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精英擇業到大眾就業 大學生如何成功轉型
大學生曾被冠以“天之嬌子”的稱號,自身的“精英”素質、社會的“精英化”評價鑄就了他們以“自信”為主的精英意識和以“圓夢”為核心的價值取向。他們承載著父輩的夢想走進大學,享受著無盡的榮光;國家分配工作的擇業方式,使他們只要跨入大學門檻就端上了一輩子的“鐵飯碗”。許多莘莘學子正是揣著這樣的夢想走進大學的。然而,隨著高校的大規模擴招,社會競爭的加劇,如今的大學生卻面臨著巨大的就業壓力。
教育部有關部門透露,2002年共有145萬高校畢業生畢業,2003年增至212萬,2004年達到280萬,2005年將可能突破340萬。截至2004年12月7日,全國各地共舉辦93場現場招聘會,132家人才網絡參加“服務周”網絡招聘大會,為6300多家用人單位發布招聘信息。而縱使有如此宏大的規模來推動就業,每年仍有數以萬計的大學生以不同的方式失業。2005年也將是我省畢業生人數最多、就業壓力最大的一年,9.2萬以上的畢業生涌入就業市場,僅高校應屆畢業生總人數就增加了近4萬人。
就業形勢如此嚴峻,是真的到了“人才過!彪A段了嗎?否!傳統的高期望值擇業觀念禁錮了許多學生和家長的頭腦,使大學生步入選擇性失業一族。2000年啟動的高等教育“大眾化”快車,使我國在四年間大學毛入學率達到了約15%,在統計意義上提前進入了高等教育大眾化時代,但學生的就業標準以及社會對人才的評價卻遠未實現“大眾化轉型”。大學生固守“精英擇業”,不愿接受“大眾就業”的現實。省教育廳學生處郭雅莉處長指出:“學生自我期望值過高,仍是當前就業的一大障礙!贝髮W生就業的目標長期集中在經濟發達的城市、國企、外企和政府機關。他們向往“Office”(辦公室)、想當“白骨精”(白領、骨干、精英),追求“三高六點”式職業(“三高”即起點高、薪水高、職位高;“六點”即名聲好一點、牌子響一點、效益高一點、工作輕一點、離家近一點、管理松一點)。
憑心而言,大學生和家長的高期望值是可以理解的!笆旰翱嘧x”誰不盼“鯉魚跳龍門”?誰想到“盼來盼去盼了個透心涼”。多年來,我國的家庭教育模式具有兩個顯著的特點,一是大包大攬,二是高期望值。兩者互為因果,互相消長。在家長的心目中:上大學=出類拔萃=高薪,他們不能忍受自己的“龍鳳”去做“不理想”的工作,寧愿孩子失業等待好機會的來臨。但是好機會并不像以前那樣唾手可得了,沿襲以前的“精英意識”只能作繭自縛。
大學生與其慨嘆自己身不逢時,不如慶幸自己告別了“捆綁婚姻”的時代,走向了“自由戀愛”的就業時代。雖然失去了計劃分配的保障,但卻獲得了選擇的自由。當年大學生服從國家分配的同時也意味著放棄許多其他機會和失去個人愛好發展的自由。雖然“服從”變成“自主”并不意味著輝煌,也并不意味著幸福的必然來臨。但這是時代的進步使然,誰也無法逆潮流而行。認清形勢、認識自我、認識職業、正確定位才是最關鍵的。你關照的是“我想干什么”,而單位更多關注的則是“你能干什么”、“你干過什么”、“我需要你干什么”。期望與實際需要之間應該有一個恰當的結合點。畢竟大學生已經不是稀缺資源,擇業也應“隨行就市”。
當我們為更多的人有機會受到高等教育歡呼的時候,就不得不面對“大眾就業”的忐忑不安。這其中透著誰也抹不掉的時代氣息。擇業只是一個開端,關鍵是今后的發展。從人生的長遠考慮,從小事做起,從基層做起,掙得人生的“第一桶金”!敖稹敝杏懈侍穑袦I水和汗水,有成功的經驗,也有失敗的教訓,但不管怎樣都記錄了自己的花樣年華。詩人舒婷說過:“一切的現在都孕育著未來,未來的一切都生長于它的昨天。希望,而且為它斗爭,請把這一切放在你的肩上!
【精英擇業到大眾就業 大學生如何成功轉型】相關文章:
大學生求職就業故事:從迷茫到成功11-19
大學生求職:先就業后擇業11-14
大學生就業、擇業之“鏡”11-09
大學生就業誤區:錯把擇業當專業11-21
大學生新想法先就業后擇業11-11
大學生就業誤區:先就業后擇業并非鼓勵跳槽05-22
如何成為職場精英11-13
如何打造銷售精英11-11
如何走出擇業心理誤區11-20
轉型面試如何回答轉型原因?面試技巧11-20