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2017中級社會工作者《工作實務》備考模擬練習題(附答案)
一、案例分析題
1[簡答題]
案例:小美是初二的學生,學習成績中等偏下,性格孤僻,在學校經常獨來獨往,放學后也不跟社區里的同齡人玩耍。小美的母親是從外地農村嫁到城里的“外來媳”,與親戚、鄰居交往很少。因為身體不好,主要在家接一些手工活貼補家里。小美的父親是一線操作工人,三班倒,工作十分辛苦,收入較低。父親對小美比較嚴厲,父女之間交流很少。因為工作時間關系,父母之間很少溝通,家里有什么事,都是父親說了算。小美一家也不參加任何社區活動,社會工作者在一次“外來媳”家庭走訪中遇到了小美,決定對其開展個案服務。在預估階段,社會工作者只收集了小美對自己問題的看法,就認定小美的問題源于自信心不足。
問題:
1.本案例的預估階段,社會工作者還應從小美家庭層面收集哪些資料?
2.在本案例的預估階段,社會工作者還應從小美與環境的互動層面收集哪些資料?
參考解析:
【答案要點】
1.在本案的預估階段,社會工作者還應從小梅家庭層面收集以下資料:
(1)小美家庭成員的基本情況,小美的家庭成員主要包括父親、母親和小美三人。
(2)小美家庭的基本情況,如家庭收入較低、居住環境較差、母親的身體不好等。
(3)小美家庭成員的角色和互動情況,包括小美父母之間、小美與父母之間的角色互動情況。
(4)小美的家庭規則,如遇到分歧或沖突時父親說了算。
(5)小美家庭成員間的溝通方式,如父母之間很少溝通,父女之間交流很少等。
(6)小美的家庭關系,小美的家庭關系緊張,父母親與小美之間關系不夠親密。
(7)小美家庭的決策和分工方式,小美的父親負責掙錢養家,母親主要負責照顧家里,小美則以學習為主,家里的事都是父親一個人說了算。
2.在本案的預估階段,社會工作者還應從小美與環境的互動層面收集以下資料:
(1)小美的社會支持系統包括家庭、學校和社區,這些社會支持系統對小美的影響。
(2)小美所生活的環境對小美需要的滿足程度,包括家庭環境、校園環境、社區環境對小美學習、生活和社會交往等需要的滿足程度。
(3)小美對周圍的環境資源的主觀認知情況。
(4)小美的社會網絡環境狀況等。
【提示】此題考點是預估階段的資料收集,提出的問題有具體的范圍限定,考生可以在限定的范圍做答,但也有自主發揮的空間,考生可以參考自己的生活經驗和助人經驗盡可能的全面列出關于服務對象家庭及個人與環境互動方面的信息。
2[簡答題]
陳教授,現年65歲,退休前在上海一所著名大學教書,陳教授早年在外地“插隊”,一子一女在母親的拉扯下長大,因而對父親的“不管不問”頗有怨言。陳教授妻子在世時.子女們還經;貋硖酵。陳教授有個弟弟和兩個侄子在上海,因而他的生活平靜而安詳。前不久,陳教授由于回家較晚,到家后,發現老伴躺在地板上,呼吸微弱,連忙送往醫院,當子女趕到時,老伴已經離開人世。子女們把責任歸咎于父親“回家過晚”,雙方之間的裂痕加深,子女們用冷言冷語譏諷老人,探望次數大大減少。老人整日待在家中,經常酗酒,酗酒后會痛哭流涕,喃喃自語,認為老伴的死是自己造成的,還不到一個月,原本身體健康、開朗樂觀的陳教授,變得骨瘦如柴,精神恍惚。社區服務中心了解情況后,決定派社區工作者小米開展工作,小米準備從家庭思維的角度介入。
問題:1.在上述案例中,家庭思維是指什么?
2.上述案例中,陳教授主要面臨的困境是什么?
3.針對這些困境,小米應采取怎樣的介入策略?
