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讀后感600字(精選5篇)
當看完一本著作后,你有什么體會呢?何不靜下心來寫寫讀后感呢?千萬不能認為讀后感隨便應付就可以,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文化讀后感600字,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文化讀后感600字1
靜靜地躺著,最近一次躺床上看書是兩個月前的事了,很享受,何況是在窗外漫天飛雪的映襯下,溫暖的室內重溫著《何謂文化》,再次感動,這就是經典的魅力。這幾天自己一直被這澎湃的浪潮所席卷,我知道,這是余秋雨先生的《何謂文化》帶給自己的震撼。
“寫點什么吧”,在不知第幾回心潮浪卷之后,一種奔涌而來的沖動讓我提起了筆。然而,下筆千言,愈覺胸中詞匯的貧乏;激動之余,思緒也越顯混亂。無妨,權當信手涂鴉罷,只為紀念這樣的沖動。
個人認為,余秋雨應該算是現當代國內比較有爭議的一位大家。當年《文化苦旅》一問世便造成洛陽紙貴之勢。他憑借自己淵博的文學和史學功底,豐厚的文化感悟力和藝術表現力,引領讀者泛舟于千年文明長河之中。之后又憑借一系列文化散文奠定了在文壇的地位。只是打醬油式的當了回青歌賽的評委,倒惹來了種種非議。
沒想到這么多年之后,先生又拾筆開始了《所謂文化》的探索。
在先生的眼里,文化沒有定量性的指標,沒有國際標準。所以,此書以較為奇特的構架,從“學理的回答”、“生命的回答”、“大地的回答”、“古典的回答”四個部分,帶領我們共同感悟心目中真正的文化。先生用他的回答告訴有力的告訴我們:文化的最終目標,是在人世間普及愛和善良。文化是一種手手相遞的火炬,未必耀眼,卻溫暖人心。
光陰變成清冷的流水,變成細微的塵埃,變成溫存的呼吸,變成溫暖的文字。在這個物欲橫流的年代,幸好,余秋雨依然還在。
文化讀后感600字2
漢語,是我們中國的燦爛的文化。那一個個方塊字組成的語言,一筆一劃間,如同彩帶在飛舞,如同一條翱翔在空中的龍,散發著中國寶貴的文化魅力和中國人擁有的偉大的智慧,是我們祖先藝術文化的結晶,是中國的瑰寶。
一個個方塊字組成一段語言,這一段語言從我們口中說出,即變成了漢語。以前小時候,我不愛寫字,覺得這些文字就像一個個我看不懂的奇怪的符號,每次老師聽寫字詞時,都要錯幾個,所以之前我覺得學漢字簡直太難,可還要一筆一劃地記住這個字的筆畫,越到高年級這些字就越難。幸虧老師教給我們一個好辦法,比如說"翔”就像兩只角長在一只鳥頭上,鳥的右邊還有如同兩個羽毛,這樣,這些很難的字就被記住了。并且自己還可以發揮想象,把很難的方塊字拆成幾個好記的字或動作,這樣更方便我們記得這些不會寫得中國字,后來,我學起語文,記起字就更容易多了。
經過小學六年和初中接近一年的學習,我所積累的文字越來越多,口語表達能力卻沒怎么提高,比如給我幾個很美很有意境的詞語,讓我造個句,我造的也比不上其他人造的優美。幾個詞語連成一個句話,看似簡單,其實很難,足以體現出漢語需要我們去深入探究其中奧秘。想要說出富有詩意的.句子,則必須要有想象力。
漢字,要想寫得好看,寫得美妙精巧,必須每天練,照那些名人所寫得字,一日又一日,一年有一年,你寫的字一定會有所進步。字體也有好多種,例如:楷體、魏碑、方正等。這些雖然結構不太同,但每一種都有每一種具有的獨特風格。漢字,是我們中國人的母語,學好漢語,認識不同的漢字,是我必須具備的能力。
一個一個的方塊字,一句一句的漢語,我們用漢語抒發我們的理想,用漢語書寫祖國燦爛的篇章,展示了祖國美麗富強的光輝一面。漢語,中國燦爛的文化,為中國掀開了新的世界,新的未來。
文化讀后感600字3
讀了《廬陵文化讀本》這本書后,使我感受到中國,這個有著5000年歷史的國度,涌現出的千千萬萬個愛國英雄。其中最讓我感受深刻的一篇文章是《抗日英雄姚顯微》。
文章中姚顯微擔任國立中正大學教授兼導師以及戰地服務團團長。在教學中,他熱情地歌頌國民抗戰的偉大力量,激發學生的民族自尊心和愛國熱忱。
在一次戰斗中,年僅37歲的姚顯微教授永遠的離開了我們。他臨死前高呼:“打倒日本帝國主義!中華民族萬歲!”這聲音驚天動地,氣壯山河。
姚顯微這個名字深深地烙在我的心頭。他為了人民的解放事業,為了中國人民過上幸福、安康的生活。甘愿舍身救國,甘愿拋頭顱、灑熱血。充分體現了中華兒女的愛國情懷。他曾經說過這樣一句話:“凡我中華有志之士,必須先盡自己抗日救國的天職,到前線去!到戰壕中去!做一個中華民族的好兒女!”這聲音永遠激勵著中華兒女。
