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姜加工污染問題的督查調研報告
黃姜被譽為“藥用黃金”,我省陜南地區是黃姜適生區。經過幾年的發展,陜南三市黃姜種植加工發展迅猛。但是,黃姜加工污染問題隨之凸現。下面是應屆畢業生小編為大家搜集整理出來的有關于黃姜加工污染問題的督查調研報告,歡迎閱讀!
一、目前存在的主要問題
(一)落后生產工藝不能適應環保要求。
黃姜加工工藝較為簡單,投資額小,但需水量很大(500噸水/皂素·噸),且廢水中的cod指標達到6000-8000mg/l,超過我國造紙企業的污水排放標準上百倍以上。所以必須對黃姜加工產生的污水進行有效處理。但目前黃姜加工業的污水處理存在三大難題。一是國家尚無黃姜加工業廢水排放標準;二是污水處理設施投資大,成本高;三是污水處理工藝復雜,且不成熟。這是目前黃姜加工污染治理的主要矛盾。
(二)區域經濟發展與環境保護之間存在矛盾。
陜南山多地少,農民致富門路少的現實,使黃姜種植加工成為一個致富“短平快”項目。隨著建設陜南中草藥基地政策的實施,黃姜種植已被部分縣市確定為推動農村經濟發展和脫貧致富的主導項目,農業結構戰略性調整起到了重要的推動作用,使農民得到了實惠。因此,雖然按照國家規定的污水綜合排放一級標準限值來看,絕大多數企業都不達標,但目前如果簡單進行全部關停,會引起漢江流域地區農民增收困難,生計難以為繼,不利于我省區域經濟協調發展。?
(三)各級政府有不同的利益訴求。
我省漢江流域的污染問題,之所以引起關注,一個重要原因是漢江是南水北調中線工程的水源地。它的污染將對南水北調的水質產生嚴重影響。調研中發現,基層政府和廣大基層干部對環境保護工作是比較重視的,對于保證“一江清水到北京”的重大意義認識也是到位的。但同時我們也看到,縣、鄉有些同志認為漢江目前水質整體在二類以上,當地的工業發展有足夠的環境容量。這種思想也導致一些基層政府對環境違法問題往往予以忽視、漠視。?
二、關于治理黃姜加工污染的建議
我們認為,陜南黃姜加工業的發展,必須走經濟發展和環境保護的雙贏之路,要及早改進黃姜加工工藝,控制規模,改進技術,治理污染,實現清潔生產。
(一)推行清潔生產。
據了解,國內已經有了一些初步解決黃姜加工污染問題的辦法。中國地質大學郭湘芬教授的課題組,用物理方法直接分離提取皂素、淀粉、纖維,使黃姜產品增加到3-5種,還可減少用酸85%,污水量減少90%。目前,該成果已在湖北用于試生產。西北農林科技大學呼延斌教授的課題組利用生物、化學聯用技術處理皂素廢水項目,也已取得實驗室成果。建議我省由環保部門牽頭,組織有關科研單位,對治理技術進行示范,探索清潔生產和循環經濟的路子,從而充分開發利用黃姜,有效減少污染。?
(二)開發優良品種。
好的黃姜品種可減少種植用地,增加農民收入,同時降低加工污染。我省應由科技部門牽頭,農業、國土資源等部門配合,積極開發皂素含量高的優良黃姜品種,使其更符合市場需求和環保要求。?
(三)規范排污標準。
國家目前還沒有黃姜加工行業的污水排放標準,如果按污水綜合排放標準來要求,高過造紙行業許多,環保部門在執法中確實存在困難。建議我省由技術監督部門牽頭,環保部門配合,制定黃姜加工行業污水排放標準,規范產業發展。?
(四)加強環境執法。
加大環境執法力度,嚴格監管,杜絕一些企業打著“試生產”“等待調試”的幌子非法排污。
(五)爭取國家支持。
漢、丹江是國家南水北調中線方案的水源地,占調水量的70%。皂素加工業是漢、丹江工業污染的重要污染源,而黃姜種植加工業是陜南農民的支柱產業之一。如何既使水清又使人富,除了我省群眾的自我發展之外,還應積極爭取國家支持。要積極向國家建議把陜南黃姜種植加工業的產業結構調整和污染治理列為國家南水北調工程規劃的支持項目,增加這方面的投資。同時要積極建議國家按調水量和水質狀況給予經濟補償,實行水資源保護費等收費政策,提高水資源產地群眾保護生態環境和水資源的主動性和自覺性。
三、幾點啟示
目前,我省環境保護總體形勢不容樂觀。除漢江污染問題外,關中、陜北的環境問題更為突出。前不久,國家環?偩謷炫贫睫k的10大環境違法案件中,我省占了2件,分別處在陜北和關中。歷史上的渭河曾經以水草豐美而著稱,被譽為關中平原的“母親河”,現在水質比國家污水排放標準還要差,已基本喪失了生態功能,實際上成了“關中最大的下水道”。陜北是我國21世紀重要的能源接續地。目前由于煤炭開采導致的地質塌陷、水源枯竭等問題已經初露端倪。石油開采、運輸、加工、銷售等過程中造成的環境污染和生態破壞日趨嚴重。2000年以來,由于輸油管線腐蝕穿孔、斷裂造成的環境污染事故就達50多起。去年,省政府督查室承辦的黨和國家領導人就我省環境問題的批示有7件,在辦理批示件的過程中,我們也進行了相關的調研。我們認為,要做好環境保護工作,應該在以下幾個方面狠下功夫:?