4.通過以上分析,請歸納老年社會工作的內容。
參考解析:
1.家庭思維是指把老年人看作復雜的多代關系系統的一部分,這一關系系統對老年人生活有重大影響。是老年人與人交往并獲得支持的來源。諸如配偶、父母、祖父母、兄弟姐妹之類的家庭角色是老年人自我概念的重要組成部分,即使是與這些角色相聯系的特定功能已經終止,它們也會影響老年人的所思所想。
2.陳教授主要面臨的困境是:如何恢復身體健康(身體健康問題);如何舒緩情緒(精神情緒問題);如何從失去老伴的痛苦中走出來(喪親問題);如何與兒女修復關系(感情支持問題);如何免受兒女冷言冷語(語言虐待問題)。
3小米應該采取的主要介入策有:
(1)小米應該讓陳教授明白目前的狀況,清醒意識到他的問題繼續惡化下去的嚴重性,說服其面對現實,鼓勵其走出家門,參與一些社區活動,并協助陳教授制訂一份健康活動計劃。
(2)建立情感支持網絡,針對其兒女和其他家人,如弟弟、侄子,開展家庭體系支持工作,勸說其他家人加入到老人的情感支持網絡里。充當他們之間的溝通橋梁。
(3)幫助家庭“解除羈絆”,超越當前阻礙,代表老人把家庭動員起來。
(4)為老人制訂一個行動方案,幫助家人治療舊傷,處理積怨。
(5)也可以給陳教授做哀傷輔導,讓其正視這一過程,重新組織自己的生活。
(6)對于語言虐待問題,小米應該讓陳教授的兒女明白當初父親下鄉插隊時的“不得已”,是客觀原因造成的,其本人也非常關心和在乎他們;另外,母親的死也純屬意外,讓其明白父親深愛著母親,不可能害死母親的事實,爭取其兒女的支持是整個案例的關鍵因素。
4.老年社會工作的主要內容:
(1)身體健康方面的服務。
(2)認知和情緒問題的處理。
(3)精神問題的解決。
(4)社會支持網絡的建立,包括情感支持網絡。
(5)老年人特殊問題的處理,如虐待和疏于照顧問題,喪親問題等。
3[簡答題]
某社區經濟社會發展相對滯后,領取城市最低生活保障金的家庭較多。最近,社會工作者發現“等、靠、要”的思想在該地區開始蔓延,申請享受低保待遇的家庭有所增長,甚至出現有的家庭兩代都申請的現象。社會工作者在該地區了解到,有人覺得自己學歷低、沒技術找不到工作;有人反映周邊雖有一些崗位,但不理想;還有人認為,如果外出工作,路遠、待遇低,還不如呆在家。
問題:
1.分析該地區申請享受低保待遇家庭數量較多的原因。
2.從提升服務對象的能力角度,社會工作者可以開展哪些方面的服務?
參考解析:
1.貧困的產生是與社會成員個人、社會、環境及制度等因素相關。從本案例描述的內容分析來看,該地區申請享受低保待遇家庭數量較多的原因包括如下:
(1)個人因素
案例中反映的人群,學歷低、沒技術、怕吃苦、嫌麻煩,缺少正確的擇業觀。如案例中描述的,有些人學歷低、沒技術,缺少找工作的有利條件;有些人認為外出工作,路遠、待遇低,還不如呆在家。個人對就業和自食其力與享受低保的認知存在偏差,這是“等、靠、要”的思想在該地區開始蔓延的個人因素。
(2)社會因素
