這種謙讓的意識,覺得同樣花錢坐車,憑什么讓位于人。這種想法雖然不能受制于法令法規,但必然會受到道德上的質問譴責。
在人行道為紅燈,但此時恰好沒有車輛經過的情況下,你會怎么做?
僅有29.2%的人會堅守交通規則,等綠燈了再通行;19.4%的人表示會隨大流,別人走我就走;16.1%的同學認為能快點走最好,而35.3%則會視情況而定。不論人走我走,還是視情況而定,其實都是人僥幸心理的體現,以為車少,以為自己速度快,而就此釀成大禍的又何嘗少,真正到了那時就追悔莫及了。
對于學校組織的志愿者活動、社區服務和公益勞動,56.4%的人認為只要是能得到好處而且相對輕松,那么就會參加;33.2%的同學表示什么活動都愿意參加,而還有10.3%的人不愿意參加此類活動。確實大學生志愿者活動與學分相掛鉤后,志愿者活動的動機似乎不再那么純粹。有的學生加入青年志愿者,只是為了取得相應學分,不是為志愿而志愿,只是為學分而志愿。但是試想,如果志愿者活動沒有相應的學分獎勵,當代大學生又有多少能發自內心不求回報去做這一份事業?這是值得人們反思的問題。
如果你的舍友在出門前忘了關臺燈或熱水器,導致臺燈或熱水器開了整整一早上,你會怎么做?
80.1%的人會與其溝通,希望對方下次注意;8.6%的同學會選擇保持沉默,但是心里會就此留下疙瘩;另有11.3%的人持無所謂態度。隨手關燈關熱水器是一個需要養成的好習慣,生活中確實會出現由于一時馬虎而忘記關燈關水一類的事,這個時候,作為寢室成員,就應該互相溝通,互相體諒,互相幫助來養成這種習慣。
你是否介意不道德的行為?
69.8%的同學表示介意,16.1%表示不介意,另有8.8%和5.3%的人表示無所謂和習慣了。在遇到不道德的事情時,25.7%的人會堅決反對,21.2%的人選擇隨波逐流,47.1%的人會提出自己的看法,6%的人睜一只眼閉一只眼,當做什么都沒發生。
對于不道德的行為敢言敢指出,才能避免這些行為更加猖狂。但現在的風氣是,公交車上如果有人在實施偷竊,很少有人敢正義指出。這是社會的悲哀所在。
接下來是一些不好的有違道德的做法,列表來說明:
你或你的同學是否出現以下狀況 是 否
亂吐痰 27.7% 72.3%
亂穿馬路 73.3% 26.7%
亂扔垃圾 61.5% 38.5%
隨口說粗話、臟話 55.9% 44.1%
作弊 41.8% 58.2%
說謊 42.3% 57.7%
抄襲 50.9% 49.1%
其中對于考試作弊現象,我們又進一步對其設置了問題調查: 你對考試作弊持何種態度? 是 否
不能接受,自己從來不作弊 30.2% 69.8%
可以理解,學生壓力太大 38.0% 62.0%
可以理解,為了考高分 28.0% 72.0%
可以理解,總比補考好 30.5% 69.5%
沒什么大不了,我也做過 11.8% 88.2%
沒什么大不了,不被抓就ok了 16.6% 83.4%
其他 5.8% 94.2%
在周圍人對父母是否孝順的問題上,僅33.2%的人認為這一方面做的好,60.7%認為一般,還有6%的學生認為做的比較差。孝敬父母是中華傳統美德,如果連這一點都無法做到,其他道德之事恐怕也不必再談。
那么所有這些不道德沒素質的行為產生的原因何在?
你認為產生不道德和沒素質行為的原因是什么? 是 否
圖方便 51.1% 48.9%
不那么講究 44.6 % 55.4%
大家都這樣,我也這樣 35.8 % 64.2%
習慣成自然 50.1 % 49.9%
社會風氣造成 69.0% 31.0%
個人意識太差 55.2% 44.8%
缺少宣傳和教育 32.5% 67.5%
人性本惡 13.4% 86.6%
原因各方各面,有主觀,有客觀。但所有都不能成為道德素質下滑的借口。
三.本次調查總結
據有效統計,總體上看我校學生對于網絡都有一定的認識,但是其中的問題還是不容小視,忽視不道德因素做缺乏素養的事的人并不在少數,這其中有主觀的原因,也有客觀的原因。
通過本次社會實踐調查,就如何解決網絡問題提出三點建議:
一. 大學生反思自我,從自身點滴做起。很多大學生只注重專業技能的培訓,而忽視了人立于世的根本。只有先學會做人,才能做學問,才能成就我們各自的人生道路。
二. 學校作為教授知識的場所,不僅要將學生培養成才,更重要的是培養學生的道德觀念,如果一個高學歷高智商的人沒有道德的約束,那么很可能給社會帶來的不是貢獻而是危害。
三. 擴展到更大的層面,便是整個社會的責任。居鮑魚之肆,久不聞其臭。如何改善這個社會大環境?說到底還是需要從小處做起。人與社會不可分割,相互影響,相互作用。
相信通過學生道德意識的提高,學校德育工作更有效的開展落實,國家對道德工作和諧社會的大力關注。大學生道德素質問題會得到進一步的改善。
學生道德調查報告9
文明禮貌
文明禮貌是社會交往中必然的道德要求,是調整和規范人際關系的行為準則,而且體現在日常生活中的細微之處,關于大學生 道德與法律 的調查報告。比如:尊重師長,主動讓座等。在我們的調查中,84.54%的被調查者在路上見到老師都會主動問好。這說明當代大學生對尊師重教的認知程度較高,且能付諸行動。而在公交車上見到老弱病殘時只有49.47%的被調查者會積極讓座,48.47%的人會視情況而定,偶爾讓座。這說明廣大大學生對讓座這一行為都是持肯定態度的,因為二者之和占了97.94%,但能始終如一,堅持將道德認知轉化在每一件日常小事上的人卻只有半數。這說明在新的時代背景下,大學生在文明禮貌這一點上的素質還需提高一個新的檔次。
環境保護
環境保護也是社會公德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是大學生義不容辭的責任。隨著我們周邊環境的`日益改善,大學生逐漸意識到愛護公物保護環境的重要性。根據調查了解,當外出制造了垃圾卻暫時找不到垃圾箱時,有87.05%的同學會“找到垃圾箱后再丟”,有6.22%的人選擇“隨手丟掉”,另外有6.74%的人可能礙于面子,會“找個角落再丟”。在不破壞環境衛生這方面,大部分同學還做得不錯,即能“獨善其身”,調查報告《關于大學生 道德與法律 的調查報告》。然而對于真正以主人翁的態度來對待環境保護時,我們大學生做得還遠不夠,即不能“兼濟天下”。比如,當看到地上有垃圾時,只有5.73%的人會馬上弄干凈,而有80.21%的人想弄干凈但最終沒做,其余14.06%的人干脆不理它。分析其原因,我們發現現在的大學生愛面子,覺得那些俗規矩太死板了,大家都不去做而我一個人做很別扭,所以在可以選擇逃避的時候盡量逃避。對于以上這些現象,我們每一位有責任感的大學生都應該行動起來,不要以為是丟面子的事情,其實往往是那些最要面子的人最沒面子。21世紀需要的是“彎腰精神”,多彎一次腰就給世界多一份潔凈。另外,對于校園盛行的“課桌文化”,我們應持堅決反對的態度。在我們做任何事情前應想想它可能造成的后果與影響,要對自己的行為負責。
遵紀守法
