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供應鏈金融風險案例分析
隨著社會化生產方式的不斷深入,市場競爭已經從單一客戶之間的競爭轉變為供應鏈與供應鏈之間的競爭,同一供應鏈內部各方相互依存,"一榮俱榮、一損俱損";與此同時,由于賒銷已成為交易的主流方式,處于供應鏈中上游的供應商,很難通過"傳統"的信貸方式獲得銀行的資金支持,而資金短缺又會直接導致后續環節的停滯,甚至出現"斷鏈"。以下是小編整理的供應鏈金融風險案例分析,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案例之一
某動產質押監管公司在承辦某糧食企業動產質押監管業務中,核庫時對庫內糧食(稻谷)價值采取辦法是:質物(稻谷)價值=庫內稻谷堆積長度×庫內稻谷堆積寬度×庫內稻谷堆積高度×稻谷密度(銀行確認)×稻谷單價(銀行確認)。經測量計算,該庫質物總價值為500萬元。該項目是輸出動態監管,事過一個月,企業在辦理有關手續后,預出庫100萬元貨值的稻谷,為方便企業,監管員同意企業用鏟車出庫,即鏟車鏟出稻谷過磅除皮后計算稻谷的重量,而后乘以單價,額度控制在100萬元。企業出夠100萬元價值的稻谷后,監管員發現庫內糧食僅剩五分之三多一點了,后經丈量計算,庫內稻谷的價值只剩下350萬元,遠低于應有的價值庫存數。
問題:
1、 什么原因造成了質物出庫后應存質物的短少?
2、 應采取什么方式出庫才能避免上述現象?
案例之二
某糧油公司向銀行申請貸款,擬以自有油罐油品作為質押物,銀行委托某第三方監管公司進行監管,監管前,當事三方對質物數量進行了測量核定,期初核庫質物(食用油)數量為875噸,最低控貨值650萬元,屬于輸出靜態監管。不久,糧油公司提出其生產的無處存放,請求注入已被監管的油罐中。監管公司本著服務企業、融洽合作關系的原則,同意了企業的請求,雙方約定,企業每次進出油品必須交給監管公司進出貨物單據,以磅單數量為準。然而,隨著油品進出的頻繁,監管公司在對油品檢測中發現,企業存在少進多出或虛開進油數量的違規情況,經對罐中庫存油品測量,確認企業多出油品50多噸,企業也予以承認。
問題:
1、 什么環節導致企業以少充多,以虛充實的行為發生?
2、 正確的出入庫方式應該怎么操作?
答案公布:
案例之一
問題:
1、 什么原因造成了質物出庫后應存質物的短少?
答:原因有三:
1.核算員核庫的取值辦法單一,取值辦法有誤差,不準確,最重要的是沒有和實際企業的出入庫方式進行協商;
2.監管員對業務不熟悉,選擇的出入庫方式不對,如果在質物清單上有說明或告知監管員,監管員還要用過磅的方式出庫,說明監管員不具備專業知識和能力;
3.銀行對質押監管業務的不專業,銀行確認質物的密度和價格,尤其是稻谷密度不可靠,當監管公司找到銀行要相關數據時,應該告知監管公司其可能存在其誤差及其預測的風險(據我所知,一般知名銀行都有質押監管中心)。
2、 應采取什么方式出庫才能避免上述現象?
答:決定采取的出入庫方式的是核庫的辦法,即采取何種核庫的方式,就采取何種的出入庫方式。
第一種方式:如案例所示,核庫的方式是“質物(稻谷)價值=庫內稻谷堆積長度×庫內稻谷堆積寬度×庫內稻谷堆積高度×稻谷密度(銀行確認)×稻谷單價(銀行確認)!辈扇〉某鋈霂旆绞骄褪怯皿w積出庫,即用不同比例的規格容器,通過計算容器體積和企業出庫的數量,得出出庫的數量。
第二種方式:如案例所示,核庫的方式是“企業用鏟車出庫,即鏟車鏟出稻谷過磅除皮后計算稻谷的重量”采取的出入庫方式就是質量出庫,即用過磅的方式得出質物的重量,最后用企業出庫的數量,相減得出出庫的數量。
案例之二
問題:
1、 什么環節導致企業以少充多,以虛充實的行為發生?
答:企業的出入庫環節,監管公司的初始環節,即對企業的出入庫的監管。
2、 正確的出入庫方式應該怎么操作?