社會結構和社會制度的不合理也可能造成了貧困。本題中提到某地區經濟社會發展相對滯后,造成了地區整體經濟水平不高的局面,也導致了個人的貧困。同時,有人反映周邊雖有一些工作崗位,但不理想。這也說明該地區為居民提供的崗位減少,間接造成居民的貧困。
(3)文化因素
題中提到最近社會工作者發現“等、靠、要”的思想在該地區開始蔓延,說明該地區出現了貧困文化。貧困文化在貧困群體之間通過交往而得到加強,形成文化的代際傳遞,這也是出現有的家庭兩代都申請的原因。
(4)環境因素
造成貧困的原因也可能與貧困群體居住的環境有關。該社區出現了“等、靠、要”這種不良的思想觀念并初顯蔓延的趨勢,形成交叉影響,這也是領取城市最低生活保障金的家庭增多的原因。
2.優勢視角認為,每個人、群體、組織和社區都有其內在的能力,包括天賦、知識、社會支持和資源,只要存在適當的條件,就可以建設性地發揮自身功能。該社區中的人群雖然學歷低、沒有技術,周圍就業崗位不多,待遇低、路遠,但也說明他們至少曾經有去找工作的愿望或者是行動,只是就業環境和收入不理想。因此,結合優勢視角和增能理論,對這群沒有權力,缺少資源,充滿無力感的社區困難群體,社會工作者需要創造機會,提升工作對象的能力,賦予其自我改變貧困狀況的權利。因此,針對該地區居民存在的問題與需要,從提升服務對象能力的角度,社會工作者可以開展以下服務:
(1)改變他們的錯誤認知,培養他們樹立正確的擇業觀和勞動致富價值觀。
(2)增強他們就業的信心,可以通過一些成功的例子來為他們樹立榜樣,使他們體會到他們可以就業以及就業的好處。
(3)開展就業技能培訓,通過對他們的技能和就業興趣的了解,有針對性的開設相關的技能培訓、知識講座,提高他們的文化素質和就業能力。
(4)開展就業指導,協助他們了解就業要求、開展求職面試技巧訓練,幫助他們掌握求職面試的技巧。
(5)連接地區內外企業資源,為他們提供更多的就業機會和良好的就業環境,;并協助幫助留守的家人,使他們安心外出工作。
4[簡答題]
小軍,15歲。其父工作繁忙,與小軍很少交流;其母對小軍要求嚴格,事事包辦、處操心。期中考試時.小軍的成績降到了班級后幾名,被母親狠狠地訓斥了一頓。父親回家后,母親又把矛頭指向父親,繼而引起夫妻間的激烈爭吵。小軍覺得再也待不下去,第二天就離家出走了。兩天后,父母在同學家里找到了小軍,但小軍對父母不理不睬,拒絕回家。母親焦急萬分,遂向社會工作者求助。
社會工作者與小軍的母親進行了第一次面談,主要對話內容如下:
母親:“辛辛苦苦養他這么大,現在他卻離家出走,我實在傷心透了。請你幫幫我,盡快勸我兒子回家吧,”
社會工作者:“我很能理解你現在的心情,也愿意幫助你,我們是否可以商量一下具體該做些什么呢?”
母親:“這是我兒子同學家的地址,你趕緊去勸勸他吧。”
社會工作者:“我聽了你的講述,覺得兒子的問題也與你平時的態度有關吧,能不能一起探討一下呢?”
母親:“我怎么會有問題?我對兒子傾注了這么多心血!要怪就怪我丈夫,一天到晚不在家,回家就罵兒子,一點也幫不了我,要談你就找我丈夫去談吧。”
社會工作者:“那你今天來找我,最希望的就是讓我幫你說服兒子回家?”