遵紀守法的實踐是提高人們社會公德水平的一個重要途徑。在社會公共生活領域中,人員構成復雜,素質參差不齊,正常生活秩序可能受到影響,這就需要用紀律與法規來維持。大學生應當全面了解各項法律法規,熟知校紀校規,牢固法制觀念,“以遵紀守法為榮,以違法亂紀為恥”,自覺遵守相關紀律和法規。然而,當代大學生遵紀守法狀況并不是很好,安全事故時有發生,考試作弊更是屢見不鮮。在我們關于考試舞弊的調查中,竟有93.2%的同學認為舞弊不足為怪,能夠泰然處之。在20xx年南京某高校的一次調查中,居然有56.7%的人根本不相信有從未作弊的大學生的存在!這反映出的不僅僅是一個學術道德問題,同時也反映出當代大學生的規則意識不強。許多大學生過早的有了世故圓滑、投機取巧的意識。誠然,要改變這一現狀不僅要靠社會的正確引導,更主要的還是大學生自己增強思想道德與法律意識,自覺自主地成為一個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紀律的社會主義接班人。
綜上分析,當代大學生的社會公德狀況良好,基本符合一名當代合格大學生的標準,但我們仍有很多方面的不足。天津社會科學院哲學研究所所長王偉凱表示:“大學生依然單純,素質并沒有下降!痹诘玫缴鐣隙ê捅碚玫耐瑫r,我們應時刻謹記肩上的神圣責任,時刻以社會公德典范的標準嚴格要求自己,發揚優點,彌補不足,讓自己變得更完美,更好地做一名社會公德形象大使。
學生道德調查報告10
摘要:當前社會意識形態多元化的形勢之下,形形色色的思想意識沖擊著人們的精神世界。感恩,作為中華優秀傳統道德,現如今也是對青少年及青年大學生道德教育的有效切入點。調研山東中小學、大學等相關教育部門感恩教育、家庭感恩教育以及人民感恩意識與道德調查活動能深入了解青少年及大學生感恩教育感恩意識現狀,從而根據調研結果分析,探尋感恩教育意識的著手點,幫助青少年,大學生提高自身的道德素養,促進學校完善道德教育理論,加快我國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發展。
一、感恩意識現狀
學生感恩意識調查表的調查結果表明,絕大多數學生認為感恩是每個人都應具有的品質,俗話說“滴水之恩當涌泉相報”,學生們普遍認為,受人恩惠理應表示相應的感謝。但是,在感恩對象及怎樣感恩方面,學生們的認識存在一些問題。
首先,調查中大部分學生表示應感恩父母,而對父母表示感恩的方式僅限于做家務活或者好好學習以及掙錢孝敬父母;其次,近一半學生表示應感恩老師,但是很少學生會真正對老師表示感謝;再次,少部分學生表示出應對同學表示感恩,他們認為同學之間沒有必要表示感謝,最后,對于其他較為陌生的人給予的幫助,學生們表示應知恩圖報。
二、調查分析
當前青少年及大學生對父母老師及他人的感恩意識較強,但仍存在不知感恩的情況,分析原因如下:
1、家庭原因
家庭是一個孩子的第一個教育者,家庭對孩子的影響非常大,因此家庭的感恩教育對于學生能否形成正確的感恩意識是非常重要的。根據感恩教育家長調查問卷分析,當前,大部分家庭都是獨生子女,孩子衣來伸手飯來張口,家長對孩子都是望子成龍望女成鳳,只關心孩子的學習成績,很少關注孩子的思想心理狀況,對孩子的德育就更少了,這是當前學生感恩意識缺失的一個重要原因。
另外,大部分家長在日常生活中并不注意培養孩子的感恩意識,從調查問卷可以看出,大部分家長采用說教的方式對孩子進行感恩意識的教育,而很少有家長選擇以實際行動為榜樣或與孩子進行民主的交流,而且,家長們覺得兒童上學期間的感恩教育活動都是形式主義,沒有作用,在日常生活中,家長若提及與感恩相關的話題也都是教育學生工作后掙了錢孝敬父母,這是學生認為感恩父母要在物質上感恩的原因。
近年來,隨著農村勞動力向城市遷移,留守青少年越來越多,他們大都跟隨祖父母生活,備受祖父母疼愛,而祖父母對于這些青少年的思想道德教育更是少之又少。
以上各種情況,使得青少年以自我為中心,自私,缺乏責任感,于是只考慮自己,難以顧及他人,這些都是青少年感恩意識薄弱的原因。
2、學校原因
學校教育是孩子德育教育的重要途徑。但是學校教育的過程中,總是單純的向學生灌輸感恩理論,很少讓學生真正調查起來,且多數的學校德育教育是在應付上級檢查的情況下進行的。
目前,學校對于學生道德行為方面較低,許多基本的文明習慣也被列為行為規范,學生只是一味的記背條文,而不從自身做起,更感受不到感恩的現實意義,使得學生的道德水平出現滑坡。
3、社會原因
當前中國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大形勢下,社會物質化傾向愈演愈烈。人們強調金錢的追求與享受,以至出現見人摔倒不扶怕自己學雷鋒反被人坑的情況出現,社會對與感恩意識的宣傳過于缺乏,在這樣的環境中讓學生懷有崇高的感恩精神是不現實的。
三、調查建議
根據學生感恩意識的調查結果及分析,提高學生感恩意識,促進青少年及大學生的思想道德素養,可以通過以下途徑:
1、加強家庭的感恩教育
家長應以正確的標準評價孩子,須知,成績好壞不是判斷一個孩子好壞的唯一標準,孩子不應只追求學習成績,還應注重孩子思想道德品質的培養,使孩子以感恩的態度對待他人,對待社會。對待孩子不應一味的溺愛,有求必應,這樣只會導致孩子以自我為中心,不會顧及他人。
2、學校注重學生感恩調查的培養
長期以來,在學校調查中,經?梢愿惺艿降氖菫槭聞斩賱,對學生考分、評比、獲獎等可見成果的關注而忽視了學生和教師在學校中的生存狀態與生命質量的提升。教育不僅是傳授知識,更重要的是將知識升華為一種關懷,它比知識更重要。只有這樣,才能有效地促進人的和諧發展,才能真正提升教育自身的素質。具有關懷品質的教師,他們關注的目光不是指向學生的學習成績,而是指向學生是否具有良好的態度和積極向上的自我觀念,堅持他們的學業努力和積極參與學校的活動各個方面。這樣,教師對學生的友善態度,對個人的關心以及人際間合作的教育風格,對學生的智力行為會產生大量積極肯定的影響。根據青少年身心發展的規律,因材施教,逐漸讓學生意識到“關心他人實際上是關心自我的繼續”,從而使“學會關心”成為自覺意識的行為。
3、家長與學校進行良好的溝通合作
作為社會人,青少年是否能與人和諧相處,關系到他們的人際關系,也影響著他們的幸福指數。家長是家庭氛圍的主導力量,父母良好的情緒狀態可以為孩子學習、理解和處理情緒提供良好榜樣和潛移默化的影響。教師,是一種與人交往的職業,因此,與學生的交往能力便成為教師重要的職業技能。,它不僅關系到知識傳授的效率,同時也關系到學生交往能力的培養。在與學生的交往活動中,善于溝通和理解應該成為教師的必備素質,教師應成為學生可信賴的對話者。
4、讓青少年走進社會,了解現實,感悟人生。
人是社會實體,社會現實能直接影響個體心理或意識的形成和發展,有適宜的情境,他們會力爭達到某些積極的社會目標。青少年由于課業負擔沉重,加之家長為其代勞一切生活瑣事,使他們對社會及家庭缺乏真實的了解和本質的認識;對父母付出的辛勞沒有感恩意識,不知道社會生活中有許多深陷困境的人需要幫助,缺乏必要的同情心和社會責任感。社會和學校有責任通過組織一些“修身立人”的調查活動,讓學生深入社會生活(以志愿者、社會義工的身份)到孤老病殘家中送愛心,幫助他們解決一些生活上的問題;在家幫父母做家務,改掉自身的不良習慣,從中體會勞動的艱辛和偉大;增強學生的愛國、愛人民的意識,懂得珍惜勞動成果,培養創新意識和調查能力,增強社會責任感,體會成長的感覺。