答:正確的出入庫方式是:“以入定出”,即入庫多少,就出庫多少,具體做法是原875噸油忽略不計,不去動它,企業只有入庫多少,才能出庫多少,如果要動原875噸油,就要銀行出具提貨通知書。
當然,還要依靠參加企業的每個月的盤點才能從根本上杜絕企業虛開進油單據的現象,如果企業有條件必須對企業的地磅進行設置,讓其只能按實際數據打出單據,或者對油罐出口處安裝一個儀表,可以讀出數據,防止企業違規。
供應鏈金融的優勢
作為一種新的金融創新產品,供應鏈金融雖然問世時間不長,但由于其具備多方優勢,因而獲得了迅速發展。從供應鏈金融的定義不難看出,供應鏈金融的參與主體主要有三個,分別是核心企業、中小企業和供應鏈金融類平臺。下面,我們分別淺析供應鏈金融的優勢。
對于核心企業
有人說,發展供應鏈金融,擁有優質的核心企業才是王道。但事實上,供應鏈金融模式對核心企業的發展同樣具有反哺作用。例如,創新型網絡信息中介平臺新沃金融,核心企業通過與新沃金融的合作,供應鏈管理模式和風險控制手段的創新,實現了其產業鏈上下游物流、商流、資金流、信息流等多流合一,上下游企業財務風險的減輕最終間接降低了核心企業自身的運營風險,有利于核心企業展開精細化管控,提升項目管理水平和經營效率。
對于中小企業
中小企業作為主要參與者,是整個供應鏈金融活動的最大受益者。
首先,開拓新的融資渠道。中小企業由于規模小、實力弱、產品結構單一,在傳統融資渠道中融資難是不爭的事實。但供應鏈金融為中小企業融資的理念和技術瓶頸提供了解決方案,信貸市場不再可望而不可及。在供應鏈金融模式下,中小企業有了優質核心企業的信用背書,將更易獲得信貸市場的認可,因而能緩解融資壓力。
其次,有效降低融資成本。傳統融資渠道下,中小企業受困于渠道有限、資信不足等影響,融資過程中不得不承受資金利率偏高的事實。而在供應鏈金融模式下,供應鏈金融類平臺通過利用信息技術和制度創新,增強核心企業上下游中小企業的協同效應,減少各主體間的信息壁壘,進而降低融資成本,最終實現資金配置的最優化。
第三,大力提升融資效率。在供應鏈金融模式下,供應鏈金融類平臺針對中小企業的審核、風控、服務等方面的工作量相對于傳統渠道明顯減少,在節約人工成本的同時可有效避免人員操作風險;同時依托先進的互聯網技術,平臺服務借款企業和投資者的效率也大大提升。
對于供應鏈金融類平臺
作為中介,供應鏈金融類平臺在連接核心企業與中小企業的同時,也利用供應鏈金融的模式優勢實現了自身的健康發展。
第一,降低融資風險。在傳統的工業領域,由于產業鏈較長,在產業鏈上的中小企業通常會有賒賬銷售形式達成交易,因此會造成企業資金緊張,風險增大,而作為中小企業融資難度也較大,因而導致整條產業鏈運行不佳。供應鏈金融是在整條產業鏈當中選取一個核心企業,以此來作為信用擔保,來為上下游中小企業提供融資服務,因為融資中不僅有核心企業作為擔保還有實際的交易行為作為抵押,在融資方面,供應鏈金融會大幅度降低中小企業的融資風險,激活融資市場。
第二,持續獲得優質資產。首先,供應鏈金融類平臺可以通過核心企業獲得借款企業的資金流、物流、信息流等真實交易數據,通過分析交易數據,確保借款企業具備還款能力;其次,借款企業由優質核心企業提供擔保,所有資產健康優質;最后,核心企業上下游有融資需求的小微企業數量較多,平臺融資需求充分,產品供應有可靠保障。
第三,優化客戶群體。通過供應鏈金融服務,供應鏈金融類平臺不僅優化了投融資環境,為中小企業提供廣泛的金融服務,改變了過于依賴單一大客戶的局面;還可以發現一批成長過程中的優質中小企業客戶群,從而能夠改變平臺對大客戶依存度過高的現狀,而且平臺通過對中小企業物流、信息流的長期跟蹤、監測,能夠比較容易獲得企業真實的經營資料,有利于發現和培育真正的優質客戶群體。
總之,在供應鏈金融模式下,核心企業通過開展項目精細化管控,能夠降低產業鏈運營風險和成本。中小企業不僅緩解了融資難的現狀,成本得以降低,融資效率也大為提升。而對于供應鏈金融類平臺來說,在自身運營風險降低的同時,客戶資源持續優化,為平臺盈利和長期發展奠定了良好基礎。
【供應鏈金融風險案例分析】相關文章:
供應鏈金融風險分析09-22
供應鏈金融風險管理分析08-31
案例分析:供應鏈管理-少而美12-31
供應鏈融資方案與案例分析08-10
花旗銀行供應鏈金融案例分析07-26
汽車制造行業供應鏈管理案例分析05-08
中鋼集團供應鏈金融風控案例分析05-04
供應鏈金融風險及防范攻略08-26
供應鏈金融風險管理經典化06-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