母親:“是的,請你盡快幫我吧,我實在走投無路了。”
社會工作者:“好的,我明白了你的需要,我會馬上找他的。”
接案面談就此結束,,
問題:結合本案例,指出社會工作者在上述接案面談中沒有完成的主要任務有哪些,并說明理由。
參考解析:
答題要點:
在本案例中,社會工作者在接案面談中沒有完成的主要任務有:
1.了解服務對象對自己的看法。在社會工作者和小軍母親的面談中,小軍母親一直強調自己對小軍傾注了很多心血,而丈夫一天到晚不在家,回家就罵兒子,把過錯都放在丈夫身上,沒有認識到自己存在的問題。社會工作者應在面談中深人了解小軍母親對自己的看法,找出問題的原因。
2.澄清角色期望和責任。面談要澄清雙方的期望和應盡的責任,通過協商減少差異。案例中小軍母親一直強調讓社會工作者說服小軍回家,社會工作者并沒有讓服務對象承擔她自己的責任。小軍出走是他的整個家庭造成的,單靠社會工作者一個人,不能從根本上解決問題,應該讓小軍的母親承擔應有的角色和責任。
3.激勵并幫助服務對象進入受助角色。社會工作者在面談時要幫助并引導服務對象逐漸接受自己的角色,以便雙方能夠相互配合,從根本上解決小軍出走的問題。
4.促進和引導服務對象態度和行為的改變。小軍母親對小軍要求嚴格,事事包辦、處處操心,小軍的成績下降,被母親狠狠訓斥,因此小軍離家出走主要是他母親引起的。然而在面談中,小軍母親絲毫沒有認識到自己的錯誤,社會工作者也沒有進行引導,促使小軍母親改變這種態度和對待小軍的行為。
5[簡答題]
家住和順社區的胡老太現年76歲,五年前一場大病后身體大部分癱瘓,只有左手稍能動彈。胡老太長期臥床,只靠一個42歲還未結婚的兒子照顧,兒子工作單位很遠,每天清早起床便給老人煮兩頓飯,早餐給老人喂完后就急匆匆趕去上班,午餐則留在老人床邊由老人用稍稍能動的左手自己吃飯。有時候老人不小心把飯盒打翻在床下,則要餓到兒子傍晚6點半左右下班回家才有飯吃。而在夏天的高溫季節。室內酷熱難當,放在床頭的午餐未到中午就已經發餿變質,但老人因餓得難受也只能含淚吃了。
問題:1.結合上述案例。談談老年人有哪些需要。
2.分析出現上述狀況的原因及解決方法。
參考解析:
1.老年人的需要主要有:
(1)健康維護。
(2)經濟保障。
(3)就業休閑。
(4)社會參與。
(5)婚姻家庭。
(6)居家安全。
(7)后事安排。
(8)一條龍照顧。
上述案例主要體現了老年人的健康維護.經濟保障需要。
2.由于老齡化、城市化、少子化,家庭殘缺使得家庭照顧老人的功能嚴重受損.空巢老人、獨居老人比例大大增加,許多喪失自理能力的老年人無家人照顧,晚年生活境況凄涼。針對上述情況可對老年人提供居家服務就是對居住在自己家里、尚有部分生活能力但又不能完全自理的老人提供的一種服務,包括上門送餐或上門做飯、洗衣洗澡、理發、做清潔衛生、代為購物、陪同上醫院等。
6[簡答題]
案例:隨著中國社會、政治、經濟的快速發展,越來越多的青壯年農民走入城市,在廣大農村也隨之產生了“留守人員”,即農村留守兒童和農村留守老人。調查顯示,中國農村目前“留守兒童”數量超過了5800萬人,其中57.2%的留守兒童是父母一方外出,42.8%的留守兒童是父母同時外出。留守兒童中的79.7%由爺爺、奶奶或外公、外婆撫養,l3%的孩子被托付給親戚、朋友,7.3%的兒童為不確定或無人監護。“留守老人”以及其他親戚遠遠達不到其作為監護人的角色要求,有諸多不盡如人意之處,這種狀況容易導致留守兒童“親情饑渴”,心理健康、性格等方面出現偏差。留守的少年兒童正處于成長發育的關鍵時期,他們無法享受到父母在思想認識及價值觀念上的引導和幫助,成長中缺少了父母情感上的關注和呵護,極易產生認識、價值上的偏離和個性、心理發展的異常,一些人甚至會因此而走上犯罪道路。
問題:
1.留守兒童有哪些需求?
2.針對農村留守兒童的現狀,可以開展哪些服務?