四、調查總結
感恩作為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應被充分繼承和發揚。大學生作為特殊的群體,更應將這一品質充分發揚,落實到行動中去,以實際行動將感恩進行下去。
學生道德調查報告11
前言
21世紀是網絡的世紀,網絡已深入到社會生活的各個角落。它和任何新事物一樣,在發展的初期都有許多不完善的地方,伴隨著網絡技術的迅猛發展和上網人數的急劇增加,數字化生存方式已逐漸凸現,人們的工作、學習以及生活等各方面正發生著前所未有的深刻變革。網絡道德是時代的產物,與信息網絡相適應,人類面臨新的道德要求和選擇,于是網絡道德應運而生。網絡道德是人與人、人與人群關系的行為法則,它是一定社會背景下人們的行為規范,賦予人們在動機或行為上的是非善惡判斷標準。網絡在為學生學業發展提供便利條件,為學生道德發展提供某種歷史機遇的同時,也造成了一些負面的、消極的影響,為此我們深入調查。
一、調查對象與方法
(一)調查對象
全日制大學生
(二)調查方法
本次調查是以調查問卷為載體,以學生街對大學生隨機發書面調查填寫為主,以網上問卷調查為輔,以較客觀的方式收集到一定數量真實可靠的原始數據。
二、 調查結果與分析
(一)調查結果
本次調查共發出書面問卷調查50份,回收問卷46份,其中有效問卷46份,回收率92%。此外,還有48個人做了網上的問卷調查,回收48份,回收率100%。
經統計結果顯示,大學生每天的上網時間以3~5小時的居大部分,而上網的內容主要是以游戲為主,此外論壇、貼吧討論熱門話題跟帖灌水、聊天交友、查詢資料、收發電子郵件、更新博客、網上電子商務、看電影、聽歌也占據了很大的一部分。 就數據本身來看,目前大學生的網絡道德還是呈良性發展的,但是互聯網是一把雙刃劍,在給大學生帶來積極影響的同時,也不可避免地帶來許多消極影響。由于我們還處于學生時代,并沒有與這個社會有多深接觸,人生的經驗及價值認識還不夠豐富和成熟,所以我們經常思想偏激、自控能力不夠強、易受外界誘因影響的特點。所以隱藏在互聯網絡中的一些不良因素給廣大大學生帶來的許多負面的影響和沖擊,不能不引起我們的重視。比如,網絡道德失范危害了大學生的心理健康,網絡虛擬性導致了人格的虛
偽和交際障礙,網絡文化的開放性降低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輿論導向的控制能力等等。
(二)調查問題分析
造成大學生網絡道德缺失的原因有很多,歸納為以下幾點:
(一)內在原因
(1)緩解壓力,寄托感情。五彩繽紛的網絡世界讓他們領略了學習生活之外的精彩,極大地滿足了他們的好奇心,從而也一定程度上緩解了學習的壓力。由于網絡空間的開放性和虛擬性,大學生上網不再受時間、地點、性別、國籍及年齡的約束和限制,每個人都可以在網絡上暢所欲言,發表自己獨特的見解,不受任何條條框框的約束,網絡也就自然而然成了大學生寄托感情的港灣,平時生活中的寂寞與空虛在這里得到宣泄。
(2)獵奇好勝,尋求刺激。目前,在高校的選修課程中,大學生對計算機課程比較感興趣,其中一部分在掌握了一定的電腦知識后,喜好自我表現,顯露才能,因而在網絡世界遨游的過程中充當網絡“黑X”,他們沖擊和破壞網絡系統,惡意更改一些網頁。另外,當前日益嚴峻的就業形勢和就業壓力使他們無所適從,只能通過網上發泄心中的苦悶。
(二)外在原因
1、學校網絡道德教育的滯后。網絡使人們的思維方式由一維向多維、由收斂型向發散型轉變,變革了人們的價值觀、信息觀、時空觀、實體觀、并產生了新的認知模式。學校教育管理對比情況的認知尚處于初級階段,缺乏從根本上引導學生如何正確面對網絡的有效手段和辦法。
2、家庭和學校管理的缺失。據了解,大學生宿舍中的電腦,真正用于學習的并不多,絕大多數電腦的主要用途是打網絡游戲、聊天、看網絡電影等娛樂活動。家長為大學生購買電腦,以為孩子上網是為了學習或復習計算機課程,但大學生的實際行為與父母的愿望嚴重不一致,這與缺少來自家長的必要約束不無關系。
三、解決對策
1、以社會核心價值體系為基礎,幫助和引導大學生建立正確的網絡道德觀
面對新時期日益嚴重的大學生網絡心理問題,僅僅依靠傳統的“封”、“堵”、“截”等方式已經跟不上時代潮流,我們必須強化創新意識,開拓新思路,探索新方法,轉變新觀念,大力加強和改進德育工作。
①.加強對大學生的網絡道德教育,培養正確的榮辱觀和是非觀
學校必須大力開展大學生網絡道德教育,借助于道德的力量,依靠高度的自覺性和自律性,培養大學生的網絡倫理素養,防止網絡越軌的發生,抵制有害信息的侵蝕,倡導文明的網絡行為?梢酝ㄟ^各種有效載體和豐富多彩的教育形式,大力加強大學生的道德教育,注重培養他們的文明修養和良好的思維方式,培養正確的榮辱觀和是非觀,培養愛國愛校精神、集體主義精神,幫助大學生建立正確的人生價值取向。
②.充分利用網絡資源,搭建形式多樣、穩定、良好的溝通橋梁
網絡已經滲透到大學生學習、生活的方方面面,因此,我們應主動占領網絡新陣地,因勢利導,加強大學生的上網教育和引導。一方面,學校要加強網站建設,創建德育主流網站和網頁,吸引學生來訪問。另一方面,學校要積極開發思想政治教育軟件,實現德育與網絡技術的密切結合。德育工作者可以充分利用網絡匿名制的特性與大學生實現思想互動,通過這種交流方式,我們可以針對網絡中出現的某些問題有的放矢地對學生加以教育和引導,深入其心靈深處,幫助其矯正不健全的網絡道德觀。
③.引導大學生健康地發展網絡和計算機方面的興趣和愛好
對于癡迷于網絡的大學生,我們應當采取“大禹治水”的方法,積極地“導”而不是一味地“堵”。大學生對網絡充滿了好奇,求知欲和探索欲特別強烈,網絡道德感的弱化,在很大程度上是因為未得到很好的引導。所以,我們可以采取有效的方式和措施積極引導學生健康地發展網絡和計算機方面的興趣和愛好。
2、科教興國的同時也要重視大學生的心理素質教育
①.重視大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引導大學生正確認識和面對生活壓力和學習壓力。大學生網絡道德感的弱化與大學生不能正確處理學習和生活