(一)加強環保宣傳教育。
要充分利用廣播、電視、網絡等手段對廣大公民倡導綠色消費觀念,倡導“環境保護,公民有責”的風尚,增強廣大公民對環境保護的自覺性。同時,加強對公民進行環境法制知識的教育,提高主動參與意識,建立健全環境保護公眾參與機制,落實公眾對住地環境質量的知情權,增強對環境違法企業的監督力度。?
(二)改革官員考核指標。
新的發展觀,需要新的政績觀,需要新的政府官員考核標準與考核機制。如今,“考核官員的環保責任”已形成國際趨勢。要把環境保護作為考核政績的重要指標,引導各級官員切實重視環境保護。
(三)轉變環境治理思路。
近年來環境違法問題中一個突出的現象是“違法成本低,守法成本高”。違法企業違法違規排放污染物,卻得不到應有的制止和懲罰,使其在成本相對低的'狀態下繼續生產經營,取得市場競爭中的“比較優勢”。有的企業寧愿繳納排污費,取得合法的排污權,不愿意投資建設廢水處理設施,與此相對應,守法守規企業由于治污投入增加了生產經營成本,反而在競爭中處于不利地位。這種現象長期存在,后患無窮。要采取行政處罰、司法追究,更要運用經濟手段,收取生態環境補償費、污染治理費,加大經濟處罰力度,讓違法違規排污的企業付出高昂的代價。要建立健全有助于企業自覺守法的良性機制,對重視環境保護的企業進行技術、資金、政策上的支持和幫助,使其受到應有的回報。從根本上解決“違法成本低,守法成本高”的問題。?
(四)強化環境執法檢查。
各級環保部門要進一步加大環境執法力度,切實按照環保系統“六項禁令”和環境執法人員“六不準”的要求,深入檢查,嚴格監管。各級監察部門對違反環境保護法律法規,造成環境污染的各種問題要依紀依法追究部門有關人員和負責人的責任。?
(五)加速治污設施建設。
目前,我省環境保護中一個突出的問題是城市污水處理廠、垃圾處理廠等城市環;A設施嚴重不足,且沒有形成有效的籌資、運營和管理機制。渭河水質惡化的直接原因就是污水常年超量排放。渭河每年要接納全省78%的工業廢水和86%的生活污水。而關中地區有污水處理設施的企業僅為24%,污水實際處理率更小。整個渭河流域只有西安、銅川、寶雞建有污水處理廠,但XX市2個污水處理廠實際處理率還不到30%。沿渭城市污水處理設施少,處理率低,已經成為非解決不可的問題。陜南除漢中、商洛、安康3市市區垃圾處理廠和XX市污水處理廠正在施工,其余城市污水處理廠和垃圾處理廠都只停留在前期工作階段。因此建議我省積極推進城市污水處理設施市場化步伐,全面開征城鎮污水處理費、垃圾處理費和危險物處置費。加大對外開放力度,采取更加優惠的投資導向政策,加大引進國外資金和技術的力度,鼓勵社會資金參與城市污水處理廠和垃圾處理廠建設。?
(六)轉變生產生活方式。
我省新一輪工業化、城市化建設高潮即將到來,各級黨委和政府一定要樹立科學發展觀,絕不能以犧牲環境來換取一時的經濟發展,自覺把生態環境保護納入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的規劃中,加快用高新技術改造、替換傳統產業的步伐,堅決淘汰高耗能、高污染、低效益的行業和企業。大力發展循環經濟,提高資源使用效率,建設資源節約型和環境友好型社會。
【黃姜加工污染問題的督查調研報告】相關文章:
食品加工調研報告12-13
學校問題調研報告12-29
問題調研報告范文04-18
羽絨加工調研工作報告10-04
農村低保問題的調研報告08-20
環境污染問題調查報告12-24
關于網絡管理有關問題的調研報告11-19
室內裝修污染問題10-17
收費站管理問題調研報告08-31
關于當前勞動關系問題的調研報告范文03-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