參考解析:
【答案要點】
1.留守兒童具有和其他兒童一樣的各種需要。
(1)生存的需要,包括生命存在的需要和社會存在的需要兩個方面。
①生命存在的需要:獲得基本生活照料,包括養育照料和可獲得的最高水平健康醫療照料等。
、谏鐣嬖诘男枰韩@得社會身份,包括姓名、戶籍和國籍等。
(2)發展的需要,指兒童為了身心發展需要獲得的關愛、教育和引導。它主要包括:
、佾@得良好的家庭生活,得到父母的愛和適當管教,與父母建立良好的親子關系。這一需要對于留守兒童來說相對更迫切。
②擁有受教育的機會,有良好的教育和學習環境,滿足其探索和認知世界的求知欲。
、郢@得足夠的休閑和娛樂,有適合兒童且安全的娛樂場所,為兒童形成良好的娛樂休閑態度、方式和行為提供教導和培養。
(3)受保護的需要,指兒童在成長過程中需要在身心兩方面得到安全保障,不受到任何人為的傷害。這些人為的傷害主要包括對兒童的虐待、忽視和剝削。
(4)社會化需要,要求兒童在成長過程中通過個人和社會的交互作用,獲得語言、思維、情感等能力和行為方式。兒童社會化的具體內容包括:
、倥囵B兒童的基本生活技能,使兒童掌握吃飯、穿衣、保持個人清潔衛生、語言表達等人類發展的最初行為方式。
②促使兒童的自我觀念發展,使兒童能分清自我與非我兩者的關系。
、凼箖和B成良好的生活習慣,逐漸懂得約束自己的行為,協調好個人與家庭、學校、社會等方面的關系。
、芘囵B良好的道德品質,使兒童逐步適應社會規范,具備社會公德;培養社會角色,使兒童隨著年齡的增長不斷扮演適當的性別角色、游戲角色、學校角色以及社會角色等。
2.針對農村留守兒童開展的社會服務主要有:
(1)留守兒童成長服務。聯系資源,在農村地區積極實施學生營養改善計劃,提升農村義務教育學生的整體營養水平,促進身體健康。社區社會工作者要著眼于留守兒童身心發展特點和學習、生活需要,開展學業輔導、心理咨詢、人際交往技巧訓練、生活技能訓練、青春期健康教育、安全教育等方面的服務,提升留守兒童學習、生活適應能力。
(2)留守兒童家庭服務。農村社會工作者可以為留守兒童的監護人、照顧者提供培訓,增進其對兒童青少年身心發展特點的理解,提高教養技巧,增強監護和照顧能力。
(3)青少年犯罪預防與行為偏差青少年矯治服務。農村社會工作者要提供預防留守兒童違法犯罪行為發生的社會服務,及時發現潛在影響因素并進行干預。對出現偏差行為的留守兒童提供矯治服務,糾正偏差行為,建立良好學習、生活習慣。
(4)留守兒童社區托管服務。農村社會工作者要動員農村社區的正式和非正式組織,整合資源開辦農村留守兒童社區托管服務,配合學校教育和家庭照顧,為青少年提供良好成長環境。
【提示】本題考點是兒童的需要以及留守兒童的服務內容,分別對應教材中“兒童社會工作”和“社區社會工作”兩章的內容。其中,留守兒童首先具有和其他兒童一樣的需要,其次他們在某些方面的需要會相對缺乏。
7[簡答題]
小路,今年15歲,初中畢業考上了職業中專。由于父母離異,法院將其判給了爸爸。但是爸爸很快為小路找了繼母,繼母對小路并不好,不讓爸爸給小路籌集學費。而小路的生母由于一直沒有一個很好的工作,也沒錢供小路上學。小路的學費問題嚴重困擾著小路。
問題:
1.上述案例中,小路面臨的主要困境有哪些?
2.針對小路目前的困境,社會工作者應采取哪些輔導策略?