中的壓力也有很大的因果關系。很多大學生因為不堪學習和生活的壓力,所以才到網絡中尋找暫時的放松,在網絡中以破壞和欺騙等行為來發泄自己的郁悶情緒,求得心理上的平衡。所以,加強大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引導大學生學會正確面對和緩解生活和學習壓力就顯得非常重要了。可以通過素質拓展訓練、心理座談等方式來培養學生的'自信心和團隊精神,幫助大學生釋放心中的壓力,正視生活中的困難,提高人際交往能力,使形成健康向上的人生態度。還要對大學生開展挫折教育,讓他們認識到挫折的普遍性和必然性,認識到挫折的兩重性;要培養學生堅強的意志品質和獨立克服困難的能力,當他們在生活中遇到一些小的困難時,我們應該拒絕他們的求助,讓他們在自我奮斗中磨練意志,通過這種方式,能促使學生盡快成長,具備應對和戰勝挫折的能力;要重視培養學生的自律能力,引導學生辨證地看待網絡,從培養學生的自律能力入手,倡導道德自律和自制能力,幫助他們增強網絡文明意識和抗干擾力,從而實現自覺誠信上網,健康上網,養成良好的學習和生活習慣。
②.加強大學生網絡心理咨詢體系建設
大學生正處于心理走向成熟而尚未成熟的時期,易受豐富多彩的網絡信息的困擾和影響,而引發心理變異。因此,學校和家長要積極應對互聯網帶來的心理問題,注重對大學生進行網絡心理教育。一方面,家長和學校要做好大學生網絡心理的教育、轉化和引導工作,只有努力學習網絡知識,熟練掌握網絡技術,才能走進學生的心理世界,才能發現并幫助其解決存在的心理問題。另一方面,要認真研究大學生的心理動態和心理變化,注重啟發和引導他們自覺接受心理幫助與服務的能動性,引導他們成為自我心理教育的主體。要建立網絡心理教育系統。通過開展網絡沙龍、開辟網絡論壇、舉辦網上征文等網絡心理教育活動,讓大學生之間直接進行情感交流和心理溝通。還應加強校園網絡信息資源的開發,在校園網中設立一些權威性的專業學術站點的鏡像,設立專業學術主頁,這樣大學生就會利用更多時間用于專業學習,網絡性心理障礙發生的可能就會減少。
3、堅持先進文化的發展方向,加強校園文化建設,營造健康向上的課余文化生活氛圍
學校對大學生的課余休閑活動的引導和設施不足也是導致學生無節制上網的一個原因,所以加強校園文化的軟硬件建設就顯得非常重要。學校的管理和學習的壓力無疑在一定程度上壓抑了年輕人追求自由、叛逆的天性,他們需要通過某種渠道進行發泄,這是符合人的生理、心理發展規律和需要的。如果學校的校園文化建設單調陳舊,沒有足夠的吸引力吸引年輕人參與,那大學生的注意力勢必就會被網絡新奇、快捷、自由的特點完全吸引過去。
首先,學校應該加強校園文化硬件的建設,如體育運動場所和器材的配套建設、圖書館的建設、各類文藝體育社團的建設等等,以吸引大學生參與。其次,用豐富多彩、充滿新意的校園文化活動吸引大學生的注意力和參與的積極性。同時,本人認為不僅要舉辦時尚性比較強的文體活動,同時應該重視中國傳統文化的宣傳,比如圍棋、書法等活動,通過普及這些文藝愛好引導大學生自我教育,形成良好的修養。此外,聆聽文化名人、專家學者的報告會也是一種很好的教育途徑。
通過校園文化建設,營造良好的文化氛圍,讓大學生開闊視野,提高綜合素質,把大學生從網絡世界中拉回現實世界,這對于讓大學生學會合理安排自己的課余時間,形成健康的體魄、良好的心理素質和與人合作、溝通的能力是非常有益的。
4、堅定不移地推進改革創新,加強校園網絡的規范化和制度化建設
本人在關于“大學生對校園網的態度”的調查中發現,超過2/3的大學生是很關心自己的校園網建設的,希望從校園網獲得更多有益于自己的信息。但是對于目前的校園網建設持不滿意態度的大學生也高達57.8%,所以加強校園網的規范化和制度化建設就顯得非常重要。本人認為主要應該從以下幾方面來做:
①.加強制度建設,用制度和紀律來約束和規范學生的上網行為
近年來我國相繼出臺了《中華人民共和國計算機信息網絡國際互聯網管理暫行規定》、《互聯網信息服務管理辦法》等十一部與信息網絡管理相關的法律法規,這對規范我國互聯網信息服務活動,促進互聯網信息服務健康有序地發展,發揮了十分重要的作用。但是,面對信息潮流的嚴峻挑戰和大學生上網率的迅速增加,這些法律法規還遠遠不能滿足形勢發展的需要。因此,學校必須及時并有針對性地制定《校園計算機網絡管理暫行規定》、《校園網絡管理細則》等管理辦法,并在實際工作中予以貫徹落實。
②.加強網絡信息管理,凈化網絡環境
網絡本身是一種技術、一種載體,要做到趨利避害,關鍵就在于加強管理。在網絡管理方面,學校應當采取一些技術手段,開發能夠濾除有害信息和垃圾信息的軟硬件,加強對國際互聯網出入口通道的管制和監督,建立校園網絡安全體系,適時有效地對網上的各種信息進行監督控制,及時過濾篩選過時的和不真實的信息,防止垃圾信息、非法信息、騷擾信息和病毒信息的傳播,嚴把校園網站信息的質量關,凈化校園的網絡環境。③.強化法制意識,規范上網行為
學校要對大學生加強網絡道德和網絡法制的宣傳教育。通過思想品德課和法律基礎課等渠道,對學生開展網絡道德和網絡法制教育,用現實生活中的道德標準來約束學生的網上行為,增強學生在網上的自律性;強化法制意識,教育學生在上網時要注意尊重他人知識產權,在虛擬世界中同樣要遵紀守法,規范自己的上網行為。
總之,任何科學技術都是一把雙刃劍,互聯網技術也不例外。互聯網在給人們帶來社會進步、信息豐富、交往便利的同時,也引發了一些道德滑坡、人性異化等網絡道德失范行為;在使個體生命的存在價值獲得無限的提升和張揚的同時,也使很多人的焦慮和浮躁情緒逐漸蔓延。物欲的實現,技術的迅猛發展,并不必然帶來心性與修養的同步提高。網絡病已經不是危言聳聽。但說到底,這一切都不是網絡的功勞或過錯。它只不過是作為一個媒介、一個工具而存在。用好了可以造福人類,用不好也可以遺害無窮。關鍵是看怎樣利用它。所以,與其說我們在關注網絡,毋寧說是在關注我們自身。人類生存和發展的古老話題并沒有也不可能因為網絡的異軍突起就簡單明朗起來。但愿我們每一個人,特別是大學生在網絡的世界中不要傷害自己,也不要去傷害別人。
學生道德調查報告12
為充分真實地了解當前大學生的思想道德方面的情況,進一步提高大學生的政治思想教育工作實效提供翔實的資料與依據,我們小組通過抽樣問卷調查的形式,抽取我院大學生作為調查對象,對大學生進行了一次思想道德狀況調查。調查范圍基本上反映了不同性別、不同年級、不同學科、不同專業的學生情況。調查主要包括大學生的政治思想品德、個人誠信和遵紀守法意識、道德修養等方面的內容。
我們小組采用的調查方式是自填式問卷,問卷由我組成員分別到自習室、學生宿舍、室外分發到被調查者手中的,等被調查者填完問卷后由發卷者親自去收回。在分發問卷過程中,大部分被調查者積極配合我們的工作。只有極少數的同學表示沒時間,拒絕做問卷。本次調查共發出問卷30份,回收問卷29份,回收率為96.7%。同是也通過上網,短信等方式問及了一些其他方面的問題。(在此份報告中數據并未一一列出,希望老師見諒)
本文就我院大學生的思想道德方面的調查反饋信息作一次綜合分析,并以此為參照提出幾點加強與改進當前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應對措施。
調查結果:
題一:當在學校內看見有自行車倒了你會
選項 | 扶起 | 路過 | 這不關我的事 |
比例 | 35% | 60% | 5% |
題二:你怎樣看待大學戀愛與今后婚姻取向的問題?