山有山的特性,水有水的特性。我們中華兒女的特性是:國難當頭時,不惜犧牲自己的生命去拯救祖國。這就是中華民族幾千年來特有的情懷。這種高昂的情懷永遠激勵著華夏兒女。雖然我們現在生活得幸福、安寧,但是這美好的生活不是一開始就有的。這美好的生活,是千千萬萬個愛國人士用生命和熱血換來的。我們不僅要好好的珍惜這美好的生活,還要繼承他們那種高尚的愛國情懷。這就是先烈們托付給中華兒女的重任。因此我們必須要好好讀書,長大成才,為祖國的發展而貢獻出一份力量,使祖國變得更加強大,更加繁榮。這樣才能對得起長眠于地下的英烈們。
我們要讓先輩的英靈自豪地驚嘆:啊!這就是我的中華!這就是中華的少年。
文化讀后感600字4
原以為《中華傳統文化經典導讀》只適合小學生閱讀,翻了幾頁后,發現自己的想法是錯誤的?v覽全書能感受到中華文化的淵博,能看到中華文化的縮影,中華文化是中華民族生生不息,團結奮進的不竭動力。他的閱讀對象不應只是中小學生,應該是所有的中華兒女。
德國著名哲學家尼采稱贊《老子》“像一個永不枯竭的井泉,滿載寶藏,放下汲桶,唾手可得”。諾貝爾文學獎得者、作家赫爾曼。赫塞說:“我們現在急需的智慧,都存在老子的書中。”是的,《老子》是經典的,但《墨子》、《管子》、《左轉》、《荀子》……也同樣值得我們去一一品味。《中華傳統文化經典導讀》把我們帶到千年前的古代盡情翱翔,在傳統文化的星空中漫步。
輕叩中華傳統的大門,我們應該做到“自知”、“自勝”、“自省”,自然的規律就像拉弓射箭,要射中目標,箭頭高時就壓低一些,箭頭低時就太高一些,老師稱它為“損有余而補不足”。里面有很多我們熟悉的故事,《老子》(二)中的第七十八章寫到:“水不斷地滴到石頭上,時間長了就可以把石頭滴穿”。這是“水滴石出”的故事的出處。
《中華傳統文化經典導讀》讓我們共享經典,引導我們要堅持不懈、任人唯賢、持之以恒,讓我們懂得“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讓我們學會“天生我材必有用”……這樣一種積極的向上的思想境界應成為我們的人生態度。
可惜的是現在喪失傳統文化教養的人越來越多,一個喪失傳統文化教養的人,同時會喪失其理性的反省力與創造力,如不及時解救,我們的社會將漸漸成為“沒有文化而不適合人居住的社會”。愿中華傳統文化成為每一個人永遠的精神食糧。
文化讀后感600字5
藏族節日是藏族民俗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在社會發展和歷史沿革中形成、發展和豐富起來的,它承載著藏民族在生產活動、宗教活動和文化活動中的思想觀念、精神風貌、價值取向及其表現形式。它來源于藏族人民的實際生活、生產勞動、社會交往、宗教活動和物候周期之中,是一種綜合性的文化現象,有其不同的來源類型、特點和功能。
尕藏才旦、格桑本合著的《雪域氣息的節日文化》,是一本關于藏族節日文化的書籍,2000年9月由甘肅民族出版社出版。本書分為五章,第一章主要是介紹了藏族節日的來源、一年之中有多少節日、以及這些節日的寓意何在。與世界各民族相比,西藏節日不僅數量多、內涵豐富,而且歷史悠久,極具生機和活力。藏族節日包羅萬象,舉凡政治、經濟、生產、生活、宗教、文化、藝術等均融匯其中,表面看起來,節日紛繁復雜,但若撥去表層迷霧,藏族節日的發展是有規律可循的。本書把藏族的節日分為俗人的節日、娛神的節日、僧俗共有的節日、僧人專有的節日。
西藏地域廣袤,節日文化風豐富多彩,各地區僅新年節日的習俗就各有特色,充分體現了西藏文化的多元性、復雜性、統一性。在空間上呈現出一定的分布特征,這主要與地理環境、經濟狀況、生活和生產方式、文化的交流和發展等有很大的關系。歲時節日習俗“主要是指與天時、物候的周期性轉換相適應,在人們的社會生活中約定俗成的、具有某種風俗活動的特定時日”。藏歷新年是藏族人民的傳統節日,是最隆重的節日,也是最具魅力、最有特色的節日。新年節日的內容主要包括年節的準備、年節習俗、年節儀式等!安貧v新年在牧區和農區是一年之中最隆重的傳統節日,在牧區有大年小年之分,大年是普遍過的年,按陰歷計算,和漢族的春節在時間上大體一致,小年是有少數地方的部分牧民過!备鞯囟嘧硕嗖实男履旯澣。
【文化讀后感600字(精選5篇)】相關文章:
企業文化讀后感(精選12篇)07-23
企業文化讀后感(精選6篇)07-14
《企業文化》讀后感(精選5篇)06-16
《企業文化》的讀后感(精選5篇)07-07
《企業文化》讀后感09-13
文化苦旅的讀后感800字(精選5篇)01-09
《企業文化》優秀讀后感06-12
企業文化手冊讀后感04-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