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光明中體會的《假如給我三天光明》讀后感
實在無法理解一個即盲又聾的人如何能成為作家和學會說話,于是停下手頭正在閱讀的司馬遷的《史記》,去迫不及待插讀海倫·凱勒的《假如給我三天光明》。
無聲的文字有聲的語言,我放佛又回到了從前,成了那個愛聽故事的孩子,手托著下巴安靜地坐在海倫·凱勒面前,懷著強烈的興趣專心致志地聽她講訴她所經歷的一切。
我被她的故事深深吸引了。
當這個不諳世事的小女孩隨著年齡的一天天增長,想要表達自己的愿望越來越強烈,那幾個單調的手勢,已起不了什么作用,從而急得大發脾氣,瘋狂地踢打,在地上翻滾、吼叫,直到大哭一場把自己累垮。
我開始和她一樣著急,著急著尋找”表達“的切口。
我沒有體會過在海上遇到被濃霧包圍時的焦急和恐慌,但我經歷過在高速路上駛進團霧心那窒息的恐懼和緊張,這應該就是海倫在為受教育之前的`心理感受吧。
確實和許多人一樣對海倫充滿了懷疑:
她怎么成為全世界第一個受過最完整教育的盲聾者,且還是劍橋和哈佛?
她怎么成為能使嘴巴講話的聾啞者?
她怎么能靠一雙手就能了解一塊兒冰涼的大理石所表現的動作、感情和美感?
·····
結果確實又是這樣:她完美地完成了一個人完整的教育;她學會了說話并到各地去演講;她的手輕輕撫摸這些藝術品的表面,就能明白這座雕像所要表達的思想,讀出他的愛和恨、勇和敢。
海倫說她永遠忘不了一個字 :water,water,water!
當莎莉文老師把她的手浸入冰涼潤滑的流水中,然后在她的手里反復拼出”water、water“,忽然他就把手上涓涓滴滴的流體和水聯系在了一起,一下子混沌初開,原來”water“表示的就是水呀,她說她感受到了”所謂萬物本具,只是被無知蒙蔽住罷了!白x到這里,我也恍然大悟,這不就是老子《道德經》的開篇:”無名天地之始,有名萬物之母“嗎?!一切事物當有了名之后,便開始對它觀察和思考了,也就是“常無欲易觀其妙,常有欲以觀其儌”啊。
難怪當海倫把事物和名稱聯系在一起時,她坐在地上笑著、叫著、用拳頭捶著地。她終于從生活的暗無天日中見到了光明,不是用眼睛,而是用觸覺和心靈。 同樣是坐在地上叫著,但再也不是之前那個好不知好歹、粗暴蠻橫、用齷齪小受去抓別人的飯菜、躺在地上打滾撒潑、嚎啕大叫的“小暴禽”了。
于是她想起了被她摔碎的娃娃,于是她試圖拾起碎片拼起來,于是她意識到自己干了什么,于是她生平第一次感到悔恨和悲傷,然而這一切的一切,都是知識的力量。
知識,知識,知識!我在心中不斷地重復,每重復一遍,便涌出一種暢快。不錯,正如她聽到的聲音:知識就是愛和光明,它給人以愛,給人以光明,給人以智慧”。何嘗不是?何嘗不是啊!
上帝為她關上了三扇門,同時也為她打開了一個小天窗。
當海倫學會了閱讀之后,她說她牢記一句話羅馬名言:“被驅逐了羅馬,只不過生活在羅馬之外罷了!薄拔也痪褪菬o法踏上知識的坦途,而不得不去走那條荒涼崎嶇的小路而已!
她說她的寶貴經驗之一是忍耐學,即使在接受教育的時候,應該像在鄉間散步一樣悠閑地進行,這樣得來的知識就像無聲的潮水,把各種深刻的思想無形跡地沖到我們的心田里。如果說知識就是力量不如說知識就是幸福,因為只要有了廣泛而深刻的認識,才能夠辨別真實和虛偽、高尚和低下。
我再一次被海倫的至理名言所感動。
一定要把這本書推薦給孩子們讀一讀,讓他們知道,現在的忙碌是為了將來的享受。一定要為未來的樂趣積累寶藏。
我們已擁有光明,我們該珍惜什么?確實值得好好思考:從現在做起,開始吧!
【在光明中體會的《假如給我三天光明》讀后感】相關文章:
讀假如給我三天光明有感500字 《假如給我三天光明》讀后感05-26
假如給我三天光明讀后感01-25
★《假如給我三天光明》讀后感01-08
★假如給我三天光明讀后感01-07
《假如給我三天光明》讀后感01-05
假如給我三天光明讀后感01-05
《假如給我三天光明》讀后感01-05
《假如給我三天光明》讀后感01-05
假如給我三天光明讀后感0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