選項 | 大家談我也談,與今后的婚姻問題關系不大 | 戀愛的目的.就是為了婚姻 | 戀愛是為了打發無聊的時間 |
比例 | 25% | 55% | 20% |
題三:你認為當今大學生思想道德狀況如何?
選項 | 好 | 差 | 一般 |
比例 | 15% | 15% | 70% |
題四:在校園里看到垃圾,你會怎么做?
選項 | 撿起來 | 路過 | 不知道 |
比例 | 10% | 25% | 65% |
題五:你認為道德對公民的制約作用如何?
選項 | 作用很大 | 作用在逐漸弱化 | 沒有任何作用 |
比例 | 45% | 55% | 0 |
題六:對個人未來的發展而言,你是否認為思想品德比知識更重要?
選項 | 是 | 不是 | 知識和思想品德一樣重要 |
比例 | 25% | 5% | 70% |
題七:在外讀書,你是否每隔一段時間就主動打電話回家問候父母?
選項 | 是 | 不是 | 看情況 |
比例 | 80% | 0 | 20% |
題八:請問你是否對自己的未來有過打算?
選項 | 一天算一天,沒去想以后的事,以后的事以后再算 | 有,并始終付諸于行動 | 有,但是沒于行動有付諸 |
比例 | 0 | 60% | 40% |
題九:交車上看到有人行竊,你怎么辦?
選項 | 上前制止 | 暗中提醒 | 報警 | 視而不見 |
比例 | 15% | 50% | 20% | 15% |
題十:當同學之間發生矛盾時,你怎么辦?
選項 | 調解 | 煽風點火 | 看熱鬧 | 不管 |
比例 | 75% | 0 | 0 | 25% |
題十一:對考試時的作弊行為有何看法?
選項 | 為了考高分,可以理解 | 總比補考好吧 | 沒什么大不了,我也干過 | 反感,自己從來不作弊 |
比例 | 25% | 25% | 25% | 25% |
題十二:班里的遲到曠課現象你如何看待?
選項 | 不應該,影響同學和老師 | 可以理解 | 習慣了,我也有過 |
比例 | 40% | 50% | 10% |
題十三:你是否認為人活著首先是為了一種精神追求:
選項 | 是 | 不是 | 既為物質又為精神 |
比例 | 40% | 5% | 55% |
題十四:你是否會在教室里吃東西?
選項 | 不會 | 會 | 不好說 |
比例 | 25% | 50% | 25% |
題十五:你現在是否確立了自己的既遠大而又切實可行的目標?
選項 | 是 | 不是 | 不好說 |
比例 | 35% | 25% | 40% |
題十六:你在網上聊天時注意文明用語嗎?
選項 | 非常注意 | 不太注意 | 有時注意 |
比例 | 45% | 20% | 35% |
題十七:在日常生活中您是否做到不說臟話粗話,控制好自己的言行舉止?
選項 | 能夠做到 | 暫時難以做到 | 基本能夠做到 |
比例 | 35% | 10% | 55% |
題十八:你是否認為隨意翻看別人物件是不道德的行為?
選項 | 是 | 不是 | 看情況 |
比例 | 65% | 15% | 20% |
一、 當前大學生思想道德表現的主要特點
1、在遵紀守法方面,大部分同學在認知上肯定遵守校紀校規的必要性,但在實際行動中因具體情況的不同呈現出不同程度的遵守情況。
在同學們普遍知道在教室吃東西會產生不良影響的情況下,只有25%的同學堅持不在教室吃東西。
當問及是否有必要在校道上設置緩沖帶和同學騎車經過緩沖帶的反應時,回答情況如下:當法律規定和當事人的自身利益發生明顯的沖突時,大約有一半的同學趨向于選擇有利于自身利益的做法,而放棄遵守法規。
2、在公德素質上,有待提高,特別是在涉及自身利益時,許多人會棄公德素質于不顧。
對于排隊買飯問題,占75%的同學認為很有必要排隊,但只有60%的同學會堅持做到不插隊,而剩下四成的人在一定條件下會插隊。而在占位問題上,則只有40%的同學從沒占位,而占位的同學中大約有四成的同學認為,占位是由于教室位子太少造成的。
3、在誠信問題上,特別是考試誠信意識上,總體來說是有待提高的。
在問及如何看待作弊現象時,25%的學生鄙視這種行為,25%的學生認為這種行為是可以理解的,而占25%的學生認為總比補考好。而剩下的25%的同學則表示不關心這類問題或者是持模棱兩可的態度。從這一題的數據可以看出大約占75%的學生在一定條件下是有可能采取作弊行為的。
從以上數據我們可以看出,大多數人在涉及到自身利益時會暫時放棄誠信,只有三成左右的人會堅守誠信。但我們也看到了一點,關于誠信,大家在知、行方面還是大體一致的,且對不誠信現象表示理解。
4、在見義勇為這個問題上,調查情況如下:
就見義勇為這一問題,同樣也是從知、行兩方面來綜合分析,可以看出學生在對待見義勇為這一問題上是較為理智的,一方面知道量力而行,以避免賠了夫人又折兵的不良后果,另一方面又沒有采取消極對待的態度,而是知道采取一些較為機智的辦法,這既有利于受害者脫離險境,又可以避免本人遭到施害者的報復。
二、對當前大學生思想道德教育的對策思考
在個人道德素質方面,大學生個人的道德認知明確,但是道德價值取向模糊,主觀性強,人生價值觀出現偏差。以下是我們提出的幾點意見:
1、堅持以人為本的理念,從學生個性出發,有針對性地做好學生思想政治工作。強調學生工作的人性化,將紀律約束降到一定限度之內,重感染,少訓責。要關心學生的生活,關心學生的思想,將解決學生思想問題與解決他們生活實際問題緊密結合起來。
2、堅持管理與服務相結合,以服務為主,在日常工作中堅持為學生解決實際問題,杜絕不切實際的說教。
3、堅持采取主題教育的手段,把思想道德教育工作理念貫穿于各項主題活動中。針對青年喜歡參與性、競爭性活動的特點,適時的開展組織主題鮮明、影響力大、參與面廣的活動,采取參觀訪問、收看影像、參觀改革開放成就展覽、征文大賽、講演比賽、辯論大賽、主題班會、社團活動等方式,教育、啟發、引導青年學生,提高他們的思想道德水平。如 “讀書活動月”、“法律活動月”等,既可以充分利用社團資源,又可達到主題教育的目的.
