圍棋別名文化解析
圍棋的規矩其實很簡單,在縱橫十九道的棋枰上,黑白子輪走,走到最后誰活得多誰就贏。那么,下面是由yjbys小編為大家分享圍棋別名文化解析,歡迎大家閱讀瀏覽。
圍棋最大氣別名—方圓
自盤古開天辟地自就有天圓地方之說,圍棋棋盤為方在下,棋子為圓在上,故得別名“方圓”。
圍棋之黑白如白云黑土均為自然之色,棋盤以木為料如樹木吸取了自然之精華,太陰極虛為黑白之交錯輪回,《易經》之說占天卜地均用方圓之理,圍棋變幻莫測又遵循自然,在古時備受人們的喜愛也體現了人們對自然奧妙探究的渴望。在《歷代神仙通鑒》中就有:“此謂弈枰,亦名圍棋,局方而靜,棋圓而動,以法天地,自立此戲,世無解者。”的記錄。
也有一種說法是圍棋棋子最初是方形的,直到后來才變成了圓形,主要因為“方圓”作為圍棋的別稱出現的較晚,但在新疆吐魯番阿斯塔那第187號唐墓中出土的《仕女弈棋圖》絹畫中圍棋子已是圓形,所以至于之前的棋子究竟是方還是圓還是大家共同探討吧。
圍棋最魅惑別名—木野狐
變幻萬千,令人傾其心智的圍棋猶如狐貍精幻化的美麗女子,人們一旦受其迷惑,便難以自拔,沉醉不已。據邢居實的《拊掌錄》記載:“人目棋枰為木野狐,言其媚惑人如狐也。” “木野狐”之稱由此而來。
說來也是奇怪,圍棋之色乃最為古樸的黑白兩色,棋盤也是純木所制樸實無華,卻有難以估量的魅力,讓人們可以為它廢寢忘食不知困倦,許多文人墨客更是為之傾倒,以至于我們的孔大圣人感嘆“飽食終日,無所用心,難矣哉。不有博弈者乎?為之猶賢乎已。”對癡迷圍棋的人頗為不齒。
妙語覺得如果“木野狐”的由來有個傳說應該是很美麗的,但是幾經查找都未有結果,最近一次偶然的機會妙語在網上看到一個關于木野狐的'傳說覺得有趣且不論真假,在此與大家分享~
傳說有一個秀才屢次鄉試不中,歸野山中,做了和尚。閑來頌經之外,經常上山砍柴挑水。一日追逐一銀色狐貍在山中迷路,大雨滂沱,電閃雷鳴。避山凹之下,見閃電連續兩次擊中一棵參天古木,一擊樹折,二擊再折,居然自成一磨盤大小的木盤,且木紋方正。和尚大奇,取之回做成棋盤。自此,和尚茶飯不思,每日迷坐其旁,念念有詞,取石子自弈,好似與人對局。一年后,和尚吐血而死,死前拼最后之力在棋盤側刻下“木野狐”三個字。鄉人以為奇事,奏于縣府,并終將棋盤藏于皇宮,為每年棋待招比賽專用盤,后因戰亂不知所終。
圍棋最近密別名—手談與坐隱
妙語把“手談”“坐隱”列為最近密別名主要源于它們均出自《世說新語?巧藝第二十一》猶如一母同胞,關系近密。在魏晉南北朝時期圍棋盛行,尤為受到士人階層的喜愛,“手談”一詞就是晉人發明的,而“坐隱”也是在這個時期被提出的。在《世說新語?巧藝》中有:“王中郎以圍棋是坐隱,支公以圍棋為手談。”的描寫,王中朗是指東晉名士王坦之,支公則是指名僧支道林。在了解了當時的文化背景和手談與坐隱的深層含義后,妙語覺得這種說法似乎有點顛倒,若是“王中朗以圍棋是手談,支公以圍棋為坐隱”倒是可信度比較高。
“手談”一詞的出現與當時士人階層玄言清談之風大有關系,名士清談以老、莊、易“三玄”為談資。兩晉時期談風尤勝,王坦之為士人階層,自然也會受到這種風氣的影響,借助“清談”的概念提出“手談”是順理成章的。再說支公通曉佛理,遠離塵世,又好圍棋,在紋枰之中尋求隱逸歸隱,提出“坐隱”的說法也是合情合理的。
不同時期出現的圍棋別稱
黑白
以黑白二色形容圍棋棋子,引申指圍棋。
唐元稹《酬段丞與諸棋流見贈》詩云:“異日玄黃隊,今宵黑白棋。斫營看迥點,對壘重相持。”
北宋王安石《棋》詩:“莫將戲事攏真情, 且可隨緣道我贏。戰罷兩奩收黑白, 一枰何處有虧成。
烏鷺
大致為圍棋的黑白兩色棋子之推衍,烏黑色,鷺白色。
宋王之道《碟戀花》:“玉子紋楸頻較路。勝負等閑,休冶黃金注。黑白斑斑烏間鷺。明窗凈幾誰知處。逼剝聲中人不語。見可知難,步武來還去。何日掛冠宮一畝。相從識取棋中趣。”
大棋
《紅樓夢》第九十二回:“賈政這日正與詹光下大棋。”下大棋,即指下圍棋也。這可能是因為圍棋棋盤較象棋要大得多而得名。
【圍棋別名文化解析】相關文章:
2.圍棋與中國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