弟子規泛愛眾讀后感 2篇
讀完一本書以后,你有什么總結呢?何不靜下心來寫寫讀后感呢?那么讀后感到底應該怎么寫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弟子規泛愛眾讀后感 ,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弟子規泛愛眾讀后感 1
正如歌中唱的:只要人人都獻出一點愛,世界將會變成完美的人間。我讀了《弟子規》中“泛愛眾”名篇,深有感悟。“行高者名自高人所重非貌高”德行高尚者,名望自然高。大家所尊重的是他的德行,并不是外表容貌。俗話說:知人知面不知心。看一個人不單只看外表,更重要的是他的心靈是否完美、善良。更忌以貌取人。“人有短切莫揭人有私切莫說”別人的缺點,不要去揭穿;對于他人的保密,切忌去張揚,子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要設身處地為別人著想。像“512”汶川發生了大地震,牽動了全國13億人的心。可愛勝過一切,溫總理那斬釘截鐵的`話語,時刻回蕩在子弟兵們的心中:“只要有一線期望,就要盡百倍努力!”源源不斷的捐款送往災區。這是我們大家共同的愛:愛是支持!愛是期望!這次雖然汶川發生了大地震,但是有我們的祖國做堅實的后盾。
這時我想到了這樣一個故事:有一個十分奇怪的盲人,他在夜里走路時,手里總是提著一個燈籠。別人看到了都很好奇,就問他:“你自己都看不見,為什么還要提燈籠走路呢?”盲人卻說:“我提燈籠并不是為自己照路,而是讓別人容易看見我,不會誤撞我。這樣既能夠為別的路人照路,又保證了自己的安全。”
在平時的生活中,我們就應從身邊點滴的小事做起,我們要盡力去關愛社會上的弱勢群體,殘疾人和孤寡老人。坐公交車主動給老年人讓座,攙扶殘疾人。這是一種關愛,讓這些老人們感受到社會大家庭的溫暖。
為別人照路,也照亮了自己。付出一點點愛心,你就成全了一個世界。我們無法駕馭自己的生命,但我們卻能盡自己所能去幫忙別人,關愛別人。這樣讓愛在每個人心中傳遞,讓世界充滿愛。我們也就能感受到生活的快樂與幸福。
弟子規泛愛眾讀后感 2
中國經典國學《弟子規》,蘊含著千百年來人們的道德經驗的結晶,這是我們中華民族所擁有的寶貴財富。作為炎黃子孫的我們,就應多多誦讀,汲取精華,傳承其中精神。
在當今社會中,我們要發揚《弟子規》中“泛愛眾”篇所表達的博愛精神。正如中華民族偉大革命先驅者孫中山先生,一生都在發展和推廣著“博愛”這一中華美德,就連孫中山先生陵墓中山陵,主牌坊的正中央高高掛著一塊題有“博愛”二字的牌匾。
在前年“512”我國汶川發生了大地震,牽動了全國13億人的心。可愛勝過一切,溫總理那斬釘截鐵的話語,時刻回蕩在子弟兵們的心中:“只要有一線期望,就要盡百倍努力!”大家自愿紛紛募捐,一元,二元,一百元,一千元……源源不斷的捐款送往災區。這是我們大家共同的愛:愛是支持!愛是期望!只要人人都能獻出一點愛,世界將會變成完美的人間!這次雖然汶川發生了大地震,但是有我們的祖國做堅實的后盾。我們中華民族是強大的,是一個團結友愛的大家庭!
在平時的生活中,我們要從身邊點滴的小事做起,發揚這種“博愛”精神。學校組織我們少先隊員去敬老院看望長輩們,這也是一種博愛,也是一種群眾的關愛。這些孤寡老人平日里住在院內,十分冷清。沒有親人的照顧,沒有朋友的支持,能夠說這些老人是無依無靠。為了使這些老人獲得群眾的溫暖,我們小學生也就應盡自己的一份力量。我們經常去敬老院看望他們,帶去親切的慰問和精彩的表演,讓這些老人們融入到這個群眾中,讓他們感受到大家庭的溫暖!
看完了我的《弟子規-泛愛眾》讀后感,期望同學們也能和我一樣,去好好研讀這本書《弟子規》,感悟人生的哲理,傳承人間的美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