參考解析:
1.小路面臨的主要困境
(1)學業問題:沒有學費不能完成學業。
(2)家庭問題:缺少家庭的溫暖和照顧。
(3)心理問題:心理自卑和缺乏自信心等。
2.主要輔導策
(1)與小路的爸爸及繼母進行溝通,勸其承擔起撫養小路的義務和責任。
(2)與小路所在學校進行聯系,為小路開展補習功課等支持,幫助其完成學業。
(3)安排一些活動,請小路的爸爸、媽媽一起參加,增加爸爸、媽媽和小路在一起的時間。
(4)通過參加社交活動、情緒疏導等形式,逐步樹立小路的自信心,使其形成健康的心態和人格。
8[簡答題]
為了提升復員軍人的就業能力和社會適應能力,某社會工作服務中心擬開設一個以復員軍人為主要成員的小組,通過小組活動的形式來幫助復員軍人提高就業能力和社會適應能力。請你為該中心設計一個小組活動方案。
參考解析:
小組活動方案一般包括如下幾個要素:小組名稱、小組背景、小組目標、小組性質、小組成員,以及小組活動內容、時間、地點,預計的困難與應對策、經費預算和評估方式。在本案例中,可以從以下思路去展開答題:
小組名稱:圍繞軍人的能力提升來命名,如“天生我才必有用”等。
小組背景:分析復員軍人的需求和特點以及開展小組的理論基礎。
小組目標:提升復員軍人的就業能力和社會適應能力。
小組性質:可以定位為“開放性的發展小組
小組成員:一般定為8-15人一個小組為宜。
小組活動內容:設計5-9次小組聚會的主題、主要內容和程序以及舉行的時間和.地點。
預計的困難與應對策:可能會遇到參與人少、主題不夠吸引人等困難,需提前做好應對準備。
經費預算:根據設計的參會人數和內容所需設備來預算。
評估方法:可以運用問卷調查和訪談等方法對活動進行評估。
9[簡答題]
小張,先天失聰,進入聾啞學校,成績一直很好,父母也很為他驕傲。從聾啞學校畢業后,他未能找到理想的工作。小張性格內向,不善與人交往,幾次面試都沒有被錄取。小張的母親也是一位聾啞人,無固定工作;父親文化程度不高,以小區保安工作謀生。一直以來,家人之間的溝通就很少。最近,小張時常一個人在房間里一待就是一天,情緒十分低落,父母十分焦急,希望社會工作者能夠為他們提供幫助。
問題:作為一名社會工作者,請為其擬訂一份服務計劃。
參考解析:
1.問題的陳述與分析
本案例中的小張身體殘疾,父母文化程度不高,經濟條件不穩定。小張在與人交往上有自卑的情緒,與外界缺少聯系,性格內向,導致了他在人際交往上存在障礙。因為溝通上的障礙造成小張雖然成績優秀但沒能找到理想的工作。父母與兒子長期缺少溝通,使得親子關系出現問題,小張缺少來自家庭的支持與關心。
2.方案設計
根據上述問題,社會工作者可以采取個案工作的方法進行介入。
(1)接案階段。與小張和父母初次見面,協助他們了解此次會談的目的。運用專業技巧與小張建立良好的專業關系,同時會談選擇一個安全、溫馨、舒適的場所,幫助小張在放松的狀態下說明事實情況,澄清期待。初步了解當事人的個人基本情況,相關問題的成因、程度、頻度,以及環境系統及其影響等。
(2)預估階段。進一步全面收集資料,確定當事人的問題與需要。資料收集可以從問題、人、環境三個維度考慮,同時關注小張的優勢。初步判定小張的問題屬于心理和行為兩方面,主要是自卑情緒與溝通障礙。從環境維度考慮,小張的家庭環境也是造成他問題的重要原因。家庭成員缺乏溝通,讓小張的情緒得不到抒發,也加重了他溝通障礙的問題。
(3)計劃階段。協助小張一起設定個案輔導的目標和計劃。個案的總目標是幫助小張掌握溝通技能,提高自信心,能夠找到一份自己滿意的工作。
(4)實施階段。根據計劃展開服務,并依據實際情況進行調整。這里可以圍繞3個方面進行:①增強案主力量,處理小張的負面情緒,提高小張的自信;②教導其學習積極的溝通技巧與人際交往能力,參加各種活動多接觸社會;③改善案主環境,強化家庭對于小張的支持,促進其改變與成長。
