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教學反思制度
《勸學》可以說是議論文的典范了,可是教學過程中,問題不少。本文中心論點為“學不可以已”,分論點有三,一為學習的意義,二為學習的作用,三為學習的方法和態度。課堂上學生提出這樣的問題:“老師,分論點是為了證明中心論點。這篇文章中,學習方法和態度怎么能證明‘學不可以已’呢?”教了十幾年書,從沒有這么狼狽過,我安慰好學生,回來后好好反思。百思不得其解后,我對議論文“論點、論據、論證三要素”理論產生懷疑。翻閱大量資料后,和大家做一交流。
一、議論文一定要有一個中心論點嗎?
《拿來主義》有中心論點嗎?細細想來,沒有!舊教材中《我們對香港問題的基本立場》,該文談了三個問題:“一個是主權問題;再一個問題,是一九九七年后中國采取什么方式來管理香港,繼續保持香港繁榮;第三個問題,是中國和英國兩國政府要妥善商談如何使香港從現在到一九九七年的十五年中不出現大的波動。”對這三個問題,作者都提出了自己的觀點。這些觀點中,哪一個是中心論點呢?哪一個也不是,此文沒有中心論點!对趹c祝北京大學建校一百周年大會上的講話》,配套的《教師教學用書》說:“全文的大體思路是,先敘述北京大學的創建和新中國成立的艱苦歷程,再充分肯定北京大學一個世紀來所作出的重要貢獻,然后強調科教興國和創建世界水平的一流大學,最后對青年學生提出四點希望,勉勵他們做到四個‘統一''。”在論述的過程中,作者提出了許多觀點。這些觀點中,也并沒有哪一個是作為中心論點的,此文同樣沒有中心論點。
二、議論文一定要有論據嗎?
《勸學》就沒有論據。以往有的教學參考書說這篇文章以“生動通俗的比喻為論據”,現行的《教師教學用書》也說文中有的比喻起“進一步論證”的作用。起“論證”作用的比喻是論據,這種認識是錯誤的。比喻不能作為論據起到論證即證明的作用,葉圣陶在上個世紀20年代就指出來了。他在《作文論》中說:“在這里有一事應得說及,就是議論不很適用譬喻即比喻來做依據。???……明白一點說,無論應用歸納法或演繹法,決不能從譬喻里得到判斷。”《勸學》中的比喻既然不是論證論點的.論據,那么是什么呢?正確的解釋應該是:這些比喻中的被比事物本體就是作者的見解本身。
三、一定要有論證嗎?
論證是對論點而言的,全文的論證過程是對中心論點而言的。這篇文章既然沒有中心論點,又何來論證中心論點的過程?
四、“闡述文”確實存在。
那些沒有中心論點、沒有論證中心論點的過程、沒有證明中心論點的論據的議論文,都是圍繞某一論題(往往就是文章的標題)闡述作者的一系列見解,其寫作目的并不是為了證明某種觀點是真理以讓讀者信服,而是為了闡明與某個問題有關的見解以讓讀者明白,有人稱這類議論文為“闡明文”!秳駥W》也一樣,它不過是作者圍繞著“勸學”這一論題,從與之有關的學習的意義、作用、方法、態度來闡述自己的見解!稁熣f》不也一樣。
五、反思議論文寫作教學。
新教材議論文少了,可高考議論文卻越來越多。舊版教材的絕大多數議論文其實就是“闡述文”。無怪乎學生寫作很難出現“規范”的議論文。
很想大聲疾呼,“三要素”可休矣!!!
以上是小編為代價啊整理好的范文,希望大家喜歡
【高中教學反思制度】相關文章:
高中教學反思范文11-23
高中雷雨教學反思01-10
高中老師教學反思10-29
高中美術教學教學反思11-21
高中物理教學反思11-23
高中教學反思(15篇)11-23
高中教學反思15篇11-23
高中體育教學反思11-23
高中雷雨教學反思范文01-10
高中的化學教學反思12-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