學生道德調查報告13
一、前言
道德是一定社會、一定階級向人們提出的處理個人與個人、個人與社會之間各種關系的一種特殊的行為規范。道德是發展先進文化,構成人類文明,特別是精神文明的重要內容。道德作為一種社會意識形態,是一種無形的巨大力量。中華民族是素以崇尚道德著稱的禮儀之邦,民族優秀傳統道德精神是中國文化傳統的核心,也是中國道德教育深刻蘊含的精髓。
二、調查背景
大學生是新生代的力量,是未來社會的主要生力軍。大學生的道德狀況如何,將直接關系到中華民族的整體素質,關系到和諧社會的建設進程,關系到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能否成功,關系到能否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大學生道德屬于特定社會群體的公民道德,因此大學生的道德取向,是一個社會道德的風向標,它的好壞可以直接反映出這個社會所存在的問題。近年來,有關大學生道德問題的事件層出不窮。當代大學生的道德現狀是令人困惑的,它既有好的方面也有不好的一面。在就業、經濟、社會等方面的壓力下,大學生的道德現狀是值得思考的。
三、調查方式
發放調查問卷
四、調查問卷
見附錄。
五、調查對象
在校大學生,主要是蘇州大學本科生,另外包括一些其他大學學生。
六、調查結果
本次調查共發放調查問卷80份,收回66份,有效問卷66份。
七、結果分析
。ㄒ唬、大學生應具備的道德素質
從下圖可以看出,對各種素質的投票數量相差不大。可見,同學們認為,大學生還是應該具備各方面的素質。這也折射出,在這個快速而全面發展的社會中,全面發展的人才是具有優勢的。
同時,從下圖看出,雖然各素質的票數相近,可是誠實守信的數量還是最高的,這與現在所提倡的社會風尚也是相一致的。另外,遠大抱負的投票量也很高,這說明我們大部分同學還是很注重個人修養的。
從結果看,當代大學生還是很重視個人修養的,希望自己能夠具備各方面的素質,希望自己成為全面發展的人才。
。ǘ、道德的制約作用
從上圖的結果,我們看出絕大部分人認為道德對我們的制約作用在逐漸減弱,少部分人認為道德還有很大的制約作用,還好沒有人認為道德對我們沒有制約作用。從這個結果來看,我們大部分人的道德意識在減弱,導致了道德公信力在下降,從而近幾年來社會上出現的各種有違道德的事件也就在預料之中了。
道德的制約作用下降原因是多方面的。傳統道德不能及時的豐富與發展,現代道德的不完備等方面的原因都會導致道德的公信力在下降。
道德的公信力在下降應該喚起我們的思考,我們應該想想道德的制約作用為什么在下降,在平時生活中自己的行為是不是有違道德等方面的問題。
。ㄈ、大學生的道德意識
道德的制約作用作用很大18%作用在逐漸弱化82%沒任何作用0%從上圖結果看出,整體上現在大學生的道德意識并不強。只有一小部分人認為大學生的道德意識很強,大部分人認為大學生的道德意識不強,而且在日常生活中道德意識表現得不明顯,還有人認為大學生的道德意識很弱。這個結果應該是令人堪憂的,我們一直在提倡構建和諧社會,提倡提高個人修養,然而現在大學生的道德意識為什么會這么低呢?大學生道德意識不強的原因應該是多方面的。現代社會的快速發展,物質需要的不斷提高,物欲的膨脹應該是主要原因;其次,各種不道德事件的不斷上演,人們迫于生計而采取的不文明做法也有著很大的影響力。
對這個結果我們應該深入思考,我們該如何提高大學生的道德意識,這不僅僅是每個大學生應該思考的,同時也是學校應該思考的,社會各界為提高大學生道德意識也應該發揮自己的作用。
。ㄋ模⑸鐣
調查中,不少題目都涉及到了大學生社會公德心的問題。
在談到別人的利益受到傷害自己該怎么做時,大部分學生還是表示盡力幫助(比例為54.5%),少部分學生表現出隨大流的做法(比例為22.7%),少部分學生處于一種彷徨狀態(比例為13.8%),只有極少部分學生表現出不顧一切挺身而出或一旁觀看(比例分別為4.5%)。從這個結果,我們可以看出,當代大學生還是能較好的處理自己以及別人受到的傷害,但是又少數比例同學的做法還是應該糾正的。
在談到見義勇為的問題時,絕大部分學生表示可敬但不可學,這說明大學生的社會公德意識是有的,同時自我保護意識也很強,在面對突發事件時更多的還是想到了自己。在談到比較貼近我們大學生的兩個問題時,其結果并不是很好。
對“課桌文化”的態度。態度蠻不錯的,有品味。
沒什么大不了,我也干過。不道德的行為,自己從。
來沒做過比例18.20%,18.20%,63.60%對公共場合戀人親熱行為的態度。
態度贊同反感,認為有傷大雅無所謂。比例4.50%36.40%59.10%
有關“課桌文化”,竟然有接近40%的同學表示不錯或是干過此事:對于公共場合親熱行為,有接近60%的人抱有無所謂的態度。哈爾兩個比例都說明了大學生對于自己的一些日常行為不能很好的重視,這樣勢必會使我們的校園文化受到影響。
我回到社會生活可能會經常遇到的幾個問題的結果顯示,當我們大學生從校園生活回到社會生活中時,許多做法、細節就變得很符合道德規范了。例如,90%以上的同學都能在購物時主動排隊,在公交上主動為需要幫助的人讓座。但是,由數據看到,大學生的總體環保意識不高,在遇到別人亂扔果皮紙屑時,竟然有60%以上的人選擇了“多一事不如少一事”態度,僅有5%的人會將其撿起來丟到垃圾箱中。
在誠信方面,大部分學生都做得可以,當別人多找零時,大部分人會主動退回?荚囍,很多人對作弊行為表示反感。
在談到職業方面的問題時,一半以上的同學表示畢業以后不會選擇教師這個職業,還有30%多的同學表示不確定?赡苁芏嗄陙砘谓逃绊,使得我們大部分學生對教師這個職業不感興趣,同時這也表現出我們大學生缺乏與社會的溝通交流。在職業道德方面,絕大部分同學還是認識到了團隊合作的重要性,這與我們平時的活動是分不開的。
綜合以上各方面的分析,我們可以看出當代大學生的道德意識并不是特別強,在有些方面做的還可以,這些方面大多設計自己的切身利益或是個人形象,在其他方面則需要進一步加強。
。ㄎ澹、影響思想道德形成的因素
從分析結果來看,環境對大學生道德規范的形成發揮著很大的作用,家庭教育的比例也比較大,然而學校教育的比例卻較小,這也說明學校應該加強思想道德教育。
八、原因分析
大學生思想道德的形成與社會的經濟、政治、文化密切相關。
從客觀上講造成的`原因有:一是社會大環境的影響,我國公民的整體素質有欠缺,對大學生從小的道德教育產生影響;二是傳統的應試教育,導致學校過分注重了知識教育而忽視了德育教育;三是家長長期過分溺愛,使當前部分大學生依賴性強、獨立性差、承受挫折的能力和吃苦耐勞的精神欠缺;四是就業體制的不完善及觀念的落后,阻塞著大學生的就業渠道、侵蝕著思想道德教育的成果,在一定程度上扭曲了大學生的社會責任感和使命感。
從主觀方面分析有以下幾個因素:
一是社會上流行的功利價值取向影響了大學生的實際行為,比如對于考試作弊的事,明知道是錯的,但為了成績還是會無奈的去做。
二是思想觀念與實際行為的分裂;
三是大學生還處在人生觀價值觀的形成時期,對事物認識有不穩定性、影響大學生思想道德形成的因素比例學校教育,包括老師的影響,4.50%家庭教育,包括父母的言傳身教,27.40%周圍環境及朋友的影響,63.60%媒體,如影視作品等,4.50%不全面性和矛盾性。
九、意見與建議
1、以正面教育為導向
要以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結合“八榮八恥”的重要內容,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道德觀,培養良好的道德思想,做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紀律的社會主義新人。
2、樹立正確的觀念
培養崇高的愛國主義意識和社會主義民主法制意識,遵守法紀和社會公德,通過自主的體驗來感知道德知識,通過真實的感受形成正確的道德判斷,通過深刻的理解掌握道德規范,并在實踐中培養道德能力,逐步形成良好的行為習慣。
3、遵循思想道德原則
學校開展對大學生的思想道德教育,是教育德育工作的組成部分。為使大學生的知識教育和思德教育有機結合起來,開展德育工作時應遵循以下原則:基礎性原則、主體性原則、實踐性原則、針對性原則、社會性原則。
4、家庭、學校、社會、自我通力合作
思想道德不是一朝一夕的事,也不是一個人、兩個人所能完成的工作,需要學校、家庭、社會密切配合,需要動員社會各方面的力量。家庭教育對于良好品德的形成具有舉足輕重的作用,為什么有的學生勤奮刻苦懂禮貌,修養好,深得教師的喜愛,有的學生則相反,這很大程度與家庭教育有關。父母對子女的道德教育中,應作出榜樣,提出要求并嚴加管理。學校教育要堅持習慣養成教育,對大學生進行道德習慣養成教育,也就是要逐漸培養大學生守規矩的良好習慣。深化實踐教育,在大學教育中,大學生不僅要掌握專業知識、技能,也不僅僅要具有承擔責任、奉獻社會的意識和品質,還應采取措施把自己學到的知識技能力所能及地服務于社會和人民。另外,社會這個大環境也應相應正確輿論導向,并及時樹立典范,只有這樣,思想道德教育才能事半功倍。
十、總結
通過本次調查,我看到了當代大學生的道德現狀還有待加強。在今后的生活中,我將更加認真的遵守好社會道德準則,做一個有道德、有素質的大學生。關于大學生道德現狀調查問卷。
尊敬的同學:
您好!