(5)評估階段。對個案輔導進行成效評估、過程評估和滿意度評估。也可約見小張的家人詢問小張的改變狀況,以此分析個案輔導的效果。需要提前告知個案輔導即將結束。
(6)結案階段。與小張一起回顧個案輔導的整個過程,鞏固輔導效果。要能夠恰當處理可能發生的離別情緒。
10[簡答題]
案例:某社區殘疾人比例較高,特別是近半年間發生兩起重大事故使兩人致殘,一起事故是小區張奶奶的孫女出小區大門沒有左右觀望被公共汽車撞倒,車輪從左腿碾過,住院治療三個月,最終一條腿還是沒有保住。另一起是張大媽晚上在小區遛彎,被七層掉下來的花盆砸在了腦袋上,當場暈倒,送到醫院搶救,醫生說引發了腦出血,最后落得了神志不清楚,左半身行動不便。針對社區出現事故造成人員傷殘的情況,社區的社會工作者機構準備組織實施相關的服務項目。
問題:請以關愛生命為主題設計社區康復項目方案。
參考解析:
【答案要點】
1.背景與理念
調查表明,導致殘疾的主要原因是:遺傳、疾病、意外傷害和有害環境,而社區內每一個成員都離不開社區的生存環境、生活方式、防病治病的條件和社區安全設施。該社區半年內發生兩起致人傷殘的重大事故,說明社區內居民安全意識不強,社區內存在安全隱患,安全隱患不清除,安全意識不強化,就難以杜絕危險事故發生。
2.項目名稱
“關愛生命”社區康復周。
3.目的與目標
營造安全社區的文化氛圍。具體目標包括:消除社區安全隱患;提高社區居民安全意識和責任感;建立社區安全隱患監督機制;為殘疾人提供康復服務;建立殘疾人社會支持網絡。
4.具體行動方案
(1)實施社區康復三級預防:通過實施監督免疫接種、圍產期保健、預防性咨詢及保健、減少暴力、預防交通意外、加強公共場所安全、避免引發傷殘的危險因素或危險源、指導健康的生活方式、提倡合理行為及精神衛生、安全防護照顧等措施預防致殘性傷害和
殘疾的發生;通過實施殘疾早期篩查、定期健康檢查、控制危險因素、改變不良生活方式、預防并發癥、早期醫療干預、早期康復治療等措施防止傷害后出現殘疾;通過實施康復功能訓練、假肢矯形器及輔助功能用品用具、康復咨詢、支持性醫療及護理、必要的矯形替代性及補償性手術等措施防治殘疾后出現殘障。
(2)開展康復評定和建檔工作。邀請專業機構在社區中針對殘疾人運用客觀、科學的方法開展功能障礙性質、部位、范圍、程度、發展趨勢等作出全面評定。包括肌力品定、運動功能評定、日常生活能力評定、認知功能評定、心理功能評定、社會交往功能評定、職業技能評定等。同時,在社區建立殘疾人服務檔案,根據殘疾人的特征、發展趨勢和潛能開發可能性,提供適當性的社區康復方案。
(3)開展具體的康復服務。社區康復的內容是多樣化的,就是要整合社區中的各種資源,通過各種康復性治療,最大限度地恢復殘疾人所喪失的功能。社區康復是集教育康復、職業康復和醫療康復等功能,實施“治療一康復一服務”整合性服務。
【提示】此題考點是社區康復的內容與方法。此題出題巧妙,看似難以回答,實則有據可依,只要考生學習掌握了教材中社區康復的內容便可以順利做答。此類型的試題每年的考試中都有出現,因此,再次提醒考生閱讀教材,記憶知識點非常重要。
【中級社會工作者《工作實務》備考模擬練習題附答案】相關文章:
2017中級社會工作者《工作實務》鞏固備考練習題(附答案)01-21
2017初級社會工作者《工作實務》模擬備考習題「附答案」01-22
2017初級社會工作者《工作實務》備考模擬試題「附答案」08-03
2017社會工作者中級實務備考題及答案05-31
2017社會工作者中級《綜合能力》模擬備考沖刺題「附答案」01-22
2017初級社會工作者《工作實務》備考模擬沖刺題「附答案」01-22
2017社會工作者中級實務模擬習題及答案09-12
2024社會工作者中級實務模擬試題及答案1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