很抱歉在百忙中打擾到您,我深表歉意。希望您能抽出一點寶貴時間,協助我完成這份調查問卷,謝謝您的支持與理解。
本問卷采用無記名方式,所做的調查僅供研究使用,請您安心填寫,再次向您表示誠摯的謝意。
基本情況:性別(打“√”)A、男B、女
就讀專業年級:
1、你認為大學生應該具有下列哪些素質?(多選)()A遠大抱負B才華橫溢C誠實守信D成熟穩重E熱情大方F謙虛好學
2、你認為道德對公民的制約作用如何?()A作用很大B作用在逐漸弱化C沒任何作用
3、你認為現在大部分大學生的道德意識()A很強B不怎么強,在日常生活中表現不明顯C較弱
4、當別人利益受到威脅時,你認為現在的大學生會如何?()A不顧一切挺身而出B盡自己最大力量給予幫助C別人怎么做自己就怎么做D在一旁觀看E說不清
5、當有人見義勇為時,你會覺得()A可敬B自愧不如C可敬不可學D傻冒
6、你覺得現在大部分大學生的責任意識()A強B不強
7、你對校園中的“課桌文化”有何看法?()A蠻不錯的,有品味B沒什么大不了,我也干過C這是不道德的行為,自己從來沒做過
8、你會自覺排隊購物嗎?()A會B不會C隨別人
9、別人多找你零錢時,你會主動還給對方嗎?()A會B不會C有時會
10、當看到有人亂扔果皮紙屑時,你會怎么做?()A自己撿起來,扔進垃圾箱B上前制止C多一事不如少一事
學生道德調查報告14
前言:道德觀是人們對自身對他人對世界所處關系系統的認識和看法。然而隨著我國經濟的快速發展,人們生活水平的迅速提高,人們的道德觀念卻在下降,尤其體現在我們當代大學生身上。作為知識青年的我們應增強我們的道德意識、樹立正確的道德觀。為了進一步深入了解現代大學生的道德觀和道德水平,我們根據老師布置的作業要求,通過調查問卷的方式對大學生的職業道德展開活動,在12月5號晚的教學樓506對晚修的大學生派發些調查問卷,從而收集有關當前大學生職業道德教育現狀的第一手資料。
主體:大學生是新生代的力量,是未來社會的主要生力軍,所以對于社會而言,大學生的職業道德如何,將會影響社會的整體結構,也會對和諧社會產生影響。當代大學生的職業道德現狀是怎樣的,它既有好的方面也有不好的一面,在就業、經濟、社會等方面的壓力下,大學生的道德現狀是值得思考的。
我們對于當前大學生職業道德教育現狀的調查問卷主要從四個方面綜合考慮,情況如下:
一,大學生對職業道德的關注
大學生對自己以后要從事的職業的職業道德要求有26%表示清楚,69%的大學生表示很模糊,也有少部分的大學生表示不清楚;大學生在學習職業道德的目的,有21%表示是為以后進入相關行業打基礎,也有74%表示是為應付相關資格的考試,,也有少部分的大學生只為了應付老師的要求;大學生是否有意識地在主動培養自己的職業道德,有74%的大學生肯定自己在主動地培養自己的職業道德,也有13%的大學生分別表示自己沒有或還沒想過自己在培養職業道德;最后一項,大學生主要通過什么方式習得職業道德知識,主要是通過各專業老師在課堂教學中滲透,學校組織的專家講座和政治課理論課堂教學,也有少數大學生通過自學,自費參加相關講座等方式。
從以上的情況分析,很明顯大部分的大學生都認為職業道德對自己以后所從事的職業有很大影響因素,也為自己以后要從事的職業做了很多準備工作,以便能獲得美好的未來,但也有一些大學生可能認為現在培養良好的職業道德有點早,所以還沒想好什么去做些準備工作。在以上的數據中,也可以看出有不少的大學生并沒有關注職業道德,或許是他們還沒接觸過職業環境的氣氛。我們建議大學生能有序地去了解自己該追求的目標,并認真著去完成,不要在大學這段美好的生活荒廢夢想的田園。
二,大學生對職業道德在工作的看法
大部分的大學生都有過打工或社會時間活動經歷,我們從這一方面調查得出這樣的數據。在打工或社會時間活動中,有82%的大學生表示他們體會到職業道德素質在工作中很重要,并表示沒有良好的職業道德素質易被開除,而剩下的18%沒有填答,主要是他們還沒工作過,在82%有過工作經歷中的43%表示表示他們現有的`職業道德水平與單位要求相差較大,因為他們僅懂一點基本職業道德規范,對具體行業的一點不懂,而其余的大學生表示他們現有的職業道德水平與單位要求相差不大,基本上能符合單位的要求,從而勝任單位的工作;有88%的大學生對于課堂職業道德教育,也就是思想品德教育與實際要求很貼近,而12%的大學生表示課堂職業道德教育與實際要求僅有很少部分有用,從這得到的情況,可想而知學校開展的思想品德教育對大部分的同學還是很有用,并且能很好的提高大學生的思想道德,繼而改善他們的職業道德。同樣的,對于用人單位而言,他們最反感的是什么呢?48%的大學生認為用人單位最反感的是做事吊兒郎當,用人單位提供薪酬,如果我們不認真做事,這樣用人單位還需要我們嗎?15%的大學生認為用人單位最反感的是缺乏團隊精神,團隊精神是一個團隊或小組里最重要的,沒有好的團隊精神就沒有好的效率,還有20%和17%的大學生分別認為用人單位最反感的是打工者對薪酬要求過高和頻繁跳槽,這些都是打
工者對自己認識不清,沒有明確的準則和基本原則。
三,大學生對大學生職業道德的看法
在對當前大學生的“誠信”水平,有91%的大學生認為大多數人講誠信,還有7%的大學生認為大學生普遍不講誠信,且僅1%的大學生表示在嚴格的監督下就講誠信,否則就不講,從這數據中可以得出,大學生的“誠信”水平表現良好,即大學生相互之間交流和諧,且和善,“誠信”是職業道德的其中一個主要方面,如果在社會中,人人不講誠信的話,社會的整體結構還有完整嗎?在不完整的整體結構的社會,人人沒有真實可言,都生活在虛假的世界,就像電腦中的虛擬空間,是故人人得重視道德的培養。你認為大學生職業道德所含的主要方面最重要是什么,我們提供了四個選項,分別是愛崗敬業,忠于職守;遵紀守法,誠實守信;和睦互助,團結協作;勇于競爭,不斷創新。我們根據調查的情況進行分析,分別得到72%,12%,11%,5%,從調查數據的情況統計分析,我們認為大學生職業道德所含的主要方面最重要的是愛崗敬業,忠于職守,因為對于工作單位而言,他們需要的是敬業,即能忠于自己的職業,也有不少的大學生認為遵紀守法,誠實守信等不可缺少,在職業道德上各有重要的價值,是體現一個人身上最基礎的素質。在隨著經濟的快速發展,新的行業不斷涌現,隨之新的職業道德規范不斷出現,大學生如何適應這一變化,98%的大學生表示要不斷學習以適應各種能力,也有2%的大學生認為只具有最基本的道德修養即可,還有一個好的情況,即沒人選擇不聞不問。是的,在21世紀的世界,不論經濟,還是政治總是在快速的發展,我們總得快速適應這一變化,而不斷學習以適應各種能力,便是快速適應這一變化。 在中國的大學中,每位新生在開學的第一學期都得上思想品德政治課,從這可以看出,國家滿重視大學生的思想品德。那么我們看看大學生對學校開設專門的職業道德教育課的看法,65%認為學校開設專門的職業道德教育課有必要,以行業職業道德規范為教材了解更多,也有32%認為學校開設專門的職業道德教育課,只要在現行教材已有內容的基礎上不斷更新即可,3%的大學生對學校開設專門的職業道德教育課認為是不必要的,現行課程中所含的內容已足夠。
四,大學生對學校的職業道德課的想法
在調查問卷中最后的三項,我們對調查數據的情況統計分析,得到大學生普遍認為對大學生進行職業道德教育應該從大一開始,也有少數大學生認為在大學三年都應該有且有各自的側重點,大學生認為對大學生進行職業道德教育所采取的重要方式是76%的到相關企業或實習基地學習,3%的二課課堂教學,13%的專家講座,8%的各專業課教學中滲透。加強自身道德踐行能力的培養和道德修養的提高,是我們認為大學生應該最起碼要做的基本原則,只有自身的道德踐行能力的培養和道德修養的提高,才能獲得前進的動力,即不會荒廢大學的時光。總體而言,大部分的學生對學校的職業道德課還是蠻認可,認為他們能提高自己的道德修養,也能培養自身道德踐行能力,從而提高自己的個人素質。
結束語:通過調查我們感覺到當代大學生的職業道德水平有待提高,作為新時代的知識分子,尤其是我們大學生,應樹立正確的道德觀,提高自身道德水平。在我們的小組工作中,雖然遇到很多困難,但經過小組成員的共同努力,終于把這份調查做完,使我們感受到了團隊合作的力量!
組員:xx
日期:xx
學生道德調查報告15
根據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進一步加強和改進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的若干意見》的精神和福建省關工委的要求,廈門市關工委和廈門市教育系統關工委聯合組織力量,于今年5-6月間對本市中小學未成年人思想道德狀況進行了一次較為深入和系統的調查。在八所中小學(高中二所,初中三所,公立小學二所,民辦小學一所),隨機抽選939人進行問卷調查(問卷回收率和有效率均為100%),同時分別召開各種類型座談會十幾場,聽取各方意見。
一、調查結果綜合分析:
根據問卷調查內容和答案,我們把它綜合歸納為三個方面十六觀。
。ㄒ唬┱畏矫
1、愛國觀。“作為中國人您感到”:“自豪”86.1%,“自豪感不多”10.2%,“沒有什么自豪”3.5%,不表態0.2%;“當祖國受到外敵入侵時,你已達到服兵役年齡,對報名服役的態度”:“主動報名”61.2%,“萬不得己才報名”12.4%,“不一定報名”9.8%,不表態16.6%。反映出,愛國感與衛國行兩者存在一定差距,愛國感強于衛國行。
2、信仰觀!皩π叛龅恼J識”:認為“信仰是人的精神支柱和精神慰藉,不能沒有”60.9%,“沒有必要信仰”21.5%,“信仰不會帶來實惠”13.4%,不表態4.2%。反映出,堅定信仰與無需信仰之比是6.1:3.9。
3、對上政治課。認為“在學校上思想品德課、思想政治課對提高道德水準”:“有很大幫助”65.3%,“有點幫助”19.5%,“沒有什么幫助”9.4%,“說不清楚”4.2%,不表態1.6%。反映出,對學習政治課持不同程度的肯定與不同程度的否定之比是8.5:1.5,說明政治課的作用是大的。但如果把“有點幫助”即幫助不很大和“沒有什么幫助”與“說不清有什么幫助”合計則約”三分之一,不可小視。
。ǘ┧枷敕矫
4、世界觀。
“對于有人說‘世界上有鬼神’,您是”:“根本不信”55.2%,“不大相信”21.8%
“在黑暗中單獨一人時有些怕鬼”19.5%,“非常相信”3.5%;
“您遇到困難或想期末考出好成績時通常會”:“依靠自己努力爭取實現目標”95.1%,“到寺廟燒香拜佛”2.9%,“到教堂求上帝保佑”1.3%,“找算命先生”0.1%,不表態0.6%。
反映出,是否信鬼神的知與行兩者不相稱,不信鬼神的行為明顯超過認知。
5、人生觀。
“您認為在人一生中什么東西最重要”:“健康”21.1%,“知識”20.5%,“友誼”20.8%,“金錢”8.9%,“理想信念”7.3%,“事業”6.3%,“名譽”6.3%,“愛情”4.9%,“社會地位”2.8%,“權力”1.1%;
“您長大最想干什么”:“科技人員”15.8%,“醫生”14.8%,“教師”12.7%,“公務員”11.3%,“私營企業主”11.1%,“軍人”10.6%,“農民”2%,“工人”1.7%,其他20%,“服務員”和“新聞工作者”為零;
“您崇拜的對象是”:“明星”26.7%,“父母”19%,“英雄模范”18.1%,“專家教授”11.1%,“政治領袖”10.2%,“老師”7%,不表態7.9%;
“您的學習目的是”: “為國家和社會多作貢獻”46%,“將來有個好職業、高收入、過舒適生活”30%,“改變自己和家庭的困難處境”9%,“說不清楚”14.4%,不表態0.6%;
“您的生活學習中影響最大的.因素是”:“家長”19.6%,“同學”和“朋友”17.9%,“教師”17.6%,“書籍”10.8%,“電影電視”10.1%,“互聯網”8.3%,“明星”5.6%,“英模人物”2.9%,“共青團少先隊”2.9%,其他2.1 %,不表態2.2.%;
“您從老師那里除學到知識外還學到”:“做人處事方法”55.3%,“良好品德”18.6%,“學習方法”10.4%,“其他”14.1%,不表態1.6%。
反映出,綜合多方面顯示人生觀的多樣性和不一致性;
總趨勢,一生中最重要的東西、最基本的理想信念、事業極大少于其他;
長大想干的職業基本上是以待遇高低而順序;
崇拜對象是分散而缺乏突出者;
學習目的為個人利益等略超過為國家社會利益;
生活學習中影響最大的因素是基本分散而缺乏突出者,但團隊影響力極低很值得深思,從老師除學到知識外還學到的東西是其做人處事方法略多于其他(包括其中之一良好品德)。
總之,人生觀價值取向雖還未基本定型,但存在的問題甚為嚴峻。
【學生道德調查報告】相關文章:
大學生道德調查報告12-05
關于山東學生道德的調查報告04-22
大學生道德素養調查報告10-27
學生思想道德狀況調查報告11-28
大學生網絡道德調查報告08-02
大學生道德素質調查報告12-16
道德狀況的調查報告10-23
關于大學生網絡道德調查報告05-01
大學生道德觀調查報告范文04-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